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周末“悅”读|在最美的时光里,邂逅《诗经》

2017-12-16 为高新一中打call 文明西安高新

“小子,何莫学夫《诗》?”

众里寻她千百度。

或为雀鸣喈喈,鹿鸣呦呦;

或为君子卬卬,淑女修修;

或为瀼瀼零露,关关雎鸠;

或为骄骄草莠,依依杨柳。

恍惚千载,朦胧之间,

孔子、朱熹、方玉润都曾为她泼墨添彩,

多少文人骚客为她倾倒折腰……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以上便是来自西安高新一中

2020届2班 的赵昱杰关于《诗经》的感受。

恰阳光媚好,微风不燥。

在这美好的周末时光里,

让我们沐浴阳光,舒心品茶,

再手捧一本书——《诗经》,

氤氲在“书香”气息当中,

惬意、悦然之感油然而生。

跟随小编的脚步走进高新一中,

去看看那身处

最好年华的莘莘学子,

当他们邂逅了光彩熠熠的经典著作《诗经》,

又会发出怎样的吟咏,感悟……



西安高新第一中学  2020届2班 李梓暄


翻开历史的书页,我遇到了她们,如同一把火,用对自由与爱的追求烧红了整片《诗经》的天空,告诉世人何谓:伊人之尊。


“取妻如何?匪媒不得。”自古以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直是我国封建社会不可违背的婚姻法则。即使是在《诗经》的时代。周初,礼教初设,古风犹存,青年男女恋爱尚少禁忌,就随了“父母之言,亦可谓也”的叹息。然而《柏舟》中却有位女子在为与母亲发生争执叹息,千年之后的我遇到了这个勇于追求爱情的她,”髧彼两髦,实为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这位女子为追求爱情竟与母亲发生了争执,于这位千年前的弱女子而言是需要多么卡的勇气啊!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举动,却是惊天动地的思想改变。遇到她,仿佛遇到了古代封建陋习的慢慢长夜中那颗唯一还有着生命的勇气的星。这样的勇气正是为了捍卫选择的尊严,为了捍卫伊人的尊言。


爱情建立在物质上是我见到的最大的悲哀,然而我却在物质极度贫乏的先秦社会遇到了为了爱而奋不顾身的她。“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诗中所描绘的男子连衣裳都没有,可以说是一贫如洗了,而这位女子却毫不顾忌,反而担心男子受冻,表达着自己热烈的爱情。这样的奋不顾身正体现着女子敢于冲破世俗束缚,为爱抛下一切的真性情,这种对爱奋不顾身的追求正体现着伊人之尊。


古时,女人是爱与婚姻唯一的牺牲品,一旦被弃,女子的那份执着与痴情也随之深深地埋进婚姻和爱情的坟墓。然而在《诗经》中我却遇到了她。“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面对丈夫的无情,女子不但勇于抗争更为可贵的是没有沉溺于悲苦之中,而是用一种勇于承受和担当的精神来面对现实,表现出极为决绝的性格,不甘成为婚姻的牺牲者,追求爱情的同时不放弃自己独立的人格。当她在追求爱情的路上受挫,被冷落、遗弃,她就表现了不甘命运捉弄的大义凛然,这更是伊人之尊!


翻开《诗经》,一个个追求者独立与爱的女子跃然纸上,遇到她们,使我震撼,为这火一样的渴望自由的热情,这让后世饱受礼教束缚的女子较之晦涩的伊人之尊,感到无比震撼。

(指导教师:龚小菊)




遇《诗》,遇见三秦


西安高新第一中学 2020届4班 舒雄科


翻开《诗》的篇章,烂漫而洋溢鲜亮色彩的中原一隅,那方土地如玄铁般挺拔而坚韧,以无双之姿傲立寰宇内。它不度春风,却似浓厚至难以化开的墨,似刚劲而暴烈的黑焰,三秦大地,由此使我铭记。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读至此处,尽管身处萧瑟寒风中,春色满园依旧从字里行间扑入心底,引一涓涓清流滋润繁花锦簇;尽管“寤寐求之”,情意忐忑,淡淡愁绪中却还有雅致隽永透过轻纱淌遍全身,牵一方江南烟雨稍作点缀。可在那遥遥西北的砂砾戈壁间,狂风胁沙摧垮了精致的繁文缛节,一片空寂吞噬了柔和的低回婉转,于是乎,翻毛皮袄的包被下,嘶哑而粗犷的咆哮喷涌而出。


那是穆公殉葬三杰的时日了,老秦柱国英年早逝,举国一片沉痛低郁。不同于锦绣天堂中人遮遮蔽蔽自代“怨妇”的委婉,激愤的秦人堂堂正正吼出了“彼苍者天,歼我良人”的心声,将对秦穆公的不满及对子车氏三杰的悼念淋漓尽致地挥洒,丝毫不顾忌公室宗族的庞大势力,耿直敢言可见一斑。又如那无可避免的征战长路,老秦人也仅是坚定的一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同仇敌忾的气势早已荡开了那思乡恋家的绵绵之情——这也是大秦飞骑何以独力击败凶悍犬戎的依凭吧。


尽管历史年轮隆隆滚向前方,扫荡六合的皇朝也不过昙花一现,那从《诗》中伊始的悍秦气概却贯穿华夏数千年终不得消散。试看那琅嬛阁内二十四史,何处无秦人足迹,秦之悍风?不必说那秦王李世民因秦地猛士环绕得以坐稳天下,也不必说那宇文氏扶持西魏以关中为核心绝地雄起,单是那数百年主宰天下商旅的陕商,便足以由点及面地看到秦风了。陕商伊始于贫瘠积弱之地,兴发之端原在于陕甘茶马古道,但自古便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说,入蜀中尚且如此艰险,何况于西南崇山峻岭?不知多少日夜轮换,不知多少马帮途经,不知多少英魂落寞崖底,不知多少涕泪染湿衣襟,陕商才抱着一腔热血与昂扬斗志生生踩出这苦寒之地的经济生命线!即便如此,一心兴陕富陕的诸多三秦壮士仍前赴后继地走上这崎岖高岗,令我不由生出发自心底的尊敬。赳赳老秦之风,仍在绵延流传。


于《诗》的文化浩荡中,秦陕之民吼出了属于自己的一股刚毅之气。我与《诗》的相遇,令我对这熟悉的故乡,熟悉的人多了几分敬佩与热爱。遇《诗》,遇见三秦,遇见黄土上萦绕不息的粗犷,坚韧,暴烈与磅礴。

指导教师:龚小菊


来源:西安高新一中微信公众号,致谢!


© 版权声明Copyright statement

文章来源文明西安高新,欢迎分享,转载请标明来源.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5658agtxw&width=500&height=375&auto=0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文明校园创建|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文明骑行|高新街头,他们为文明代言!

·这些诗美了三千年,可这些字把学霸都要虐哭了

·高清|刚拍的,这一季的高新,美得没朋友!

·国家为志愿者“撑腰” 请坚信你的选择!

·“妈妈不哭,妈妈笑”,央视这则公益广告看哭了

·高清|刚拍的,这一季的高新,美得没朋友!


编辑/狂扁狮子的猫

审核/嘉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