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量的案件涌入法院是对法律和司法的信任,请善待这份信任和期盼

烟语法 烟语法明
2024-09-05

烟语君有一亲戚,家里屡次被楼上漏水给淹了,而且淹的很严重,卫生间、厨房、客厅的天花板、墙面、地板,都过水多次。每发生一次淹水,亲戚都到楼上找,都到物业、社区找。一开始楼上根本不承认,后来在社区人员的共同认定下承认了,答应赔偿两千元。

亲戚不同意,认为给自己造成的损失,何止两千元?亲戚自己找了一个装修公司给出一个修复报价,需要3万多元。社区里也给调解无果了,开具了证明,让去法院起诉。亲戚征求烟语君的意见,烟语君给他说,能不去起诉就别去起诉,因为现在打官司太难了。
以这种相邻权损害赔偿为例,如果对方不承认漏水的话,至少需要搞两个司法鉴定,一个是漏水原因的鉴定,一个是造成损失金额的鉴定,加上目前的法院立案周期、申请执行周期,一个官司下来,至少需要两年。即便是官司打赢了,还涉及到能不能执行的问题、邻里关系的问题、今后漏不漏水的问题等等。
亲戚不信,生气的说,我都看了电视上的类似案件,法院都是判决楼上承担赔偿责任,还让老百姓有了这样的纠纷,要积极的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你就是不想帮忙罢了,我自己去找律师去。
烟语君说,你的情况,可以找申请法律援助试试。亲戚已经八十多岁了,也是想让他省点钱。亲戚真的去了,接待他的据说还是个律所主任,给出的答复是,被淹的房子虽然是老人在住,但房屋买卖合同是子女的名字,这不符合法律援助的条件。考虑到老人的条件,最少5000元,律所主任就能接下这个案子,帮他打完全部流程。
亲戚哪能拿出5000元?回头又来找烟语君称,你给写个诉状吧,我自己去打官司。今年5月份,亲戚的案子按照法院的要求,一番历程的查询到了被告具体的身份证信息之后,才在当地法院网上立上了案。从哪以后,亲戚就开始天天催烟语君,他的案子什么时候开庭、什么时候有结果。
烟语君跟他讲,法院现在立案所需要的时间,至少要几个月,除非你自己天天去催,如果不信的话,你自己去看看就知道了。亲戚不信,真的自己坐着公交车去了,而且......
亲戚去了第一次,得到的答复是,已经分给下面的法庭进行调解了,回去等消息吧。(亲戚回来这么说,烟语君告诉他,你再去问问分给哪个法官了,你去找法官问问需要你做什么啊?)
亲戚去了第二次,得知了调解法官的名字(很可能不是法官,就是诉前调解人员),又直接去了法庭找到了调解法官,得到的答复是,回去等消息吧,有结果会通知的。
过了十来天,一点消息也没有,亲戚又去法庭找调解法官(亲戚是这么称呼的),要求抓紧时间处理,得到的答复是,这个案子既然这么着急,那就不调解了,案子已经退回立案庭了。
亲戚又跑到了立案庭,询问案件什么时间能立案,得到的答复是,案件已经转给承办法官了。亲戚回来很高兴,称案件已经立上了。可既然已经立案了,为何手机短信没通知交费呢?
亲戚又跑去法院立案庭,问承办法官是谁,为啥没有通知立案交费,得到的答复是,回去等通知吧!
两个多月时间,八十多岁的亲戚跑了法院至少五趟(这还是他自己亲口告诉的次数,不知道还去了其他次数没有),最后连个案子都没立上,得到的答复是根本没有明确答复的“回去等通知吧”。
如此的遭遇,亲戚彻底从电视上学来的对法律和司法充满信心,成了泄了气的皮球满肚子的抱怨,甚至埋怨自己和烟语君,要是花5000元找个律师可能就不会连案子都立不上了。烟语君反问他,你觉得律师会为了你的5000元去得罪法院?亲戚说,律师难道不会给法官送点礼,让案子快点处理?难道对方找人了?.....

亲戚又说,大不了这个官司我不打了,这个纠纷我自己解决,楼上也别想住清闲了。事情也真的如此走向,亲戚不断地举报下,楼上的水已经被社区停了,而且经不起亲戚的不断上门索赔,据说楼上已经搬走了,正在发布消息卖房子。可是,淹水造成的赔偿问题呢?

此前文章也曾写过分析过,目前各地法院乃至最高法院已经坦承,“案多人少”已经成了目前法院最大的问题,全国法官2023年人均结案已经达到356件。很多法院网友纷纷表示,为了完成结案任务,加班加点已经成了工作的常态,如果完不成结案任务,或是100多项的考核指标达不到领导要求的话,自己的绩效乃至晋升,都要受到影响。

于是乎,不少的法院便将控制立案数量,当成了完成考核指标、让审判数据漂亮的“致胜法宝”。虽然最高法院还在三令五申的强调立案登记制,但各级的12368早就对不立案的投诉已经不以为然的“免疫”了,因为都知道怎么回事儿,各级法院也是“没有办法”而为之。

最了解这种情况的,当然是全国几十万的律师,可是,又有几个律师会在接案之前告诉当事人现在的案子不好立呢?如果如实相告的话,当事人还会聘请自己吗?尤其是,你如实相告时,别的律师却在说立案没问题,七天之内保证立案。

就比如,烟语君告诉亲戚这个案子最好别起诉时,有律所主任就在保证,只要5000元就能保证案子能顺利结案,根本不会告诉亲戚连立案都困难。试想,如果亲戚真花钱委托了律师,两个多月案子都立不上,他花了这么多钱,又会去怪谁呢?

司法案例宣传的很好,司法数据上结案也很快,老百姓就真的信了,认为遭受了不法侵害,就应该通过诉讼的方式维护权益,可真的到了诉讼的时候,才会知道步步艰难,直到“从电视上学来的对法律和司法充满信心,成了泄了气的皮球满肚子的抱怨”。

为何不能保持司法数据跟司法现实的一致性呢?长期的只求数据漂亮,各地法院想尽办法完成数据表面任务,只会导致压力被层层传导给当事人,要么是立案时间越来越长,要么是审理案件质量越来越粗。

导致的结果是,当事人坚持诉讼的,就会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不断加深跟律师、法官、法院之间的矛盾;当事人耗不起诉讼的,就会采用自己去解决矛盾纠纷,就如同亲戚那样,断水、吵架......;也有人发现了门道的,那就是能当被告也不当原告,不是有人已经喊出了,“有本事你去告我啊”。

如此的结果,真的不应该是致力于建设法治社会应该出现的!在法律圈,流传着一种很不好的观点:对法院有意见,那就不要来起诉啊?其实,能到法院起诉的,都是对法律、司法抱有信心的;能跟法官据理力争的,都是对法官主持公道抱有期盼的,请善待这份信心和期盼!法官难,律师难,其实当事人才是最难的!

有人一定会说,为什么不写出是哪个法院?写出来,肯定法院会来找我,案子会立上,但文章也会要求删除。就算亲戚的案子立上了,是按照正常的次序立的吗?对其他还在排队等待立案的,公平吗?这样的现象,是一家法院如此吗?

  往期文章:案子在法院经过这么多重复处理,是提高还是降低效率?


  往期文章:离婚有多难?结婚15年的丈夫是用假身份的逃犯,还是离不了


  往期文章:“垂帘听审”模式终究没有得以推行,案件被移送异地法院审理


  往期文章:法院二审推翻一审结果,一审法官会被追责吗?


  为方便与网沟通,法律爱好者可添加小编微信号:kelly489112(劳拉)为好友,以组建法明法律微信群交流。请注明职业,以便分类建群。也欢迎法律网友投稿。本号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其他媒体(不包括朋友圈)进行转载,侵权追究法律责任。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烟语法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