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木自然读书会 | 杜甫草堂—四季树生活
孙海(喵喵植物控):
值日生圆蜗牛:
今晚我们的分享嘉宾是@孙海(喵喵植物控)
孙海,用时光与草木温柔相待的文字作者。新浪微博 ID @喵喵植物控,在科普中、果壳网等媒体和报刊上发表了众多植物科普作品。著有《你好!植物》《街巷里的四季一一成都草木寻踪》等植物科普图书。
孙海(喵喵植物控):
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的是《杜甫的草堂四季的树生活》。冯至先生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人们提到杜甫的时候,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但永远忘不了成都的草堂。”
杜甫是公元759年的冬12月,唐肃宗上元元年,拖家带口抵达了成都,一直到公元765年的5月离开。在他漂泊西南的时间里,定居在成都,在很多朋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筑起了草堂。期间呢,又因为战乱,曾经很短暂地移居到梓洲,也就是今天四川的三台县和阆州,就是阆中。这个时间呢,也就一年多一点儿,所以杜甫其实在成都的草堂陆陆续续居住的时间大概只有三年零九个月的时间。
不过呢,在蜀地的五年时间里,杜甫的足迹踏遍了四川的东南西北。在成都草堂,杜甫一共写下了240多首诗篇,他的诗歌创作也因为草堂,由此达到了他的高峰。
因为有杜甫,成都草堂不仅仅是一处旅游的圣地,也不仅仅是今天我们成都市的一张名片,更让这里成为了许多中国人能够寄托心灵的一处文化的圣殿。所以,杜甫建起的这座茅屋,成就了今天的成都草堂。
一
公元759年,也就是唐肃宗上元元年,对杜甫来讲是他人生中极为惨淡的一年,应该是没有最惨,只有更惨。因为我觉得759年的每一天,都是杜甫最惨的一天。但是在759年以前,此前杜甫就已经非常惨了。在758年,杜甫因为安史之乱,被叛军抓住,关在了长安。他经过了长时间的筹划,冒死从沦陷的长安城里面逃出去,投奔了唐肃宗。在当时他的故交宰相房琯的引荐下,唐肃宗让他做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左拾遗。不过刚刚非常踌躇满志上任的这么一个谏官,仅仅做了一件事,就彻底触怒了肃宗皇帝,因为引荐他的宰相房琯去平定叛乱的时候,整个队伍被打垮了。然后皇帝非常愤怒,就免掉了房琯的官职,把他赶出了身边。杜甫为他打抱不平,于是彻底地触怒了唐肃宗。
在这一年杜甫被赶走,贬为了华州的司功参军,只是他在华州呆了也仅仅是短短的一年时间,杜甫就把官职扔掉了,弃官远行,到了今天的天水,就是秦州。
不过这个时候杜甫的悲惨生活才刚刚开始。杜甫前往秦州,本来是打算在那个地方定居和安居的。当时在秦州这里呢,是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的一个边塞城市,但是安史之乱大量镇压叛乱的士兵从这里经过,虽然秦州还保持着一个相对的平静,没有遭遇到灾荒,也没有遭受兵火,也有很多人从长安从中原跑到了这个地方来避难。杜甫寄居在他的侄子家里。他也打算在这个地方寻找建立自己草堂的一个基地,但是找来找去,因为时局的变化,杜甫在秦州仅仅呆了三个月。之后,他就离开了。
这一年的十月中秋过后,他过去的一个好友当时在同谷县做官,他在诗中称他为“佳主人”。然后他给杜甫寄来了信,邀请杜甫前往同谷。于是杜甫带着家人,离开了秦州,赶到了同谷,也就是今天甘肃陇南。杜甫一家人到达同谷以后,应该是辗转千里的期待,很快就化为了一个空欢喜。当地的县令嫌弃杜甫已经没了官职,而且穷困潦倒,于是对杜甫避而不见。杜甫一大家子衣食无着,迫不得已就在同谷的峡谷的峡口搭建了一个破草屋来栖身。这一年的冬天正好遇到了大雪封山,隆冬季节,杜甫一大家子饥困交加,整个生活已经陷入到了绝境,所以在极其无奈的情况下,在最冷的冬季12月初,杜甫一家继续南行,每一天面对着可能就会断粮的这种困顿局面,一路向南,奔向成都。
作为一个诗人呢,他一路走,也一路在记录。杜甫一生写过很多关于植物、关于草木的诗。比如说在南行成都的时候,他也写过一篇关于柏树的诗。杜甫写过很多关于柏树的诗,比如说《古柏行》《病柏》《蜀相》《人日》里面呢,都有看得到那个柏木的身影。那么他在奔向成都的时候写过一篇《空囊》,开篇叫“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很多人呢,说杜甫是不是饿的挖野菜,他是不是在真正地在吃翠柏的枝条呢?其实说明了这段时间杜甫的生活的确是非常困难,他不得不到处去挖野菜来维持一家子的生计;但是并不是说他真的就把柏树枝条拿来吃啊。因为在古代的时候,《列仙传》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赤松子好食柏实”,司马相如《大人赋》里面也有“呼吸沆瀣餐朝霞”这样的一个说辞。所以呢,杜甫用这样一句诗,既表明了自己当时的困顿,也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到了公元759年12月的岁末,杜甫一家非常艰难地漂泊流落到了成都,一大家子暂时居住在成都西郊的浣花寺。在唐朝的时候,成都已经是一个仅次于长安的国际化大都会了。这个时候成都没有受到战乱的侵扰,物产也很丰美,生活也非常的安定。所以,我们可以想象,杜甫是在极其艰难、弹尽粮绝的情况下,突然来到了成都这样一个城市,在最冷的冬季进入到了成都。
二
在他的《成都府》诗里面,他写下了对成都的第一印象“季冬树木苍”,在冬季最冷的季节,季冬之时,杜甫在成都看到了苍翠的树木。那么今天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历经艰难,在冬天最冷的时候进入到了成都,他看到了满城绿意。然后呢,成都温暖的冬天气候给了他们一家子极大的安慰。
在这个季节里面,他能够见到的苍翠的树种会有哪些?
那么这些树木呢,到今天仍然生活在成都这座城市和成都周边的乡村里面,大概就有竹子、芭蕉、松树、柏树、樟树、女贞、桢楠、桤木、柑橘、枇杷啊,包括一些半落叶的树种,比如像麻柳、黄葛树、无患子、栀子花,等等等等。
成都呢,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春早、夏热、秋凉、冬暖这样一个特点,一年的平均气温16摄氏度。然后夏季会受到西南和东南季风的影响、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和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那么暖湿气流带来了丰富的水汽。
所以成都的年降雨量差不多是1000毫米左右,冬季的气候非常温暖,最冷的季节最冷的月,它的平均温度都在零度以上,而且雨热同期,非常有利于各种各样植被的发育。所以杜甫在《成都府》这首诗里,他见到了和过去他在中原、在关中、在西北完全不同的,能够以常绿阔叶乔木为主的这样一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冬天,这座城市仍然是苍翠的绿色的。
而杜甫所在的区域在成都的西郊浣花寺,在浣花溪畔,茂林修竹之间开始调养他的伤口。那么很快,杜甫就发现了成都平原和中原以及关中地区完全不同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川西林盘,那么他借住的这个浣花寺也在一个林盘之内。川西林盘是非常有地域特点的,这个地方它既有林又有田,既是生产的格局,然后又是居住的模式。
林盘里面最多的就是竹子和各种各样的阔叶树种,然后呢,它们形成了一种混交林,可以为家禽、家畜、各种各样的兽类、鸟类、昆虫提供了生活环境,也为人类提供了居住和生产的环境。这个林盘里面,通常是以宗族或者姓氏作为聚居单位,形成了一个自然的村落,在整个成都平原上是星罗密布。小的林盘可能只有几户人家、十多户人家,而大的林盘可以容纳上百户人家。那林盘里面可能就有庭院,也有林子,也有宅院,在林盘外面呢,就是耕地。
林盘的周边往往都有溪流或者水渠,林盘也可能有溪流穿行而过,然后周围是成都平原的沃野千里来环抱,里面是密林拥簇,小桥流水,那么整个这样一个景象呢,构成了在当时战乱的乱世之间非常难得的一种田园生活画卷。川西林盘是从古蜀时期就开始发源,然后成都平原不断又有外来移民填入,形成了这样以林盘为主的自然村落,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所以到了这样一个时候,非常富庶、非常繁华、十分安定的成都府,冬天苍翠的树木,让诗人终于感觉到生活又有了新的希望。关键是杜甫呢,他在成都,他还有一个靠得住的让人感觉到温暖的朋友圈儿。
如果要建草堂,选址选在哪里呢?杜甫曾经写过一首诗叫《卜居》,它里面就写到了“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在浣花溪的溪边,这个地方林塘幽径,有树林,有池塘,自然环境非常的优美。然后“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内城是城,外城为城郭,所以到了他住的这个浣花溪畔,已经到了成都的外城之外。所以这个地方呢,远离了喧嚣热闹的春熙路、太古里这样的国际大都会商业口岸。
家门口有一条非常清澈的溪流流过,可以洗涤心中的烦忧。最为重要的是,在这里有一颗杜甫最喜欢的大树,所以杜甫就把他的草房子建在了这棵树下。这是一棵楠树,桢楠。杜甫曾经写过楠树诗,“倚江楠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200年来都流传着这棵楠树的传说,在高大的楠木下,杜甫建起了草堂,浣花溪畔的楠木也用它的树冠慷慨地给诗人庇护。
草堂植树,总需要有非常靠得住的朋友圈儿的资助。和差一点让杜甫一大家子都走上绝境的同谷那位县令、在杜甫诗里面把他称为叫“佳主人”完全不同的是,在成都杜甫就有一个靠得住的朋友圈。在这个时候,杜甫赶到成都,恰好杜甫的故交裴冕正在担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和成都市长,他的另外一个好友呢,也是诗人高适,在距离成都不远的彭州任彭州刺史,而杜甫的表弟、为人非常爽朗和仗义的王十五司马,这个时候也在成都。
在表弟王十五司马(司马在唐朝的时候呢,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官职)出资下,但具体这个王十五司马到底是谁啊,各有各的说法,最后也没有破案。不过这个表弟非常仗义、非常靠谱。在他的帮扶下,王十五司马出资,以及他的一大票朋友帮扶下,到第二年春天,杜甫在浣花溪畔建起了草堂。然后他就从朋友圈儿讨要各种各样的树苗,栽植在草堂前后开始了自己草堂的树生活。
比如说他找这个绵竹县令叫韦续,他是杜甫的好朋友,当时正好担任绵竹县县令,而绵竹出产一种竹子,这个竹子就叫绵竹。然后杜甫就给绵竹县令韦续写了一封信,直接就叫他,“哎,请你给我送点儿竹子来”。这个韦续排行第二,所以杜甫就是给他写《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二:排行老二;明府:是唐朝对县令的一个尊称,就好像说明公啊府君等等,唐朝叫县令就叫明府。
绵竹恰恰是这个绵竹县特有的一种竹子,叶片非常的细,节很长,而且很有韧性;然后每个节上有很大的一个圆圈,它的竿壁是非常厚的,可以用来编制竹器,也可以用来做建筑材料;在四川、云南和贵州呢,经常被栽培和栽植的。所以在上元元年760年,杜甫营建草堂的时候,就以诗代函要求自己的好朋友韦续送一丛竹子来,栽培到草堂。据说这个竹子至今仍然存活在杜甫草堂内。
除了讨要竹子,杜甫还要了不少的东西。比如向他自己另外一个好朋友、当时正在利州任绵谷尉的好友何邕,他在何邕家里面见到了川西山野里面非常常见的一种树,叫桤木。然后,他听当地的老百姓讲,这个桤树成林非常快,只需要大概三年时间就可以长成材,所以杜甫毫不犹豫地就向自己的好友伸手要桤木。杜甫非常实在,他写诗“饱闻桤木三年大,与致溪边十亩阴,我听说这个桤木三年就可以长大成材啊,可以让我西边有十亩的阴凉“。
这个桤木多产于四川一带,所以呢,也被称为蜀木,巴蜀的蜀。枝繁叶茂的桤木呢,应该是成都最为常见的树种。这是一种速生树,春天枝叶生长非常的快,到了夏天,整个桤木林就会形成非常浓郁的树荫,给人带来清凉。而且老百姓对这种树是比较喜欢的,这种树不成材不能做建筑材料,但是它的枝条长得特别快,所以经常用它来做薪材,就是柴火。
所以经常在房前屋后栽植桤木,顺手就把它作为薪材燃料,一直到苏东坡的时候,苏东坡也写过一首诗句“桤木三年已足烧”,栽一个桤木长了三年,已经够给你们家做柴火了。所以杜甫要来了这个树苗之后呢,把这些小苗栽植到了草堂的周围,很快草堂周围就长出了一片桤木树林。所以杜甫草堂建成之后,他在一首叫《堂成》的诗中,写下了这样一首“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我的草堂呢,就建立在这样一个桤木林中,茂密的树叶遮蔽了夏日强烈的阳光,竹影稀疏的草堂被飘渺的青烟笼罩,生活非常的惬意,时光静好,就连风吹树叶和露水从树梢滴落的声音都能听得到。所以草堂边桤林初成,杜甫难抑喜悦的心情。
桤木长得非常快,是因为根部就和豆科植物一样,它根部长有根瘤,里面就会生活着固氮的细菌,那桤木养的这些固氮细菌,能够固定空气中游离的氮,桤木自带根瘤固氮的特殊技能,桤木林可以长的非常迅速,可以迅速成材。这也是杜甫诗中“饱闻桤木三年大”的原因。所以桤木一直是一种非常优秀的造林物种,在成都周边的川西山地栽植也非常多,能够在山林里面长成大片的桤木树林。不过今天这种曾经随处可见的枝桠繁多的,也被称为蜀木的速生树种,在成都城市里面基本上再也见不到,在街道上、在公园里面很少再看到蜀木。但是在成都周边的山野里面,桤木仍然还是非常容易见到的。
三
公元760年49岁的杜甫建起了草堂,也结束了他十多年来一直在长安奔波于权贵门下辛苦求官,四年以来到处颠沛流离的生活方式,终于在成都得到了一个安身之处。他有了自己的家,有了草堂,有了树木有了灵气。然后每一天,他就在这样一个让他自己感觉到心旷神怡的川西林盘庇护之下,和树木为林,在自己的茅屋中构建起了诗的殿堂。
在这一时期呢,杜甫创作了很多诗歌,非常的优美啊,比如说“两个黄鹂鸣翠柳”,比如说“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写了很多春天、夏天、秋天、冬天,草堂周围的景色风景,这是他一生中最为快乐、最为舒适的一段时间。比如说杜甫最喜欢的花:桃花,就在草堂的附近,杜甫就在黄师塔前的锦江之畔散步,在这个春光困倦之中,倚着微风看着桃花朵朵,绚烂无比。但是,这个时候的杜甫呢,恰恰已经年过半百,然后锦江边深红浅红的春日桃花,给了一个年近半百壮志未酬的人非常大的慰藉。
所以,成都的春光呢,应该是杜甫一生最美好的回忆。他在这里留下了很多绝世的诗篇。“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所以多年以后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杜甫有了自己的桤木,有了自己的茅草房,还是因为成都早春桃花的明媚,反正在这一时期,我们可以从杜甫的诗歌里、他的字里行间中感觉到他心底都透着高兴。而这样的生活呢,就发生在川西的林盘之中。
对于成都人来讲呢,桃花也是成都春天的象征,如果春天没有桃花,没有观赏桃花,就好像没有经历过春天一样。杜甫也是这样,他写过许许多多非常美丽的诗句歌颂桃花,发自内心的喜爱,写下了众多的桃花诗。他要把整个锦江边上都种上桃花,杜甫做不到。但是要把自己草堂房前屋后栽上桃树,这个事情他觉得是不能等待的。所以他又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当时任成都县令萧实,排行第八,也叫萧八,要来了上百株的桃树苗栽在了草堂的浣花溪畔。栽下桃树后的杜甫非常的幸福和快乐。他曾经写过诗叫“茅屋还堪赋,桃源自可寻”。所以在浣花溪的草堂茅屋间,杜甫种下了桃树,也就构筑起了自己的桃花源。你可以感受到这份非常朴实的美好,哪怕跨越了千年,依然会让人心动不已。
四
杜甫把草堂建立在一棵高大的楠木树下,但是好景不长,在761年的秋天,这棵古老的相传200年的楠树,被呼啸的大风吹倒了。“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卷走了杜甫茅屋屋顶的这个大风也刮倒了杜甫最喜爱的楠木,诗人呢,从此失去了他心爱的大树,然后来不及擦去泪痕血点,捶胸哭嚎的杜甫写下了一首《楠树为秋风所拔叹》。在诗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至此无颜色”,杜甫最喜爱的树永远地失去了。但是后世的人为了纪念杜甫,所以又在草堂周围遍植楠木,以至于到了今天,在成都的市中心已经不再是西郊的浣花溪,杜甫所在的这个杜甫草堂的位置已经在成都城市的中心区域,在这样一个地方呢长出了城市中心的一片楠木小森林。
五
香樟,也是成都非常常见的常绿树种,杜甫在成都也是和香樟为邻。曾经有一个诗僧,和他的先祖杜审言都是文章大家,而且同朝为官,后来来到了成都,出家为僧,杜甫在成都的时候也和他有来往。他曾经在一首诗里面写下了“豫章夹日月,岁久空生根”。他写这句话的意思呢,豫章是非常高大的树木啊,章就是樟树。在神话传说里面呢,豫章是《山海经》里面传说中的异木,说这个豫樟树呢,高千丈围百尺,可以占九州的凶吉。后来在南方产豫章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地名,就是豫章郡,也是今天的江西省南昌市。到了汉代的时候,汉武帝呢还专门在昆明池边建起了豫章宫,所以后来人们就很喜欢用豫章来专门指代高大的香樟树。
香樟呢,本来就是中国南方常绿的高大乔木。这个树非常的高大挺拔,气味也很芬芳,可以长到将近30米呢,香樟的木质也很细腻。很早的时候人们就用这个樟木建造宫殿,而且这个建造宫殿的樟木木材还必须是帝王专用独享的。
杜甫和他先祖的朋友叫闾丘啊,已经成为了一个和尚,和他还有诗歌往来。在这里面他写这首诗,他也在夸耀自己的家世,我们杜家也都是文章大家,同样也是有家世门风的,他就用这个豫章来夸耀自己。而在成都周边的山野里面,仍然还有很多高大的樟木林,包括今天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香樟也是非常多的。
杜甫对吃樱桃也怀有很多非常特殊的很奇怪的情感。他虽然没有听过比如说那首“樱桃好吃树难摘”的歌,但是樱桃树的确它本身就又怕冷、又怕热、又怕旱、又怕涝,需要非常精心地去照顾的果树。所以栽樱桃树,杜甫可能没有那个耐心,不然的话,他一定也会找朋友要很多的樱桃树苗栽在草堂的。杜甫周围的村民们和他相处非常好,在樱桃熟了的这个季节里面,周围的农人、农家,他的邻居就把一笼樱桃送给了他。所以杜甫写了这样一首樱桃诗“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这一年是公元761年,杜甫刚刚建起了他的草堂。在樱桃熟了的季节,杜甫是把一个“馋”字都写在了自己脸上。但是自己的草堂没有樱桃树,他也没有樱桃可以摘。当地的父老乡亲非常体贴地给他送了一大笼子的新鲜樱桃。而这个时候呢,杜甫已经来到了成都一年,从濒临死亡的边缘回到了平淡的田园生活之中,过上了舒心日子。但是杜甫这个人很奇怪,送来了樱桃,在他又开心又解馋、又感动又高兴的这种时间,他从这颗匀圆的樱桃里,他猛然回忆起过去在长安的时候,皇帝赐他樱桃的前尘旧事。
今天他已经在成都经过了很大一番蹉跎,然后又有了草堂住,还又吃上了樱桃,杜甫又开始念叨起了把他赶跑的皇帝唐肃宗;所以他吃着樱桃,别人吃樱桃就是吃,但是只有杜甫吃樱桃,他吃出了一个非常情感充沛的精神和家国情怀,他在这个樱桃诗里面有很大的感慨:大唐的天下又该何去何从?而那个时候赶跑他的唐肃宗和唐玄宗两代君主,一前一后都死掉了。所以一般人吃樱桃呢,可能是吃个开心,只有杜甫这个时候吃樱桃,还能吃出情感充沛的君臣家国情怀。
六
同样是吃,杜甫一直特别会吃,有一种一直让他念念不忘的消夏美食叫“槐叶冷淘”,哪怕他已经离开了成都,前往了奉节,到了夔州,他仍然到夏天的时候依然念念不忘。这个美食就是用槐树叶做的一种冷面,叫槐叶冷淘。杜甫曾经在一首诗里面写“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把这个槐叶的嫩叶捣成汁,然后和入面粉做成的稀面条,煮熟以后放在冰水里面浸泡,这个颜色就会变成很鲜很绿碧绿的,然后捞起来之后用芝麻油浇拌,再放到井里面或者冰窖中冷藏,食用的时候呢,再把它调上佐料,就成了唐代的时候夏天最令人爽心适口的一个消夏美食。而槐叶冷淘做的这样一种美食,在那个时候是特供食品,只有九品以上的官员才能享用。
杜甫在草堂周边写过许许多多的草木和树木,今天时间的关系呢,我们就不一一地分享。
又回到今天的主题“草堂的四季树生活”,因为有杜甫,草堂不仅仅只是一处旅游胜地,也不仅仅是今天成都的一张名片,更让这里成为了许许多多中国人能够寄托心灵的一处文化圣殿,诗歌的殿堂。所以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杜甫成就了今天的杜甫成都草堂。
反过来呢,作为一个博物爱好者,我们又能够从杜甫创作的诗歌里面,能够读到一个由中国的原生植物构建的极其精彩的草木世界。在草堂居住的期间里,在杜甫写下的众多诗歌之中,它记录了无数成都平原的花草树木。透过杜甫在草堂和树木比邻而居的一个又一个生活片段,我们今天从这些诗歌中能够欣赏到的,已经不仅仅是他笔下的风景和记录的花草树木,还能透过这些至今依然生活在我们成都平原的这些原生树木,读到一个诗人的内心世界。
所以,回到今天的主题《草堂的四季树生活》,刚才我们讲到了,杜甫成就了成都的草堂。反过来呢,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讲,成都草堂的这些花草树木同样成就了杜甫的诗歌殿堂。正是因为这些草木,也让他的诗歌创作从此达到了高峰。否则的话,杜甫一定是一个平平常常杜甫,他可能会成为曾经极力推荐他的其恩师房琯那样的一个官僚,但是他可能也做不好一个官,他也可能成为一个唐代众多耀眼的新星中一颗非常平淡的一颗,他不会有今天这样伟大高尚的地位,成为今天的诗圣。
那么今天我给大家分享《草堂的四季树生活》,也比较简短,大致就到这里,感谢大家!
群友互动:
王娟:[鼓掌][鼓掌][鼓掌][鼓掌]有幸在草堂听过丁蜀讲座
圆蜗牛:谢谢孙老师的分享,@王娟(蔷薇的果果)成都 同城福利[色]
金夕榕:谢谢猫老师的分享
孙海:现场讲得要好点,可以神游~
张一:一边翻书一边听讲[偷笑]
小丸子:已经充满画面感了,有诗有酒有美食有草木相伴
王娟:去年丁蜀讲座的视频,异常火爆[偷笑]
邓绍琼:谢谢孙老师的分享
郑志燕:谢谢娓娓道来的分享,诗歌、历史、植物融为一体
倪咏虹:让人向往的草堂[鼓掌][鼓掌]
张一:谢谢丁蜀分享!昨天正好去草堂赏梅[愉快]
朱苏权:三十五年没到草堂了[微笑]
郑志燕:桤木为什么城市少见?
孙海:桤木多枝,树型杂乱,根系浅,不适合做景观树。成都周边有很多桤木为名的地名
小丸子:成都人民真幸福,好久没有得去了
韩小燕:全程转文字读的,还需要再听一遍,好棒的分享,感谢感谢[玫瑰][玫瑰]种草草堂,种草杜甫,上学的时候老师这样讲杜甫该多好呀
张一:“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也欢迎大家来蓉城草堂体验四时之美[愉快]
范珏:爬楼听了,谢谢@孙海(喵喵植物控) 老师娓娓道来的精彩分享。
叶佩丽:谢谢@孙海(喵喵植物控) 老师娓娓道来的精彩分享。[玫瑰][玫瑰]
张一:@王娟(蔷薇的果果)成都 最近草堂猫比游客多,这是万佛楼下那只,每天蹲在打太极拳的奶奶中间[偷笑]
王娟:[破涕为笑][破涕为笑][破涕为笑]为啥莫名戳笑点,突然想起我还拍了丁蜀画喵的视频的[偷笑],丁蜀的签名就是只喵
张一:草堂的猫每只有固定位置,去找一般都在。
张玲:很棒的分享[强][强][强]如果没有疫情,去成都过春节应该特别舒服[憨笑][憨笑][憨笑]
张一:成都草堂春节期间有“人日”游园活动,武侯祠有大庙会,年味还挺浓的。据说第一幅春联是后蜀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可以随《成都草木寻踪》逛遍蓉城,“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愉快]
张玲:一休哥拍的梅花真漂亮,我是看到梅花有了去成都过春节的想法[笑脸]特别喜欢望江楼公园,觉得是全国竹子景观做的最好的,竹子盆景也特别棒
张一:杜甫可是河南人[偷笑]
张阳华:@孙海(喵喵植物控) 好熟悉好亲切的声音![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
图文整理:汪远方
校对:彭灵
编辑排版:周青
语音合成:郑文慧
壹木自然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