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漕溪堂過目從心錄】(七)

漕溪堂主 文字研究 2021-10-27


【漕溪堂過目從心錄】(七)


学堂(文庙)里有圣贤,祠堂里有祖宗,中堂悬挂五个大字:天地君亲师。这三堂撑起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信仰体系。


父親大人告誡道:“你要有一個專攻,你只要把一個專攻好了,就相當不錯了。”我瞬間就反應出——名字學。


令狐冲、任盈盈:《老子》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唐陸柬之書《文賦》之校勘價值,向來爲人所忽略。余讀之數過,稍明其可貴之處頗多。


高校三大陋習:開會學習搞晚會


你習慣了正體字,就會歧視簡化字。


黄山谷魯直、真西山希元、陳本堂子微,名字序三大家!


萬源鄧生胞姐喜得公主,徵名于余,對以“蘇梓喬”,供其參考。


川幼同事蒲老師喜得孫女,徵名于余,對以“天詒”,供其參考。天爲字輩。


同門唐倩茜將命其第二子之名曰:翕耽。余甚美之。


晁補之很喜歡拆古人姓名給他人取字。


諸葛瞻,字思遠。

任瞻,字育长。

阮瞻,字千里。

挚瞻,字景游。


【取名的藝術】

电台曾经听到一个很感人的故事: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叫潘一弦,潘一柱,他们的妈妈在生他们的时候难产去世了,妈妈叫周华年。

有一对兄妹,叫沈山南、沈水北。

他们的名字是爷爷取的,因为祖籍沈阳,山南水北则为阳,既朗朗上口,又表达对家乡深深的眷恋。


常有人问为什么要读书?大部分读过的书或文字都会忘掉,那读书的意义何在?

以下是我见过的一个回答:“小的时候我吃了很多东西,其中的大部分我已记不清是什么,但我知道,他们已经成了我现在的骨和肉”。读书,也是如此。它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影响了你的思想,你的言行,你的形象。


當下,正如王介甫所謂“官家事夷狄”!


【元旦,被西洋搶去!可歎!】

元旦,本为夏历正月初一日,春节新年第一天。南朝 梁 萧子云 《介雅》诗:“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 宋 吴自牧 《梦粱录·正月》:“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爲新年。一年節序,此爲之首。”


給女兒最好的嫁妝不是孔方,而是教養。


既無痛苦,也不覺無聊,本質上就實現了人世的幸福。


热衷过洋节的中国人主要是三类,一是基督教信徒和膜拜西方文化者,出于宗教信仰和所谓文明,二是部分商家和外企,基于营销和公司文化考量,三是寻求时髦节点释放紧张情绪满足同时满足交往和消费需求的都市男女,文化集体无意识。


高坐道人不作漢語,或問此意,簡文曰:“以簡應對之煩。”——《世說新語·言語》


【崇州童謠】叮叮猫儿,黄已(尾)巴儿,家婆逮到耍一哈(下)儿。


崇州俗話:有吃沒吃,耍到初十。


人生可以去的地方很多,可以回的地方却很少。没有家鄉的人夢想天堂,有家鄉的人只想回到故鄉。


禮記曰:傾耳而聽之。



《幼學瓊林》:“雞有五德,故稱之曰德禽。”

《韓詩外傳》:“君獨不見夫雞乎?首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敵在前敢鬭,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時,信也。”

《爾雅·釋畜》:“雞大者蜀。”

《周禮》:“工商執雞”鄭注:“雞,取其守時而動。”

《說文》:“雞,知時畜也。”

《漢書》:“雞者,小畜,主司時,起居人。”

《玉篇》:“雞,司晨鳥。”


  G20結束後,日本代表團和印度代表團離開了下榻的杭州西溪喜來登度假大酒店,網友徐靜波在微博發照片,表示,這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走前,給酒店打掃衛生的阿姨留下的一張手寫的便簽,上面用中文寫著:感謝 平成廿八年九月五日 內閣縂理大臣 安倍晉三


蒙學經典《三字經》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兒童道德教育叢書”。


荊門人很懂禮!


經典,認認真真正正常常誦讀即可。所謂吟誦或吟唱多浮華不實,嘩眾取寵。


吟雪師 : 《孝经》上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子女天天陪在自己身边尽孝,这是孝道的最低层次。子女没出息,即使在自己身边或者牺牲子女的事业,让子女呆在自己身边,古人都不认为这是最大的孝道!


吟雪師:如果我们从事的是自己喜欢的工作,那么忙点累点又有什么呢?


社会必须建立在以人情为基石的德政和礼治的教化上,才能长治久安、和谐稳定。


【西園雅集】西园为北宋驸马都尉王诜之第。元丰初,王诜曾邀同苏轼、苏辙、黄庭坚、米芾、蔡肇、李之仪、李公麟、晁补之、张耒、秦观、刘泾、陈景元、王钦臣、郑嘉会、圆通大师(日本渡宋僧大江定基)十六人游园。米芾为记,李公麟作图二,一作于元丰初三诜家,一作于元祐元年赵德麟家。史称“西园雅集”,可与晋代王羲之“兰亭集会”相比。


【以史倡廉——崇州市编撰出版《崇州古代廉政故事选编》】

经过近一年的素材收集、初稿编写、插图绘画、后期校审等环节,近日,由四川省崇州市纪委组织编撰的《崇州古代廉政故事选编》正式向社会推出。该书用30000余字、55幅图绘,记录了董和、赵抃、陆游等8位历史名臣在崇州任职时的45个廉洁故事,再现了古代廉吏为官为民的情怀、务实的工作作风和高尚的道德。


茍[jì]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元史卷一百七十二 列傳第五十九 趙孟頫,字子昂……帝眷之甚厚,以字呼之而不名。帝嘗與侍臣論文學之士,以孟頫比唐李白、宋蘇子瞻。


在“5.12”灾后重建中,在原建筑已含有李白文化的基础上,延续其风格,为全校所有建筑重新命名解意。

江油中学是李白故里第一学府,学校传承李白文化,研究李白文化。江油中学的石文化、楼名文化以李白文化为主题,显其李白文化之特色。

行政大楼取文化名为《天启楼》,出自李白《秦王扫六合》,其诗句为“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实验楼取文化名为《天外楼》,出自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其诗句为“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五号教学楼取文化名为《倚天楼》,出自李白《蜀道难》,其诗句为“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树倒挂倚绝壁“。

二号教学楼取文化名为《会心楼》,出自李白《翰林读书言怀》,其诗句为“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

三号教学楼取文化名为《凌风楼》,出自李白《登太白峰》,其诗句为“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

一号教学楼取文化名为《跃鳞楼》,出自李白《古风》,其诗句为“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

四号教学楼取文化名为《笑凌楼》,出自李白《江上吟》,其诗句为“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

学生食堂取文化名为《平乐堂》,出自李白《将进酒》,其诗句为“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瓷欢谑”。

教工食堂取文化名为《尽欢厅》,出自李白《将进酒》,其诗句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四号学生宿舍取文化名为《大鹏居》,出自李白《上李邕》,其诗句为“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一号学生宿舍取文化名为《意闲居》,出自李白《山中问答》,其诗句为“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二号学生宿舍楼取文化名为《明月轩》,出自李白《静夜思》,其诗句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号学生宿舍取文化名为《翠微轩》,出自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期山人宿置酒》,其诗句为“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四号学生宿舍取文化名为《云锦阁》,出自李白《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其诗句为“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五号学生宿舍取文化名为《陶然居》,出自李白《下终南山》。其诗句为“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2014年韩国国会通过《人性教育振兴法》,正式规定人性教育成为韩国中小学的必修课,成为世界首个推行义务人性教育的国家。韩国人性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传播礼、孝、正直、责任、尊重、关怀、沟通和合作等价值观。《人性教育振兴法》是以孔子思想为核心指导思想,针对当前韩国青少年教育问题所制定的一套法规。由此也证明了,韩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也非常崇尚儒学。在韩国,儒学不仅仅作为治国理政的哲学,也深入到了民众的生活中。


【舒大剛先生】有一天,孔子和他的四个弟子在一起讨论自己的志向和治国方略。他问,弟子们啊,你们平时处于学习阶段,没有人来任用你们,可能还有些牢骚,有点怨言,假如有人来用你们了,你们怎样来治国?第一个弟子是子路,很坦率,又尚武。他就说这好办嘛,我哪怕治理一个小国,周围都是大国逼着,还有战争侵扰,这种情况他怎么治理啊?他说我就是要强兵,要让全民皆兵,就是强调武力嘛。接下来是冉求,他说强兵好了,我们国防有了自己的力量啦,就要接着抓生产,发展经济。他说至于其他的,我管不了。接下来是公西华,你们强兵也有啦,富国也有啦,那我就来抓文化,搞礼乐,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提高人们的幸福感。最后一位弟子是曾参的父亲曾点,他说,我和他们三个人不一样,我只是希望“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听了很高兴,他说“我非常赞成曾点的境界”——“吾与点也!”儒家既重视军事——强兵,又重视经济——富国,还重视文化——礼乐,然后才能达到曾点那种与自然、天地融为一体,与朋友、学生同乐的那种境界。这就是儒家的完整的治国理念的表述。孔子也说,“庶之,富之,教之”,还有“足食足兵”。可见儒家是不反对强兵也不反对富国的。而且这四个弟子说的,恰恰代表一个政权必须经历的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要有军事,要能够巩固自己的政权,第二个阶段就是要能够富民,安定民心;第三个就是要发展文化,搞礼乐教化,提高人民的幸福感;第四个阶段才能出现那种人民幸福、天下大同的局面。


弘扬传统文化不是给人看的,更不是某种特定场合的礼仪行为,而要浸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在公共场合不要争先恐后、不应大声喧哗、要文明礼让;在自助餐厅,不要用自己的餐具触碰公共餐桌上的食品、不要争抢、不要囤积、不要浪费;吃有吃相、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这些行为规范,近年来在旅游时常常被说成是欧洲人的礼仪,还被划成了西方国家的文明,好像中国人在这些方面总是一塌糊涂。事实上,中国的传统更是如此。

在我们的生活里,日常行为的准则、待人接物的品行尤为重要,也最能显示中国文化的深义。暴殄天物,就是中国古人对糟蹋东西的谴责;杯盘狼藉,则是中国语言对吃喝后桌面杂乱的形容;其容固宜有度、出言尤贵有章,是中国蒙学读物《幼学琼林》的说法;待人敬、于己谦,也是我们自古以来的基本操守;至于餐桌上不能像只虾米、不准朝螃蟹看齐,吃饭时不能出声、不许咂嘴、夹菜不允许如鸡头啄米、动筷要长辈先请,一个个规矩,更是我们的祖辈曾经对我们的教诲。


  【人民日报】我们为什么要“回到孔子”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4年09月25日 04 版)

不妨把时针拨到二千多年前,回到那个文明觉醒的“轴心时代”。那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也是不同文明类型破茧而出的时期。苏格拉底用思辨哲学开辟了西方文明,释迦牟尼在冥想中启发了印度文明,而中国的孔子,则在世界的东方写下中华文明的遗传密码,在人类文明图谱中点亮了熠熠生辉的中国星。

这颗中国星,跨越大江大河、穿越历史时空,愈加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智慧。在人类历史上,惟有中华文明未曾出现断层而保持了连续性,今天的中国人仍能从容阅读孔子留下的文字;惟有中华文明未曾出现过大规模的宗教战争,直到今天这个东方民族仍将“尚和合”写在自己的大旗上。“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话,代表着一个古老文明深刻的自我认知。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当地区冲突不断上演,战争和暴力屡屡击碎人们的和平梦想,如果政治精英能想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饥饿和贫困的阴影仍然笼罩着欠发达国家的妇女与儿童,如果跨国公司能想想“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当不断膨胀的感官欲望把环境伤害得千疮百孔,如果每个人能想想“克己复礼为仁”……即便“回到孔子”只是一种软约束,它至少能让现代人在踏上歧途时,听到内心的“咯噔”一声。

当然,对于在现代化坐标中登攀高点的中国人而言,“回到孔子”不仅仅出于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精神资源这个功利目的,它更意味着一个古老民族在价值和情感上的回归。当越来越多的人痛心疾首于“故乡沦陷”,满心渴望从传统典籍中找到此心安处,当一个国家把建设文化强国、塑造核心价值观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些都表达着上至庙堂、下及万民的共同诉求:中国越是在现代化道路上狂飙突进,就越需要仰望历史星空校准价值航向、补充精神给养。

技术的无远弗届,并不代表文化的逐渐趋同。亨廷顿早就观察到,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西方化,反而会促进本土文化的复兴。法国社会学家勒庞说,“脱离了传统,不管民族气质还是文明,都不可能存在。”民族既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也是一个记忆的共同体;若丧失这一记忆,也就不成其为一个民族了。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与魂,是中国所以为中国、中国人所以为中国人的独特标识,“去中国化”无异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还谈什么生命力和影响力?

二千多年前,孔子在竹简上写下“君子和而不同”,这不仅成为中华文化的内在品格,也代表着中国对世界秩序的想象。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文化的共存,不是让一种文明普适化,而是要寻求大多数文明的共同点和公约数。毕竟,只有每一颗星星都发光,人类文明的星空才会更加璀璨。



胡俊俊,字非才,號漕溪堂主,崇州人。

手機號:13890160150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