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朵花花小学大门,摄于2023年8月 图/白小白
2800多公里,是从杭州开车到维西的距离。多年前,这条路33、陈钢和杭州的户外朋友每年都要走上几回。路的终点是位于云南省维西县四十驮村的四十朵花花小学,这所公益小学由33、陈钢和朋友们创办,也是猫猫果源起的地方。多年前,开车行驶在坑洼的土路上,对着纪录片《四十朵花花》的镜头,陈钢说,这儿距离我们的家乡很远,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不来。是什么东西在勾引我们?纪录片试图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十几年间,“花花助学”不接受任何商业性质的合作,被认为是当时一个罕见的,干净纯粹的存在。前后总共有97位志愿者老师前往“花花助学”的教学点支教。在闭塞的四十驮,遥远的杭州成为孩子们心中一个有着念想的地方。一个红衣服红领巾的女孩说,你,还会回来吗?她没打算哭的,但说到最后几个字,皱着小脸,转身抹起了眼泪。
上图:花花当年的正门
下图:花花第一代学生 陈钢供图
33参与筹建四十朵花花,并在当地支教三年。在纪录片里,她呈现出杭州境况下的城市感,和维西环境中的粗粝感。她斥责被半途下山的志愿者,“算什么教师?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她为学生没有充分的复习时间急得落泪,也对下山的志愿者豪放喊话:帮我想想我结婚的时候穿什么。整个过程构成幸福感,33对着镜头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是花花提倡的志愿者精神。我曾听花花老志愿者桃子老师说过,志愿者不是施与者,相反,志愿者既是知识、关爱和快乐的传播者,同时也是这些美好精神价值的受益者。“一切从孩子出发” 是花花的公益理念,让每个孩子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则是花花的愿景,花花的使命是让更多的人关注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教育。2006年3月,四十朵花花接替原来一校一师只有29个学生的教学点,正式创办。初期,数学期末考试的平均分只有40多分,后来,小学毕业班的成绩名列全县第一,十个孩子里有四人考上县一中。花花的教育方法被当地广泛认同,并被教育系统确立为典范。2008年,花花小学与三家学校合并,成为一所拥有228名学生,从学前班到6年级的村一级的完全小学。2016年,花花一线支教团队撤出维西,结束教育项目的帮扶,但继续“大学生助学项目”,由花花小学毕业的大学生调查落实自己家乡的困难中学生,直至完成大学学业。在一次志愿者交接的告别论坛上,一个志愿者写下这样一句话:曾经的老花花是一个传说,现在请期待我们新的传说。
从2005年起意建一座公益学校,到2016年结束,这段告别并不容易。《迟到的告示》姗姗来迟,志愿者负责人罗刹在文章中回望初心,其中一段话算得上是对前文那个问题的一种回应——
我们能给孩子们的,是简单却又珍贵的快乐、自信、守望和关怀,孩子们的心里,知道那些东西不但来自身边的老师,也来自地图上的这儿或者那儿,来自很多个你们。我深信,在那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们心里有种子,能让他们在将来遇到困难的时候,不会迷失方向。
所以,为什么我们会内心强大?因为即使我们知道人性恶的那一面总让我们垂头丧气,但是总有一些真实、美好和善,一直,而且必定存在着,犹如荒蛮大地上的微光。
上图:2010年的花花,雨中跳脚
下图:2010年,表演课,孩子们自己化妆
时间流转,曾经的四十朵花花教师后来有九位在猫猫果任教,他们是AF、桃子、一一、珍巧、33、陈钢、王炯罡、林冬、颜帅。8月22日,2.0系统变革正式启动前夕,陈钢带领教师团队驱车236公里重回维西,在已经废弃的四十朵花花举行小学部全体全职教师的首次务虚漫谈。重回的路比当年要好走得多。开车大概四五个小时,可以直接开到校门口,省去当年最后半小时亦步亦趋的山路。如今的四十朵花花铁将军把守,已经没有了朗朗读书声。叶老师不时来照看打扫。当年,叶老师是花花唯一的本地教师,帮助链接志愿者和本地文化。如今,在山下的厂子里谋生。教室成了叶家的养鸡场。猫果的教研会和一群一声不吭的鸡一起进行着。想起最早的四十朵花花,只有一间教室可以堪用,其他的都已散成一堆木条。18年后,现在的教室设施也显出类似的危机。老师们睡在一楼教室,或者操场上。入夜,陈钢拆了旧木床点起篝火,四十朵花花的纪录片露天放映着,和着傈僳族的音乐,老师们一起跳脚,就像当年经常在校园里出现的一幕幕。语文老师高原第一次来到花花,她在朋友圈里写下这段现场文字:突然觉得这个小院喧闹起来,温暖起来,那么多人在这里走来走去,唱歌、军训、上课、吃饭;孩子、老师、家长……他们印记的时光,是一束束真光,穿透岁月,直达今天、直达未来。海鸥也是第一次来到花花,她在朋友圈发了两张篝火中放映纪录片的照片,文案只有三个字:不能灭。
上图:2010年晚自习的花花
下图:2023年8月重回花花的篝火之夜 图|高原
公号编辑部邀请两位参与重回维西的教师,也是当年支教花花的教师,一一和珍巧来书写她们的重回故事。抵达维西的这条路,她们都走过多遍。唯有这一次,是为了回望和出发。
在出发之前,陈钢写给教师团队一段话:很期待在这个远方,我们可以用一个更长远、更辽阔的眼光来回看猫果已经走过的历程,以及2.0后将要行走的方向。我们能否搞清楚,在即将面对未来教育纷繁复杂的探索之前,我们这些人,是否依旧初心澄澈,智勇俱足?我们之间,是否值得彼此交付且保持赤诚。我们即将开始的探索,是否真正具有基于人本的,长期的、创造性的价值。(BY立方) 他们都来自四十朵花花
33:2005年---2009年
陈钢:2007年冬——2009年夏
桃子:2010年10月—2011年12月
AF:2010年春——2011年冬
王炯罡:2010年春——2011年冬
林冬:2010年春——2011年冬
一一:2014年9月——2016年1月16日
颜帅:2014年8月——2015年3月
珍巧:2015年2月25日—2015年9月12日
(以上是支教起止时间)
2023年8月重返花花 图/白小白
文/一一
(现任猫猫果二年级主班、语文老师)
8月17号听说22号要回花花一趟,我雀跃着早早地收好了打地铺的装备。陈钢说他要回去找猫果2.0的一口气,哈哈,我回去好像就是因为思念,像回另外一个家一样。此行要求主班们务必参加,其他老师自愿。出发的时候,我们将近20人拼车前往。看到这么多同行者,我很激动,也很感动。
其实今年2月份我回过一次,去参加叶老师(支教时的一位当地老师)女儿的婚礼。那次本来想顺便看一眼学校,但门是锁的,钥匙在叶老师家,我不想因为这点私心去打扰为婚礼忙前忙后的他们。所以那次只是趴门缝往里看了一眼。回想2014年9月份,我成为四十朵花花小学的志愿者。呆了一年后,决定再延期一年,但因为“撤点并校”,提前半年结束了我的支教生涯。然后到了猫果,继续我的执教生涯。本来驱车3个多小时就能到的,饭点跟同事们一起在途中停了停,但其实我内心是想一脚油门到花花的。修路之后顺畅太多,以前每次到终点都是一种骨头散架的感觉。裹着回忆到达终点,停车,放下给叶老师家的小礼物,冲到校区,一气呵成。进入校园那一刻,一物一相思。
当年的志愿者在花花校舍墙壁上的创作
上图珍巧供图,下图/Jason
进门左手边是老师和孩子们的宿舍区,旁边两棵一开花就被我惦记着的苹果树已枯死。脑海中浮现,傍晚老师们生火烧水给孩子们洗漱的场景。带拉杆的音响里放着睡前故事,提前洗漱完的孩子们开始追逐嬉闹。
正前方是两间教室和一间厨房,其中一间教室还有我和孩子们一起制作的无纺布梅花,“邹老师,这个花瓣的线太难拉拢啦~”。都说一孕傻三年,确实忘了很多事,但跟孩子们一起的日子,一直历历在目。看着满墙的绘画作品,日期显示2015年,上面有主人的名字,稚嫩的笔画背后一张张清晰的面孔,停留在了我们分别时的样子。去年有个孩子到大理来看病,我们约着见了一面,都已经比我还高了。厨房门口打饭的台子和蒸饭机还在。记得有一次叶嫂子做了番茄肉沫米线,有个孩子把自己吃到吐。我们询问他,他害羞的说,没有肚子不舒服,就是太好吃,吃太多了……他是笑着说的,但听得我双眼含泪。推开厨房门,老师们日常吃饭,开会,斗地主的好伙伴没了——一张被数位志愿者拍过的桌子。有时确实避免不了为了一些教学中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贴墙的菜架还在,它承载了学校所有人一周的吃食,由老师们周末进县城采购回来。左下:是厨房,也是办公室,还是闲聊圣地
右下:多年前的花花大门口进门右手边的白蜡树更显茁壮,树冠很匀称,落花呈一个很周正的圆包围着树干。树下洒落的天南地北,真诚倾吐,理想抱负,静谧悠闲……在回忆里翻涌闪现。树背后的两层小楼,楼下是两间教室,楼上是仓库和图书馆。仓库里有很多教具和文具,图书馆里的书落满了灰。还有一摞光盘,把我拉回了孩子们超级喜欢的观影时光。我想,除了谱写回忆,它们可以有更好的归所。可惜它们没被更好的利用,不甘撤点并校太仓促。小楼背后是厕所,陪伴我多年的oppo手机应该还沉睡在厕坑里。通往厕所的小道上接了一个电灯,夏季的夜晚,那里是千奇百怪的飞蛾的聚集地,也是我夜观的乐园。房子没了人气,就离塌不远了。二层的屋顶都出现了大窟窿,漏雨的地方,天花板都歪斜垂落着一块,入目一股无力感。我不敢想,不愿想,下次再来,它会是什么模样。晚上陈钢就地取材,拆了旧木床在院子中间点起了篝火,每每这样的场景,是不可能不想起跳脚的热闹的。我找了熟悉的傈僳族跳脚音乐,邀请了叶老师一家现场教学舞步,和另外几个感兴趣的老师畅快地跳到大汗淋漓。
8月22日维西之夜 图/小红帽
此次同行有两个我现在所带班级的孩子,围在篝火旁时,他们追问我墙上那些画的主人是不是也是我的学生,挨个问我他们的名字。发现只有雀,蜂,浩,李,陈几个姓,“为什么他们只有这么几种姓啊?好多都重复,我们班就有很多很多姓。”“对啊!为什么呢?”“你看!这个人叫李花,她的名字不复杂,而且肯定是个女生!”咵一声,回忆疯狂袭击我,圆脸大眼睛的女娃娃,经常误喊我“妈妈”。我下山前她就被接回家了,因为身体不时抽搐,去医院也检查不出结果,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准备返程时,陈钢突然喊住我和老付,“老付,一一,回去开慢点~”。我有些诧异又有点害羞,我并不觉得我来时开得很快。我想他多虑了,回程有那么多不舍,注定是快不起来了。面对这片土地,我不清楚我留下了什么,但我很清楚我带走了什么。我想,走近我,你一定也能感觉得到它们。(现任猫猫果四年级主班、语文老师)
暮色四合,刚在当地老师叶老师家吃完晚饭的果冻和小年正在四十朵花花小学的操场上,玩着即兴表演和游戏。一一埋头搜索傈僳族酒歌,就着陈钢刚升起来的火堆。光听歌还不尽兴,大家索性把叶老师和叶嫂子也喊过来,一起跳脚。潮湿的雨夜,因为火堆和跳脚,变得温暖,记忆也随之蔓延。就在这同一片操场的不远处,有一颗大白蜡树,这次来的时候长得更加葱郁,掉满地的米色小碎花瓣,让整棵树周围裹着淡淡清甜的香。在八年前的差不多同一时间,刚结束在大理猫猫果儿幼儿园举行的学期前教学培训的我,带着对学科协作的美好想象,返回了已支教一学期的花花小学第二校点,菊香小学。菊香小学相比花花小学,硬件条件更好些,教学楼和现在一般学校的差不多,还有大片水泥操场,后来在我提前离开后,甚至有了被捐赠的大型游乐设施。
是的,我提前离开了,而且是以我自己完全意料不到的方式离开的。就在八年前的秋季学期,中心校决定撤点并校,所有在村级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都必须去拖支完小上学。这个决定就发生在开学第二周我正在上第二节语文课的上午。决定到来的方式,是四辆面包车直接开进校园,所有三年级家长到场,被动员,签字,直接打包孩子的被褥。课停下,人必须马上走。浦玉发爸爸出现在二楼教室的窗户,眼含热泪。浦玉发转头,也哭了。我不记得我有没有哭,只记得匆忙间,我在黑板上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又挨个留了家长的联系方式。那是孩子们最爱和老师们互动的方式:“老师,你家在哪里?”“老师,你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就这样,菊香小学三年级解散了,在我支教了一个学期又两周后。
上图:明信片上的落款时间距离花花整体关闭仅剩2天 图/珍巧
左下:当年一一和孩子们一起做的无纺布梅花,图/一一
右下:花花小学的班规 图/珍巧
一波回忆刚平,另一波人的回忆又在花花小学宿舍旁原来苹果树的位置开启。陈钢拍摄的四十朵花花小学从筹建到建成到开始教学的前几年的纪录片开始放映。回忆交织,缠绕,第一集刚开始,孩子们挨个排队,对已经离开花花小学的支教老师们说的一句话,让我的眼泪止也止不住。这些孩子们我没带过,那些志愿者老师们,除了33,我也不认识。但那熟悉的面容,味道,让我曾经教过的孩子们的脸一下子涌到面前。和毅,和石靖,和维昭,浦玉发,浦玉芬,蜂志华,蜂琴,蜂荣英,李炳……那些迎着朝阳一起晨读的清晨,那些操场上的游戏,一起放猪的日子,家访的画面,瞬间苏醒。
“曾经教过的孩子们的脸一下子涌到面前”
下午刚到花花小学的时候,同行的老师,孩子们放下东西就匆匆来到校园。现在的校园被用来养鸡,叶老师在我们来之前已经提前打扫过。大家散落在各处,探索着各个尘封已久的空间。Jason捣鼓着教室角落堆着厚厚灰尘的风琴,老付说要把原来那颗在苹果树上挂着的上课铃带回去。
果冻经过我身边,嘟着嘴,来了一句:“不想在这待了,想回家。”我问她为啥,答:“这里太破旧了。”小年指着水房上的手掌印,比着自己的手,不解地笑着问:“这是人类的手吗?有这么小的手吗?”过了一会儿,俩人又和树下的虫子玩起了游戏。
果冻和小年是现在猫猫果儿即将上二年级的孩子,也是同行毛老师,青子老师和小白的孩子。上一次猫猫果儿的孩子来花花小学,还是四年前叶老师家杀年猪。乐扬,松籽,七宝,得意,还有几个幼儿园的孩子,一起来吃杀猪饭。孩子们翻出2016年中心完小学前班的试卷,饶有兴致地做了起来。小一点的孩子翻出了玩具,折纸的书。
上图:从前花花的孩子们在水房墙上留下的手印 图/珍巧
下图:重返维西的两位猫果学生琢磨从前的印迹 图/白小白
陈钢说想在2.0开启之前,找一找那口气。顺着陈钢的话题前引,我自问,是否依旧初心澄澈,智勇俱足呢?我们之间,是否值得彼此交付且保持赤诚?
八年过去,我在猫猫果认识了我的先生,经历了风风雨雨,现在两岁多的孩子也在猫猫果儿上学。
今天语文教研组的第一个教研内容是,教研组的所有语文老师尝试定义:故事是小学语文学科的基因。这八年,从四十朵花花小学开启,到生完孩子这学期准备回归,猫猫果儿的故事,就是我的故事;我的故事,也是猫猫果儿的故事。我们在讲着成长的故事,离别的故事,未来的故事,村庄的故事。我依然可以清晰回忆起最开始被感召的时刻,也从未怀疑过,在孩子可以上幼儿园之后,会回到小学这件事。前方的路,很艰难,也很简单。艰难的是,在求真,探底这么多年后,我们终于要负起一个学校该承担的责任,在这片土壤上露出清晰的面孔。会有很多阵痛,需要付出非凡的勇气和全部的努力。简单的是,我们从未苟且,我们的真,一直清晰,坚定,散发出无穷的力量,稳稳地支撑着我们前行。
很荣幸,见证和参与了猫猫果八年。未来十年,请多指教。
曾经的菊香小学四周 图/珍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