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3年2月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内卷”不是恶性竞争,而是自我锁死

新少数派 2022-03-1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北游独立评论 Author 我是北游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北游独立评论(ID:beiyou-talk)作者:我是北游


01

 

“内卷”太火了,火到每个人都在错误的使用它。

 

大多数人提到“内卷”,无非就是在说“恶性竞争”,只是换了一种新潮的说法而已。


这种现象让人啼笑皆非。

 

如果内卷就是指恶性竞争,你却不说恶性竞争,非要说这么个你一知半解的学术名词,是因为装逼的需要吗?

 

还有人抖机灵说,“内卷”就是你在电影院看电影,第一排有人站起来了,后面人为了不被挡着,所以也跟着站起来,到最后,影院里所有人都不得不站起来,这就叫“内卷”。

 

我笑了。

 

我经常说,瞎类比和抖机灵,都是无逻辑、强行加戏的典型表现。

 

当然,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顺着这个蹩脚的类比纠正一下:

 

如上这种大家相互争抢有限坑位的情况,那并不是“内卷”要指称的状况,更准确的说,内卷指的有人把电影院的门关上,让你满屋子的人,只能看这部电影,只有这个选择,这种情况才叫内卷,跟你站不站起来,守不守规矩,竞争是不是激烈,跟内卷的核心要义并没有一毛钱关系。


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内卷并非指恶性竞争,况且竞争哪里来的良性与恶性?有钱赚,自然大家都去赚,这叫恶性竞争?没钱赚,大家都离开了,这叫良性竞争?只有缺心眼才会频繁使用这些带着浓厚道德色彩,实则大而无当、毫无意义的大词。

 

竞争原本就是人性的正常表现,没有好坏之分,恶性和良性之分,只有是否违反大家约定的规则之分。竞争中,不违反规则就是好的,违反了才是坏的,好坏都是指的人本身的行为,而不是竞争本身。

 

“内卷”真正指的是什么呢?


其实它指的是一种自我锁死的状态,这种状态会导致社会没有实质发展,没有技术跃迁,整个社会在低水平上无限次重复与轮回。

 

这才叫“内卷”,这样的社会才叫“内卷化”。

 

02

 

那么,“内卷”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最早是指一种文化模式,由美国人类学家戈登·威泽提出来的,意指社会文化模式的变迁规律,即当一种文化模式进入到最终的固定状态时,便逐渐局限于自身内部不断进行复杂化的转变,从而再以无法转化为新的文化形态。

 

再后来,“内卷”开始不断被扩展、引申到不同的领域,逐渐演变为对于某种停滞性的经济发展阶段的描述。

 

广为人知的就是美国象征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在爪哇岛的田野调查当中,将当地不断将劳动力投入至水稻种植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里,从而无法将农业生产延伸为更具经济效益的工业生产的现象称为“农业内卷化”

 

格尔茨发现,聚集了印尼的多数人口(占到2/3)的爪哇岛,人们的生产模式却非常单一,主要从事粮食生产和小型手工业。由于缺乏资本,土地数量有限,加上行政障碍,爪哇人无法将农业向外延伸,导致劳动力不断被填充到有限的水稻生产中。


生产效率低,规模小而散,劳动力价格极低,大家能够从生产中得到的收益又极为有限,也就勉强糊口。

于是,人口众多的爪哇岛陷入了“内卷化”。

 

然而,同样是在印尼,其他岛屿如何呢?

 

它们却产生了高效率、大规模和主要用于出口的工业。

 

从这种强烈的对比中,你们发现真正的区别了吗?

 

“内卷”,是因为不能“外”,所以只能“内”;因为不能“伸出去”,故而只能“卷进来”,这才是“内卷”。

 

大多数人不过是在不懂装懂的使用这个词,完全错误的理解了这个词的本意。

 

放在中国问题上,非常恰当的例子是汉学家、历史学家杜赞奇提到的“清朝的内卷化”

 

他借用内卷化一词描述清代人口爆炸,廉价劳动力过剩,从而无法带动技术革新,使得古代中国的经济形态长期停滞于小农经济阶段的发展状态。

 

这就是典型的内卷化。

反观近代的欧洲,它们为什么没有内卷化?反而产生了工业革命,技术爆炸?并持续输出秩序?


原因恰恰在于他们可以“外”,可以“伸出去”,他们的文化禀赋让他们习惯性的向外找资源,并拥有从全球找市场的冲动和能力。


这种外放的禀赋让他们不可能陷入自我锁死和不断轮回的困境,而是走向了自我演化、不断自我迭代、自我更新的发展道路。


内卷化的社会,往往是因为它的文化本身就有根深蒂固的封闭性,缺乏外放禀赋,即使开放,也随时可能因为某种偶发因素龟缩、自满于自身市场和文化之中,主动内卷。


外放型的社会,永远都不会内卷,总有一种创新的力量让它突破困境,破茧而出。

 

03

 

说回最初的那个电影院的例子,大家就可以正确的理解了。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观众如何表现,而在于电影院的门是否主动或被动的关上,导致大家没有另外选择的权利和渠道?

 

我能不能走出电影院?

 

我能不能选择其他电影看?

 

我今天能不能不看电影,选择去轮滑,或去打电游?

 

你没得选择,就是内卷。但你明明有更好的选择,你还愿意留下来看这如同嚼蜡的电影,还宁愿站着看,你不内卷,谁内卷?

 

很多人动不动就抱怨内卷化,骂“奋斗B”,其实是搞错了方向,你不应该骂那些比你更努力的人,而该骂那些把你选择大门关上的人,不管这个人是其他人,还是你自己。

 

借着“内卷”骂两句,多简单啊,一下轻松许多,“不是自己不努力,都怪社会内卷了”?

 

所以有些人一辈子没看过啥正经学术书,却天天把“内卷”这样的学术名词挂在嘴边,不过是在给自己的懒惰和愚蠢找个自欺欺人的理由,在推卸自己选择的责任罢了。

 

我说过,启蒙只能靠自己,自甘愚蠢,可谁也救不了你。

04

 

So,知道啥是“内卷”了,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还是那两句话:

 

1、接受你不能改变的,改变你能够改变的。

 

2、智慧的人只做选择题,不做判断题。

 

社会是不是内卷不是你能够改变的,所以,请接受社会的现状,不要妄想去改变什么,道理同样是我反复强调的:你不是救世主,即使社会是内卷的,你也无法靠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只有白左那样的傻逼才会自以为上帝,以为可以改造世界。

 

你面对的真正问题只有一个:你如何应对和选择?


答案很简单:

 

社会要“内卷”你改变不了,但你永远都有机会不让你自己“内卷”。

 

你可以走出去,你可以伸出去,你可以尽一切可能去改变你自己的认知和行为,不要坐以待毙,不要自欺欺人,让自己陷入“内卷化”的困境。

 

拿教育举个例子。

 

东亚教育确实已经陷入了内卷化,大家都在拼分数,似乎这是公平的选择,但却把我们的下一代有意无意困死在了各种题海之中,变成了应付考试的答题机器,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低水平重复的内卷化。

 

真正好的教育绝对不应该是唯分数论,而是多元化的选拔机制,尽量发挥每个学生的天赋,这才能让整个社会不断涌现拥有丰富创造力的各类人才。

 

环顾世界,我们会发现,引领世界的永远是创新大国,科学家大国,而不是盛产答题机器、工匠和技术员的国家。

 

如果你不幸生活在一个内卷化的环境之中,改变不了大环境,那么你一定要学会改变自己的小环境,让你自己和你的孩子突破内卷化的困境。

 

你要学会接受你家孩子可能在应对考试上的平庸,发掘他的天性,培养他的天赋,不要轻易让他陷入所谓的“主流社会评价体系”,因为那就是让你家孩子陷入内卷的危险信号。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可能的开拓自己的视野,开阔自己的心胸,不要把自己封闭在庸俗的、低层次的实用意识中,只有你在认知上不“内卷”,才能在行动上创造出让你不内卷的机会来。

 

你可以多挣钱,让你的孩子多一个突破内卷的机会;

 

你可以陪孩子阅读经典,接受更多的通识教育,让他即使处于内卷的大环境中,也能拥有识别内卷、摆脱内卷的能力,一旦机会来了,孩子就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

 

你自己没有识别“内卷”的思维,也没有摆脱“内卷”的能力,只有天天抱怨社会把你“内卷”的嘴巴,这恰恰就是社会内卷的根本原因啊。

 

毕竟,内卷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不是内卷的。


来源 | 北游独立评论(ID:beiyou-talk)

作者 | 我是北游

用哲学解构历史与政治,北游给你不一样的解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个内卷化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封闭社会”,与其相对的是开放社会。在波普尔看来,开放社会是好的社会。按照波普尔的归纳,开放社会是一个个人主义的社会,其变化和进步是零星的,而不是整体的、全盘的。这样的社会,是多元的、法治的,民主的。反之,封闭社会是一个集体主义社会,是人治的社会,乌托邦的社会,其变化是一种整体工程的乌托邦的实现,因而是坏的社会。

人类文明一直在探索行进的大道在于,从屈从于神秘力量的部落或“封闭”社会转变为释放出人的决定性力量的“开放”社会;在文明嬗变的震荡中,不断地出现企图毁灭文明、重返部落主义的反动,其思想源于某些人类精神领袖对高度集权的倡导,这些开放社会的敌人背叛了人们的文明对人道、理性、平等和自由的追求。

为此,新少数派推荐激进的反乌托邦主义者卡尔·波普尔的两部作品:《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历史决定论的贫困》。识别二维码或点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延伸阅读

“中国式套路”的贫困

雷颐:天朝体系的最后崩溃

哈耶克:语言不仅传播智慧,而且传播难以消除的愚昧

经不起推敲的阴谋论, 为何总能大行其道?

无知的代价

景凯旋:刻奇是一种伪崇高

“文化中国”与“王朝中国”:传统帝国的“二律背反”

德性源于自觉,奴性服从拳头

卡尔·波普尔:卓越而速朽的思想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