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不能停留在给出一个大方向就让学生自生自灭
题目显得耸人听闻,其实这句话在学术界已经流传了一段时间。
在导师与研究生之间,比较正常的关系应该是:
导师给研究生提供基础平台,同时就该领域的基础、发展前沿、面临问题和未来趋势对学生进行指导;而学生,则遍读该领域的相关文献,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获得学位并成为该领域某种程度上的专家。
可现在的情况是,不少研究生都在进行自我指导。随着“复制+粘贴”的论文被越来越多地发现,导师的职责也就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人们会觉得困惑:难道在选择论文方向和课题时导师并没有说过什么吗?如果导师介入了论文的选题和研究,那怎么可能出现全盘复制的恶劣后果呢?
事实上,现在确实有部分导师在指导研究生上完全放任自流了,一方面对于学生的研究工作不闻不问,另外一个方面却是把学生的成果占为己有。
我在多个场合也听过多个教授或学生自己这么说: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啥也不做”的导师培养成院士。
请注意,这里有一个“啥也不做”作为限定词。
如果导师本身依然活跃在科研前沿,那么,指导学生共同发表论文,在科学上有所创新,在达到一定水平后,导师去申请受人尊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完全正当,也就不会存在什么非议。
可是,确实存在有导师自己已经不做科研,对学生的指导也仅限于给出一个大方向。比如:供应链管理,你去做吧。可是,供应链管理中的问题多了,做什么呢?那就要完全依靠学生自己去查问题,找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如果这样的导师还希望能够申请院士,那么,就是不折不扣地“被学生培养成院士”。
某导师原来也曾作过不错的科研,但距离我们心目中合格的院士水准还差不少,如果该导师还想当院士,怎么办?我把整个过程做了一个简单描述。
01
找资源
02
招到聪明勤奋的学生
03
逼学生
04
用学生的成果去申请院士
05
申请院士失败的话,就回到第二步或第三步再来一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