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3年2月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西洋镜:海外史料看李鸿章(附赠书福利)

新少数派 2022-08-23

李鸿章研究又一富矿——西方报刊上的李鸿章

欧美记者28万字报道、200张珍贵影像还原一个真实的李鸿章

书名:《西洋镜:海外史料看李鸿章》

类别:历史·老照片

定价:198元(全二册)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01第一部分 《西洋镜:海外史料看李鸿章》基本信息


1)书名:西洋镜:海外史料看李鸿章

2)类别:历史·老照片

3)定价:198元(全二册) 

4)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5)上市日期:20193


02第二部分:西洋镜:海外史料看李鸿章简介


1)内容简介:

“西洋镜”团队历时八年整理出1876年至1904年间西方报刊关于李鸿章的大量新闻报道和特写,共计28万余字、200余幅罕见图片。其中涉及他的种种洋务、对美国《排华法案》的强硬态度、签订《马关条约》时的兢兢业业、处理义和团事件时的前倨而后恭、特别是出访欧美时的情景……


2)作者简介:

赵省伟:《西洋镜》《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系列丛书主编。厦门大学历史系毕业,自2011年起专注于中国历史影像的收藏和出版,藏有海量中国主题的法国、德国报纸和书籍。

许媚媚: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哲学博士毕业,师从汉学家顾彬。曾任波恩大学东亚系客座讲师,现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早期电影史、晚清史及跨文化传播学。出版有英文专著《一战前的电影在中国》。

王猛:北京大学法语语言文学系毕业,后前往法国国立行政学院学习。长期从事法语新闻采编工作,曾常驻西非,走访非洲十多个国家。法国文学爱好者,兼职翻译法文小说,译有《生命的课堂》《贝尔和塞巴斯蒂安》。

邱丽媛: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任教于北京华文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外文化交流传播。译有《西洋镜:中国衣冠举止图解》《西洋镜:中国园林》等书。


03第三部分:《西洋镜:海外史料看李鸿章》编辑推荐


1. 李鸿章研究又一富矿——西方报刊上的李鸿章

2.欧美记者28万字报道、200张珍贵影像还原一个真实的李鸿章

3.115年前的西方媒体观察

4.著名历史学者雷颐、谢玺璋为本书作序,知名媒体人杨葵为“西洋镜”题字


04部分:书摘:《李鸿章的美国笔记》



李鸿章的美国笔记





作为大家好奇心的焦点,李鸿章“这个世界上最著名的人”在到访这个国家时,已经被彻底地研究过了。在他到达之前,就有一个接一个的专栏介绍他。当他真正抵达我们的海岸时,专栏量急剧增加,介绍了他的成就、长相、学识、习性以及穿着。这大量的材料给了美国读者们关于这个人物的精确观念。李鸿章只是按照西方的标准和观念被呈现,显然没有人尝试去看到这幅景象的另一面,去了解这位伟大的清朝人是如何看待西方世界的。


可以确定的是,总督已经被多次问及他对于美国和美国人的印象。对这些问题,他总是以东方的礼貌给予回答,在大部分一般性问题上非常谨慎地表达。了解一下这个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头脑如何看待我们的一些小事情、惯常的习俗和日常应用,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进入这个清朝统治者的头脑里,去看清朝人眼中的西方文明,这在很多方面也是反常规的。由总督首席秘书罗丰禄负责的这次旅行的记录,以及对于李鸿章本人的一次次访问,使这一切成为可能。总督暂时放弃了他最喜欢的角色——一个带着“最大的问号”的提问者,相反,他作为一个回答者,回答了一些关于如何看待美国事务的问题。




除了通过翻译官的解释之外,总督还学到了很多。那种认为李鸿章对于英语一无所知的印象是错误的。虽然他和美国人的所有对话都是通过翻译完成的,但李鸿章自己可以说一些英语,而且可以准确地跟上一些英语对话。为何他假装对英语一无所知,这令人很难理解,除非视为是清朝人的一种奸诈计谋。可能他是考虑到,如果所有都通过翻译传达给他,那么这会是一件增加他体面的事情;而且他可能觉得没有什么理由要跟拜访他的人说英文,而不是后者在见他之前就学一些汉语。


李鸿章的日记由他的翻译官解释给作者,其中频繁提及了美国闻名世界的那些伟大发明和机械制造上的成就,尤其是在造船和发动机制造上。


从总督的日记来看他对我们机械成就的观察,显得更为私人化。他评论说美国人经常很匆忙。他在笔记中多次提及美国人的这个特点,并将它和清朝的生活方式做了对比。李鸿章本人,众所周知,5 点半起床,定时就餐,而且只吃精心选择和准备的食物,晚上8 点休息。他也注意到,美国人非常匆忙,他认为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喝好的茶叶的缘故。


总督的私人观察表明,他对于美国政府系统的效率抱有怀疑。他认为有太多的党派、太多的官员,而官员失职的代价却很小。


“一个主人,”这位来自清朝的哲学家说,“会小心地监管他的仆人,但是一个人有一千个主人的话,每个人会让别人去承担责任。”显然总督选择一个主人的体制。


1896年,纽约世界报(New York World)刊登的李鸿章到访情景。


“英国人(指盎格鲁—撒克逊人)对他们的城市非常自豪,这是很好的事。”他再次观察后道,“他们保持城市整洁、美丽,但是他们的旅行方式不像清朝城市里那么舒适。”


他没有解释英国的交通方式在哪方面没有效率,但是他的看法可以理解,因为总督相信轿子比电车更舒适。与此相关的一件有趣的事情是,这位伟大的清朝人如何给西方世界最伟大的三座城市排序。在回答哪座城市让他最满意、印象最深刻时,他立即回答说:“伦敦,这是最漂亮的、最伟大的。其次是纽约,然后是巴黎。”总督没有解释为什么他对这三个城市如此排序,只是说他考量到这些城市的居民和物质上的富裕。


这位帝国来访者的笔记里经常提及盎格鲁—撒克逊式幽默。他显然在理解这些幽默上有一些困难,但这也使他极为感兴趣。根据这位特使的观察,尽管美国人也喜欢开玩笑,但他们是非常礼貌的,他还引用了参观格兰特墓地时一些人的举动来举例说明。


“他们珍视先祖的遗骸,”他说道,“ 把它们保存在雄伟的墓地里,而墓地则被安置在城市中最漂亮的地方。”


李鸿章接着提到,美国人把脱帽作为一种礼貌的象征,清朝的风俗当然是鞠躬。就清朝的传统来说,鞠躬能表达出顺从,而简单的摘帽却不能。显然这是总督本人不能理解的,即使他提出很多问题,也不能解决他的困惑。这里有李鸿章的另一些观点。这些内容是不公开的,之所以被记录,只是出于总督自己的满足感或者为以后做参考:


“就文化而言,英国人比一些欧洲人要优越,比一些要低劣,但是他们无法与清朝相媲美。很多事情上都显示了这一点。在清朝,几乎每一个高级学生都被教导要读英文原著,了解英国历史以及伟大的英国人物。英文书籍在清朝也有出版。但除非是为了商业或者外交用途,根本没有英国人学习汉语,英国学生甚至没有想过清朝的经典值得学习。他们对清朝的伟大人物也一无所知。在他们看来,只有两个伟大的清朝人——我算一个。但是如果我没有来到他们中间的话,他们根本不会听说过我,另一个是孔子。”


这些评论中无疑有一些深刻的观察,显示出总督对关于他个人的很多评价也做了仔细的思考,并且断定西方世界对于清朝历史总体上是无知的。这番评论的最后将白人总结为自负。事实上,这位清朝人非常坦率地说出了其他人也在想的事情。


顺便提及,在讨论拜访他的来访者的事务时,这个清朝人从未放弃这种坦率,虽然这经常使他本人也感到惊讶。一件相关的事情是,在伦敦时,《伦敦周刊》的一位记者拜访总督,总督问了一个他常问的问题:“你的薪水是多少?”


“我年薪600 磅。”记者回答道。总督停顿了一秒,稍作思考,可能是将这一数目换成了清朝货币,然后继续问道:“那不是很大的一笔数目吗?”


新闻记者回答说,对于一个有能力、有经验的记者来说,他不认为这是很大的一笔数目。总督带着相当的严肃和很大的兴趣,问出了下一个问题:“你认为你自己有能力而且有经验?”


当即,这个访问者差点站不稳了,但是他很快恢复镇定,并回答说他认为自己是伦敦最好的记者之一。这个回答看起来使总督高兴而且满意。


另一个李鸿章一直感兴趣的主题是女性问题。从抵达圣彼得堡开始,他就开始认真地研究西方世界女性的地位,并对不同国家的女性做了比较。可以稳妥地说,对这个题目他有足够的材料来写一本书,如果他回去之后想写一本的话。在俄国皇帝加冕礼上,他看到来自欧洲各个国家的女士们,那时他认为英国女性是最漂亮的。直到现在,他仍是这么认为。他对于和有地位或者非比寻常的女性谈话向来非常欢迎,并且经常能够谈到底。在伦敦和纽约,李伯爵注意到一件新奇的事情。参加招待会或者晚宴时,女士们总是遮盖着手和胳膊,但却露出了肩膀和胸部。



“在清朝,”他说,“完全是反过来的,手不会被遮住。我在英国的方式里看不出有什么更好或者更雅致的。”


访问纽约时,他没有错过那些穿着灯笼裤、骑着自行车的新潮女性。总督询问该如何称呼她们,得知她们被称为“新女性”。随后,当总督被问及对于女性骑自行车的看法时,他说道,清朝也有很多骑自行车的人,但是没有“新女性”。这当然是在礼貌地表明他的清晰观点了。


在驶往美国的邮轮上,在总督的请求下,有两位年轻的美国女歌手为他演唱了大量的流行曲目。在音乐问题上,透露总督东方口味的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他唯一点名的曲子是《你别走,露》。他看起来很喜欢这首曲子,自己柔声重复着曲名。演唱结束时,李伯爵表达出了对这首歌的喜爱,咕哝出了“divine,beautiful”,并通过翻译向歌手表达了感谢。他也向这两位年轻的女士提了无数的问题。


她们多大了?她们能得到多少钱?她们为什么要登台?她们的职业会让她们在自己国家享有较好的地位吗,还是会被看不起?


这些和其他很多类似的问题,总督都得到了回答。然后总督仔细地打量这一对姐妹。“优美,非常优美,”这是他的评价,“还很漂亮。”


然后总督通过翻译问道:“为什么你们国家的女性比清朝的女人要聪明那么多呢?”他自言自语地补充说,“我好奇这是不是因为她们没有裹小脚?”



总督生活中这些迄今尚未公开的、有趣的一幕,被他的秘书透露了出来。这些可能解释了李鸿章对女性的兴趣以及他关于她们的合适地位的自由想法。


“李鸿章,”一个秘书说道,“现在已经73 岁了。他在40 岁左右的时候成亲,而他的妻子四年前过世。你们可能也能知道,这在清朝历史上是极为少见的。她密切关注着时事,在中华帝国内,她一般被认为在家庭事务上发挥了一半多的作用。在重要的事情上,总督总是向她咨询,而且经常听从她的建议。李鸿章的晋升和财富在他婚后加速,而在妻子过世后,他犯了几个代价很大的错误。他的随行人员当中,有人小声议论说,李鸿章不会反对再娶一个妻子,一个年轻漂亮的英国或者美国妻子将会使总督和皇帝两个人都高兴。”


大众对于李鸿章的家庭生活所知甚少。在这个问题上,他的秘书的证言非常有趣。“总督是一个懒惰的人,”秘书说道,“如果不是出于职务的需要,他是不会费心出席所有为他准备的庆典活动的。出席活动时有仆人不停地在旁伺候,这不是出于他的身体考虑,而纯粹是因为他懒。当他需要任何东西时,只是他要求即可得到,但总体来说,他的仆人们的工作很轻松。如果他对他们中的某人发火,那么那个人会被立即辞退,但仍会留在总督的薪资名册里。实际上,他一辈子都能从总督那里领取养老金。”



▽赠书活动参与方式

1

欢迎点击文末“写留言”留下你的观点,可以写下你对李鸿章及其时代的认识、评价,或者关于你为什么想读此书。

2

公众号编辑会在后台对留言进行初步筛选,言之无物或者复制粘贴的留言都不会通过,进入精选的留言读者均可参与赠书活动。

3

本次活动截止日期为2019年4月2日中午12点。届时,留言区点赞数排名前位的读者,将各获赠《西洋镜:海外史料看李鸿章》一套。小编会回复留言并与中奖读者确认联系地址,尽快将图书寄出。



※未中奖的读者或希望立刻收藏本书的读者,可以点下面的小程序或阅读原文直接购买本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