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一家线上新冠艺术博物馆,每天都在展览

包比 一夜美学 2022-04-29


刚刚结束的五一小长假,你去看了哪些展览?国内的美术馆、博物馆也都随着气温的升高逐步开放,但国外各馆仍然大门紧闭。来自巴塞罗那的三位设计师因此建立了一座特殊的“新冠艺术博物馆”(The Covid Art Museum),这是第一家诞生于新冠肺炎疫情隔离期的线上艺术博物馆,所有的作品都由作者主动提交,形式、题材不限,人人皆可参与。这座博物馆建在社交平台 Instagram 上,不受空间限制,几乎每天都在“营业”,目前已经展出了 1000 多件作品,今天我们一起云逛展。




@covidartmuseum



1


@iammoteh


博物馆内最新的一件作品由丹麦设计师 Morten Lasskogen 投稿,名为“The beautiful inside”,这件 C4D 设计作品呈现了室内的动人景致。如果无法去公园感受春夏的浪漫,就把家中的房间变成一个山花烂漫的公园。设计师让阳光从窗口钻入室内,洒在朝向窗口摆放的白色椅子上,看似无人之境,却充满了人类期盼的希望。



2


@decobueno


有人将美带入室内,有人采撷室外的风光。热爱摄影的 Deco Bueno 用一张操作起来比较简单的照片创造出令好几个看展者感叹“stunning”的效果,筷子夹起的一小块棉花像是云朵的一部分,这种采云的照片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但现在却要隔着防护网,“A taste from the outside”,放大了隔离的无奈。



3


@faye.amante

▲ Faye Amante


艺术家 Faye Amante 的投稿作品则比较戏谑。这个没有脑袋、身穿波点服装的人物是她作品里常见的主角之一,面对体温枪的测温操作,她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其中所表达的含义,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地。


▲ Faye Amante 的其他关于疫情的创作



4


滑动查看视频

滑动查看视频

滑动查看视频


以上每一张图片看似是普通的风景照或艺术作品,但左滑后点开视频就会发现新的惊喜。野生艺术家  Nerea Lekuona 十分擅长把静态的照片、图片变成自制的动画,在她投稿的几支作品里,静谧无人的街道会突然变成马拉松赛道,座无虚席的交响乐现场也会突然无人倾听,这些都是和疫情当下的世界境况有趣的联系。最后是米开朗基罗的著名壁画《创造亚当》,在上帝与亚当的手指即将“通电”时,疫情却让两个人只能拉开警戒线的距离,也算是一种有趣的公众呼吁。



5


@ignasi


这幅绘画作品无奈又有趣,疫情隔离在家最渴望的恐怕就是旅行,但推开门唯一能看到的明媚山水却只有手机锁屏壁纸上的风景,这让太多人深有同感,在 ins 上也引发了近 8000 位观展者的共鸣。


▲ Ignasi Monreal


创作这幅作品的年轻艺术家 Ignasi Monreal 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他经常用现代感的画风为从希腊神话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名作注入超现实的奇幻基因,也因此吸引来 Gucci 等时尚大牌与其合作。




6


@hayatininevreni


达利画笔下《记忆的永恒》被塞浦路斯的视觉设计师 Hayati Evren 恶搞成了《新冠病毒的永恒》,口罩、塑胶手套、洗手液这些当前热门的物品纷纷进入名画中,带来一种奇异的观感。恶搞名画这也不是头一次了,疫情期间 Hayati Evren 更是疯狂创作,让看的人也为之疯狂。




7


@amritpaldesign


没有任何爱好的人,在疫情隔离期间注定是痛苦的,消磨时间真的就只是消磨。但对于内心世界丰富的 Amrit Pal Singh 来说,他可以在这些属于文学、艺术、电影的房间里“待一辈子”。梵高的《阿尔勒的卧室》是他这系列的第一幅作品,“带有厄里斯魔镜的教室是代替 Netflix 的更好选择,而用摩尔斯电码和太空幽灵对话的乐趣要远胜于在线拼字游戏。”



最近 Amrit Pal Singh 又创作了辛普森一家的客厅和《猫和老鼠》中杰瑞的房间,这些富有童趣的想象让宅家生活也更有趣了一点。与其说这是艺术家创作的一间间房子,不如说这些连接在一起就是他的精神世界,足不出户,精神世界的宽广也能证明你可以走多远。



8



@naxotellado


过去以分享建筑为主的 Nacho Tellado 这次将工作中常用的 3D 技术拿来,把疫情中医护人员与病毒的抗争艺术化,记录我们当前所面临的危机。在“黑人抬棺”的音乐中,死去的不是可怜人,而是一棺材的病毒;医护人员用星球大战里的光剑和高尔夫球杆与病毒“决斗”;关于疫情数据的可怕曲线也被医护人员费力地拉回桶内。这些画面带有一些喜剧色彩,同时也是一种乐观的心态,人类的机智勇敢被生动地描绘出来。



9


@icyandsot


在 ICY AND SOT 的作品里,软软的地球也和人类一样居家隔离。创作者希望通过这件作品提醒我们“无论种族,文化,宗教或性别如何,我们都是平等的。这种疾病对我们一视同仁,我们也应该学着这样做。”



10


@srtapulido


Señorita Pulido 在疫情期间给不少名人都戴上了口罩,达利应该是其中最特别的一个,为了让他的标志性小胡子不被埋没在口罩中,Señorita Pulido 给这个口罩多穿了两个小孔。这种在特定事件中才会诞生的创作同时也是欢乐的,给居家隔离的人们带来一些生活的调味剂。



11


@and__garcia and @mluengo.creativ 


当奢侈品牌们纷纷走下神坛,做起了急需的医疗用品,口罩反而成为了今年最时尚最潮流的奢侈品。“一罩难求”在我们口中是无奈的打趣,在艺术家的手中则成为了有趣的创作,用艺术自娱自乐,消解一部分无用的惊恐与沮丧,也正是建造这座虚拟博物馆的意义之一。



12


@matth.ys


即使居家隔离,行为艺术依然不少见。Maxime Matthys 用 150 多个纸质证书制作了一件衣服,并穿着它外出上街,欧洲公民必须填写这些证书才能在短时间内出门,这是他对隔离提出质疑的一种艺术方式。Maxime Matthys 用这种戏谑的方式抨击了资本主义的医疗体系的崩溃。



13


@banksy


神秘的涂鸦艺术家班克斯也向博物馆发来作品,这位几乎生活在街头的艺术家如今只能在家中施展拳脚,涂鸦的场地也缩小到了厕所这几平方米。人在家中消停了,班克斯笔下的老鼠们则找到了游乐天地,老鼠和家中各种生活用品产生的互动给了我们发现宅家乐趣的新方式。围观的人都期待着班克斯在家中搞出更多的大动作,唯一对此抱有反对意见的只有他的妻子。



14


@pierpaolorovero 


艺术家 Pierpaolo Rovero 则把意大利佛罗伦萨、西班牙马德里、日本东京、以色列耶路撒冷、英国伦敦、法国巴黎、比利时布鲁塞尔七个城市的景色画了下来,没有人流如注的街道,第一时间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个亮着灯的窗口,所有人都隔离在家中过着不同的生活。这一组绘画作品带给人不少信心和温暖,或许每个人在家中都认为自己是孤独的,但放大到整个城市来看,灯光让温度上升,城市里的每个人其实都以小小的距离陪伴着彼此。




15


@guadalupecaceres 


今年的潘通流行色可能也得改一改,变成医用口罩蓝、卷纸白和 zoom 蓝,这组作品也启发了不少围观者去创作类似的作品,形式简单,内涵却不言自喻。



16


@tanaka_tatsuya


微缩景观艺术家田中达也则用口罩进行创作,蓝色医用口罩的褶皱变成了海洋,微缩的小人在海洋里畅游,似乎代替我们完成了渴望的旅行。在田中达也的手中,一切物件都信手拈来,变成一个童话般的微缩世界。


@zelina.world


另一位创作者 ZELINA 也投稿了微缩景观的作品,与田中达也所表达的不同,ZELINA 的作品似乎更多一些写实主义的色彩,故事情节也透着一丝悲哀。



17


@de.be.pe 


卷纸被做成了日历,穿着睡衣,拿着玩具的主人公在日历上划去一个一个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而消磨的日子,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会结束,但这张作品直观带给人们更多的是将至的希望。



18


@sarashakeel 


在更早些时候,为了呼吁人们养成洗手的习惯,擅长奇幻创作的 Sara Shakeel 还把洗手的水变成了闪亮的钻石星光,这样梦幻的场景大概没人会拒绝。



🏛



面对看似枯燥的疫情隔离生活,艺术家们、创作者们捕捉到了太多太多,有的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有的则是一种无声的呐喊与控诉,无论积极还是消极,新冠艺术博物馆的几位创始人都希望能通过艺术的手段记录下这个时期的生活,看看病毒究竟如何影响着社会。


@iammoteh 


在这些作品里,也涌现出了太多年轻的艺术家,他们的关注者很少,但对生活的洞察却积累了很多。这个或许存在时间会很短暂的虚拟博物馆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被世界看见,“走出”自己的小角落。反过来说,只要坚持创作,再小的力量也有机会被看到。


@cc.catartica


博物馆的几位创始人说,“疫情总会过去”,在未来,这里的有些作品也许会真正地进行展览,组成一个临时的,但可触碰的博物馆。无论博物馆采用哪种形态,艺术总在无形中带给人希望。


@austenleathers






你也许还想看,点击图片查阅
疫情隔开了距离,隔离不了创意
他们将马戏重新定义为艺术,如今却因疫情面临破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