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啥?——我对MMCOOL&语文教学的偏见

编者荐语:

猫果十年来的教育实践,有成果也有失衡。猫果老师们收集一线教学信息,对系统进行不断地纠偏,高原老师的这篇文章从教学实践的观察出发,展现了对猫果语文教学的反思与批判。也许,教学的活力就存在于这些和“失衡”死磕的一次次反思和一场场教研之中。

以下文章来源于青镇的雪fairytalesmake ,作者高原520

(温馨提示:相信我吧,我所说的,很可能是谬误,更可能是偏见。)
“语文是个啥,为啥要学它?”
啥是语文?似乎众说纷纭,又似乎莫衷一是。别的学校不知道要不要问大家这个问题,总之,猫猫果儿是要问的。
2022年8月26日上午,MMCOOL语文组(包括小学、初中)及自愿参加者,共十位老师进行了4个小时左右的教研,研究了两个半问题。最耗时的两个问题是:“语文是什么?”“为什么要学语文?”
(感谢发条猫老师所做的8.26教研记录)
从上图的会议记录可以看出,最能达成共识的观点是:
语文是表达的工具。
接下来个体化的理解有:
理解的工具;思维方式;智慧……探究内核,人文学科的基础、情感逻辑的基础……人学(个人与世界紧密连接的桥梁)……
与会的教师都认真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对每一种观点进行了详细、充分的争吵讨论。
作为本次教研会主持人及语文教研组组长,会后,我根据大家的讨论和自己的理解,做了如下的猫猫果儿语文学科简析图:
首先,我们从汉语言文字来分析“啥是语文”:
“语文”溯源:
语:本义与“说”可互释,但更强调其论辩性和交流性。
文:当前对其本义有两种看法:1.古代典籍皆依从《说文解字》,认为仓颉造字,象形(交错的纹理)为文。2.认为文是人身上的纹身。
无论其本义如何,“文”的注释为:文字;文章;文理;形式等。
在现代社会中,“语”可以分为有着紧密联系三部分:言语;语言;话语。
从索绪尔的语言学观点来看:
言语(speech) 有着浓厚的个体性和动作性。是指作为个体的人使用的语言。言语是说的行为或结果。通俗地说,言语既可指说话,也可指说出的话。
语言(language) 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社会因素是语言的本质因素。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思维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儿童思维的发展则依赖于他对语言这种社会工具的掌握。
话语(discourse)有着泛化的权力。根据法国思想家福柯的研究,话语可以看作上述语言与言语结合而成的更丰富和复杂的具体社会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力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所以,话语权在现代意识形态中成为一个关键词。

猫果娃写的诗

同样也可以分为紧密联系的三部分:文字;文学;文化。
文字(charcters)文字是人类用表义符号系统记录表达信息以传之久远的方式和工具。现代文字多是记录语言的工具,人类往往先有口头的语言后产生书面的文字。在英语中,charcters同时具备符号、刻画、特质的涵义。
文学(literature)是一种用口语或文字作为媒介,表达客观世界和主观认识的方式和手段。当文字不单单用来记录(史书、新闻报道、科学论文等),而被赋予其他思想和情感,并具有了艺术之美,才可称为文学艺术,属于语言艺术。在英语中,literature还有文献、文艺、著作之意。
文化(culture)文化的定义太多,就我个人而言,最赞同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观点: “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综上所述,语文是一门综合学科,具有工具性和艺术性。它研究的对象是以人类语言、文字为载体的一切的创造成果。其中的“语言”部分,不但是交流工具,更是重要的思维工具,儿童的学习,认知发展是通过语言进行的。“言语”是体现了个体性,是每个人表达自己的工具。“话语”则与言语对应,体现出人类群体的表达、言说权力;是一种知识层面的泛意识权力。“文字”,是人类群体在历史中形成的文化记录的基本的载体。“文学”,是生命的镜像。是人类用文字表达的对生存可能处境的种种探索和创造。“文化”,则是个体在社会中习得的一切。就此而言,语文绝对是人文学科的基础,也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
(需要厘清的是,语文作为人文学科的基础,也有其独立的学科性。任何一门学科的独立性,首先取决于它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同时要有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及发展经历中的研究成果。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两者研究对象不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可以不依靠人而自在自为的事物,如天气、地理等;而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及人类的活动。语文教材中的自然科学篇章如:《看云识天气》、《琥珀》、《蟋蟀的家》是人对自然的研究文章,并不直接是自然物。而自然科学中也会涉及对词语、句子的理解,这是人的语文素养、能力支持该学科的信息交流。作为工具手段使用,而非学科知识基础。)
“MMCOOL的语文咋的?
作为一所创新学校,猫猫果儿的语文咋教的?
这个问题又可以拆分为两个子问题:
首先,教什么?
其次,怎么教?
如果以知识为中心,无外乎字、词、句、篇;阅读,写作……然而,真正的回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则要求我们了解学生:了解各学段、年级学生的心智模型和认知能力进阶,了解具体班级孩子们的兴趣点和成长趋势,从而匹配相应的教学内容,设置相关的学习任务(根据不同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先研究学生,和班级主配班老师及其他学科教师一起,分析、了解该班级学生的整体特点和成长需求;然后研究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明确与该学段、年级学生相关的核心素养和关键学科知识、能力。

如上图,以二年级为例,8岁的孩子对世界开始了个体化的探索。他们的运动大肌肉基本成型,所以非常喜欢蹦跳等激烈运动,动作的体会需要动词的学习来进行准确表达;体力充沛的他们更进一步拓展了活动范围,五感的体验格外地丰富,交流中对描述的词语需求出现,所以形容词的学习也是该阶段重点。
再研究部编版教材,围绕认知能力的进阶要求,分析教材的主题设置、知识分布、作业类型……
 (“小学语文认知动词及能力进阶表”制作人:发条猫老师)
如“理解”这一认知动词,一年级要求是:“联系生活实际, 理解文章内容 ”;三年级上:“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三年级下:运用多种方法 , 理解难懂的句子;六年级下:“借助相关资料, 理解文章内容 ”。由此可见,在“理解能力”上,不同学段有着一步步明确的积累和进阶。
“观察”能力也是如此:三年级上要求“作者怎样留心观”;四年级上则要求:“作者连续细致地”,在时间和质量上都作了进一步的明确提升。
同时,与别的学科,尤其是科学教材对比,从各年级的“认知动词”对比中,了解学生认知的进阶及规律:
从语文、科学这两门不同的学科对比来看,首先,科学所使用的认知动词都只与理性、逻辑相关,其学习任务都属于理性思考方面;而语文则同时具备了感性、体会;理性、逻辑两方面,学习任务需要学生各种感官的配合及理智地思考、分析。另外,语文学科的认知还明确地有协作、交流部分的任务,如:商讨、讨论、请教、回应、发表……
最后,再结合以上部分制定该班级的教学计划,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有效的调整。

“哈?猫果不是创新学校吗?为什么还要研究课标教材?”

无论哪种教育,都必须围绕教育受众的真正成长需求来进行。
MMCOOL的一线老师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发现:教育部制定的教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符合儿童心智及认知的阶段发展规律的!部编版教材的编订,也是紧密围绕各学段各年级学生的核心素养及能力进阶,按“我与世界、我与他人、我与自己”三大关系来设置学习主题。
教学课程标准,是从理论层面进行指导教学,教育专家们的专业性、系统性不容置疑。教材涉及的素养、能力进阶也比较合理。
然而,教材内容的选取,则体现出了专家的权威和成人的傲慢。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所选取的文章比较有“年代感”,不符合当下的时代生活,激发不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尽管教育部同时会有相应的课外阅读书目作为参考,但作为主要知识学习载体的教材文章乏味枯燥,已经伤害到学习的根本。
由于教材的内容缺陷过于明显,引发了不少家长与教师的愤怒。但让人困惑的是,在这些批判声中,却总夹杂着一些不符合事实、因噎废食的声音:
譬如最近的一篇网络文章:《我把学生们能想到的脏话都写在黑板上……》。对于作者的教学探索,我是赞同且钦佩的。但作者文中表达出这样一种观点,却让我惊讶:“在我看来,公立课程的缺失之一便是对整本书阅读的忽视。”事实上,“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整本书阅读”,其拓展性学习任务群第一部分就是“整本书阅读”,而且从第一学段(1~2年级)开始,每个学段都有对“整本书”阅读的明确要求及指导:
同时,现在大部分公立学校在平日及假期中,都有对学生阅读“整本书”的作业安排。
自己不研读“课程标准”也不实际调查的锅,反而甩给他人,这样好吗?
话又说回来,我真的怀疑有多少一线教师认真研读过教育部的课程标准?又有多少一线教师真正理解儿童的心智、认知发展各阶段的表现及成长需求?
以郭初阳老师为首的“第一线”教材研究小组曾批判小学语文教材有四大缺失:经典的缺失、童心的缺失、快乐的缺失、事实的缺失。这的确在当时的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中是明显存在的问题。2021年,郭老师又对部编版教材进行了抨击,认为:信息量不足,其原文是: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小学生小学六年的总阅读量应该是145万字。而就教科书而言,连这个零头都不到。虽然教材的单元里有所谓的“快乐读书吧”,但是好像也没有正式地把它落实到日常的课堂教学里面去。
然而,事实上新课标要求的总阅读量并非只指教材,而是明确标明“课外阅读总量”。“课外”两个字如此明确,怎么会是课内使用的教科书呢?
(郭老师引用的阅读总量数字是在2021年,2022年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课外阅读总量数字有所不同。)
郭老师还认为:
在小学教材中,文体不太分明的散文占了绝大部分篇幅,而恰恰是文学性最强的小说、诗歌、戏剧、传记、历史,包括非虚构这一类,文体不太分明。


我的观察和看法:
小学教材之所以不强调文体,原因在于儿童的心智发展:7-12岁的孩子,属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的学习来源于大量的日常生活经验。“文体”划分是必须在积累了足够的具体认知后才能进行的抽象形式分类,这是在12岁之后,儿童能进行形式运算后才具备的能力。我赞同郭老师要求教材中的文章必须更新,更符合儿童的兴趣,更有艺术性。但不顾儿童的心智发展,超前设置学习目标,无效且增负。
教学是开放的系统。就最基本的结构来看:课堂教学——课后巩固拓展运用。在师生交流的课堂上,知识的提取、传递是基本任务。教材首先围绕符合该阶段学生认知需求的知识、知识体系设置,这部分部编版教材是切实做到了的。
从MMCOOL语文实际教学来看,2018级在小学三年级下就开始用“哈利波特”小说中的一些片段作为学习材料,但学生真正喜欢和分析的是其中的人物或事件。能发现两者之间的联系,但明显有偏重,或重人物,或重故事情节。
然而他们到了五年级,自己在分析小说《奔月》时,就主动开始分析环境、人物、事件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环境描写对突出人物、推动事件的作用了。
心智模型对认知来讲,处于核心地位,有一定幅度的上下波动,但绝对是基础。
三年级孩子们在课堂上被激发出了探究兴趣后,自发完成了“哈利.波特”整套书的阅读,甚至包括周边配套书籍。猫果图书馆的“哈利.波特”系列书籍该学年常排队预约(不少家长就索性购买了。)这么说,好的语文课在某种程度上是个“托儿”,好的课程也是“托儿”,让学生尝到求知的乐趣、掌握求知的方法,然后自己出发去探索了😁😁😁

郭老师还提出:“学语文就是学文学”
按照这种说法,高中语文的选修教材中大部分如《汉字汉语专题研讨》、《中国传统文化专题研讨》、《跨文化专题研讨》、《学术论著专题研讨》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事实上,初中的语文学习是围绕着“文学”进行,而高中的学习是为了大学时期奠定学术基础。高考语文阅读的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的材料,往往选自文化类的论文论著。
我非常敬重敢于发出批判和创新的声音的人,尤其在这个时代。然而,真正有意义的批判和创新必须以事实为依据,还要符合儿童发展与成长的规律。
专家的傲慢与“创新”教师的轻视,都无益于学生的学习成长。作为真正能回到以人为本的教育,需要也必须从儿童本身出发。
“额,MMCOOL能真正做到吗?”
在我看来,猫果1.0版,以发展心理学为基础,真正平等尊重孩子,做到了很好的“育人”,这也为孩子们的学习打下安全的基础,正如皮亚杰所言:“儿童只有自己创造,才能获得真知。”然而,“教学”上是有明显的缺失的。一方面是因为猫果致力于做“建构主义”的教育,没有前例可循,只能在多元并存的基础上深入探底;另一方面,“建构主义”可以没经验,但不能没常识。皮亚杰所谓的“儿童自己创造”,并非是让教师袖手旁观。在皮亚杰建构的课堂上,教师的角色是顾问和推动者,首先要仔细评估每个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然后为学生设置能激发其内在动机的任务;为了帮助学生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教师必须让儿童进入认知失衡状态,才能为其提供真正的学习机会;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创造协作学习的空间,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维果茨基的研究也表明:如果环境不向青少年提出任务,也不向青年人提出任何新的要求,而且不为青少年提供一系列新的目标来激发他们的智力,那么,他们的思维便不会达到最高的阶段,或者即使达到也会大大地推迟。

而创始阶段的一部分猫果课程,对学生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是不做任何要求的。教学的设计、知识的体系,这些课程也是欠缺的。课程常常降级为活动,老师带着孩子们玩得很开心,但课程的认知任务,学生素养、能力、知识的培养或多或少被忽略了。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布鲁纳曾这样表述:“我们通过主动的经验来学习,指导一个人最根本的是鼓励他参与,从而才能真正获取知识、建构意义。”
鼓励学生参与,猫猫果儿绝对能做到。但参与的课程如何能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建构意义?这是猫果2.0版本正在做的。
“那,能说到做到?”
未完待续

文:高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猫猫果儿的平行世界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