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壹木读书会 |看不见的森林

壹木自然读书会 壹木瞭然
2024-09-04

壹木自然读书会第208期,由陈程书友分享给大家的《看不见的森林》

各位壹木自然读书会的书友们,大家晚上好。我叫陈程,自然名是夏天无,因为我比较喜欢这种早春的小野花,我来自绍兴元培中学分校,是一名初中科学老师。浙江比较特殊,它将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少量的天文地理合起来变成一门综合性学科,所有的内容都放在同一本教材,不分科的。因为我的专业特色和工作性质,最近几年我对博物学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这里我再介绍一下我们学校,我们学校是以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蔡元培先生名字命名的。蔡元培先生在担任北大校长时积极革新,开“学术”与“自由”之风,重视“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也是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我特别喜欢这个词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我觉得博物学本身就是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啊,包括我们的读书会,大家一起探索,一起研究学问,互相交流分享,这本身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特别开心去年秋天能加入这个壹木自然读书会的大家庭,也非常感谢生命中能遇到丸子姐姐和夏艳姐姐。

我今天分享的书籍是《看不见的森林》,这本书也是入选去年读书会的必读书目,所以今天我才有这个机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知道很多朋友看过并分享过这本书,也比较熟悉了,所以今天我想结合我自己的一些自然观察来谈谈我的一些体会,希望对部分朋友有所启发和帮助。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尝试这样的分享,本人还是有些紧张,如果讲的不好还望多多包涵。

下面我开始分享。

这是我的提纲。

一、谈谈作者以及他的观察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南方大学生物学教授戴维.乔治.哈斯凯尔,作者尝试通过持续观察美国田纳西州的一片老林来窥见一整个森林。他选择的样方只是一个直径为1米的区域,观察方式也很简单,每周数次的探访,不作任何扰乱的原则,静坐观察与冥想相结合的考察方法。他满怀敬意地称这块小地方为“坛城”,方圆之间见“坛城”。在这期间他不玩手机也不带相机,作者认为追求完美照片的冲动会打扰自己的注意力,他觉得进入坛城就应该像一种修行,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减法,除了笔记本、放大镜、笔,最重要的就是“眼睛和感受力”。他在书中说道:“蹲下来坐好,待着不动,静静打发时间,是我们顺利潜入森林网络的唯一途径。”然而就在这么小的一个范围里,作者描绘了早春花卉时节,蜜蜂和飞蝇各自不同的传粉方式;夏天,记录了喜阴的蕨类植物如何利用自身的“弹射机制”将孢子高高地抛向天空;秋天迁徙的鸟不断涌向坛城上空;冬天,落叶堆刺鼻的腐烂味中掩埋着大量的土壤微生物群落……每一个专题,都有理性的科学思维,有实验、数据支撑;每一篇文章,都绿意盎然、风趣幽默,并且包含了丰富的博物学知识。当然也有一些知识非常专业,我读了三遍也没看明白,希望未来我能读懂。

我们再来看看作者是以怎样的姿态观察的,他在书中写到:“我趴在坛城边上,脸贴近苔藓。我贪婪不足,又掏出一副放大镜,爬得更近一些,眼睛贴着镜片细细观看。我肚皮贴地趴下,悄悄接近一只坐守于坛城边缘的大个头蜗牛,我把放大镜举到眼前,又往前爬了一点。”又比如:“我俯身向下,躺在坛城边缘,准备扎到落叶堆下面去潜游一番,我鼻子下面的红色橡树叶又干又脆,被风吹日晒得干巴巴,正好免受真菌和细菌的侵袭。”读到这些,我非常钦佩作者,而我在自然观察中,习惯于东看看西瞧瞧,注视一朵花的时间也没有超过5分钟的,5分钟还是夸张的,2分钟就有点厌倦了,急着想看下一朵,但是作者可以坐下来观看一小片苔藓长达一个小时,甚至更久,也可以花半小时观看飞蛾的进食和蚂蚁如何艰难穿过成堆的落叶堆去搬运果实。他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安静地坐着,不知不觉间就从午后坐到了傍晚,全神贯注稳坐不动,所以才有了他对全年中坛城上绽放的第一朵花——獐耳细辛——的细致入微的描写。

 二、谈谈一些物种以及我的观察

书中提到了很多的物种,这里我特别想分享三个。

1.蜗牛

书中这样描述蜗牛:“蜗牛并不像大多数动物那样将雄性的精子传递给雌性,而是双方互换精子。每只蜗牛都要交出精子,同时接受精子。它们的雌性和雄性是融为一体的。如果蜗牛在配偶身上探查到一丝疾病的气息,它们会拒绝表现出雌性的一面,只交出精子,而不肯接受精子。但是,如果蜗牛找到未曾感染疾病的配偶,它们会欣然接受对方的精子。”

蜗牛属于软体动物,我们熟悉的乌贼、田螺、鼻涕虫(蛞蝓)、扇贝等都属于这一类动物。小孩子都很喜欢蜗牛,我也如此,我拍过一些蜗牛的照片,我上次看到群里有朋友分享了蜗牛交配的照片,但我没有这样美妙的好运,不过我也发现过两只螺类的交配。

这是去年5月份在府山散步时偶遇到的,当时也特别激动,看了好久,感觉我所学的知识突然变得极其生动有趣了。我再简单介绍一下府山,它是绍兴市中心的一座小山,是我家门口,非常幽静,对我来说也很重要,因为我的自然观察是从府山开始的,平时我也在府山观鸟,差不多每一个星期我都会去一趟府山。

回到蜗牛,蜗牛是一个很好的认识自然的素材,它让我们了解到自然界中的性可能比我们认识的更具有多变性,它是雌雄同体生物,它的身体内部既有输卵管也有输精管。上面这张图片显示了蜗牛生殖孔的位置。接着我们一起欣赏一段BBC纪录片片段。

2.迁徙的鸟

书中写到:“迁徙的鸟不断地涌向坛城上空。当候鸟从坛城上空飞过时,它们会诱使留鸟成群结队地一同飞行。它们的羽毛精美绝伦。翅羽和尾羽硬而翠,冠羽很光滑,全身的羽毛都完美无缺。它们观察日出日落,它们懂得沿着山脉的南北走向,它们还能探查到无形的地球磁场线。”

2017年我开始接触观鸟,但我一般都在府山,使用的工具也是最简单的望远镜。我爱野花的美丽幽香,但同时我也感动于鸟儿们的灵动啾啾。

我内心触动最大的一次是我邂逅了寿带鸟。那天我像作者哈斯凯尔一样,在一块石头上坐下,一动不动,静静地看着远处在府山小池塘喝水洗澡的鸟儿们,感觉有点像偷窥,这时候毫无准备地一只寿带鸟飞过来停留在了我的正前方10米处,那一天我在日记中这样写到:“它就这样突然地出现在枝条上,拖着长长的尾羽,然后转过头来,看到了我,我也刚好用望远镜对准了它,蓝色的眼睛紫色的头羽,接着它飞走,潇洒飘逸,如梦如幻。”后来很有趣的是也是在这块石头上我收获了我的浙江省第一笔影像记录——白喉斑秧鸡。

有时候鸟儿们的突然造访也会让我倍感惊奇,比如这只傻里傻气的冕柳莺。

当这只小鸟沐浴在直射的日光中时,我们发现它的羽毛色彩突然从暗淡变成了熠熠生辉,当时真的觉得闪现出来只需一眨眼功夫,却足足让我们留恋了好久好久。而且特别有意思的是前一年的4月23日我们办公室也飞进来一只冕柳莺,不知道会不会是同一只。

3.真菌

每一年的雨季也给我带来了期盼,因为我又可以出门找各种各样的“蘑菇”了。真菌包括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像做馒头使用的酵母菌就是单细胞真菌,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物个体,当然你看到的是很多细胞。我们看到过发霉的食物、水果和衣物,这些是霉菌,常见的霉菌有根霉、青霉和曲霉。橘子发霉产生的就是青霉,可提取青霉素;长期放在阴暗的大豆或花生长出“黄毛”,这是一种含毒素的黄曲霉,会诱发肝癌。霉菌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主要通过孢子进行繁殖。而我们更加熟悉的各种各样的“蘑菇”是一类大型真菌。

书中这样写到:“当蘑菇孢子萌发时,它们制造出幼年菌丝。幼年菌丝在枯树叶里面生长,寻找配偶。当两根菌丝相会时,它们开始跳一支复杂精妙的双人芭蕾舞,并通过交换化学信号来感知彼此的差异。如果对方属于同一种交配型,那么舞蹈立即结束,菌丝们互不搭理。如果对方是一种不同的交配型,那么两根菌丝就会彼此融合,形成一株新的个体。有些种类的真菌只有两种交配型,而其他种类则有数千种交配型。”

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感觉原来蘑菇精彩生命的体现不是我们熟悉的露出地表的那个子实体,而是依赖于地底下的整个菌丝网络啊。我们进入森林中,仅凭我们的眼睛又能见到多少呢,这些一定不是自然的全部,大自然有太多的未知和奇妙等着我们去探索啊。

这里我补充一下细菌、真菌和黏菌的区别。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复合生物体。

我特别喜欢拍“蘑菇”,每次见到可爱的桂花耳我都有一种心都要融化了的感觉。下面我分享几张可爱的“菌菌”照片。

须霉的视频来自微博曳尾君。

朋友们,下次如果见到“蘑菇”,惊叹于可爱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它们地底下旺盛的生产力啊,那里还有一个神奇的未知世界。

三、谈谈阅读这本书对我的启发

1.努力让自己的观察更细微

上面提到的一些书中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细微的观察,这样的观察比比皆是,又比如苔藓与水之间的关系:“苔藓上的小水珠并不坠落,而是紧贴着茎叶向上攀爬。茎表面的沟槽不断引诱水分从苔藓潮湿的内部流向干燥的尖端部位,就好像浸在一摊水里的手纸一样。那些微小的茎上沾满具有亲水性的小卷毛,叶子上也分布着许多隆起的小包,形成一个吸水性能极强的巨大表面。叶子抱茎的角度极佳,正好留住一汪新月形的水液。苔藓能清理雨水中的工业废料,将汽车尾气和煤燃料发电站排放的烟雾紧紧吸附在体内。”

今后,我也要像作者学习,用眼睛和感受力进行准确而细致的观察,同时我也要努力提高博物学这类知识,我现在充分认识到肚子里没有知识,没有阅历,那么对大自然的领悟就不深入,无法进入一种忘我境界去感受丰富多样而又耐人寻味的生物世界。

2.      努力养成反复关注同一件事的习惯

像我的话平时工作也有点忙,常常去不了野外,心里有时候会很失落,那么我想我只能改变心态调整方向,我可以尝试在校园里、小区里进行自然观察,我也可以努力选择关注身边的一棵树,每天都去留心观察它,看看它的变化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想也能打开一扇凝视生态世界的窗口。“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不仅花里有一个世界,更重要的是在我们的心里,要有一个世界。

3.   坚持用画画记录大自然

书本中有许多插画,是年高老师画的。画画确实可以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也能发现植物的精妙之处。比如我上次画了一根枯枝,画完才发现有这么多的细节。未来我也会继续坚持。

4.     终极目标

自然界是由无数的元素组成的有机而统一的整体,动物界、植物界、微生物密切联系,包括我们人类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通过不间断的持续观察,借助强大的好奇心和进取之心,努力探索,虚心学习,用兼容并包的开放性思想以其成大,那么我们认识的一个一个点终将相互联系,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自然观与生命观。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坛城”。

以上是我今天所有的分享,感谢各位的聆听。


群友互动:
夏艳:真正的爱自然的践行者,好专业!感觉就是哈斯凯尔带出来的接班人,学习了。
CC:努力向教授靠近。
陈瀚乙:专业精确,业佘趣味可握手。
许奇标:厉害的陈程老师。
夏艳:不一样角度的分享,不一样的看不见的森林。
朱小巧:感谢陈老师的精彩分享!既生动又灵动~我也要加油做更细致一点的观察菌菌们太奇妙了~
叶佩丽:@陈程 绍兴 感谢分享,我看过这本书。陈老师不但多次深入阅读这本书,而且在生活中不断的践行。后生可畏。

朱小巧:@陈程 绍兴 请问陈老师,哪种环境可以看见这种菌?
CC:@朱小巧(瓶尔)-杭州 木头上容易见,必须下过雨,我见的季节都是夏天,就在这段时间。
蛋蛋:感谢陈老师的分享,找到属于自己的坛城。

CC:我分享的蜗牛视频最后还有一个小可爱,当时看纪录片的时候真的被萌死了。纪录片的名字是《微观世界》。
林捷:厉害厉害,明天又能见到了,手把手指导。
CC:开心开心,明天又可以见到大家啦。


图文整理:陈程
语音合成:郑文慧
 编辑 / 排版:郑文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壹木瞭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