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3年2月3日 被检测为删除。
被微信屏蔽
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
物价上涨、债务到期、粮食减产……近两年斯里兰卡的经济坏消息一直没断过。今年情况尤其糟糕:学校停止供应纸张,全国路灯关闭,公务员停止发薪,燃油不再供应。
最近,斯里兰卡政府宣布破产了。官员大批辞职,人民上街抗议,上千人涌入总理官邸,大肆破坏和发泄愤怒。他们有理由愤怒,因为斯里兰卡的经济就是被这伙人搞到崩溃。
斯里兰卡经济陷入死局了,未来会怎样不得而知。希望不要发生人道危机。
很多人把悲剧原因归结为新冠疫情和俄乌战争。这种解释的说服力是有限的。
前两年新冠疫情打击了国际旅游市场,不过近一年基本恢复正常。斯里兰卡游客减少主要还是因为政局混乱。俄乌战争爆发后,大宗商品涨价,两国暂停出口造成缺口,这些也基本被市场消化了,各国反应都不大——何以在斯里兰卡愈演愈烈,直至造成崩溃呢?
斯里兰卡位于印度洋航线的中心
斯里兰卡位于热带地区,物产丰饶。这里是亚欧和亚非航线的中间站,贸易条件便利。一个被马克·吐温称盛赞为“除了下雪,什么都有”的国家,却长期属于低收入水平,外部风吹草动,经济直接崩溃。这只能说明,斯里兰卡原本就体质虚弱,有严重的经济问题。
斯里兰卡于1948年独立,受同时期独立的印度影响,大搞国有经济体制。国有庄园管理着茶业、橡胶、香蕉等经济作物,外来投资受到严格限制,有限的小制造业都是国产。
1977年斯里兰卡实行经济改革,引进外资,发展纺织和低级工业,经济这才发展起来。近几十年,斯里兰卡的经济水平都比印度领先,被称作“印度洋上的明珠”。
不过,斯里兰卡的经济改革很不彻底。改革前的社会福利被保留下来: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和近乎免费的公共交通。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穷国提供的政府福利。
这套福利制度运行几十年,开支巨大,财政支撑不下去时,政府就借外债。向国际组织借,向外国借,甚至向商业机构借。旧债到期,就借新债,财政收入的很大一块,都用来还利息。
这种靠借债寅吃卯粮,维持表面繁荣的发展模式,明眼人一看就有问题。可在国际社会那里,危机被视若无睹,援助源源不断。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西方社会的偏好。
斯里兰卡很符合西方左派对东方神秘国家的想象。纯净的海水,热闹的街市,人民虔信宗教,心灵平和。2014年,联合国发布“人类发展指数”榜单,斯里兰卡是南亚唯一被评为“高”的国家,总排名比中国还靠前(斯里兰卡排名72,中国排名91)。可想而知,有多么离谱。
没错。首都科伦坡是一个美丽的旅游城市,可是它的人口只有60万。斯里兰卡是一个有着2400万人口的国家,大部分人生活在农村,基础设施糟糕,生活水平极差。这样的国家能有多少经济韧性呢?他们并不真正关心。
2009年,为患二十多年的泰米尔猛虎组织被剿灭,斯里兰卡迎来全面和平。当时全球经济景气,斯里兰卡的出口商品价格上涨,进口的粮食石油价格又不高,斯里兰卡的经济持续增长。一时之间,到处充满了乐观的情绪。
▍接二连三的乱政
2019年,新上台的拉贾帕克萨政府为赢得选举,承诺一系列减税政策,并成功上台。这开启了斯里兰卡经济危机的连锁反应。
对一国经济发展而言,减税通常是好事。斯里兰卡的减税政策一推出,国际评级机构却下调对斯里兰卡的主权信用评级。
原因很简单:斯里兰卡政府本来就欠着大量外债,现在谈减税,却没有减少开支的方案,这势必加剧财政赤字。外债可能还不上了,国外投资者要小心。
这个担心很快就应验了。2020年初全球疫情蔓延,斯里兰卡也受到冲击。侨汇和旅游业是这个国家主要的外汇来源,短期之内供应上不来,怎么办呢?
斯里兰卡政府祭出大招,开启了进口管制。一开始只是奢侈品(豪华汽车、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化妆品等),接着是“非生活必需品”,如空调、服装,甚至连卫浴洁具都包含在内。禁止进口外国商品,是为了“节约外汇”。
至于本国企业和外企的外汇,自然是只让进,不让出。这种举措自然引起了恐慌,很多加工订单直接转到印度或越南,外汇收入进一步减少。斯里兰卡的侨汇也减少了,因为外汇要按照官方价而非市场价换成卢比,普通民众不愿意吃亏。
这些都是疫情掩盖下的经济衰退。相比疫情,斯里兰卡的经济管制,造成了更严重的后果。
雪上加霜的是,2021年4月,拉贾帕克萨政府推出了一项史无前例的农业政策:禁止化肥和农药的进口和使用,全面推行有机农业。对农业立国的斯里兰卡而言,无异于经济自杀。
▍匪夷所思的“经济自杀”
为什么要推出如此愚蠢的政策呢?直接的原因是节约外汇。
当时斯里兰卡的外汇储备只剩大约40多亿美元,据说每年从国外进口化肥和农药,要花4亿多美元,不算多也不算少。慌不择路之下,把买化肥农药的钱“省”出来,也算是一种思路。
深层原因,还是斯里兰卡政府长期迎合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结果。
长期以来,斯里兰卡的各路国际宣传,都是亲近自然,绿色环保,好似斯里兰卡真的是洞天福地一般。做做旅游宣传,这无可厚非,可长期宣传造成政治正确,却十分要命。会有政客执此一端,极力推动,使宣传变成理念,理念变成政策。
斯里兰卡政府四号人物,农业和灌溉部长查玛尔·拉贾帕克萨——2019年上台的新政府大搞裙带关系,从总统到总理到议长再到农业部长,都是一家人——就是此项政策的推动者。
查玛尔·拉贾帕克萨是斯里兰卡传统文化爱好者,他大肆渲染化肥农药对土地的危害,并将反对这一政策的农业专家称作“化肥黑帮”,声称这些人拿了国际化肥资本的好处。
查玛尔·拉贾帕克萨教育民众说,你们不理解没关系,我们会用半年到一年时间,用事实教育你们,有机肥料也能带来丰收,而且更健康,在国际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然而仅仅不到半年,他就被现实狠狠打脸。斯里兰卡的当季农业发生了脆断性减产,水稻一下子减产50%。斯里兰卡这个水稻出口国家,突然要面临吃饭难的问题。
追求纯粹的有机农业,代价是产量下降,养活不了太多人口。按理说这是常识,偏偏有人不信邪,在斯里兰卡做了这么一个生动的实验。
斯里兰卡是一个雨热充足的国家,环境够优越吧,可是一停用化肥农药,水稻立即歉收,害虫迅速啃啮茶叶。有机肥的成本是化肥的好几倍,效果不好,污染更严重。所谓“绿色环保”,成了一场笑话。
斯里兰卡是一个产茶大国,生产方式还很落后
粮食减产,人民的吃饭安全受到威胁,恐慌情绪加剧。用于出口的大米和茶叶减少,外汇收入进一步缩水,财政危机加剧。西方国家看到这一系列操作,大受震撼,对斯里兰卡政府不再信任,再也不敢借债了。
2021年11月,斯里兰卡政府宣布,废除“禁用化肥农药”的禁令。此时,外汇储备所剩无几,进口的化肥农药有限,而且非常昂贵,政府没有补贴,很多农民根本用不起。
半年时间里,很多农田被抛弃,政府鼓励开荒,却不提供费用补贴,农民兴趣寥寥。破坏生产容易,恢复生产真的很难,斯里兰卡的深刻教训,足以写入经济发展史。
通货膨胀是所有失败国家的标配,斯里兰卡自然不会错过。2020年经济危机出现后,斯里兰卡政府就以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政府收入减少带来的赤字问题。
短短一年时间,货币供应量增加了40%。今年斯里兰卡政局动荡,总理、部长和央行行长相继辞职,印钞机还在轰隆工作——这表明,斯里兰卡的财政和货币纪律,已经荡然无存。
今天的斯里兰卡,物价全线上涨,许多生活必需品涨价数倍。从汇率看,斯里兰卡卢比兑换美元的比值和2019年相比,接近腰斩。这是官方汇率比价,实际价格更低。两年时间,斯里兰卡的人均GDP缩水一半,被印度轻松赶超。
“印度洋上的明珠”,已经黯淡无光。 ▍需要彻底变革
经历一年多煎熬,斯里兰卡人民忍无可忍,愤而上街,冲击首相官邸,造成政府瘫痪,总理下台,总统辞职。许多媒体用“斯里兰卡发生暴乱”这类标题报道此事。
我倒是觉得,它更接近中国古典意义的“起义”——人民受够了政府胡作非为,自发行动,将执政者驱赶下台,官员也纷纷辞职,感觉没有不妥。说是暴乱,其实没有发生流血事件。
斯里兰卡将走向何方?我不知道。有一件事情很确定:斯里兰卡需要真正的、深刻的经济发展,社会变革;靠着借债度日,维持表面繁荣的发展老路,已经走不下去。
2019年,斯里兰卡发生了一场伤亡惨重的恐怖袭击。袭击目标是外国游客,主谋是本国极端宗教组织。繁荣的科伦坡之外,是大量贫穷和不满的人群,他们享受不到政策好处,对政府和外国人充满仇恨。对于潜藏的危机,政府也是麻木不仁,毫无办法。
2019年的恐怖袭击像一阵狂风,将斯里兰卡长期披着的温情面纱吹起一角,外界吓了一跳。现在国家大乱,斯里兰卡的底色显现出来。希望大乱以后,这个美丽的国家能迎来重生。
通过分析历史上多次通胀、失业和大萧条,哈耶克发现了“铸币权被垄断”与“通往奴役之路”的隐秘关系:一旦赋予“法币”不可撼动的正当性,个人就无可避免地“在冠冕堂皇的旗号下被剥削”,“无论多低的通货膨胀,都会积累成全局性的大灾难”。 哈耶克主张,货币的使命应该回归个人自由本身:只有铸币权像普通商品一样,也可以进行自由竞争,个人自由才可能得到最大保障;对货币信用的选择自由,不仅是个人经济自由的切实保证,而且是制止通货膨胀、经济持续增长的不二法门。 这一天才式的洞见石破天惊。它几乎颠覆了迄今所有关于货币的“正统”观念,也成就了哈耶克最后一部经济学著作——《货币的非国家化》。英文版主编阿瑟·塞尔登叹服:“这项发明,也许是说给生活在后天的人听的”。 先知书店深知此书的价值,在哈耶克诞辰120周年之际,有幸与海南出版社合作,推出修订-精装典藏版《货币的非国家化》。您可识别下图二维码,一键收藏。
其他
一个国家匪夷所思的“经济自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功夫财经 Author 陈兴杰
▍虚弱浮浅的繁荣
世界上所有成功的国家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而失败国家却各有各的不幸,然而,正如文中所述,通货膨胀是所有失败国家的标配。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