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南大学法学院“硕士及博士生的学习与研究”学术沙龙成功举行

法研在线 2021-09-17

来源:东南法学

2019年11月4日,东南大学法学院“硕士及博士生的学习与研究”主题青年学术沙龙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成功举办。本次沙龙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主题为“硕士与博士生的学习与研究”,由中国民事诉讼法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法学院张卫平教授担任本环节主讲嘉宾。第二环节为东南大学法学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检察研究基地名誉主任聘任仪式。沙龙由我院汪进元教授主持,法学院部分硕士、博士及教师参与了本次沙龙。

会议致辞

沙龙伊始,汪进元教授代表学院致欢迎辞。汪进元教授向沙龙的主讲嘉宾张卫平教授致以诚挚的感谢,也向参与的师生表示热烈欢迎。汪进元教授指出,高校法学教育容易忽视研究生教育,而基于研究生的本科阶段课程设置、教育水平上的差异,因此本问题更应当受到重视。随后,汪进元教授对法学院建院历史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希望本次学术沙龙能够帮助硕士博士研究生解决学习和研究中的问题。

 硕士与博士学习研究的特点

围绕硕士与博士生学习研究的话题,张卫平教授首先分析了两者在特点上的区别。

1、硕士学习的特点。他指出,在学习方面,本科阶段相较于硕士需要全面系统地学习法学知识,以吸收为主,不会过多地进行批判和质疑,因为后者一般建立在初步体系化的知识和概念之上。而硕士阶段则转变为系统地学习特定专业的法学知识,一方面是继续吸收特定理论并加以应用,另一方面则开始提倡质疑精神。不同于博士,硕士阶段的学习不以硕士论文为中心,硕士论文是重要的环节但非完全以其为标准来评价硕士学习的成功与否。在科研方面,张卫平教授指出,硕士生的论文一般限于能力与经验并不要求创新。与存在偶然成分的自然科学不同,因为社会科学无法被直接验证,因此社会科学的观点需要长期的实践和认同。所以法学生硕士阶段的基础课程依然以学习为主,相对而言,博士生阶段则不以课堂学习为重。

2、博士学习的特点。博士阶段的学习更强调专业的深化、细化研究,博士论文是博士阶段最主要甚至是决定性的成果,体现了博士阶段学习和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博士论文的完成和通过是评价博士学习的重点。张卫平教授以德国、日本大学为例,指出国外博士子在招收和培养上与中国区别很大,但是相同点都在于需要博士进行自学。博士生的学习是根据各自的课题和文章进行的,每个博士学习的领域和方向都有所不同。以民事诉讼法为例,如果侧重法哲学领域则需要学习大量法哲学和法理学内容,如果侧重经济问题,那么则需要学习法经济学和经济学内容等。

3、外语学习及留学规划。张卫平教授强调,在条件允许时博士阶段应当掌握一门第二外语。对于具备英语基础的,可以根据研究方向选择学习德语、日语、法语等。他建议,最好用一年的时间基本上具备外文文献的阅读能力。如学习商法、知识产权法、刑事诉讼法等应熟练掌握英语,而刑法、民法、民事诉讼法等最好有德语、日语等第二外语。学习语言的原因是因为语言承载了先进发达的法律制度文化。张卫平教授指出,研究生和博士应当走出国门,最好能够在硕士、博士期间取得国外硕士、博士的双学位,使自己在竞争中更具有优势。对于学校的选择,张卫平教授则认为非学术方向可以优先考虑美国等影响力较大的国家


 硕士与博士的论文写作

张卫平教授指出,硕士与博士生论文的重点在于选题,特别说明了博士论文的特殊性。

1、论文主题选择的基本方法。根据要求,硕士论文一般为两万到五万字,博士论文一般为十五到几十万字,而发表在核心期刊刊上的论文一般是一万两千到一万五千字。受篇幅影响,博士论文的选题比一般论文简单。简单之处在于博士论文可以把其他论文中的问题放大和深化。一般论文的字数有限,往往难以全面阐述,而博士论文就可以对观点扩展讨论。博士生要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对已经发表的主题深挖、扩展,梳理历史、横向扩展、纵向扩展,运用实务预测未来。

2、论文主题选择的基本要求。一般论文和博士论文的选择不同,博士论文问题的发现和主题的阐述一般不具有时效性,尤其不能以制定中的司法解释和短篇的法律作为主题。且博士论文一般要求单一主题,不允许副主题或多个主题。而作为一般论文则需要时效性,硕士论文也可以研究时效性的话题。硕士论文及博士撰写的一般论文可以选取当下的社会话题,但博士论文不能以现象作为主题,博士论文的命题一定是概念性的、学术性的、理论性的。仅仅围绕社会现象则所涉及的往往是政治学而非法学问题。而硕士论文则可以写一些技术性的命题。澄清概念不适合硕士生与博士生。硕士和博士容易在概念的矛盾中发现问题,但是应当尽量避免尝试进行终结性的概念界定,因为概念必然存在不同理解,纠缠概念没有意义。

3、论文主题发现的基本途径。发现问题需要广泛的阅读和勤奋的思考,扎实的基础决定了在问题的收获和发现。张卫平教授以“彭宇案”、“于欢案”、区块链等社会热点问题为例,强调了要从社会争论、案例、新闻中去发现思考法律问题的本质,指出紧随热点有助于论文的发表。也可以从律师事务所网页中发现问题。大型律师事务所往往会在网页上讨论诉讼中未被采纳的观点,而这些观点就可以成为法学研究的对象。

4、外文资料的运用。博士生和硕士生拥有外语优势,易于收集外文资料,但应当掌握运用方法。应该以中国问题为主,先分析问题的形成,再讨论现有解决对策和对策的性质,以及这种是否充分完善,然后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其中把外文资料作为自己论证的方法和工具,最后分析可能的结果和对未来的预测。将外国的理论制度作为自己论证的材料,符合当今理论自信、解决中国问题的要求。

 民事检察基地聘任仪式

沙龙进入第二个环节,为推动东南大学法学院民事检察研究基地建设,基地决定聘请张卫平教授担任基地的名誉主任。刘艳红院长为张卫平教授颁发聘书。

随后,张卫平教授还与我院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对同学们在学习研究中的问题进行了回答和讨论,张卫平教授渊博的学识、广阔的视野和幽默的语言赢得了在座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沙龙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文稿、排版:季晨佳

摄影:高地

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9年年会在上海政法学院举行
“社会变迁与刑法学发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
东南法学实践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法学实践教育中心成立大会邀请函
中国知识产权管理网络项目运行与协调会议预告(20191107-1108)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
“贸大法学院学生法律沙龙”第20期征文通知
关于开展“法大故事”作品征集评选活动的通知
这道简单的数学题我一直不敢算,因为害怕法学博士生看到......
央财法学院举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指导意见》实施焦点问题研讨会
一位C刊编辑对青年学者的叮嘱
法学讲座4则汇编
湖北省法学会犯罪学研究会2019年年会通知
司法部公开征集2020年立法项目建议
第五届“法治中国·湘江论坛”征文启事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兼职编辑招聘启事
《法律科学》2020年第一期已经确定啦!3篇为90后作品!还有...
互联网司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高峰论坛
第八届岳麓刑事法论坛公告
《中国法硕》报征稿启事
福建省2019年度省社科规划项目省法学会专项申报通知
陈瑞华教授来啦,第二届“安徽刑事司法沙龙”和第87期“尚权刑辩沙龙”24日在合肥举行,报名从速!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
欢迎通过领取红包的方式支持我们
直接复制下面的这段话然后打开支付宝即可
打开支付宝首页搜“520034101”领红包,领到大红包的小伙伴赶紧使用哦!
法学讲座汇编
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2019年年会暨“卓越法治人才培养与法学教育”论坛在上海召开
“法治与改革国际高端论坛:诉讼法与司法文明”征文获奖名单公示
第二届刑辩经纬论坛在南京大学法学院顺利召开

2019-2020年度优秀集刊、优秀新创集刊、CNI名录集刊发布

安徽省刑法、刑诉法研究会年会论文征集通知

关于第十二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博士论坛征文的通知

《网络信息法学研究》征稿启事

关于召开广西经济法学研究会2019学术年会的预通知

第四届中国法律实证研究年会会议通知

今天正式推荐你关注一个专注于刊载法学学术征文、会议、期刊信息的公众号

“仰望星空·新格局下自贸区的法治建设”第三届全国法学博士生论坛公告

今天正式推荐你关注一个专注于刊载法学学术征文、会议、期刊信息的公众号
关于召开第二届“家庭与法”学术研讨会的函
2019年海法与自贸港区建设法律问题高端研讨会
《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征稿启事
《南海学刊》征稿启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