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手机里的日历再次弹出放假提示,随着元旦假期的开始,老徐才回忆起辞职已经步入第9个年头了,不禁回想起曾经那熟悉的公检法和以往的前同事们。9年了目睹如今的公检法和曾经的公检法,深感变化巨大,感叹良多。当社会进入到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发声的渠道,从辩证法的角度,无论你说什么,都能找到相反的观点进行反驳。所以他们对内怕被误解,对外怕惹争议,流量的红利似乎与他们无关,因为有无数的前车之鉴证明: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他们仿佛成了消失的网民。他们害怕讲错话被误解,害怕朋友圈被单位领导、同事看到,对号入座,引发联想,过度解读,已经基本都变成了三天可见。高兴了不敢表达,怕领导认为你小日子过得很舒坦,看来是没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工作量不饱和;烦恼了不敢诉说,怕被人认为在发牢骚,态度不够积极;愤怒了更不敢发泄,怕被解读为对单位或者领导有意见。最终成为一个无情的工作机器。失声也是一种避祸思想。公检法在职人员在网络上消失,与现实中不愿意穿单位制服上街的原理一样,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曾经的职业自豪感,如今却不足为外人道。 回忆起当年,大家可以拿工作日常和同事关系在朋友圈相互消遣调侃打趣,而不必有过多的负担,无所顾忌的年代,似乎再也回不去了。现在外面企业的很多适合于公检法辞职的部门负责人都是老一辈的辞职的,有时候面试想辞职的在职人员,经常会发出感慨,怎么会看着如此胆小谨慎,连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都不敢,让人不免唏嘘。或许如同《肖申克的救赎》里老布一样,与外面的社会仿佛不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已经被体制化了,没有了自己的想法,更不敢有自己的想法。想当年那些愿意讲:“好好干工作,有事我顶着”的江湖气领导已经逐渐消失,愿意主动帮下属分担和解决生活困难的领导也在逐步减少。如今的领导更重要的是合规免责,面对越来越多的条条框框,不得不更加谨慎小心。领导也是身不由己,不是他们不想护短,不想主动去帮助解决困难,哪个领导都想指挥下属称心如意,用起来得心应手,也是谁都明白想指挥如意必然需要和下属建立深厚的感情,而建立深厚感情的最好用的办法就是主动、担当。但是如今的环境下,这样的领导是没有什么生存空间的,并非他们不想,而是他们不能。在过去的宽松环境下,领导的自主权也会大一些,只要工作的主要目标实现了,对于边边角角一些无伤大雅的差错,领导挡一挡也就过去了。所以不是领导不愿意担当,而是已经失去了担当的环境,动不动追责让他们脊背发凉。不是领导硬不起腰杆,而是他们的后腰也被人拿刀顶着,不知道自己命运在何方。人首先要为自己考虑,才能去考虑别人,这是人性,不需要过度指责。一是各种检查、考核、评比有增无减。名目繁多的线上学习考核平台,光是每天操作挂机,就能让人血压飙升,更不用提各种手抄笔记,各级领导重要讲话,不但要应知应会,还要入脑入心,随时应对突击检查、随机抽查。为了信息被采用,年底加分、成绩出亮点,各种报表、动态信息天天要、周周报、经验总结月月报。各种一票否决事项有时多达十几项,一样不过关,全年白忙活。往往是上级的任务文件层层转发到基层,大半年已经过去了,还没怎么开展实质性的工作,接着就要报进度报总结了。大到每个上级部门、小到上级每个科室,都可以设置考核项目,压力层层传导,每一级都能转发个文件,往下分解传导,最终都落到最基层的一线干警头上。若是单独考核,那是得一波又一波的接待,你方唱罢我登场;若是联合考核组“一锅烩”,那就需要三头六臂,浑身是嘴,焦头烂额。 二是工作要求不接地气。最搞笑的是一些领导们鼓捣出来的满意率评价,公检法机关要达到让当事人100%满意,这根本就是不接地气。公安拘留、检察院批捕、法院判刑过后,让干警去追着回访当事人要“十分满意”评价,用当事人的话说:我满意个嘚儿啊。槽点多的还有个别系统和个别地区的一人多能。公检法作为专业性极强的行业,本来应该注重岗位专业化,才能把工作做到极致。但是现在打着“分工不分家”的名义,事实上变成了“分家不分工”。哪怕不是一个部门、一个警种的,所有的活还是都得干,动不动就加码备勤驻寝,反诈人人有责、禁毒人人有责、消防安全人人有责,天天打卡、转发、点赞、评论,使民警根本无法专心办案做本职业务。可谓是考虑到了基层可以遇到的种种情况,唯独没有考虑到基层干警本身的实际情况。把基层干警机械化、万能化、理想化,忽略了人的精力有限、特长不同。三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打老虎大家都支持,只是让大家跟着打老虎一起挨板子就不科学了,领导在位的时候,我等小虾米就是想和他有瓜葛,他也看不上呀,更何况他都落马了,我等小虾米就更不会跟他有瓜葛了。毕竟老虎吃肉的时候,基层可是连味儿都没闻着。腐败的领导捞好处的时候,没基层干警的份儿,领导倒台了,基层的兄弟们反而要深刻反思,开展自查自纠,划清界限。一人吃肉,集体挨揍,坏人犯病,好人吃药。跟谁说理去?躺平是近两三年才火起来的词,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摆烂,堪称“非暴力不合作”的翻版。如今在职的也有很多人,亲身经历了太多的不合理、不公平,却无力改变现状,又不甘于一直被领导画饼或者逆来顺受,躺平也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在跟一些体制内的领导聊天时,普遍有一个感受,那就是年轻人上班即躺平,“特通透”,啥都不会,也不学,根本不吃画饼那一套,勉强哄着干点活,搞不好自己还得返工,让人看着就气不打一处来,几次搞得你就不找他干活了。其实这也不能怪年轻人,而是干事的环境太让人心灰意冷了。如果但凡你干一点实事,就有无数的规矩约束你,相反只要你不干事,就不用受那些规矩的制约,相信傻子都知道怎么选。干得多不一定得到提拔重用,反而出错的概率更大,受到的追责越来越严厉,干部的积极性被抹杀。现在还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拿现在的标准去衡量过去的事,这会让大多数干实事的领导和干部都中枪。因为这是属于先射箭,后画靶子——不讲武德啊。当年没有严格具体的规则,只要结果不问过程,在若干年后再用现在的眼光和标准去找瑕疵,必然一找一个准。曾经的干的事越多,给今天埋下的雷就越多,被找的毛病就越多,要写的说明就越多。如果说自己干的事被挑毛病,那也就认了,可要是历史遗留问题也算到现任的头上,那就真是躺着中枪了。相信体制内的许多领导和朋友都曾经遇到过或者正在被类似的问题困扰。面对一个单位历史上已经既成事实的问题,很少有人能主动去翻出来,再去推翻之前的做法,打破之前的平衡,这不纯纯的无事生非激化矛盾么?新的工作还干不完,哪有时间和精力让你去翻陈芝麻烂谷子的旧账?但是问题在你的任上被翻出来了,配合整改、追责、做检查、擦屁股一样少不了。得,这下手上新的工作都得被迫停掉,配合钦差老爷们的传唤,随时聆训,搞不好还得挨个处分背个锅。相信经过了这么几轮的“洗礼”,再有干事创业热情的人都会被冷水浇灭。不如就地卧倒,什么躺平、侧卧、摆烂就不稀奇了。既不收钱,也不干事,油盐不进,明哲保身,可保太平,而最终受损害的,就只有老百姓了。过去辞职的人,辞职理由多数都是想自由自在一点,想多赚点钱回报家庭,为了追求个人更大的可能性,选择主动迈出辞职的一步,加入冒险者的行列,有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洒脱,和“乾坤未定,你我皆黑马”的豪迈。如今的辞职人,多数都是有点受不了体制内生存环境的意思。每天去上班的心情已经到了比上坟还难受的程度,很多兄弟是为了不至于抑郁而辞职,只为寻求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解脱。这一点,有一个2017年辞职的朋友用亲身经历作了对比。2017年从公安辞职后,过了几年感觉外面的经济形势堪忧,他感觉还是考回体制内保险,于是2022年再次考入某市法院,然而只干了几个月,试用期还没过,感觉已经无法适应里面的环境,就又一次辞职不干了。他出来和我们谈感想就是“如今的公检法啊,压根不是我们当年的公检法了,以前是天天干业务,现在是天天干虚务”。我们这些辞职的在一起喝酒时有个经久不衰的话题,那就是如果再让我们重新回到体制内,按照如今的纪律规范,需要多久攒够两次记大过处分卷铺盖走人?估计几个月吧,一次是喝大酒再加一次出入娱乐场所。现在对公务员的要求是圣人标准,不贪财不好色,不喝酒不娱乐。网是越织越密,纪律规范越来越多,如同套在脖子上的绳索,让人越来越透不过气。但是事实证明,只有一个正常的有血有肉的人,才是真实的,才会对他人有共情之心。一切与人性作对的东西,都只能是虚伪的人才能做到。这也反过来造成了体制内的逆淘汰效应,就像岳不群、来俊臣之流的伪君子才能做到表面的无私,这样的人上位了必然是酷吏,会对下属更加没人性,对人民群众就更不用谈血肉感情了。如同发明“瞪眼班”的落马傅,最有名的名言就是“你们监狱部门的警察素质也太差了,值个班怎么就死了呢”。所以适度的纪律约束,老徐是完全支持的,但是做事要有尺度,要求一个人不像人似的“绝对无私”,那是永远都不可能做到的。以前的时代,公检法同事关系相比如今,更加融洽,大家可以一起喝酒,一起侃大山,从历史侃到时事,侃各种各样的想法,而不用那么担心小人告密。即使有小人告密,那时的领导风格也不太一样,多数哈哈一笑了之,甚至会对打小报告的人嗤之以鼻。如今的你们呢?还敢这样么?据我所知,如今晚上出去和朋友喝个闲酒,恐怕都不敢和不熟的同事提吧,因为现在有一种鼓励告密的风气,不得不互相提防。而现在只要有人举报,就要上纲上线进行调查。就算最后查不出来个子丑寅卯,那也是癞蛤蟆蹦到脚面上——它不咬你,它恶心你。如果正在人事调整的节骨眼上,那就是恶心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