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汉字:人类文明的密码(一)

博索 文字研究 2022-07-22

漢字:人類文明的密碼(一)

汉字:人类文明的密码(一)

|明代识字课本《新编相对四言》



天地万物,是一切文明的基础,人作为万物之灵,是文明的创造者。
人与天地万物的交互,人与人的交流,产生了信息、语言与文字。
天地万物、社会协作是信息的源头,语言与文字是信息的载体与工具。
以时空为坐标,华夏族群通过语言文字建立起了信息宇宙的坐标系,构筑了映射天地万物的信息世界。
《文心雕龙 原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
文字是怎么来的呢?
抽取天地万物独有之象,为天地命名。
圆为日之象,弦为月之象,水为流动之象,火为升腾之象。
“易”有三义,简易,变易,不易。易理不仅适用于卦象系统,也适用于文字系统,它们有着共同的逻辑基础。
惟其简易,方能事半功倍,广为应用;惟其变易,方能因化成变,应物无穷;惟其不易,方能映射天地,不失根本。
文字是对万物的抽象,因为万物之象锚定天地万物,自然能在概念的层面上构建一个信息宇宙。
语言与文字最大的区别是前者用声音承载信息,而后者通过物象与结构来呈现信息。
声音受限于时间,而物象则可以穿透时间与空间。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广袤的神州大地,更是发展出充满地域特点的众多方言,直到今天,语言的不同步仍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障碍。
文字的出现,让更大区域内的人群实现信息的数据共享、优化与传承,大大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粮食自然不会凭空而降,有了文字,就能更好的掌握节气变化的规律,依照农时安排农业生产,这必然带来产量剧增的农业效率革命,人类掌握了农业技术,后稷神的香火就少了。
天雨粟式的农业效率革命,是测定历法的天文学革命、疏通河渠的水利革命、传承经验的信息革命共同加成的结果。



在现有的人类文字当中,汉语的信息密度是最大的。
汉语的信息密度与产生汉字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人口密度、技术密度与社会协作密度共同成就了汉语的信息密度。
为什么游牧民族难以产生原生的文字?地广人稀、低技术条件、低协作程度的社会没有那么多的信息需求。简单的语音基本上已能满足其生产生活的全部需求。
打开字典,看看有多少王字旁,车字旁、马字旁的汉字,这些汉字大多产生于先秦时期。王字旁对应的是玉石文化的技术体系,车马对应的是机械制造与养殖驯化技术体系,从先秦车马各部件的命名方式与标准化程度,不难看出当时的社会化协作水平。
有了象形文字的锚定,借助声调变化与词语的组合,汉语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信息密度,这是单纯记录声音的字母语言所无法实现的。
汉语对抽象事物的命名方式也能说明华夏文明的现实基础。中国人说色彩的时候,喜欢用形容词锁定信息,雪白,鹅黄、茄紫、柳绿、天青。在白的颜色中又有雪白、玉白、米白、珍珠白、月白等层次丰富的细分颜色 。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通过锚定具体的物象,来获得相对确定的结果。
华夏文明的尺矩同样来自天地自然,累黍成尺,矩尺为量,度升为衡。



(待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