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馬未都先生:漢字的魅力(節選)

馬未都先生 文字研究 2021-10-27

漢字的魅力

(節選)


馬未都


人類跨時空的溝通必須借助文字。時至今天,儘管有許多現代化的手段,比如錄音錄像,但這種複雜溝通仍舊依賴文字;尤其在文化傳授上,如不借助文字,幾乎沒有辦法準確有效地傳授抽象的知識。人類的文明進步正是在于逐漸掌握了抽象的知識,並將其傳承下去。

 

中國方塊字以其獨特的風貌與功能延續了幾千年,讓今人可以清晰地看懂古代時期的文字所表達的內容。如果心細,今人還能感受到古人的喜怒哀樂;漢字記錄下來的歷史真真切切,讓我們對有文字以來的中華文明感慨,繼而感激。

 

我們的感激來自殷商以來的甲骨文、金文的發明,來自稍加訓練就可以看懂的大篆、小篆;兩千年前的漢隸與今之文字已無大異,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沒有的便利,當然就是一種幸福。五千年漢字的一脈相承,讓我們面對它時沾沾自喜,儘管我們不知古人的讀音如何,但古人的所思所想我們會了然於心。與古人溝通,在中國人看來並非難事,無論是《詩經》的“關關雎鳩,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還是《論語》的“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今天無論誰讀都會會心一笑。

 

其實,我們與古人相隔不遠,因爲有漢字。漢字一字一義乃至多義,爲我們提供了信息傳達的豐富與方便。人類文明的每一次進步,都是信息傳遞的結果。世界範圍內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一百個人中就有東漢的蔡倫,紙張的發明不只是書寫的便利,更在於信息的濃縮,這種濃縮依賴漢字的精辟。漢字,尤其古漢文,能將複雜的事物表達得極爲簡潔:“爲山九仞,功虧一簣”(《尚書》);也能表達得極富哲理:“有無相生,難易相成”(《老子》);還能表述得極爲優美:“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更能表達得極爲通達:“見善則遷,有過則改”(《周易》)。漢字的優勢,我們過去認知不深,曾有一段時間迷惘,甚至誤會,以爲拼音文字在表達溝通上優於漢字。百年以來,漢字與其他文字頻頻交流,我們忽然發現漢字表達溝通的能力反倒大大超過拼音文字。以聯合國各國文字的法律文本爲例,中文本永遠頁碼最少。

 

由於漢字的系統複雜,其表現力呈現豐富性,使得漢文表達主客觀意思游刃有餘。幾千年來,在中國這塊國土上,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交替統治,無論統治時間長短,中華文化都是這塊土地上空獵獵作響的旗幟,漢字都以其堅實豐厚的基因支撐著中華大地。

 

無論是鮮卑人廢除自己的文字,啟用漢字,還是契丹人不使用漢字,創造自己的契丹文字,漢字都展現了它無可爭議的優越性。漢字形成的脈絡,通過幾代學者的努力,今天已知大概,但仍有不少撲朔迷離之處。漢字以硬筆(甲骨文)形成,經軟筆(毛筆)發揚完善,使之成爲古代文人必備技藝。漢字流暢的書寫,是每個文人的必須。毛筆的特性,讓漢字在輕重徐疾中搖曳生姿,讓漢字在點橫撇捺裡保持尊嚴。漢字作爲書法藝術的表現對象,大大優於繪畫中山水花草、翎毛走獸;書畫雖一家,長幼亦有序。近代文化的善及,硬筆西風東漸,上代人軟硬兼用,以軟爲主;這代人則棄軟用硬,但仍以軟筆之優劣評判硬筆,硬筆書法隨即而生。

 

甲骨文的硬之表現在刀行錐刻,故筆劃多剛直少委婉;秦以小篆統一文字,則多委婉少剛硬;等漢字定型尊爲楷體,一代楷模風行天下,至今仍是臨摹者的必由之路。

 

漢字的美在於間架結構,收放自如;永字八法,在剛柔相濟的毛筆之下成爲書寫者的基本功。美麗多變的漢字,少則一兩劃,多則卅餘劃,少可以寫的飽滿,多可以寫的緊湊;真草隸篆,四體書法,讓漢字變得美不勝收,讓文人在漢字書法面前永遠頂禮膜拜。

……

……漢字是中國文化的基因,它造就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爲我們幸運地留下先哲們的典籍,讓我們還有機會聆聽先哲的教誨,讓我們還能受益先哲絢爛如日的思想。我們渺小,是因爲面對強大的文化;我們敬畏,是因爲矗立在我們面前的豐碑如此神聖。這座豐碑由漢字鑄成,中華文化之所以有驚人的持續性和能量,是因爲中國人永遠不放棄漢字,永遠敬重漢字,永遠以漢字爲榮。這些優美而神秘的漢字組成的思想,讓今人與古人同樣享用,同樣幸福。

 

文字輸入  吳君濯

文字校對  胡非才



汉字的魅力


马未都


人类跨时空的沟通必须借助文字。时至今天,尽管有许多现代化的手段,比如录音录像,但这种复杂沟通仍旧依赖文字;尤其在文化传授上,如不借助文字,几乎没有办法准确有效地传授抽象的知识。人类的文明进步正是在于逐渐掌握了抽象的知识,并将其传承下去。

 

中国方块字以其独特的风貌与功能延续了几千年,让今人可以清晰地看懂古代时期的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如果心细,今人还能感受到古人的喜怒哀乐;汉字记录下来的历史真真切切,让我们对有文字以来的中华文明感慨,继而感激。

 

我们的感激来自殷商以来的甲骨文、金文的发明,来自稍加训练就可以看懂的大篆、小篆;两千年前的汉隶与今之文字已无大异,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没有的便利,当然就是一种幸福。五千年汉字的一脉相承,让我们面对它时沾沾自喜,尽管我们不知古人的读音如何,但古人的所思所想我们会了然于心。与古人沟通,在中国人看来并非难事,无论是《诗经》的“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还是《论语》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今天无论谁读都会会心一笑。

 

其实,我们与古人相隔不远,因为有汉字。汉字一字一义乃至多义,为我们提供了信息传达的丰富与方便。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信息传递的结果。世界范围内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一百个人中就有东汉的蔡伦,纸张的发明不只是书写的便利,更在于信息的浓缩,这种浓缩依赖汉字的精辟。汉字,尤其古汉文,能将复杂的事物表达得极为简洁:“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也能表达得极富哲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老子》);还能表述得极为优美:“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更能表达得极为通达:“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汉字的优势,我们过去认知不深,曾有一段时间迷惘,甚至误会,以为拼音文字在表达沟通上优于汉字。百年以来,汉字与其他文字频频交流,我们忽然发现汉字表达沟通的能力反倒大大超过拼音文字。以联合国各国文字的法律文本为例,中文本永远页码最少。

 

由于汉字的系统复杂,其表现力呈现丰富性,使得汉文表达主客观意思游刃有余。几千年来,在中国这块国土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交替统治,无论统治时间长短,中华文化都是这块土地上空猎猎作响的旗帜,汉字都以其坚实丰厚的基因支撑着中华大地。

 

无论是鲜卑人废除自己的文字,启用汉字,还是契丹人不使用汉字,创造自己的契丹文字,汉字都展现了它无可争议的优越性。汉字形成的脉络,通过几代学者的努力,今天已知大概,但仍有不少扑朔迷离之处。汉字以硬笔(甲骨文)形成,经软笔(毛笔)发扬完善,使之成为古代文人必备技艺。汉字流畅的书写,是每个文人的必须。毛笔的特性,让汉字在轻重徐疾中摇曳生姿,让汉字在点横撇捺里保持尊严。汉字作为书法艺术的表现对象,大大优于绘画中山水花草、翎毛走兽;书画虽一家,长幼亦有序。近代文化的善及,硬笔西风东渐,上代人软硬兼用,以软为主;这代人则弃软用硬,但仍以软笔之优劣评判硬笔,硬笔书法随即而生。

 

甲骨文的硬之表现在刀行锥刻,故笔划多刚直少委婉;秦以小篆统一文字,则多委婉少刚硬;等汉字定型尊为楷体,一代楷模风行天下,至今仍是临摹者的必由之路。

 

汉字的美在于间架结构,收放自如;永字八法,在刚柔相济的毛笔之下成为书写者的基本功。美丽多变的汉字,少则一两划,多则卅余划,少可以写的饱满,多可以写的紧凑;真草隶篆,四体书法,让汉字变得美不胜收,让文人在汉字书法面前永远顶礼膜拜。

……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因,它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我们幸运地留下先哲们的典籍,让我们还有机会聆听先哲的教诲,让我们还能受益先哲绚烂如日的思想。我们渺小,是因为面对强大的文化;我们敬畏,是因为矗立在我们面前的丰碑如此神圣。这座丰碑由汉字铸成,中华文化之所以有惊人的持续性和能量,是因为中国人永远不放弃汉字,永远敬重汉字,永远以汉字为荣。这些优美而神秘的汉字组成的思想,让今人与古人同样享用,同样幸福。

 

【相關閱讀】

劉軍衛先生:我欠漢字的(節選)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