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幸福之道 | 孝的三境界,你在哪一界?

2017-12-11 文明西安高新


事事有学问,孝敬长辈也不例外。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孝经》传说是曾子著的,说孝是天经地义的。


过去每朝都说,圣朝以孝治天下,汉代各皇帝都有称号,前必加一个孝字。随着时代的改变,一些字词也会演变,比如孝顺一词。


社会在发展,知识日新月异,长辈的知识有年龄和时代的局限,比如电子产品,小年轻就强于老一辈。


所以事事要求孝顺长辈,那就成了愚孝。但是孝的核心是永恒不变的,孝心是不能变的。

不少人对孝的认识,停留在奉养父母的观念上,认为只要满足了父母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便是做到孝了。殊不知在“养亲”之外,“孝”还有更高的境界和层次。


按照《礼记》的说法,“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孝的最高层次是立德立功,为广大民众谋福利,使父母因自己的行为而得到他人、社会的颂扬和尊重;中间层次是守规矩,明礼法,避免让父母因自己的不当行为而蒙羞受辱;最低层次才是竭力供养,满足父母的衣、食、住、行之需。


这就告诉我们,孝道的实现并非仅仅以“养亲”为满足,更是一个渐进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第一境界

孝身

首先,养父母之身,也就是孝“身”,要在父母的衣食住行上留心、用心。

 

衣:四季更换的衣服要为父母及时准备好,款式、颜色、价格都要买适合老人品味的。

 

食:让老人口福不缺。老人想吃什么,就马上给老人准备,保证既健康又美味。

 

住:要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给老人提供最好的住所。

 

行:人老腿先老,行动要有人搀扶。多陪老人出去散散心,领着他们去旅游或是去附近的公园走走。

 

在奉养父母衣食住行的时候一定要诚敬只是供养父母,若不诚敬,则与饲养犬马没什么区别。

 

给父母物质上的满足,只是一种义务,还不算完整的孝。




第二境界

孝心


处处顺父母的心,称之为孝“心”。

 

“顺”即顺从接受父母的言教,让父母安乐,放心。人老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情就多了,我们要理解老人的心情,顺老人的心。

 

一方面让老人想到我们就高兴,不让老人牵挂,让老人放心;另一方面,要帮助老人解决他所牵挂的事,让老人安心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顺从父母要有原则和智慧。 45 32112 45 14746 0 0 3159 0 0:00:10 0:00:04 0:00:06 3159当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儿女如果盲目顺从,使他们陷于不仁不义的地步,那不算真孝。但也不要当面顶撞,应小心劝导他们改过向善。

 

再来就是先改变自己的性格,再顺父母的性格,才是真孝。

 

想尽孝,必须改掉脾气禀性,要有好性格。光心好,而性格不好,孝道也行不圆满。所以,缺乏心性修养的人,很难把孝道尽圆满。

 



第三境界

孝志、孝言、孝色


另外,还有孝志、孝言、孝色等。孝志,是按照老人的志向去做。孝言,是在老人面前说话态度和蔼,不大吵大叫。孝色,是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在老人面前都要笑呵呵的,和颜悦色。大孝难,孝色更难。虽然难做到,但要尽力去做好。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家、恪尽职守,最终建功立业、服务大众,这才是孝的圆满结果。

 

人能把孝道行到圆满了,家和业兴,国家安定。就是由小孝扩充到大孝,近孝推及到远孝。全社会的老人皆得其养,得享有子之乐,全得欢喜之心,以达到不独亲其亲的和乐景象。



资料来源于网络

© 版权声明Copyright statement

文章来源文明西安高新,欢迎分享,转载请标明来源.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5658agtxw&width=500&height=375&auto=0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文明校园创建|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文明骑行|高新街头,他们为文明代言!

·这些诗美了三千年,可这些字把学霸都要虐哭了

·高清|刚拍的,这一季的高新,美得没朋友!

·国家为志愿者“撑腰” 请坚信你的选择!

·“妈妈不哭,妈妈笑”,央视这则公益广告看哭了

·高清|刚拍的,这一季的高新,美得没朋友!

编辑/白胖胖 

审核/嘉珞 


好妈育计【幸福之道连载栏为您讲述如何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