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0年3月2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孙立平:谁种下了祸根?

月半悦明 2019-03-29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 关注,看更多文章



谁种下了祸根?

----重读《光荣与梦想》(2)

孙立平


当时胡佛总统的一句话成为后来人们不断提及的笑柄。对于伴随大萧条而来的贫困、饥饿甚至死亡,作为总统的胡佛似乎没有并没有切身感受到,一次他在接见记者的时候,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话:“并没有谁真正挨饿。拿那些流浪汉来说,他们吃的就比过去什么时候都好。纽约有一个流浪汉,一天吃了十顿饭。”这样的话招来普遍的骂声是无疑的。


但简单地说作为一国总统的胡佛漠视了灾难中人民的疾苦,也许并没有什么意义。甚至时至今日人们对作为一个大国总统的胡佛为什么能犯这种低级的错误也多少有点奇怪。真正的原因是这次的大危机确实有着某些诡异之处。在这样一场大规模的灾难突然来临的时候,类似这种幼稚的错误,绝非仅仅是胡佛犯过。曼彻斯特说,那时社会中有着各种各样愚蠢的想法。其中之一是把产品的积压仅仅看作是一种销售技巧的问题,“只要有个好推销员,什么都能卖得出去”。对于大萧条形成的原因,连当时的全国制造商协会主席埃杰顿都说,大萧条的局面是某些人偷懒怠工造成的,“很多现在嚷嚷要工作的人,不是有工作时偏要罢工,便是根本不想干。”

因此可以说,这些幼稚的错误,或者如曼彻斯特所说的那些愚蠢的想法和说法,与其说是由于幼稚和愚蠢,不如说是由于在突如其来的危机中的惊慌失措。曼彻斯特的这样一个说法则是让人深思的:这两个历史时期(即凯恩斯所说的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和大萧条)至少有一点看来确实是相同的,那就是,人民虽然身受其害,却都不懂得是什么在作祟。


80年的时间过去了,是谁种下了大萧条的祸根?人们仍在不断追问这个问题。总起来说,在经济学中,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是两种最有影响力的解释。在凯恩斯主义看来,之所以会出现“大萧条”,是由于社会中的总需求急剧下降。而导致总需求急剧下降的原因,则是由人们心理上的消费倾向下降趋势、灵活偏好和对未来的悲观预期所造成的,总需求不足是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不足的结果,边际消费倾向的下降趋势使消费的增长赶不上收入的增长,从而引起消费需求不足。而当时政府蹩脚的财政政策又使得这种情况进一步恶化。货币主义经济学家则将大萧条的祸根归咎于当时的货币政策。弗里德曼和施瓦茨在《美国货币史:1867—1960》中指出,联储防止银行破产努力的失败和从1930年底至1933年货币供给的下降,应对萧条负主要责任。


尽管其中的争论还会延续,真正的判断还要经济学家来做,但有一点推论是现在就很明确的:如果当时的大萧条是某些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失误的结果,那么,这样一场大危机就可以看作是政策失误的结果,换言之,这样的一场大萧条就是一个可以通过政策加以避免的事情。而事情显然不是这么简单。


美国著名的印裔经济学家莱维·巴特拉(Ravi Batra)在《1990年大萧条》中说了这样一段话:导致大萧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至今未被经济学家注意到的变数是什么?我的看法是这种变数就是财富的集中而不仅仅是收入的集中。这种财富的集中在1929年达到了顶峰并引起了大萧条。他指出,单纯的收入集中不可能导致大萧条,因为财富总水平在任何时点上都远远超过国民收入。根据他的分析,财富集中的速度变化通常是极其缓慢的,但是在20世纪20年代,有一次财富集中的飞跃。1922年,美国1%的家庭拥有国民财富的31.6%,但到了1929年,即仅仅7年之后,这些家庭所占份额又上升到36.3%。按照他的分析,财富集中增加了有不可靠贷款的银行数目,助长了最终连银行也被卷入的投机狂热。财富集中程度越高,易倒闭银行的数目越多,并助长投机,衰退便越严重。


而当时布鲁金斯研究所的一位经济学家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财富的集中以及由此导致的两极分化对大萧条发生的作用。据这位经济学家的估算,当时一个美国的家庭如果想取得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每年要有2000元的收入才行,但当年美国家庭60%以上的进款是达不到这个数字的。一句话,购买力跟不上商品产量。对此,曼彻斯特评论道,胡佛恰巧在大难临头的前夕担任总统,可说是自作自受,因为他在当商务部长时只醉心于提高生产力,却不注意购买力不足的危险性。他只是在卸任离开白宫很久以后,对当年的事才有所醒悟。他写道:“这边为数不过几千人……却占有大部分的生产成果;……那边是占20%左右的人口,却只分到那么一点点东西”。一个俄克拉何马州人在国会的小组委员会上作证时说的话,这把恶性循环这个现象说得清清楚楚。“所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国家里,既是生产过剩 ,又是消费不足”。


经济危机的发生是由于生产过剩,这样的话人们已经说了无数遍,无需再次重复。而消费不足与贫富差距或当时利益关系失衡的关系,也是确凿无疑的。但有一个问题是很少有人进行讨论的,这就是,说产品过剩究竟是什么产品过剩?说东西卖不出去究竟是什么东西卖不出去?而这个问题决不是无关紧要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多少年来,“将牛奶倒在河里”几乎成了大萧条的一个符号。只不过原来说牛奶是资本家倒的,是为了维持他们的垄断利润。而这些年有人查了当时的资料,发现牛奶原来是农民或农业工人倒的,目的当然也是为了维持可以有利润的价格,至少是不原意在赔本的情况下再赔上汽油钱将牛奶运到城里去。但不管怎么说,被倒掉的牛奶都成了大萧条或生产过剩危机的一个符号或象征。然而,这样一个符号可能会产生误导,即人们将生产过剩与牛奶之类的产品卖不出去联系起来。


但实际上,当时卖不出去的东西并不仅仅是牛奶这样的生活必需品,同时也包括了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另外一些产品,如房子、汽车、收音机、电话等等,即耐用消费品,至少在当时是被人们当做耐用消费品的。那时拥有一架收音机的意义不亚于今天拥有一辆汽车。吉尔伯在《美国经济史》中写道:“住房营造在1925年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此后就江河日下了。1929年动工兴建的住房只有五十万幢(1925年约有一百万幢)。1927年以后,汽车工业也急剧衰落”。指出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正是由于这一点,这次的大萧条不同于以往的历次经济危机;也正是由于这一点,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是用根本性的制度创新和社会转型,才渡过了这样一场危机。不但渡过了这场危机,而且由此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社会,开启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新时代。


当初,胡佛在竞选总统的时候,曾经许下一个在今天看起来有点可笑的诺言,他说,他要让“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两只鸡,家家有两辆汽车”。这就和我们当年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一样。但“两只鸡”和“两辆汽车”却有一种象征性的意义。鸡代表着柴米油盐这类生活必需品,汽车则代表着耐用消费品。锅里有两只鸡,家里有两辆车,形象地表明当时的美国和西方正处在从生活必需品向耐用消费品过渡的阶段。实际上,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个过渡的过程就开始了。人们从直观上也许会觉得,过去是柴米油盐,现在是房子汽车,这不是很好吗?这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但实际上,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恰恰都是这看来美好的东西带来的。历史表明,一个社会从生活必需品生产时代转入耐用消费品生产时代是十分艰难的。转不过去就会酿成一场大危机。30年代大萧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这里关键的问题是“消费模式”问题。在生活必需品和耐用消费品这两个时代,需要的消费模式是截然不同的。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没有什么弹性,因为都是生活所必需的。而且生活必需品具有数量多单价低的特点,用来消费生活必需品的是即时收入。而耐用消费品往往有很强的选择性,而且耐用消费品往往数量少单价高,所以只靠即时收入来消费是不够的,往往既要动用储蓄又要动用将来的收入,即所谓的信贷消费。而要形成适合耐用消费品时代的消费模式,就需要一些结构、制度条件的支撑,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相应的消费模式就无法形成,这个过渡就很难完成,结果就是不同于以往的更严重的过剩危机的发生。


从这里面,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罗斯福新政时期要进行那些社会变革,为什么必须以社会的全面转型来为走出危机创造条件;同时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那些应对危机的变革会具有如此深远的意义。


小编推荐:

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金融危机之后,

至第三次工业革命前夜,

全景式还原美国超级大国之路。

并非教科书上死板总结为大发战争横财,

美国的梦想和价值观与美国崛起的内在联系到底是怎样的?

   ★为你推荐★   

美国历届总统都不厌其烦推崇的美国梦

                                 ——《光荣与梦想》。




这不是一本书,这是一个时代。

  自1974年问世以来,《光荣与梦想》一直为无数人念念不忘。这部伟大的作品巧妙地浓缩了美国从1932-1972年的40年丰富历史。著名通俗历史作家威廉曼彻斯特以数任美国总统的执政与竞选为明线,从让胡佛颜面尽失的“胡佛村”“胡佛车”等、罗斯福史无前例的四次当选,一路说尽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直至让尼克松下台的水门事件,同时不动声色地细致描画美国1932-1972年的40年社会发展历程,内容涵盖“补偿金大军”风潮、经济大萧条、人权运动、麦卡锡主义、种族隔离制度、两次世界大战、原子弹研发、空间竞赛到冷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曼彻斯特将美国这40年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艺术、科学、时尚、音乐、娱乐,甚至生活热点、妇女的服装潮流、口头语的变化、性观念的更迭全景式重现。曼彻斯特更将美国社会放在全球背景下描述,如此强烈的对比,勾起读者的强烈兴趣。


  正是因为这一切,《光荣与梦想》才被誉为经典,是一个时代的记忆。这是一本了解美国精神气质缘起的书,也是一本启迪了无数作者的经典,更是无数人的精神导师,是任何人都不能拒绝的思想盛宴

  图文介绍:  




  作者简介:  



  威廉·曼彻斯特(William Manchester)  

  美国著名通俗历史作家、著名记者。肯尼迪总统密友,多次为其撰写讲稿。《光荣与梦想》使他一举成名。《光荣与梦想》引进中国后,影响深远,成为无数人必读的经典书之一。曼彻斯特的主要著作还有《克虏伯的军火》、《总统之死》、《最后的雄狮》等,曼彻斯特的作品被翻译成17种文字和盲文。

  精彩书评:   



  ★此书对美国丑恶一面的记录或许比你所了解的更具体,更深刻,但却使你不得不承认美国的光荣与梦想的来源和基础-----美国人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念。
  ——葛剑雄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著名学者

  ★历史是这样写的吗?历史就是这样写成的。
  ——朱学勤 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这是一部介于新闻与历史之间的著作。作为新闻,作者忠实地纪录和集纳了他所经历的40年间的重要新闻事件;作为历史,这又不啻于一部美国历史演进中承上启下的断代史。惟其如此,读者既可从中获取解码这个超级大国过去与未来的密钥,亦可深入理解和思考新闻与历史的关系。
  ——杜跃进 经济参考报总编辑

  ★出版40多年后,一本讲述美国断代史的老书让人读起来依然激动不已。个中缘由,除了作者曼彻斯特的勤奋与文采,还在于1932-1972这短短40年,压缩了一个大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种种可能性--政商玄机、经济萧条、二次大战、军备竞赛、悲情领袖、社会风潮……作者面对浩如烟海的档案资料,裁剪详略得当,叙述流畅简明,以史家之眼,对时代演进的浪花与潜流做出精彩归纳与总结,细细捧读,字里行间往往能寻到当下的影子。这是一本了解美国精神气质缘起的书,也是一本启迪了无数作者的经典,我把自己的一本书命名为《道路与梦想》,正是向曼彻斯特这一巨著致敬。感谢曼彻斯特的史笔,更感谢孕育了无数梦想的那个大时代。
  ——王 石 万科董事会主席

  ★谁的光荣?何种梦想?1932-1972,从“二战”到越南战争,从福利政策到民权运动,美国很受折磨也很有进展的40年。此书以生动的笔触描摹了从高层政治到社会生活的壮阔画卷,堪称一幅20世纪中叶美国的“清明上河图”。
  ——何怀宏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光荣与梦想》是我们那一代人的圣经。一个遥远国家的历史,却能激起一代中国年轻人的共鸣,那是因为当年我们也有梦想,而且向往光荣。曼彻斯特并非史学巨擎,但他笔下别有一种魔力,他让我们感受到历史呼啸而来的气势。希望感动过我们的那种精神,仍然能感动如今的年轻人。
  ——何 帆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1932-1972年的40年美国历史,在曼彻斯特的笔下,转化成一部令人神往、非同凡响的通俗史学著作。曼彻斯特以其高超的新闻写作手法、犀利的见解、恰到好处的幽默感造就了《光荣与梦想》。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思想盛宴。
  ——俞敏洪 新东方创始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光荣与梦想》作为经典传世图书   

客观、精彩地记叙了美国从1932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

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任期内水门事件的四十年间,

美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全景式画卷,

体现出历史发展的波澜起伏。

此外,本书也着重体现了报纸、广播作为当时主要大众传播手段,

对美国政治、生活所起的作用,所造成的影响。

自出版以来,不仅仅在美国,对于中国读者,

尤其是在知识分子、记者有深远的影响、崇高的地位。

   经典巨著 等你来读   

    ★ 匠心 | 力荐 | 求索  |成长 ★   

《光荣与梦想》1932-1941——————————48元

《光荣与梦想》1941-1950——————————56元

《光荣与梦想》1950-1960——————————60元

《光荣与梦想》1960-1972——————————72元


  四册同售原价:236元   

推荐价:188元 

点击阅读全文,填写收件人信息,即可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