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3年2月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看得见的科学,看不见的信仰

新少数派 2021-03-1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北游独立评论 Author 我是北游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北游独立评论(ID:beiyou-talk作者:我是北游


很多人容易把科学和宗教对立起来,认为一个人有宗教信仰就是迷信,就是没有科学精神。这种误解如此之深,是非常令人遗憾的。其实,科学和宗教并不冲突,两者不是非黑即白的对立关系,而是互不隶属的平行关系。


01


我曾经在知乎上回答过一个经典问题:

科学的尽头是神学,这句话对吗?


我的回答还可以不那么学术的浓缩成一句话:看得见的科学,看不见的信仰。


科学的对象是我们看得见的世界,而信仰的对象则是我们看不见的彼岸。


我想,只要思维没毛病,自然会明白:这两者楚河汉界、泾渭分明,绝不会混淆到一块去。


面对科学和信仰,我们正确的态度是:


科学的归科学,信仰的归信仰。


那些总是把科学和宗教信仰对立起来的人,认为讲科学的人必不会再有宗教信仰,信了神必定会不讲科学,这样的认知是错误的。


其实秉持这样看法的人,也是入了一门教,叫"科学教"。


在中国,这个教最有名的人物应该是科普作家方舟子。以他在中国的名气,我称他为“中国科学教教主”,也是恰如其分的。


02


2011年春节期间,科普作家方舟子和娱乐圈大腕王菲之间就发生了一场要科学还是要信仰的争论,轰动一时。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


2011年春节期间沈阳万鑫大楼失火,有位网友发了一篇微博称:“木制佛像在大火中竟然丝毫无恙地屹立在夕阳中”,虔诚的佛教徒王菲随即转发了微博并感叹道:“无以言表,不可思议,顶礼遍知佛尊”。


不料此微博被好事之徒转给了方舟子并问询他的意见,一贯言辞犀利、不留情面的方舟子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发表意见的机会,他马上评论说:“还有无数尊葬身火海的佛像你也别忘了顶礼。谁要觉得这尊佛像不可思议的,拿来点把火试试?”


王菲没想自己的小感叹竟然受到了如此尖锐的指责,便在微博上反驳道:


“方老师,不要科学地不讲理,我们讨论的是木头能否被烧着的事么?事实上我们认为万物都有生灭,就算是真金佛像也有消散的那天,我们相信的是某种内在的力量,这个你不懂,我懂的。如果真想做这个实验,恐怕也得找个相当大的楼,点一把差不多的火,才是本着科学的严谨态度吧。”


方舟子自然不甘示弱,他故意模仿天后语气回应说:


“你不要信仰地不讲理嘛。既然觉得佛像没被烧着不可思议,拿它试试就行,用得着把大楼再烧一遍?既然认为万物都有生灭,为什么觉得没被烧着不可思议?‘这个你不懂 我懂的’,一顶礼还真觉得自己上层次了。”


这次争论最后以王菲的主动回避退出而告终,当然两个人的观点实际上已经呈现的非常充分了,再纠缠下去除了徒增口水也无甚意义。


这个争论非常形象的反映了目前的中国社会对于科学和信仰这两个概念的认识现状,常常呈现这种鸡同鸭讲、一地鸡毛的奇观。


首先,我们来分析下双方的观点。


佛教徒王菲是想借用大火中木质佛像没有被烧掉的事实来试图证明佛教理念本身的正确伟大,而方舟子则用无数佛像也曾经葬身火海来反驳,认为这尊木质佛像没有被烧只不过是偶然现象。


王菲辩解说道,自己并非说木头不会被烧着,而是认为这个大火中有某种内在的力量决定了木质佛像没有被烧,再次试图说明佛法无处不在。


而方舟子却不以为然,认为如果你要证明这是佛法起作用,就是用火直接烧一次就可以印证。


当然这是将了王菲一军,因为谁都知道,结果是什么。


从争论本身来说,似乎没有什么好总结的,因为王菲的逻辑和辩才对比方舟子自然是远远不如。


王菲拿一个个案来试图证明一个普遍性的结论显然是犯了最基本的逻辑错误,把一个偶然性事件上升到验证信仰的层面也陷入了浪漫的文科生思维误区。


其实,木质佛像没有被烧掉就是个碰巧发生的事件,没有任何确定性的意义。


而科学就是要寻求确定性,百分百的确定性,如果出现一次不同的结果,那么这就不是科学,而很可能是迷信。


王菲在这个事件中的表现就是迷信。


那么是不是说方舟子就是正确的呢?在这个事件本身的争论来说,他是对的,语言虽然尖刻但并无错误。


方舟子的错误在于他之后面对媒体采访时说的一句话:“宗教就是系统化的迷信”,这句话就是大错特错了。


03


康德在他的批判哲学体系里划分了三大领域:科学领域、伦理领域和美学领域,分别对应真伪、善恶和美丑三大范畴的问题。


这三大范畴的问题不能越界,不能混淆,否则就会出现逻辑错误。


无论是王菲用宗教观点来印证科学问题,还是方舟子用科学观念来印证信仰问题,都是犯了范畴混用的错误。


从这个意义来说,方舟子的人文素养并不过关,连累了其科学素养的提升。


《圣经》里有一个故事。


说法利赛人商议,怎样就着耶稣的话陷害他,就打发他们的门徒同希律党的人,去见耶稣,说:“夫子,我们知道你是诚实人,并且诚诚实实传上帝的道,什么人你都不徇情面,因为你不看人的外貌。请告诉我们,你的意见如何?纳税给凯撒可以不可以?”


耶稣看出了他们的恶意。


如果他说应该,那他们就会煽动民众来反对耶稣;如果他说不应该,他们可以去凯撒那里告发耶稣。因为当时凯撒是罗马的君王,犹太人按法被他统治。无论耶稣怎么回答都是陷阱。


耶稣于是说道:“假冒为善的人哪,为什么试探我?拿一个上税的钱给我看!”他们就拿一个银钱来给他。耶稣说:“这像和这号是谁的?”他们说:“是凯撒的。”


耶稣说:“这样,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


法利赛人觉得稀奇,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的说法。他们虽然不明所以,但也知道他们这样的刁难失败了。


04


耶稣其实阐述的其实是现代思维里,“范畴不能混用”的这么一个逻辑思维的能力。


我们讨论任何一个问题,都需要首先分清楚范畴,在适用的范畴里进行讨论是逻辑的必要,否则就是鸡同鸭讲,无效的沟通。


比如,我们要评价一幅画,画的好不好看时,就应该用美丑,而不能用善恶来形容,去说这幅画良心大大的坏了,这就实在好笑了,这画良心不知道如何,这脑子应该是坏掉了。


这个例子比较容易理解,因为范畴差别明显,很好区分。


碰到很多区别不明显的事情时,我们很多人就要犯迷糊了。


思维能力过关的人,自然会在各种问题中,区分出不同范畴的问题来,不会闹这些笑话。


耶稣的阐述超前时代太多,所以不大为当时的人所理解。即使到了现代社会,我们很多人穿着现代的衣服,依然是胡子眉毛一把抓的陈旧思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


如同“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的二元化政治意识造就了现代社会的基本架构,形成了政教分离、政治和宗教互不干涉的社会原则。


我们在对科学和信仰的认知上,也需要做个严格的二分:让科学的归科学,信仰的归信仰。


如果人是单纯的动物,就没这么麻烦。


首先,动物是不会研究科学的,更加不会有信仰这种事。


动物饿了就吃,吃了就睡,困在自然律里周而复始,被本能牢牢束缚。


只有人类才会冥思苦想,寻找意义系统来给艰难的人生做支撑。


这个意义系统,就是宗教,就是信仰。


这和我们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科学系统有什么冲突吗?


没有任何冲突!


科学和宗教原本就是进水不犯河水的两个范畴,解决的是完全不同的问题。


科学的问题我们依靠科学的思维来解决;在信仰的领域,我们互不干涉、彼此尊重。


这原本是早就被康德彻底解决的问题,康德作为对现代文明贡献最多的哲学家(没有之一),这种正确的认知早就该成为每一个现代人的标配,但为什么很多貌似懂得很多科学知识的现代人,却对此一无所知,表现得如此愚昧呢?


这是因为,康德之后层出不穷的各种哲学和理论,塞满了公众的脑袋,其中很多都是糟粕和垃圾。


很多人没脑子,就喜欢这些新奇的、时髦的所谓“知识”,以为理论自然是越新越先进嘛,殊不知,如同毒品,一旦沾惹上,大脑就会形成永久性的伤害。遮蔽常识,也就不足为奇了。


来源 | 北游独立评论(ID:beiyou-talk)

作者 | 我是北游

用哲学解构历史与政治,北游给你不一样的解读。





宗教是为任何想在生活中需要它的人提供的,而科学也是如此。它们既不是根本不相容,也不是相互排斥的。科学为人类解读自然的意义,信仰则对人生选择进行指导。片面地相信某一种言论或认知方式,都是迷信。迷信科学与迷信宗教,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

为此,先知书店诚荐两本科学、宗教的入门好书:吴国盛的《什么是科学》和休斯顿·史密斯的《人的宗教》。

▌《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科学的结论全部真实吗?科学就等于科学技术吗?无论何种文明都能养育出科学吗?本书直面现今国人科学概念的误区,回归历史深处,还原科学的本来的面貌,以此纠正中国人对科学的长期误解。

▌《人的宗教》:什么是真正的宗教?宗教与迷信有什么区别?各种宗教有什么共同性?宗教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本书被誉为“世界宗教第一部可用的教科书”,一本书认识世界7大宗教核心智慧,提供各大宗教的智慧索引。

回归科学与宗教本质,直面厘清国人误区。识图扫码,一键收藏。


▍延伸阅读

唯科学主义,是最大的反科学

误解科学导致落后,滥用科学造成灾难

警惕理性的滥用:激进主义与唯科学主义

哈耶克:科学走过了头,自由将无容身之地

人为什么需要有点信仰?

易中天:中国人有没有宗教和信仰?我的结论是没有

TED 经典演讲:为什么有信仰的人更愿意合作?

杨小凯:信仰是制度的第一因

葛剑雄:“中国人的信仰”|讲座视频

信仰:人类道德底线的维系者|葛剑雄

信仰的力量:永不放弃|视频

阿克顿:信仰与经验间的智慧|冯克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