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文投稿有啥门道?核心期刊编辑给你支招!

法研在线 2021-09-16

学术论文发表过程中,论文的思想性、原创性、创新性等固然重要,但与此同时,掌握一定的投稿技巧,将提高论文的录用概率。本文重点谈谈一些有助于作者论文发表的投稿策略。


1

提高论文吸引力



学术期刊编辑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稿件,因此学术论文必须要能很快抓住编辑的眼球,引起编辑的兴趣,这就要求论文的选题新颖、论证严密、格式规范。


(一) 论文选题要新颖


学术期刊的选题决定了一段时间内刊物发稿的方向和思路,符合刊物选题的论文,更容易引起编辑的兴趣。


有鉴于此,研究者应密切关注研究专业领域内的理论前沿和社会热点,具体途径包括:


第一,许多学术期刊会公布年度重度选题,研究者可以以此作为参考;

第二,许多知名网站、学者、研究团队会对年度热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第三,密切关注各类国家级、省部级课题项目的立项情况,它们代表了宏观层面一段时期内的重大或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

第四,积极参加领域内的学术会议,可以获得大量信息,同时也可以了解同行的研究进展。


(二)论证过程要严密


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无所谓对错,关键在于作者能够有理有据、自圆其说,而且论述过程应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论文的逻辑性和严密性首先体现在文章的摘要以及标题的设置上。编辑拿到稿子,会依据文章的题目、摘要以及各级标题做出初步判断。


文章题目非常重要,是整篇文章的关键所在,成功的论文题目就是能够成为“标题党”,能够吸引编辑和读者的眼球。


论文摘要是对论文重要信息的凝练,作者必须有条理、通顺、简要地对文章内容加以概括。好的摘要,即使不阅读全文,也能从中获悉论文必要信息。


学术论文通常要用分级标题将文章分成几个部分,标题的设置应言简意赅、主题突出、语言规范、形式考究,同时应注意标题之间的逻辑性和层次性。


(三)论文格式要规范


论文的质量固然重要,格式的规范性同样不能忽视。但所谓规范性,也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因学术期刊的不同要求而异。因此,作者在投稿前,务必要阅读欲投期刊的投稿要求,并参阅刊物近期发表的论文的相应格式。


2

注重投稿技巧



(一) 准确选择投稿期刊


学术期刊动辄二三个月的审稿期使得作者准确选择期刊变得非常重要。通常来说,向哪些刊物投稿,作者在写作之前或者写作过程中就会有一个大致范围。


但具体到投稿期刊的选择,笔者认为:


首先,作者需要根据论文选题、同类题目的发表情况、文章学术水平和自己发表需要列定一个期刊清单。


其次,研读清单中的期刊,了解其文章风格、栏目设置、近期选题、学术影响力等,据此进一步缩小欲投期刊的目录范围。


最后,依据文章的学术水平、期刊的影响因子、发表周期等对期刊进行先后排序,选定投稿期刊。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可以很方便地在网上查到不同期刊的投稿经验,作为参考。


(二)注重投稿方法和沟通技巧


确定欲投的学术期刊后,应依据刊物公开的“投稿须知”或者近期发表稿件修改文章格式,并在稿件上注明作者简介、电子邮箱、联系方式等信息,以方便编辑与之联系。此外,作者还可以附上较为详细的学术成果简介,尤其是青年研究者,以使编辑更快地了解作者的学术水平和能力。


当然,如果稿件可以得到领域内知名学者、专家的推荐,稿件更容易引起编辑的注意,但多数情况下作者都需要自投稿件。学术期刊的投稿主要包括网上投稿系统、电子邮箱投稿等。


使用网上投稿系统投稿,作者只需要按照引导一步步完善稿件信息即可,而且可以实时了解审稿进度,如果刊物的网上投稿系统已经较为成熟,推荐作者投稿时优先使用网上投稿系统。


如果期刊主要通过电子邮件接收稿件,作者应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从编辑的角度来看,更希望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稿件相关信息,如文章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等,因此最好在邮件标题和正文中注明;


其次,文章正文以附件的形式发送,更方便编辑审读;


再次,如果投稿时只是将论文以附件的形式发出,正文中没有任何内容,容易给编辑留下期刊不被重视的印象,因此建议作者邮件正文中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或者文章。


(三)一稿一投


实际工作中,邮箱中通常会收到作者群发的投稿文章,对于这类文章和作者,即使选题很好、文章质量很好,编辑也会心有忌惮。论文投稿的时候,期刊投稿须知中通常都会注明:请勿一稿多投。


如果是一些时效性很强的稿件,怕等待太久错过发表的最佳时机。作者可在投稿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主动联系期刊,咨询稿件审稿进度,据此确定是等待还是改投。


(四)认真对待论文修改建议


国内大多数学术期刊都实行“三审制”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以保证审稿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期刊审稿人大都是领域内的专家,因此对于每一条修改建议,作者都要认真对待,仔细分析。


如果认同审稿人的审稿建议,就按照建议对文章进行一一修改,并给出详细的修改说明,同时保留修改痕迹,以方便审稿专家和编辑再次审读。


如果作者不认同审稿人的修改意见,应当慎重和认真地给予详细说明,有理有据地与审稿人探讨。


(五)冷静对待拒稿


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有被拒稿的经历。收到拒稿信后,作者应礼貌地予以回复,然后冷静分析被拒稿的原因,是期刊选择不合适,还是论文自身有待继续完善。


如果是因为期刊选择不合适,作者重新选择最初划定的期刊目录中的下一个期刊即可。如果是论文自身的质量有待提高,则需要作者继续研读文献,请教专家、编辑和同行,对论文加以修改和完善。 


来源:壹学者(ID:my1xuezhe)


第十届公共治理青年论坛邀请函

全国部分法学院简介汇编(截至2019.07.14)

“公共安全治理与保安行业发展”论坛征文通知

第二十四届全国高校法学院院长(系主任)联席会通知

“数据治理与法律发展”学术研讨会 暨中国行为法学会软法研究分会2019年年会邀请函/会议通知

清华大学2020年各院系博士生招生简章及清华各院系博士生招生说明

如何做法学研究的经典论断

关于CSSCI收录台湾学术期刊的公告

第三届“法律大数据研究与应用”会议通知(第1号)

关于举办吉林大学第十二届博士生学术论坛法学分论坛的通知

2019年度中国检察教育培训网络学院“微课程”征集公告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第十届中青年宪法学者优秀科研成果评奖通知

“新文科建设与卓越法治人才培养”高端论坛会议简报

第七届“全国司法文明博士生、博士后论坛” 征文公告

首届“青少年法治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通知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