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拍大片、大师级打卡圣地,这个爆红的文艺新地标真有那么神?
二楼,一对老夫妇交换着对毕加索油画的看法;三楼,老师生声情并茂地对围成一圈的学生讲解着Arturo Martini的雕塑对这个城市的价值;四楼,一个中国男生跪在地上给两个女生拍照,色彩跳跃的巨幅当代油画不就是最好的ins风背景墙,最后因为快要蹭画上了被工作人员制止——以上是我2月在米兰当代艺术馆看到的尴尬场景。
全球人民都爱拍照,但不知为何这一点在中国人民的生活里表现得格外明显。
对混迹大都市的精致女孩来说,小长假不去东京伦敦发朋友圈定位也就罢了,一到周末,如果不去逛个展、喝个下午茶、去书店接受一下艺术文化的熏陶,那你活得可真够差劲。
毫无疑问,如果你在朋友圈上传一组照片:在安藤忠雄的清水混凝土前沉思、teamLab艺术展上甜蜜的笑脸、和著名建筑师设计的巨大彩虹书架合影——一个热爱生活、充满品味的形象便呼之欲出。如果再加上最新款喜茶和全国首家纽约名媛下午茶,那么恭喜你,已经站在这个城市最摩登的潮人金字塔上,和那些只知道在朋友圈里转鸡汤文的屌丝们,过得不是同一种日子。
/苏州钟书阁
最近杭州有两个地标很火,让这座城市几乎成了全新崛起的艺文圣地,连隔壁魔都人民都特地赶来打卡——不过他们扑了个空,“高晓松╳安藤忠雄”组合的晓书馆,预约已经排到了后两个月;另一个则是中国美院刚开幕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创造了好几个 10w+文章是这个标题:
杭州多了一座国际大师级打卡圣地,
每个角度都是大片。
没有人关心这个展里讲的包豪斯为何叫人怀念,也没有人关心造这栋房子的国际大师在使它“拍照好看”之外还做了些啥。
“下午的阳光好,衣服建议别穿太花。”
——毕竟发朋友圈求赞才是当代中产阶级去看展的最终目的。拍照就跟房子、车子一样,几乎成了这个时代身份的标签,还是最快捷成本最低的那种。很简单,去的地方贴着越多“大师”、“国际”和“艺术”,证明你的品味越好、阶层就越高。
/图片来自:杭州城市号
周末坐在公交上听到后面一对闺蜜在谈话:“你看到我现在发出来的每一张图,都是修了50分钟以上的。”
比起书店是用来干什么的、或者这个展本身的意义是什么,显然有更多人关心哪里最好拍照、穿什么颜色更合适、哪款滤镜更自然……于是应运而生了一堆粗制滥造的粉色咖啡馆、堆砌卡通IP的餐厅、4D星空错觉艺术馆——为拍照而生,为拍照而死。
我们趁着周末,
去探了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360°无死角的“最新拍照圣地“,
真有那么神?
阴天削弱了博物馆的红色砂岩外墙的ins风背景墙效果,虽然是这样,在那棵造型别致的古樟树边上依然有很多人顶着大风在排队拍照。
/一张当天拍摄的没有修图的照片和Ins上晴天拍摄的效果
这棵古樟树是这栋博物馆的设计者,普里兹克奖得主阿尔瓦罗·西扎在设计时精心考量的——它已经在这里存在了很久,那就让它继续存在下去。外墙的红色没那么鲜艳,粗糙的表面让人联想起沙漠里的风。干燥对比湿润、简练对比婉转,正好与周边那些绿得快滴出水来的王澍建筑形成气质上的对比,却不至于突兀,谦逊地隐匿起身段。
“建筑不是创造新事物,而是为了呈现现实。”——用简单的几何造型创造臣服于环境的建筑是西扎的标志性手法。顺便一提,如果去二楼的“超越建筑的西扎”展区,别错过墙上他的自我陈述,是很难得的文学性语言。
/这位葡萄牙国宝级建筑大师的成名作居然是一个游泳池
“建筑师仅是选择选择了人该走向何处,
出于对岩石和海洋的敬畏,
人又该绕过哪里。”
这份与自然和谐的精神还体现在西扎建筑中对天然光线的运用,正是这一点成就了标题里的“随手拍大片”,不过我们仔细看了看,细节里还是可以看出很多实习生的影子。
顺着设计好的动线走向纪念品商店,沿途有西扎标志性的高窗洒下阳光,确实如10w+攻略里推荐的一样上照,但面积颇大的纪念品商店本身却显得局促而昏暗。照片里散发着高级感的米色大理石,在现场让人感到了买家秀与买家秀之间隔了座山。
/博物馆纪念品商店
接着打算开始看展,你会发现不知不觉中已经走到了Hall5(第五展厅),很多人和我们同样懵逼地停在了走廊里翻开地图手册,试图找出展览的起点——进入博物馆后咖啡厅和商店比Hall1(第一展厅)更好找,不过引导做的差这事儿确实不能全赖西扎。
/进入馆内很容易就能找到底下一层的咖啡馆,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桌椅都是西扎本人设计的
第一展厅是最叫人期待的经典椅子展,同时当头一棒也很致命。
一反走廊上的明亮,展厅里光线昏暗。墙上言简意赅的“有机·社交空间”、“构成·雕塑·建筑”等椅子分类显得并不友好,展品说明的蝇头小字又几乎要把脸凑在地板上才能看清,好在无处不在的隔离带并不常给人看说明的机会。
但不要太担心,后面几部分展览会好许多。但以下几个槽点几乎是共通的:1.冗长且重复的展品说明很难抓重点;2.有时不给人看说明的机会;3.甲醛味过浓,敏感人群还是再等等。
/友情提醒:观展必备眼镜
值得一提的是馆内洗手间的照明全部使用了感应式,只有当有人进入才会亮灯,这种节约资源的考量在国内公共场所中很少见。
逛了一圈之后同行的朋友评价:我会为了这些展品再来一次,但一定不是为了媒体宣传的拍照有多好看。——在“传播属性”几乎成了设计的第一奥义的当下,这里陈列的包豪斯和西扎们所流露出的朴素、经济和简洁,显得格外值得深思。
逛了展之后,我们整理出了下面7个最惊讶、最重要的细节。
宜家的先驱是一把椅子
无数淘宝爆款的原型就是1号展厅正中央的托内特14号椅子(1859年)。它被奉为椅子中的经典不只是因为开创性的曲木工艺,还源于大众能买得起的“消费椅”这一理念——能被轻易量产、易于拆装和运输,宜家正是诞生于这样的理念之中。
包豪斯只是一所小学校
包豪斯这个对现代设计发展举重若轻的词,只是一所1919年在德国魏玛设立的小学校,到1933被纳粹镇压而关门,前后只有短短14年,即使在它最昌盛的时候,也只有十几位老师和不足200名的学生,但这里诞生的思想却为现代主义指明了道路。
现代主义是一种反物质
由包豪斯所引发的现代主义理想,将过去华而不实的装饰主义、于快速工业化中丧失的纤细审美、手工艺和艺术、设计过度分离的现状全部置于手术台上,进行了一场细致的理性剖析,一切被还原到了色彩、材质、功能、点、线、面……
艺术家们群情激昂地实践着自己的先锋主义,歌颂“少即是多”以及“人的尺度”,希望用诚实的减法来追求更平等、更民主、更具普适性的价值。而他们的影响力确实也远远超出了当年那一座小小的德国学校。
包豪斯运动中闪烁着的公民意识,那些对人的关照以及慷慨的善意,让我们直到今天依然孜孜不倦地谈论它。
它意味着人们开始接受一种和过去彻底决裂的设计风格、甚至生活方式。“好的”和“花哨的”不再是同义词,不锈钢餐具代替了祖传的银器、电子设备越缩越小,甚至最终能被塞进口袋。
现代主义的变质和讽刺
进入20世纪,世界被捆在经济发展的车轮上一路狂奔。金主们深谙消费者喜新厌旧、追逐标签的习性,设计成了推动经济的策略。无政府主义背景下诞生现代主义先驱们来到美国,他们的思想在一边变革一边传承。
发展到今天,我们会发现好品味从来没有变得廉价,那些号称“为大众”设计的经典椅子此刻正被标着1w+的价格躺在博物馆商店里。
逐渐成熟的设计标准逐渐变成了另一种专制,“好设计”被盖上章等待你做出买!买!买!的选择。
来,贴个标签吧
为了让一个产品持续地在市场上保持影响力,产生了“品牌“。设计从广告、包装、商标等各个方面为他们保驾护航,但美学之外,好的品牌始终意味着商品质量和性能上的保障,这令他们具有相当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名牌效应也是最好利用的消费心理。
叛逆和多元
桀骜不驯的后现代主义者们试图摆脱无趣的桎梏、表达自我,诞生了孟菲斯小组和弗兰克·盖里式的地标。尽管有很多是为了讽刺而讽刺的“应激反应”,而并非发明,经济却把这种“玩笑“当成了灵丹妙药而过度利用。
“不同”被越来越多的金主们买单,因为新的造型、新的技术就是新的消费动机。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 by Frank Gehry
包豪斯已经离开我们了?
提倡个人主义的富足年代里,没有人再愿意为公共场所纳税,一座摩登个性的别墅显然比学校、工厂和大众公寓更具吸引力。
很少有人谈论公共事务,朋友圈的运动步数记录和下午茶照片显然更富生活情趣。
包豪斯留下的躺椅放在博物馆里、摩天楼象征着权利、白色的室内设计是被铺上了大理石的精致美术馆——今天这些为民主大众而生的设计,依然被视为阶级和品味的符号。
但包豪斯们还是留下了很多东西,小到每天使用的集各种功能于一体的厨房、那个便利、但完全不起眼的不锈钢水槽,甚至离不开手的那台iPhone;大到我们热衷打卡的安藤忠雄、西扎这些简洁、却美如雕塑的建筑。
/博朗的LE1扬声器与苹果iMac
/包豪斯躺椅与MUJI
“形式服从功能“、
”舍弃伪装,追求材质的真实“、
”少即是多“
——包豪斯留下的这些词句,并非冰冷而专业的“设计原理”。
/日本生活杂志《Casa Brutus》中的包豪斯特辑
尽管飞速发展的科技和快如潮水的生活节奏让我们更乐于去品尝新奇果子,但设计终究还是生活,而不是技术本身。
创意之所以令人惊叹,源自于它能改变平凡的生活,细细品味包豪斯所创造的理智乌托邦,或许能让我们去抓住那些生活里更本质的东西。
-作者-
-博物馆部分摄影-
咪咪
👀
#彩蛋来了#
转发这篇文章附上推荐语,
并截图发送给我们,
我们会选择最走心的10位读者
送上来自神秘原创家居品牌的餐具一套。
(截止4月20日12:30前)
🛒
好物推荐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你也许还想看,点击图片查阅
木心:人生在世,需要一点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
这位脑洞清奇的高颜值本土设计师,用各种古怪的材料做成未来主义包袋,让BAPE也来求合作
👇戳这里,发现更多好玩的生活小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