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壹木读书会 |植物在想什么

壹木自然读书会 壹木瞭然
2024-09-04

壹木自然读书会第155期,由郑志燕书友分享给大家的《植物在想什么》,以下是根据录音整理的资料。


主持人寿海洋(辰山植物园):欢迎深圳的郑志燕老师,她的自然名叫蒹葭,这两个字比较难读,都是指芦苇。她作为一个植物爱好者,当时是因为孩子参加自然教育活动,然后她跟着也逐渐喜欢上植物。
我认识的好多朋友,他们也都是这样,因为孩子喜欢,大人陪着,反而听得比孩子还认真,最后发现自己越来越着迷,然后从此走上了热爱自然、在自然当中实践的一条路。
今天郑老师会分享一本书叫《植物在想什么》,他是法国作家雅克·达森写的一本书。好多人都会认为植物站在里原地不动的,也没有什么动作,或者短期内你看不到它有什么动作,但其实植物充满了智慧,这本书讲述了一些我们平常观察不到的植物现象。
以下为分享内容:
简单的做一个自我介绍,我想有三个字来做自我介绍比较合适,第一个是业余,我本身是学人力资源的,一直也从事人力资源的工作,所以对于植物其实真的是个门外汉,就像前面讲到的,是2016跟着女儿参加活动的因缘才爱上了植物,只是一个刚起步的小白。
第二个关键词是富有。为什么说是富有呢?因为小丸子有她的滴水岩,我有我的石芽岭,石芽岭就在我家小区的后门,隔条马路就到了,我可以在书房就可以看到这座美丽的石芽岭,它是一座城市里的山野公园。
和小丸子不同的地方就在于说小丸子是个资深的植物爱好者,我只是一个刚起步的植物爱好者。
第三个自我介绍的词是火热的,我特别有热情去跟别人去分享对于植物的热爱,对于植物的发自内心的喜欢,所以我在深圳这边也参加了一些志愿者的培训,然后愿意去做植物的导赏工作。
接下来,我就开始介绍这本书,买这本书就是冲着植物大咖史军老师写的序。我之前看过这本书的“姐妹版”,《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我相信可能在座的很多人也看过这本书,可有很多的内容呢,有一些是相类似的,所以读起来会比较快一些。
下面就是这个这本书的目录,我标红色的地方就是这本书,就是《在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里边没有提到的,像植物的运动、敏感性、交流都在《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里也有介绍的。

下面是本书的思维导图啊,我把核心内容提炼了一下,一共分为七个章节,我打星标的地方,就是今天晚上想跟大家去重点分享的,也是我觉得这本书里面让我比较感兴趣,或者是比较着迷的地方。

  

首先说到植物,大家会想到什么啊?在作者看来植物是一个平凡却不平凡的东西。当我们看到植物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态度呢?  
你是第一种人好奇的问问说这是什么植物或者你是第二种人会问,到底什么是植物,还是会思考说假如我是一个植物是什么样子的,我能感受到这个世界吗,我有痛觉吗,我有记忆吗,我能闻到东西吗,我能运动吗,不知道群里的这个书友们到底你是哪一种人。 

我们都讲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草木到底是不是无情呢?在古代的大家眼里和宗教里面,其实都觉得植物是比动物低等的,包括亚里士多德,他也认为植物是没有运动能力和敏感性的,植物只比矿物质高等。植物这个单词“Plantes”,表示的就是脚底板的意思,就是因为植物和地面很接近,都要被别人踩踏。林奈,大名鼎鼎的分类学家,他也提出植物是没有感知的。在希腊的传统习俗和犹太的基督教都认为植物是要比动物更低等的,包括我们都知道的诺亚方舟,其实诺亚在最初并没有打算在大洪水里面解救植物的,所以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面,其实大家对植物的看法是有局限性的,一直到了17世纪末的时候,大家才打破了仅仅从功利的角度去认识植物的局面。
接下来作者就特别花了笔墨去介绍,植物作为另外一个生命的存在。他讲了植物的三大特点,分别是外延性,生命不息,去个体化。外延性,他讲的就是植物,在本质上它是依赖外界的,它需要吸取太阳光来转化成它的营养物质,就是因为这样的特点,所以它在外形上就要求它要不断地扩大它的面积,所以它的面积会比它的体积大很多,它也是要广泛的去收集光能,然后把它集中的进行转换利用啊,这是它的外延性特点。因为外延性的第一演化定理就是植物的无限生长。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光和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植物是不会去直接更新它的细胞组织的,它是通过向死亡细胞周围添加新细胞的方式来实现组织的更新扩展,所以像植物学家哈雷·弗兰西斯就总结到“一棵树的生存和死亡是同时进行的”,所以植物是生命不息、生长不止的。
书中就谈到了一棵树,即使再老,也会保持着年轻时桀骜不驯的姿态并不断的开花。作者举了一个例子,就是下面图片上的树,叫玛土撒拉树,到目前为止呢,已经4851岁了,是美国一个大盆地的狐尾松。除了这棵树以外,美国很多巨杉的寿命基本上都可以达3000年,树高可超过100米,直径到六到八米,重量可达到5500吨。后来我也上网特地查了一下,其实还要比玛土撒拉树年龄更长的树。这棵树是欧洲的云杉,已经接近了一万岁了,它发芽的时候,人类刚刚进入新石器时代所,真的是无法想象它到底有多么的苍老,它到底见证了地球的多少的沧海桑田?她长寿的原因就在于有的树干死亡和腐朽后,它的根系可以重新长出新的树干,就像自我复制一样以延续它的活力,这是植物的第二个特点。
植物的第三个特点呢,就是去个体化,我们都知道我们人和动物的未来的器官和组织都是在胚胎内就已经形成了,停止了功能的分化生长,但是植物是不一样的,它的形态发生是伴随着其生命始终的,是在其胚胎发育结束后才开始的,所以胚胎对动物而言就是一个迷你的模型,但对植物而言,它就是一个初等原型、一个起点、第一个微变点。所以这也是这个植物和动物的不同,正是因为这样的不同,植物很难说是一个纯粹的个体,它是一个统一的生命体。
下面就跳到导图里面打星标的关于植物的触觉敏感性,这部分我觉得是蛮有意思的,他讲到了一个实验,1960年弗兰克·索尔兹伯里在研究苍耳的生长的时候,他观测到他每天去测量的叶子长得比其他的叶子慢,就是因为他受到了定期触碰的影响,它的生长就放缓了。所以植物其实能够感知到外界有机械压力,当觉得有可能给它带来伤害的时候,它的其他的有机体就会介入其中,开始发挥作用。植物的这个反应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就是植物能够迅速感知到这个刺激,它会生成酚类化合物,降低植物组织的可消化性,让食草动物不易消化,然后减缓生长速度并生成防御蛋白。植物非常非常的敏感,最轻微的一些刺激就可以让它产生强烈的反应。但是我们就会想到,其实自然界中有很多很多的刺激,对吧?比如一阵风吹过等等的,它是不是也会做出反应吗?其实不是,植物可以区别昆虫所造成的简单的震动和风所造成的震动,这是2014年密苏里大学的研究团队,他们研究拟南芥(我们都知道拟南芥,这是一个所有研究植物人最喜欢用的一个植物的这个模式),他们就发现拟南芥是可以区分昆虫导致的振动和风所导致的振动的,这种对振动的敏感性很重要,可以使植物迅速觉察到威胁。
关于敏感性,作者还提到植物能够从化学层面去感知这个世界。我们都知道,当买回来水果不熟的时候,可以放香蕉去催熟,就是利用香蕉释放的乙烯。在书里,除了上面这个例子外,他还提供了另外两个例子,我觉得很有趣,一个是菟丝子,我们都知道菟丝子是一个寄生在别人身上的,一个好吃懒做的、自己不工作的一个懒汉。它很聪明,可以在其等距的小麦和番茄中去选择番茄。这是因为番茄的形态和生理特点更适合它,所以,它凭气味就可以去找到更适合它的寄主,这是由宾夕法尼亚大学2006年的研究成果。
另外一个有趣的实验是独脚金属的植物,书里讲到了一个叫黄独角金,它很厉害,每年会导致高粱减产损失高达一千万美元。这个是寄生植物,它也是多子多孙,每一株都可以产生数以万计的种子。种子在地下会保持休眠状态,直到寄主植物的根出现为止,一旦觉察到寄主的存在,种子就萌发,长出了纤细的胚根并把它固定在邻近植株的根上,然后再长出吸器插入到其他植株的根部组织里面去,被寄生的植物就这么被它给耗死了。一个国际的研究团队最近刚刚解开了这个谜团,发现是因为独角金有特定数量的独角金内酯感受器,这是它进化的产物,基于这样的特异性呢,它就能够对寄主根部发出的存在信号极其敏感。所以这真的是一个很可怕的寄生植物,它可以在没有合适的寄主植物之前可以先一直休眠。
我过去一直很好奇的就是植物到底能不能听懂音乐啊,到底它这个对音乐到底有没有反应?在这本书里作者也花了很长的篇幅去阐述他的观点。
最早大家谈论到植物能听懂音乐是受一个叫桃乐茜·雷塔莱克的影响,她写了一本书叫《音乐之声和植物》,写她自己做了一个实验,结论是暴露在古典音乐中的植物会长得更繁茂,但是听其他的音乐的植物,却生长比较缓慢。但是她的研究不科学,在《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里面也专门指出她实验的不科学性具体是什么。从此我们知道,我们去研究一个植物真的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事情。她的研究为什么不科学的?如下图。
真相是什么呢?2014年印度的研究者就观察到了,重摇滚和传统印度音乐对木槿花的大小产生了相反的影响,但是作者认为其实是他是把音乐对植物的影响和音乐播放装置给植物带来的震动的影响混为一谈了,所以植物对音乐的敏感性他认为是尚未被证明的,也是显然是不可被证明的。
在书里面还提到了一个例子:玉米的幼苗会根据声源的方向决定其根系的生长方向,当声音的频率在200到300赫兹的时候,根弯曲的斜度最大;还有一个实验就是把秋葵的种子放在一个自然元素声音最丰富的,包括有鸟叫声等等的音乐环境48小时,它的萌发率会上升30%。但是作者都觉得以上两个例子不能证明植物能听懂音乐、能听懂声音具体的内容是什么,只能证明声音可能是通过震动对植物有影响,所以声音对植物的影响究竟是什么样的机制,他认为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谜。
我后来又去翻了一下《植物知道生命答案》这本书,也找到了一个佐证,珍妮特·布拉姆做了一个实验,她就发现比起在安静环境中的种子,暴露在莫扎特啊和密特·劳弗的音乐中的种子萌发的更迅速,听上去就是听古典音乐的种子,好像更有活力。后来他们是用一把小扇子,把来自扬声器的所有热空气都扇得远远的,结果发现没有区别了,所以其实取决定性的因素是热量,而不是古典音乐。
所以从这个实验中,我也是感受到做实验的严谨性,你要确保产生变化的要素只有一个,没有其他的变量,你才能够笃定地得出某个结论,否则你给出的结论从科学的角度来说,都是站不住脚的。
接下来是第四部分讲讲植物的交流,我觉得有趣的地方有三个,一个是空中交流,一个是地下交流,一个是血浓于水。
关于空中交流,第一个是1983年他们做的一个实验,当时他们提取了枫树幼苗的表皮一小部分,但是他们后来观察到幼苗的所有叶子中的有毒化合物的含量都上升了,而且它们还向周围的树木传达了自己受到了攻击的事实,其他树木也进行了类似的反应,也合成了具有抗生素性质的物质。所以当时的科学报的记者就有很夸张的一些报道啊,说植物能说话等等的。直到2000年生态学家理查德·卡班,他又回到了1983年这个的研究上,只是他的这个研究不存在着实验设施的缺陷,而且是一个以五年的持续观察为基础的。看到这里的时候,我觉得这些科学家们真的挺了不起的,就是做一个事情,做一个观察,都是长达五年的,数年如一日的去做同一件事情。他的实验发现,身边的同种植物苗木在受到捕食者的侵袭以后,没有被损害的蒿属植物苗木就增强了它们的抵抗力。他发现导致这个现象的可挥发性的物质其实就是茉莉酸甲酯,它类似于动物前列腺素的压力荷尔蒙。他的这个研究论证了1983年鲍德温的研究。
同时另外一个团队也做了一个相似的实验,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所以植物通过空中的渠道向另外一个植物传递信息的这点就不会再受到质疑了,大家就认同了这件事情,包括能解释后来著名的南非金合欢事件。金合欢它可以对大型的食草动物的进攻和侵袭相互警告,一旦发现有被攻击的危险,就会在叶子上布满难以消化的物质,同时受损害的物质会散发出乙烯扩散到空气中,通知其他的叶子,最后就导致了20世纪80年代南非100多只大扭角林铃就这样死去了,因为这些叶子不好吃,即使吃完了也无法消化。我们看到植物在应对侵袭和攻击的情况下,有一个非常复杂的反应,可以散发出200多种可挥发性的物质,然后形成同一种香味儿。
每一个植物或者是收到化学释放物发出来的警告信息的那部分植物体就会积累形成蛋白酶的抑制剂,这些蛋白酶抑制剂可以干扰和破坏昆虫的消化功能,并让它们死亡。植物还散发出可挥发性的化学信号,这些信号在植物的周围进行扩散,这个过程就叫连锁警告,所以这个机制对植物来说是非常非常有利的。因为它只有在遭受威胁才生成防御性分子,它也会根据入侵者的生物特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不过作者特别严谨,他在后面还加上了一个括号叫,看上去似乎是这样的。
很多人就会觉得植物这么做其实是利他的,因为它会告知旁边的植物有危险的存在,但是作者认为,把植物的这种交流总结为一个定向的利他主义交流呢,是一个鲁莽而大胆的行为。他说,这样的警告机制其实不是利他,而是用来服务自己的,因为他发现,其实蒿属植物更愿意向附近同属的植物释放可挥发的化学物质,而不是其他的。
我们都知道植物在地下,在我们看不到的根部世界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庞大的一个世界,那在地下,他们怎么交流呢?在书里他举了一个例子,以色列内盖夫大学的一个研究,他们发现豌豆幼苗可以通过地下渠道接受到它相邻的植物体传达的关于突发性的干旱的信息,在相邻的植物体幼苗遭遇缺水压力后不到15分钟,种在水分充足地区的幼苗就关闭的气孔,以减少水分的损耗,一小时内周围所有受到干旱影响的幼苗都关闭了气孔来服从这个干旱的预警信号。但是作者对这个实验,他是有不同的观点的,他认为这是在实验环境下收集的数据,有可能在自然的环境下,面对突然其来的干旱,只是大家各自做出反应而已,其实并没有所谓的警报机制。但是这也不等于植物之间不存在通过地下渠道进行的信息传递。在2000年的时候,中国广州大学研究致病真菌对番茄幼苗的侵袭,相邻幼苗也会进行反抗,合成对昆虫有害的酶。试验中幼苗地上部分隔绝开了,所以证明了信息传递就通过土壤中的菌丝网结构进行的。阿伯丁大学的研究团队也做了类似的实验,发现蚜虫对某株菜豆幼苗的攻击,就会使得周围的其他的植物也会合成有毒的物质,这个信息也是通过菌丝网进行传递的。所以植物在地下庞大的组织里,植物和菌丝网是一个互相利用的共生关系。在书的后面谈到共生的时候提到,植物和菌丝网之间是一个双赢的共生关系,植物要消耗很多的能量给到菌丝网,反过来菌丝网也在帮助他们。
我们都知道我们人有亲戚,我们有血缘关系、裙带关系,我们会讲血浓于水那植物能够认出自己的亲戚吗?研究海马康草(北美沿海沙丘地带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发现,是当它在地下接触到同一亲族的植物时候,它的根部的生长速度就会下降,但如果接触到了外族,就是遗传基因不同的植物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说植物不会和所有邻居进行生存竞争是不对的,植物会区别对待。植物的根部能识别自己的亲属,减少和有亲缘关系的植物根系之间的覆盖和竞争,确保同一个血统的植物能够生长繁荣,它们会联手一起去损害其他植物的生存的权益。这是地下的识别亲戚,我们再抬头往上看看天空,会看到树冠羞避,如下图:
为什么会长成这样?有好几个假设,一个假设是认为植物之间对光的竞争导致了树冠外围叶芽活动生长缓慢;另外一个假设是一个纯粹的机械磨损,就是因为树之间的摩擦导致的这个缝隙,还有一种解释是因为树木以气体的形式发散一些激素,影响了邻近树枝的生长。作者认为是第二种假设,就是纯粹的机械磨损,擦伤、碰撞诱发了树冠羞避行为,这个也许是成立的。为什么说是也许呢?因为其实在温带森林中,树冠羞避行为是植物叶子相互摩擦的产物,它不是周围树木遮挡所导致的光吸收量减少的产物,但是这个解释只适用于温带森林,没有出现在其他地方,而且这个解释也不能解释植物根部表现出来的树冠羞避行为,就我们前面谈到的海马康草的行为。
树冠羞避有好处,第一个就降低了传染病的风险或者一些害虫的蔓延,同时也会让照进缝隙的光线就变多了,容易照射到树脚下的这个植被,所以书里面有一句话,叫万物皆有裂痕的,都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很美的一个句子。
下面就是本书和《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不同的内容了,首先他讲到了时间观,讲到了植物有四种时间的形式。     
第一种是线性的,无终止的,所以它的树干不断的变粗;第二个是周期性的,富有节奏的到了春天就会开花,秋天会落叶;第三个是会出现一些无法预料的,比如台风,深圳18年的台风山竹突然就把树枝给吹折了,把花期给吹乱了。更重要的他提出了一个叫进化的时间观。 所以他认为植物是全身心的投入在对当下的生活的适应中,不断的进化,并没有保留太多其先辈的影子。连黑格尔也说,植物的生命力仅存于当下,在即刻。突然觉得我们一直讲活在当下,植物可能是活在当下的一个最好的标杆。
前面谈到了植物能够区别昆虫的震动和风的震动,在书里他又特别花一个章节来去讲植物能够区分普通的刺激和异常的刺激。他举的含羞草的例子,莫妮卡·加利亚诺把这个含羞草从15厘米的高度投掷地面,连续60次,每次间隔到5-10秒,发现含羞草刚开始都合上了,但从第四次或第五次下落开始,有些含羞草张开了叶子;60次的冲击结束后,所有的含羞草都张开了叶子。另个有一个年轻助手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他发现被装在小推车里在崎岖的路上运输的含羞草,先是合上它们小叶,但很快又打开了。这一切的发生,好像就是含羞草学会了忽视不会带来危险的虚假进攻一样。莫妮卡在68天后又重复了这一操作,这些含羞草对下落的冲击保持无动于衷,所以莫妮卡认为植物可以从经验中学习如何更快速的学习以及更缓慢的遗忘,来满足环境的这个需要。
作者认为说,这是由一些生物化学物质的变化所造成的结果,而不是植物可记忆或者遗忘。特别强调一下,因为我们可能看过纪录片都知道个捕蝇草在20秒内被昆虫刺激到两根腺毛的话,就会关上,所以很多人认为它有记忆,它会保留第一次的刺激。但是作者对记忆从人的记忆的角度去讲,他不觉得植物是有记忆的,他认为植物的记忆更大的程度上只是跟动物记忆的一个隐喻而已,它不是真的有记忆。或者更严谨一点说,他觉得是没有任何证据可以支持我们能够以非常客观的态度来承认植物可以进行记忆或者是遗忘。群里面如果有学心理学的,我们大家都知道记忆分很多种,有程序记忆,情感记忆等等的,所以到目前为止,其实对植物的研究都不能证明它可以像人类一样有这么多种的记忆。
后面这段我很喜欢,他就讲月亮周期对植物的影响。我们都知道这个植物对光很敏感,向日葵它的花盘追着太阳走,但是植物对月亮周期也有敏感,我也是看这本书才知道的,其实农民们很厉害,因为在书里面写到了,2000多年前农民就已经知道了。欧洲云杉的树干表现出一种以月的日周期(24小时49分)和月周期(29.5天)为依托的节律性波动,它树干直径的波动和潮汐的周期变化是同步的,很神奇的一个现象。除了农民们知道,木艺工匠也明白这个关系,所以在很多的一些文化传统里面,砍伐和焚烧树木的日期是要根据农历时间来定的,比如像法国的谚语“月满时木软,月亏时木易”,就是很好的描述了树木和月亮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路易十四统治时期,他们当时就规定,出于航海目的进行的伐木活动就一定要在月亮升起时进行,因为这时候树液比较有力量,就是树干的汁液的含量比较大。很久以前古罗马人认为,在满月之前采摘待售的就是你要卖出去的果实是比较好的,因为这时候果实会比较重,满月时候果实的水分含量比较大;如果你自己吃的水果,要在新月时采摘,这时候的果实比较容易存放,可以储存很长时间。群里的书友,如果家里有果树的话可以实验一下,看看古罗马的农民们的发现有没有道理,植物到底跟月亮之间有没有这样的关系?
我们知道植物有休眠,植物还有一个逃离时间的方式就是睡眠。看了这本书以后,我也去特别去观察了一下豆科植物的睡眠的姿态,发现豆科植物真的是在夜晚会闭合,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叶片都闭上了,只是大部分的叶片。法布尔对这个现象感兴趣,发现处在睡眠状态中的叶子会摆出被强迫摆出的且很难保持下去的姿势。所以植物睡觉都很别扭,我们人睡觉都是用最舒服的姿势,但是植物叶子睡觉就是用一个最让自己难受的方式。这是我拍到的羊蹄甲的叶子在晚上闭合的状态。在书里面,作者没有对睡觉做更多的解释,但是我很好奇,就上网去查询了一些资料,科学家们用一种灵敏的热探测器对豆科植物的叶片做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叶片位于水平方向的温度总比叶片位于垂直方向的温度要低一度。所以很多学者认为,正是这仅仅降低一度的寒冷,它就会阻止或者减缓叶的生长。所以在相同的环境中,具有睡眠运动的植物的生长速度就会比较快,比不进行睡眠活动的植物更有竞争性。所以睡眠是长期以来植物来适应昼夜温差变化的一种遗传性的特征。
以上部分介绍的是本书的作者关于植物的时间观,最后进入到结束篇——解码植物,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篇章。我也把它的核心的思想重新摘出来给大家看一下。谈到树和人,如果说两者有什么不同,不知道大家脑海里面会想到什么,除了我们能看得到的,一个是动的,一个是不会动的,一个是自养的,一个是我们需要其他的植物或动物给我们营养物质的,还有什么不同呢?在作者的观点里面,他认为我们人和树木其实完全对立的。树木有外延性我们前面谈到了,可以无限生长,它尽可能的扩大它的面积,我们人是内向型的,我们跟动物一样,都是在子宫里就已经有原型,就已经决定了我们的这个生长,而且我们有生长的天花板,所以我们是有限生长的。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树是以他人为中心的;树是去个体化的,没有内外的这个差异,是一个统一的生命体;我们人是个体化的都是以自身或个体的形式存在的,但是树的轮廓是模糊的,和外界的界限是不明确的,所以它没有个人和它人的分别。

同时呢,本书特别强调植物是不具有智能的,就比如很多人都津津乐道植物的记忆,他觉得我们只能说在植物身上看到了些遗留下来的或多或少还在发挥着作用的印记而已。植物不仅不具有智能,同时也没有自我意识。
最后两节啊,他谈到了我们要怎么样去研究植物。他认为我们研究植物的时候,一定要把科学、哲学、诗歌要融会贯通去研究,不能只局限从科学的角度去研究植物,纯粹的科学研究会让我们束缚限制割裂。植物的研究是需要诗歌和直觉,需要灵感和涌动,需要科学和理性的分析,也需要有狂热发光的热情,这个是他特别倡导的,里面也举了很多的他鄙视的一些人,这些人就是所谓的植物学家,他们就是收集植物的尸体,做标本,这样的研究方式是他不赞成的。
2016年喜欢上植物以后,其实很长一段时间我也陷入了作者提到误区,比如说去记植物的名字啊,简单好奇叫什么?有什么用?叶子长什么样,花长什么样,有几瓣啊等等。作者特别批判就是陷入到植物的名字里,他认为这是一个危险的海市蜃楼,他认为应该有爱。我自己深有感触,我的误区什么时候被结束了?去年参加了盖娅的自然体验师培训,在这个培训上,老师就一再告诫我们,真的不是要去记植物的名字,不在乎你知道多少植物,而在于说你真的是用五感去认识和观察它,跟它有连接。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当我用自己的这个脸去贴一棵树的树皮的时候,我能感受到粗糙的纹路,甚至能感受到阳光在树干上留下的这个温度的时候,那个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自从上完盖娅的自然体验师培训后,我现在去观察一个植物就会有意识地摸摸叶子,质感如何?花瓣的质感如何?花香是什么样的?是淡的还是浓的?是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啊?所以当我们不再依赖于眼睛,不再依赖于大脑的时候,其实我发现我们对这个植物的喜爱和热情就会更深刻、更浓,对它的印象也会更加的深刻,所以我在我们热爱植物的这条路上,真的需要多一些自己五感的投入,需要甚至有一些诗歌就是诗意的赞美。我们不一定要像百度百科上那样严谨的文字上去描述我们看到的一朵花一棵树,我们可以从自己此刻的感受去描述一朵花和一棵树,一朵花和一棵树就活了,就变成了我的一朵花、我的一棵树。

 到目前为止,这个这本书的内容呢,就全部就蜻蜓点水般的跟大家分享完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下这本书,我也摘一下这本书的这个网单单上的评价,给大家看一下。
 这是当当的好评率啊,接近100%,大家都觉得趣味性强,体验好,内容严谨。我自己给他打分是这样的,一分到五分,我觉得是本书的严谨性是满分五分,因为作者对于很多实验结论本身持非常谨慎观点,他觉得其实还有待进一步的论证;第二个呢,可读性打4.5分,可能是有一些翻译的问题,或者是因为作者过于严谨的问题,所以有一些地方读起来不太好懂,需要反复看好几遍才能理解作者的意思;第三个趣味性,本书稍微的逊色一点,所以我给它打了四分。
主持人:谢谢郑老师分享,这个分享思路非常清晰,而且郑老师还画了思维导图,把这本书剖析的非常清楚。我也学通过分享也学到很多,包括郑老师说的个PLANT,它的原意是脚底板,这个我到现在也是第一次听说,一般词典上都查不到这样的意思。确实,郑老师对植物投入了很多的,谢谢郑老师分享。

书友互动:
林捷:准备的非常充分,把这本书也读烂了
孔冬梅:思维导图真是个好东西!书的内容严谨,郑老师讲的更是条理清晰,知道了好多新东西
马贝贝:太多干货了,一下子吸收不了
陈秀娟:思路清晰,新知满满。又被种草
胡勇:我看过这本书,感觉白看了。。
王绍良:感谢郑老师的分享,这本书总结的好有条理!
叶佩丽:谢谢郑老师的分享!一早爬楼听课,受益匪浅。

 

图文整理:郑志燕

语音合成:郑文慧

 编辑 / 排版:郑文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壹木瞭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