查看原文
其他

飞行汽车:“解锁”城市三维立体交通网;政策与市场合力助推 低空经济产业加速腾飞;多国发力“城市空中交通”

通航圈学习园地 通航圈 2024-04-05
飞行汽车:“解锁”城市三维立体交通网



【经济参考报】飞行汽车,即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是交通出行的最新热词。近段时间,多家“造机新势力”的飞行汽车频繁升空,试飞成功,打“飞的”、乘空中巴士不再遥远,城市三维立体交通网络显现雏形。
“造机新势力”蓄势“起飞”
近日,亿航智能EH216-S无人驾驶航空器相继在广州、合肥、深圳等地进行商业载人飞行演示,在业界看来,这是EH216-S开展常态化空中商业飞行的标志。2023年10月,中国民用航空局向亿航智能颁发EH216-S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型号合格证,也是全球首张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型号合格认证,让这家公司和eVTOL备受瞩目。
实际上,瞄准载人、运货、应急救援、森林消防、能源巡检等应用场景,越来越多飞行汽车企业在国内外崭露头角。
有人说我们是‘造机新势力’,正如多年前的‘造车新势力’,为个人用户打造智能电动飞行汽车。”小鹏汽车旗下小鹏汇天副总裁侯聪说,小鹏汇天两座飞行汽车航旅者X2在2021年载人首飞,2023年获国内特许飞行许可证,2023年10月发布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
吉利旗下沃飞长空2023年年初完成了5座级eVTOL AE200的首飞,民航局日前发布了针对AE200-100的型号合格审定项目专用条件征求意见通知。沃飞长空CEO郭亮说,eVTOL能够垂直起降,一个多小时的汽车通勤时间,eVTOL只需十几分钟,平均耗时为地面交通的1/5。从上海东方明珠到浦东国际机场,不到10分钟可抵达。未来出行成本约是乘坐专车价格的两到三倍左右。
小鹏汇天“陆地航母”和沃飞长空AE200在2023年均收获首批100架订单。
峰飞航空的eVTOL盛世龙是2023年巴黎航展的明星产品,已与阿联酋猎鹰航空服务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峰飞航空总裁田瑜透露,计划在春节前开展全球首条跨城跨海eVTOL航线深圳至珠海的往返试飞。盛世龙4号机2023年年初完成单次充电状态下250.3公里飞行,刷新全球2吨级eVTOL航程纪录。
御风未来的2吨级eVTOL MATRIX 1是第六届进博会的明星展品。御风未来华东销售负责人岳强说,除了看新鲜的普通观众外,接待最多的是物流企业和投资机构。“eVTOL使用纯电能源,无飞行员,意味着运营成本很低,且零排放、低噪音,安全性高,制造和运营成本未来约是直升机的15%左右,按照‘先郊后城、先物后人、先隔离后融合’的发展路线,未来eVTOL会带来城市交通工具的巨大变革。”
“作为面向未来的新型交通工具,eVTOL受到航空和汽车两大领域的重视。”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陶智说,传统航空巨头、汽车企业及新兴科技企业纷纷进入电动航空产品的研发领域。2022年全球有600多家企业从事eVTOL研发,2023年已有超过800家企业,足见行业的活跃度。
资本、企业竞逐新赛道
如同大型民航客机改变了人类的长距离出行,飞行汽车将带来城市出行的革命,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是资本和企业竞相争夺的新赛道。
摩根士丹利预测显示到2030年,全球将有1.2万架飞行汽车用作空中出租车、机场班车和城际航班服务,全球飞行汽车市场规模达550亿美元,2040年市场规模超过1万亿美元,2050年市场规模达9万亿美元
保时捷管理咨询的预测显示,2030年中国eVTOL市场容量将占到全球25%至30%的份额。
中国航空学会飞行器适航分会主任委员徐超群表示,电动航空是航空业的第三次技术变,是绿色转型、航空动力、电子系统、新材料等领域的创新结果,电动航空企业的崛起,掀起了全球范围的电动航空热潮。
“在经历了房地产、家电、互联网+以及新能源汽车热潮后,下一个体量足够大、能支撑经济消费持续增长的行业在哪里?”民航局原副局长李健说,目前八大交通运输体系中最有希望的是通用航空、低空经济。
在这条赛道上,欧美近年同样涌现出一批先行者,包括Joby、Archer、Volocopter、Alef Aeronautics等,其背后的产业股东包括达美航空、丰田汽车、吉利、特斯拉CEO马斯克、波音等。
纳斯达克上市的Joby公司推出的S4有人驾驶eVTOL于2023年11月在纽约市区完成首次试飞,计划2025年投入生产,每年交付500架。
吉利科技集团参与投资的德国公司Volocopter计划2024年在巴黎奥运会期间提供服务,进行eVTOL商业试运营。
Archer Aviation近日与阿布扎比投资办公室达成协议,2026年在阿布扎比启动空中出租车业务。
“在绿色航空领域,我国与其他国家基本同时起步、同台竞赛。”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林左鸣说。
当下的电动航空类似三五年前的电动汽车,这是中国航空业实现换道超越的有利时机。”郭亮说,中外电动航空发展“并驾齐驱”,没有代差。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电动航空很可能是下一个电动汽车产业,无论是技术、体量和全球排位。我国有完善而领先的电动汽车产业基础,可以为eVTOL提供高能量密度电池,高可靠电机、电控和自动驾驶技术等;国产大飞机的自主研发为eVTOL提供了飞机工程设计、安全性和适航相关技术和人才储5G、北斗技术给低空空域管理带来革命性管理手段。此外,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密集的城市群、最大的单一市场。这些都是eVTOL发展的底气所在。
产业链构建任重道远
eVTOL有了良好开端,更需要长效发展机制。一是政策,二是技术突破和产业链构建。
记者采访了解到,2023年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了一批与低空经济相关的政策文件。其中,《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等重磅政策让eVTOL商业化的政策限制被逐步打通。
 “电动航空没有先例可循,每一步都是深水区,在发展认知、战略规划、管理理念、产业链自主和创新网络安全与持续发展等方面需进一步完善。”徐超群说。
未来,飞行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验证,空域释放和空域管理能力,适航审定政策制定和支持保障、市场接受度、技术人才储备等诸多因素都需政策制定者全方位考虑
产业链构建方面,飞行汽车涉及能源动力、飞控系统、导航监控、主机制造等细分供应链。据介绍,孚能科技此前已研发出第一代高能量密度三元软包动力电池,交付给电动飞机客户;宁德时代正在进行民用电动载人飞机项目的合作开发,并与中国商飞成立合资公司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张扬军说,飞行汽车要想实现快速发展,载荷航程智能驾驶和适航安全是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高功率密度、高效率、高适应性的新能源动力技术,高安全、高可靠、全天候的智能驾驶平台技术,以及安全高效、云网融合、路空一体的三维智慧交通技术是三大关键技术突破方向。(记者 王鹤)
来源:经济参考报。部分视频来自亿航智能、大美盐田及网络。
政策与市场合力助推 低空经济产业加速腾飞


全球飞行汽车市场规模(摩根士丹利预测)图为时的科技E20 eVTOL 郭晨凯 制图
  • 在政策扶持下,我国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有望提速。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eVTOL是其中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成为低空经济产业的大热赛道
  • 2024年有望成为eVTOL行业的商业化元年。eVTOL企业将在某些特定场景探索商业化运营,如空中旅游,并在未来逐步拓展至应急救援、高维货运等
  • 从发展模式上看,eVTOL的大规模铺开,应先是“to G/to B”,再是“to C”。个人成为eVTOL的消费者,或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
上海证券报 ◎记者 孙小程

政策与市场合力之下,低空经济产业迎来关键机遇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地方层面,以深圳市为代表的先行者相继发布了与低空经济产业相关的政策,以积极推动地方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1月3日,《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获得通过,成为我国首部低空经济产业促进专项法规。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俗称“飞行汽车”)作为低空经济的首选工具、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成为低空经济产业的大热赛道。除了垂直领域的科技企业,还有航空企业、车企、互联网巨头等强劲“选手”加入战局。

展望2024年,在政策扶持下,我国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有望提速,为国民经济带来更大贡献。其中,eVTOL行业有望迎来商业化元年,企业在不断打磨产品成熟度的同时,将在商业化探索上迈出重要步伐。

政策暖风频吹

“作为低空经济的参与者,近期的政策大力提振了我们的信心。”亿维特航空总经理赵继伟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航空器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航空器研发、生产、销售以及低空飞行活动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飞行保障、衍生综合服务等领域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经济形态。

多地也在积极发力低空经济赛道。日前获通过的《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提到,“发挥财政性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本参与低空经济产业投资”“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直接投资、融资租赁等各种方式参与低空经济产业投资”。此外,合肥、广州等地也为低空经济产业制定了相应行动计划和扶持政策。(中央定调发展的低空经济,全国已有哪些市委书记采取了行动?

谈及低空经济产业的前景,时的科技创始人兼CEO黄雍威表示,汽车、高铁等交通工具给人们出行带来了很多便利,大大缩短大众在200公里至1000公里距离出行的时间。但在都市圈(如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相邻两个城市的城际出行时间还是需要2个至3个小时,目前又缺乏合适的交通工具来解决这一问题。

“eVTOL恰好是解决都市圈出行最好的交通工具,比如从深圳福田到广州塔,驾驶eVTOL的话20分钟即可抵达。从使用场景来看,eVTOL未来可以覆盖低空旅游、低空短途出行等领域。”黄雍威说。

eVTOL成大热赛道

低空经济产业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重点?赵继伟认为,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eVTOL是其中最重要的载体之一。美国和欧洲在eVTOL领域布局稍早,当前我国政策端已经提高了对eVTOL的重视,加上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领先的技术及成果,我国eVTOL行业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从当前市场来看,eVTOL的确是最热门的赛道之一。截至2023年10月,全球有300多家eVTOL飞行器研发企业。当前eVTOL主机厂的“选手”可以分为三类一是Joby、Archer、亿航智能、时的科技、亿维特等专注eVTOL的科技企业;二是波音、空客、贝尔、巴西航空工业等传统航空企业巨头;三是大众、现代、吉利、丰田、广汽等车企。

为何市场各方如此青睐eVTOL?

黄雍威分析称,eVTOL具有绿色能源、垂直起降、低噪声和低成本等优势,在解决交通拥堵、推动航空业绿色转型等方面大有可为,对社会长远发展和经济价值都有深远意义。因此,低空经济的核心在于城市场景城市场景中的核心则在于eVTOL载人空中出行eVTOL自然而然就成为低空经济中最重要的研发方向之一。

在政策与市场的助推下,eVTOL产业的想象空间亦随之打开。摩根士丹利预测称,到2030年,全球将有12000架飞行汽车用作空中出租车、机场班车和城际航班服务,全球飞行汽车市场规模将达550亿美元;2040年,市场规模超过1万亿美元;2050年,市场规模达9万亿美元。其中,中国潜在市场规模将达到2.1万亿美元

从产业链的角度而言,赵继伟认为,eVTOL是航空和新能源汽车两种技术平台的融合。因此,航空和新能源汽车各自的核心零部件,均是eVTOL的核心零部件,包括复合材料机体、飞控系统、三电系统、热管理系统等。

行业或迎商业化元年

对于eVTOL行业而言,2023年最重磅的消息莫过于“亿航智能EH216-S获得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适航证”。步入2024年,eVTOL行业有哪些突破值得期待?

赵继伟透露,亿航智能的取证成功为行业“打了样”,2023年已有不少eVTOL企业开始推进适航取证的流程。但考虑到适航取证有对应的流程和周期,预计2025年可以看到更多企业在适航取证上取得突破。

赵继伟认为,2024年国内eVTOL行业有望在产品研发与制造上取得重要进展。目前已有几家eVTOL企业陆续实现了原型机首飞,后续将进行大载重、大航程的试飞。随着产业链的集体发力,eVTOL产品的成熟度有望不断提升。

eVTOL何时能够真正走向市场、“飞入寻常百姓家”,备受市场关注。赵继伟预判,2024年有望成为eVTOL行业的商业化元年eVTOL企业将在某些特定场景探索商业化运营,如空中旅游,并在未来逐步拓展至应急救援、高维货运等。从发展模式上看,eVTOL的大规模铺开,应先是“to G/to B”,再是“to C”。个人成为eVTOL的消费者,或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

2023年12月28日,亿航智能联合合肥在骆岗公园启动商业首飞演示,合肥骆岗公园以后或可打“飞的”。这意味着,eVTOL行业在商业化探索上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
赵继伟期待,在eVTOL的商业化探索上,未来政策端能够给予更多支持,如协助对接旅游景区等需求方,推动形成eVTOL的商用场景。此外,我国空域管理制度相对严格,eVTOL的自由飞行相对较难,建议在低空空域改革上更进一步,进而推动eVTOL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黄雍威表示,作为处于新兴阶段的前沿风口,低空经济产业目前还处于一个发展初期,还要不断地培育和协调发展,也希望政府在政策、投资、基础设备等方面给予更多创新支持,从而推动中国eVTOL企业竞逐全球航空创新高地。

来源:上海证券报。
多国发力“城市空中交通”
【环球时报驻法国、澳大利亚特约记者 董铭 达乔 任重】在低空经济范畴内,城市空中交通(UAM)无疑是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市场研究公司SNS Insider预测到2030年,全球UAM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22.2亿美元
到访过悉尼等澳大利亚城市的游客应该对城市上空不时经过的直升机印象深刻。根据澳大利亚直升机工业协会的统计,澳全国民用直升机保有量在2300架左右,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领域。
在日常生活中,澳大利亚人最可能接触到的直升机服务是旅游观光和医疗救援。开展这两项业务的直升机服务公司收益可观。例如,在悉尼的直升机旅游市场上,20分钟的悉尼港湾区直升机观光游价格为每人240澳元(约合1156.5元人民币),每趟旅程直升机载客人数在3至6人不等。而90分钟的蓝山远途游,2名乘客的直升机旅程价格达2300澳元,可载客3至6人的大型号直升机,每人价格为900澳元即便如此高的价格,在旅游旺季,仍然一票难求,需要提前数周预订。另一项使用直升机较频繁的领域是医疗救援。在澳大利亚主要城市的上空,每天都可以看到医疗直升机频繁往来。澳大利亚各州对急救直升机使用费用的规定各不相同。有些地区要求病人全额自费,有些地区可以提供一定额度的政府补贴。无论哪种方式,提供急救服务的直升机公司的收益都相当可观。
英国《国际机场评论》称,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以及对更智能、更可持续的交通解决方案的需求,是推动UAM这一市场向前发展的主要因素。最明显、可能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是空中出租车服务。
今年7月即将开幕的巴黎奥运会或许是检验空中出租车服务的良机。据美国航空资讯网站“航空周刊网”报道,去年巴黎机场集团Groupe ADP推出全球首个空中出租车商业项目,建造5个垂直起降机场供乘客搭乘空中出租车,为巴黎奥运会做好充足准备,届时预计将有数千名客户使用。德国初创公司Volocopter也申请了航空运营证书,对旗下的Volocity“空中出租车”进行认证,计划在巴黎奥运会时提供商业服务。这家德国公司预计在奥运期间运营5-10架“空中出租车”,服务各国政要、运动员和民众,届时平均每架飞机每小时可以起飞2-3次。投资数百万欧元来搭建这个空中交通网络,巴黎方面当然不只是为了在奥运期间提供空中出租车服务,其长期目标是将巴黎的垂直起降网络扩大化、商业化,在未来几年将其打造成活跃的空中交通网。Volocopter公司首席商务官鲍尔表示:“巴黎奥运会将是一个里程碑,它将首次向观看大型赛事的全世界观众展示电动空中出租车。”
英国也在为即将到来的运输革命做准备。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国空中交通管制员日前模拟了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如何与现有航线同时运营英国正在开发的一个应用程序可以为“空中出租车”自动处理、批改飞行计划,从而避免与其他飞机发生冲突。据悉,这样一辆“空中出租车”的售价为300万英镑左右。英国业内专家表示,航空公司将首先使用“空中出租车”为头等舱乘客提供从机场到其他城市的接送服务。在《泰晤士报》描述的未来场景中,乘坐头等舱抵达伦敦的乘客在下飞机后将直接踏上另一条航线。20分钟后,大多数乘客可能还未取完行李,但乘坐“空中出租车”的乘客已抵达伦敦巴特西直升机场。eVTOL的时代终将到来,预计15年内这一飞行方式的成本将大幅降低,甚至会威胁传统出租车行业。
来源:环球时报。图片来自Volocopter。
延伸拓展:
经济半小时:“空中出租车”来了没?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公众号作者也不负有更新以往文章观点之责任,一切以最新文章为准。用户根据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其他观点进行投资,须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投稿合作及商务合作:publicvoice@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通航圈: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
欢迎通航圈内企业约稿、圈内人士投稿
邮箱:publicvoice@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