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四届之江立法论坛暨“数字经济发展的立法保障”研讨会在杭召开

陈昶芸 法研在线 2021-09-17
来源:浙江暨浙江大学立法研究院


2020年9月12日,第四届之江立法论坛暨“数字经济发展的立法保障”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本次论坛由浙江立法研究院、浙江大学立法研究院(以下简称“立法研究院”)、浙江省法制研究所、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和浙江省法学会宪法学与地方立法研究会联合主办。

出席本次论坛的领导嘉宾有: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立法研究院理事长王辉忠,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立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光君,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立法研究院副理事长刘力伟,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严建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副主任杨合庆。参加本次论坛的有来自上海、广东、浙江等地从事立法工作的实务界代表和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学术界代表,来自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美团等知名互联网企业的数字经济产业界代表,以及来自中央电视台、浙江卫视、浙江日报、浙江在线、法制日报、钱江晚报、《浙江人大》杂志社和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数字化传媒中心等媒体代表共九十余人。
本次论坛设立开幕式、主旨演讲、草案介绍与评析、主题发言、闭幕式等环节。与会嘉宾就“数字经济发展的立法保障”的主题进行了热烈而充分的讨论,会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了圆满成功。


2020年9月12日,第四届之江立法论坛暨“数字经济发展的立法保障”研讨会在杭州召开。现将会议实录如下:



开幕式










开幕式由立法研究院院长、立法研究院理事会理事谢力群主持。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立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首先代表中国法学会对此次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诚挚的祝贺。他指出,当今世界数字经济方兴未艾,各国都在积极融入数字经济浪潮,因此聚焦数字经济发展的立法保障,是站在了时代与理论的前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要将规范传统社会的法律延伸到数字网络空间,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和公共秩序。同时,立法必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引导性、保障性,通过立法不断完善数字经济规则制度,为数字经济发展营造更好的法治环境。希望浙江立法研究院、浙江大学立法研究院继续主动地与科技界协同,以人类利益为目标,以人的主体性为本位,不断致力于法律与数字经济的发展,一起拥抱更加美好的数字社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副主任杨合庆在致辞中指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全球治理体系、人类文明进步影响深远。他介绍了2012年至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的发展情况,阐明了当前中国数字经济与全国层面的数字经济立法概况与重要地位,并指出浙江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先行者,数字经济已经是浙江省的一张“金名片”。如今,数字化治理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而立法保障又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随后,他指出今年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草案)》具有重要意义,该条例以“建构数字经济发展政策制度环境,明确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为基本理念,以建立数字基础设施、保护数据资源为重点发展领域,将更好地推动浙江省数字经济、数字浙江的发展。最后他祝愿之江立法论坛为完善社会主义立法理论体系、构建新型立法框架和模式贡献智慧,向世界法治文明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光君随后发表了致辞,他指出,今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浙江考察,并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新目标、新定位。浙江省委专门召开会议提出建设“重要窗口”的十个方面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要在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的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不断开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和更深入的改革。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将会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浙江立法研究院、浙江大学立法研究院开展立法研究活动。研究院成立以来举办与开展了四届之江立法论坛、十二期立法名家讲坛、八期立法专题沙龙和二十一期立法研究参考,为服务省人大推动科学立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指出数字经济对浙江省GDP的贡献率已经达到19.6%,对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浙江将不断推进数据融合和5G建设,抓住新时代的数字机遇。


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严建华首先代表浙江大学向参会各位领导和来宾们表示了热忱的欢迎。他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治社会,立法先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浙江大学作为国内一流大学,将继续以强烈的历史使命与担当精神参与其中,为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等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地方立法建言献策。他表示浙江大学一直致力于探索立法和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融合发展;在未来,浙江大学将不断创新,为社会治理、法治建设、数字经济不断蓬勃发展贡献智慧,做出贡献。



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立法研究院理事长王辉忠在致辞中指出之江立法论坛举办以来的这几年,正是我们国家处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历史交汇、相互激荡,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治理基石和战略布局深入推进,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法治保障的重要时期;正是我们国家处于以立法高质量保障发展高质量,确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加快推进法律立、改、废、释,立法任务繁重艰巨,立法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立法智库和法学专家大有作为的重要时期;正是我们国家赋予浙江新的历史使命,努力建设“重要窗口”,加快形成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重大标志性成果,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中走在前列的重要时期。他指出办好之江立法论坛,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紧紧围绕新时代法治建设领域的重点热点问题,加强交流互鉴,加强立法理论阐释和实践问题研究,形成更多的地方立法思考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地方立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最后他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随后,论坛进入了第一单元主旨演讲、草案介绍与评析的议程。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由浙江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立法研究院理事会理事丁祖年和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立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沈国明担任主持人。
主旨演讲环节,张文显首先结合《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草案)》就数字经济发展谈了四个方面的观点。第一是数字经济的学理定位,第二是如何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第三是完善数字经济制度,第四是与数字经济发展有关的四个辩证关系。就第一方面,数字经济是原始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型经济平台,具有时代特征和新的阶段性特征。针对第二方面,他提出四类举措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分别是数字经济建设,数字经济治理,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数字经济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的关系。他强调,数字经济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第三方面中,他提出了完善数字经济制度的原则,必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科技支持和法治保障。最后一个方面是数字经济中的几个辩证关系,分别是安全与发展的关系、科技与人的关系、信息共享与信息保护的关系、自治和法治的关系。他指出,发展数字经济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应当坚持透明原则、主体同意原则、无害原则和程序合法原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龙卫球的主旨演讲以《数字经济的特殊法权基础和规范重点》为题,主要论述了三方面问题。一是数字经济的规范创新需求。他提出数字经济是一个动态研究的特定技术经济概念,区别于工业经济以来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的新技术条件导致了新的科技规范需求,关键在于如何认识和评估发展中的各种数字技术对于新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影响及影响方式。二是数字经济的特殊法权基础问题,他提出原则上应当以新型财产权方式授权市场化主体,特殊领域和环节应当强调政府的主导开发的同时,又要做出适合数据资源市场化配置和利用的特殊产权设置。三是数据技术和数据资源的促进和规制问题。他归纳出三类促进举措,分别为特定的战略机制,特定的扶持机制和特定的管理机制。




随后,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厉敏,浙江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一级巡视员、立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尹林,分别对《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草案)》作了介绍。厉敏以《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实践与立法探索》为主题,分四个部分进行了阐述。第一部分介绍了浙江数字经济发展历程,第二部分讲解了他对于数字经济的理解。他认为,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为重要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的核心要义在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第三部分则介绍了浙江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成效。数字经济产业在近年来获得了飞速发展,在数字技术方面,浙江省建立布局了一大批重点实验室和科创平台。第四部分是对数字经济地方立法的思考。从立法初衷、立法过程、存在的不足和立法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等方面逐一进行了介绍。




尹林首先指出了数字经济的重要性,接着提出了草案的修改注意要点。第一,突出问题导向。立法应当紧紧围绕数字经济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短板与问题,加强对突出问题的研究。第二,强化数字赋能。在下一步的数字经济立法当中,深刻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以科学法规助力数字赋能。第三,立足促进地位。将立法重点聚焦在解决当前制约数字经济发展的普遍性、突出性、制度性和趋势性问题,并且同时坚持精细立法的原则。第四,坚持适度留白。数字经济作为全新的经济形态,目前国内还没有以这种经济形态作为调整对象的地方立法。浙江作为先行者和开创者也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这对立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他提出如何调和技术的快速迭代与法规相对稳定的矛盾、如何科学确定数字经济立法的调整范围等问题供与会者讨论。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潘士远对草案作了评述。首先,从条例的名字《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来看,该条例重在促进,胜在效率,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第二,经济学界对数字经济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同时,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数字治理也应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部分。第三,数字经济的最核心部分在于数据。数据具有不同的属性,有时是信息,有时是生产要素。第四,数字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即造成垄断、引发就业难题。



在提问讨论环节,与会者踊跃提问,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罗培新结合条例草案的部分条款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条例是否要区分公共数据与非公共数据是一个关键的问题。第二,条例中没有确定具体的数据责任部门,建议根据部门法定职责来确定数据责任部门。第三,在公共数据的共享方面,条例缺乏法律法规规章依据,建议建立开放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应当根据法定职责,明确本单位可以向其他单位共享的数据责任清单;根据履职需要,形成需要其他单位予以共享的数据需求清单。



此外,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陈越峰指出,数字经济立法概念的界定应当同法律的滞后性取得平衡,市场的创新动力和市场经济发展会带来新的变化。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讲师林洹民建议对草案21条中的“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不视为个人信息”作修改表达,还对草案第29条、38条、47条提出了修改建议。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粟丹提问,如何在地方立法范围内实现三个方面的叠加治理。龙卫球回应提出,在监管领域,技术监管中引入自治的规范和政府的规范同样重要。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由浙江省司法厅一级巡视员、立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杨必明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立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朱力宇主持引导。



阿里巴巴合伙人、集团资深副总裁、总法律顾问俞思瑛以“产业助力数字经济发展”为主题,进行了主题发言。她指出,数字经济是全球贸易增长的新引擎。而中国消费端数字化水平领先世界,数字化能力也在向供给端迁移。数字贸易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而数字经济也使企业组织发生了变化。数字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升级,引发了关于数据安全与垄断、个人信息的保护等各种话题。《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草案)》有利于保护企业数据财产权益,促进数据资源流通,规范并引导个人信息资源的合理使用,从而营造健康产业环境。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院长、教授、立法研究院执行院长郑春燕以“数字经济领域的目的导向式立法”为主题,进行了主题发言。她指出,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新产能,重塑着各国产业的框架性结构,改写着经济总量排行的国际版图。数据成为第五大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水平的生产要素。而大数据发展应用是新生事物,涉及领域广泛,发展变化较快,情况较为复杂。面对异常迅猛的科技发展和社会变化,法律应接不暇,法律的稳定性就难以维持。当立法者进入具有科技创新与机制转型的数字经济领域时,传统的追求制度普遍性与稳定性的立法理念,将难以支撑起数字技术迭代、产业模式变革所需的发展空间。因此,有必要引入目的导向式立法,以立法者意图实现的目标作为行为的指引,而将达成目标的方式、方法、路径等,精准授权给政府或者私人。最后,郑春燕指出,为防范自主权限被滥用,必须建构动态的法治框架,探索宽严相济的容错纠错机制,以去个体化的规则体系为不确定的改革创新护航。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胡凌的主题发言以“数字基础设施的法律治理”为主题。首先,他界定了数字基础设施的定义。接着,他提出六个形成中的主要法律问题。其一,目前法律和社会认知仅关注传统基础设施,但其正在不断快速扩张。其二,传统基础设施在经济上的投资是公共机构主导的,而私人基础服务伴随互联网经济发展和平台扩张而产生,对社会生活和公共利益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法律上有必要存在一定程度的责任例外。其三,传统基础设施的法律问题主要体现在反垄断法上的关键设施制度,但数字基础设施的边界较为模糊。其四,在网络中立与普遍服务上,和传统基础设施不同,数字基础设施直接参与到上层经济活动。其五,公共服务和私人平台结合得更加紧密,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需要和私人服务进行对接,或者直接经由企业平台渠道提供。其六,传统物理基础设施是服务本地的,也可以通过地方立法竞争来吸引外地资源,而属地性网格化治理和全国性的平台网络化治理存在张力。最后,对数字基础设施的未来作了设想,并就如何动态打造数字基础设施、体现公共服务和普惠服务问题上提供了立法思路。



与谈环节,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立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陈德良提出,数字经济立法具有专业性、法律性、创新性、动态性、大局性的特征。他强调,法规调整范围,重点在“数字经济”和“促进”两个关键词。草案内容实质上超越了数字经济的内容,名称上需要进一步探讨。随后他讨论了几对重要关系。一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要营造制度环境、提供公共服务、做好政策引导,并进行执法监督,但同时也要注意激发和维护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二是数字利用与数字保护的关系,应当坚持两个方面并重。三是“粗”与“细”的关系,注意立法留白。四是刚性与柔性的关系,适度增加禁止性和义务性的规范。最后,他还就草案的具体条文提出几点意见。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权首先对《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草案)》的名称提出一点建议,目前的草案内容不局限于“数字经济促进”的范围。随后针对主题发言提出心得体会。一是关于数据开放中的政府校核义务,不同于政府信息公开,此项义务赋予了政府不合理的责任。二是建议立法给予数字产业这一新业态予以必要的调整期,不成熟的,不必立即制定相应规范。三是关于“目的导向式立法”的提法,建议改用“目标达成式立法”;四是提出审慎赋予行政机关裁量权,立法的重点还是监督行政机关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执法活动。



随后,主持人杨必明对发言嘉宾的意见作了几点回应,表示公共数据开放过程中必须坚持谁提供、谁对数字质量负责的原则,还应坚持政府职权法定,让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


自由发言阶段,主持人朱力宇首先肯定了本次研讨会和条例草案的重要意义。他提出面对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挑战,应当先修正、修订现有法律,其次才是制定新法律法规。张文显提问,数字经济是指经济的数字化还是数字的经济化以及在中国现有经济规模中数字经济所占的比重。俞思瑛回应,正如通用电器公司运用数据参与飞机制造的例子,数字的意义在于作为一个元素给整个业态带来新的变化,它是资源最大限度能够被利用的前提。郑春燕回应,数字的经济化与经济的数字化,指向着数据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数据化,两个面向都是草案想要促进的。前者更多的是回应中央文件提出的数据作为市场要素的面向,后者更多地是回应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丁祖年提出对于新经济形态的变革以及地方立法与数字经济跨地域性的矛盾,应当以包容开放的态度面对数字经济立法的挑战。

(注:本报道由会务组整理,具体内容以现场发言为准。)第二单元由浙江省司法厅一级巡视员、立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杨必明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立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朱力宇主持引导。
阿里巴巴合伙人、集团资深副总裁、总法律顾问俞思瑛以“产业助力数字经济发展”为主题,进行了主题发言。她指出,数字经济是全球贸易增长的新引擎。而中国消费端数字化水平领先世界,数字化能力也在向供给端迁移。数字贸易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而数字经济也使企业组织发生了变化。数字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升级,引发了关于数据安全与垄断、个人信息的保护等各种话题。《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草案)》有利于保护企业数据财产权益,促进数据资源流通,规范并引导个人信息资源的合理使用,从而营造健康产业环境。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院长、教授、立法研究院执行院长郑春燕以“数字经济领域的目的导向式立法”为主题,进行了主题发言。她指出,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新产能,重塑着各国产业的框架性结构,改写着经济总量排行的国际版图。数据成为第五大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水平的生产要素。而大数据发展应用是新生事物,涉及领域广泛,发展变化较快,情况较为复杂。面对异常迅猛的科技发展和社会变化,法律应接不暇,法律的稳定性就难以维持。当立法者进入具有科技创新与机制转型的数字经济领域时,传统的追求制度普遍性与稳定性的立法理念,将难以支撑起数字技术迭代、产业模式变革所需的发展空间。因此,有必要引入目的导向式立法,以立法者意图实现的目标作为行为的指引,而将达成目标的方式、方法、路径等,精准授权给政府或者私人。最后,郑春燕指出,为防范自主权限被滥用,必须建构动态的法治框架,探索宽严相济的容错纠错机制,以去个体化的规则体系为不确定的改革创新护航。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胡凌的主题发言以“数字基础设施的法律治理”为主题。首先,他界定了数字基础设施的定义。接着,他提出六个形成中的主要法律问题。其一,目前法律和社会认知仅关注传统基础设施,但其正在不断快速扩张。其二,传统基础设施在经济上的投资是公共机构主导的,而私人基础服务伴随互联网经济发展和平台扩张而产生,对社会生活和公共利益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法律上有必要存在一定程度的责任例外。其三,传统基础设施的法律问题主要体现在反垄断法上的关键设施制度,但数字基础设施的边界较为模糊。其四,在网络中立与普遍服务上,和传统基础设施不同,数字基础设施直接参与到上层经济活动。其五,公共服务和私人平台结合得更加紧密,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需要和私人服务进行对接,或者直接经由企业平台渠道提供。其六,传统物理基础设施是服务本地的,也可以通过地方立法竞争来吸引外地资源,而属地性网格化治理和全国性的平台网络化治理存在张力。最后,对数字基础设施的未来作了设想,并就如何动态打造数字基础设施、体现公共服务和普惠服务问题上提供了立法思路。
与谈环节,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立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陈德良提出,数字经济立法具有专业性、法律性、创新性、动态性、大局性的特征。他强调,法规调整范围,重点在“数字经济”和“促进”两个关键词。草案内容实质上超越了数字经济的内容,名称上需要进一步探讨。随后他讨论了几对重要关系。一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要营造制度环境、提供公共服务、做好政策引导,并进行执法监督,但同时也要注意激发和维护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二是数字利用与数字保护的关系,应当坚持两个方面并重。三是“粗”与“细”的关系,注意立法留白。四是刚性与柔性的关系,适度增加禁止性和义务性的规范。最后,他还就草案的具体条文提出几点意见。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权首先对《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草案)》的名称提出一点建议,目前的草案内容不局限于“数字经济促进”的范围。随后针对主题发言提出心得体会。一是关于数据开放中的政府校核义务,不同于政府信息公开,此项义务赋予了政府不合理的责任。二是建议立法给予数字产业这一新业态予以必要的调整期,不成熟的,不必立即制定相应规范。三是关于“目的导向式立法”的提法,建议改用“目标达成式立法”;四是提出审慎赋予行政机关裁量权,立法的重点还是监督行政机关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执法活动。
自由发言阶段,主持人朱力宇首先肯定了本次研讨会和条例草案的重要意义。他提出面对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挑战,应当先修正、修订现有法律,其次才是制定新法律法规。张文显提问,数字经济是指经济的数字化还是数字的经济化以及在中国现有经济规模中数字经济所占的比重。俞思瑛回应,正如通用电器公司运用数据参与飞机制造的例子,数字的意义在于作为一个元素给整个业态带来新的变化,它是资源最大限度能够被利用的前提。郑春燕回应,数字的经济化与经济的数字化,指向着数据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数据化,两个面向都是草案想要促进的。前者更多的是回应中央文件提出的数据作为市场要素的面向,后者更多地是回应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丁祖年提出对于新经济形态的变革以及地方立法与数字经济跨地域性的矛盾,应当以包容开放的态度面对数字经济立法的挑战。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由浙江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副局长蒋汝忠和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余军主持引导。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立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陈马多里向与会者介绍了《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草案)》对杭州市城市大脑赋能立法的借鉴意义。他指出,疫情期间,杭州市城市大脑起了很大作用,希望能够通过立法将这些优点以制度化的形式保留下来,在数据质量和纠纷管理方面进行更为细致的规定,并进一步落实人才引进、信用监管惩戒、资金支持等措施。蒋汝忠亦指出,城市大脑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集合的概念,目前浙江省对城市大脑的定义是“公共数据平台上的应用工具”,杭州市应更好地实现将城市大脑的发展和浙江省数字化转型相融合。
字节跳动中国区数据安全法务总监田申站在产业界的立场着重阐释了个人权益、公共利益与数据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他提出了数字经济发展的三个关键词:共生、尊重和秩序。“共生”意味着所有人都是数字经济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尊重”代表尊重数据主体的权益,主要体现在知情同意和健全评估机制两方面,“秩序”是希望通过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建立一套最能够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结构体系。他特别指出,业界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些很好的行业规则用来保护企业的核心数据和数据处理算法,这些行业规则也可以为立法所用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汪庆华以“数字经济立法中的数据权利问题”为主题,进行了主题发言。他首先建议,要把条例放在整个中国立法体系当中去看。如果单从地方立法权限来看,那么作为地方立法也应当把握三个方面的原则,一是立法不和上位法冲突,二是立法要体现地方特色,三是措施要保障切实可行。接着他讲到,数据权利是数字经济立法的核心问题。它有三个最重要的法律要素,就是数据、算法和平台。其中,数字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数据的共享、流通、使用基础之上。在此意义上,数据的权属、数据确权问题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目前中国最优质的数据掌握在政府手里,浙江、上海率先推出的《公共数据开放共享的管理暂行办法》,则是对数字经济最大的促进和推动。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陈越峰主要从数据安全角度针对数据经济立法提出自己的观点。数据安全应该着重规制线上或者在线安全,而不应考虑全局全面的国家安全,后者通过传统的机制来处理即可。他认为,现在我国已经有了全球范围内领先的网络安全法,这一立法经验提供了很大的启示:绝对不能认为安全问题仅仅只是技术问题,安全问题需要法律的介入来确立基本的框架。对此,他提出四条建议:第一,数据安全规制基础是不完全合同的规范补充;第二,数据安全规制目标是构建一种与风险相对应的动态安全;第三,数据安全规制内容是采取适当技术与组织措施的义务;第四,数据安全规制应当采用多元合作体制机制。
广东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耀东向与会者介绍了广东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几大举措:一是创新引领,解决产业发展核心问题;二是数字驱动,激发数字要素市场价值;三是融合赋能,加快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步伐;四是审慎包容,完善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要素支持。当前我国正处于数字经济发展重大战略机遇期,可考虑在发展中逐步完善规范,在法律制度设计上留足创新空间和监管弹性。广东数字经济立法将加强资金、金融、人才等要素支持,以及知识产权、主体合法权益等法治保障,同时充分考虑容错纠错机制。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讲师林洹民就“数据权属”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数据权属问题包含两个追问:第一,数据到底是否有财产权,如果数据没有财产权该如何保护。他以欧洲为例,指出欧洲并没有数据财产权,而是将其视为人格尊严,其法律的制定意在实现数据流动和数据保护之间的平衡。反观我国,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是否已经提供了一些工具能够保证企业和个人的相关利益?第二,公共数据开放现阶段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数据质量问题。该如何保证数据质量?他以德国为范本,指出德国有一种方式,通过容错率,不同数据有不同的容错率,这或许是值得借鉴的方案。
自由讨论环节由余军主持,与会者和报告者就数字经济立法是否会给数据服务企业造成过重的负担,大数据管理部门是否对公共数据开放在标准和技术规范方面有所准备等问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和交流。郑春燕田申提问,数据利用如果以同意为前提,会不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影响?田申澄清,知情同意是原则,但知情同意的实现方式可探讨。他所说的知情以透明度为前提,至少要让用户或者数据主体对自己的数据是怎样被使用有这样的权利。丁祖年继续追问,假如国家对知情同意没有规定,地方有规定,要求同意,在法律的实施过程当中,企业会不会遇到问题?田申回答,在网络在线环境之下确实有这样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以什么路径去实现同意,这个同意该怎么构建。尹林也向田申提问,如果在草案文本当中对数字经济企业提出算法透明可视的明确要求,那么字节跳动这样的数字经济企业对此有没有什么想法?田申回答道,这是一个很前沿的问题,也是一直在被问到的问题,我们会试图把算法的基础逻辑说清楚,但如果把所有的代码底层全部公开,那么企业的竞争力也不在了。

闭幕式

闭幕式由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立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胡铭主持。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工委主任、立法研究院理事会理事任亦秋首先发表了总结致辞。他肯定了本次论坛既有法学界的教授学者们,也有立法工作的实务界工作者,既有政府主管部门,也有数字经济企业主体,参与度很高,代表面很广,是一次内容丰富、反响热烈、成果丰硕的立法学术研讨活动。他对本次论坛进行了三点总结。首先,他指出本次论坛围绕着数字经济立法议题展开,涉及到了一般的法律实务问题,也上升到了法哲学理论层面,学术跨度大,内容十分深刻。其次,本次论坛对地方立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近年来,随着《立法法》修改,地方立法权亟需得到规范地行使,使法律、行政法规与地方立法能有效结合,形成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接着,他还就促进类立法发表了一些感想。他说,促进类立法古今中外一直有,只不过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现在社会关系很复杂,很多层次,很多事务是政府应该做的,但是又条件不具备,各地各方面的情况都不一样,很难统一政府必须应该做到,做不到就怎么样。尤其是民生类的、改革类的方面,有时候要用促进类的立法这种形式来推动。最后,他感谢了与会嘉宾对浙江省地方立法的重视与支持,并期盼浙江的立法能给全国提供优良的参考经验。
随后,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立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葛洪义在他的总结致辞中指出了以下几部分内容。首先,本次论坛的议题讨论十分集中,特色鲜明,让人印象深刻。其次,本次论坛敢于直面目前立法领域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因为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主要的执笔者、制定也出席了会议,关于文本有什么意见,对着文本所涉及的问题展开了学术交锋。紧接着,他梳理了本次论坛的九个问题。一是什么是数字经济?这个问题显然是有分歧的,而且不仅有分歧,其实在文本中间都有分歧。二是如何才能促进数字经济?当我们立法的时候,能不能够确确实实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每一个立法者在立法的时候都应该考虑这个问题。三是数字经济立法的基础是什么?为什么要用立法的方式来解决数字经济的问题,以及在立法方式解决数字经济问题的时候它的条件基础是什么,这个基础一定会约束立法行为本身。四是地方立法的空间是什么?如果不把这个搞清楚,我们就可能触碰中央的权限,也可能没有更好的发挥我们的作用。五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果目标明确了以后,还需要关注措施是不是跟拟实现的目标是否匹配。六是立法的边界是什么?数字经济立法的边界问题涉及到私人数据和公共数据使用问题,界限问题,也涉及到政府的权责问题。七是数据如何确认权属和如何共享?这里涉及到数据安全问题,今天很多讨论都是这个问题,对老百姓来说对数据时代大数据等等所产生出来的印象往往是跟个人信息保护这类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八是立法对法律结构会有何影响?“促进”两个字也代表着我们对未来不是特别确定的一种判断,希望促进它向那个方向发展,但是这个方向可能引发的东西是什么不是特别了解,所以有同志有学者就谈到这个问题。九是数字经济立法保护所面对的矛盾是什么?数字经济的发展像时代的潮流一样,这是不可阻挡的,我们面对它的时候,应该尽可能把它引导到人类所期待的方向上去。两位总结人的总结发言再次将论坛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引起了与会嘉宾的热烈反响。
最后,立法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周江洪向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表达了由衷的感谢。他指出,立法研究院在王书记的率领下,在省人大常委会特别是法工委的直接指导下,在阿里巴巴、奥克斯、银泰等等大力的支持下,从它的筹备到成立,从成立逐步过渡到稳定运行的状态,得到了各位领导、各位学者、各位嘉宾的大力支持,没有各位的关爱和关注立法研究院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第四届之江立法论坛”也不可能取得成功。接着他提到,浙江大学党委明确要求要以服务求发展,用贡献求辉煌,要求全校更加主动对接浙江改革发展战略需要,在“重要窗口”建设当中作出更大的贡献,要求打造浙江大学智库集群,大力建设国家制度研究院、立法研究院、金融研究院等组成的智库方阵。他表示一定要落实好学校的要求,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努力推动立法研究院工作更上一个台阶,希望在王书记的率领下,在各位领导嘉宾的共同支持下,取得更大的成绩。此外,他还提到,接下来立法研究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将会投入更多的精力,为浙江的立法队伍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本次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顺利闭幕。
(注:本报道由会务组整理,具体内容以现场发言为准)

用2年通过法考+CPA,他是如何做到的?
2020年,山东223名员额法官、89名员额检察官退出员额!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入选公告
我每天的时间都浪费到哪里了?
短短3年,西南政法大学已经清理、劝退48名博士研究生!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公示名单
每满100-50,购书好时间,现在不买更待何时!重磅推荐这35本书!
关于启动2021/2022年度瑞士互换奖学金项目遴选工作的通知,奖学金生活费不错!

桑本谦教授:那些法律人的好消息和坏消息

郑州大学中国司法案例研究中心第四届“天欣杯”中国裁判文书写作大赛公告

《法学》2020年第9期要目

《海峡法学》2020年第3期要目

人工智能与信息安全法律研究中心“网络与人工智能法治论坛”成功举办
教育部高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2020年年会暨“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法学教育”论坛预通知
“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合作暨涉外商事仲裁论坛
2020年度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拟立项名单
2020年度上海市社科规划一般课题拟立项名单
“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协同保护”高端论坛邀请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关于 “国际创新型人才培训班”的遴选通知
中央依法治国办关于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命名的决定
22位法学大咖!浙江省检察院首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名单公布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法学院 选聘“法学行业大师”公告
她做了这件事,能原谅不?
中国国际法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邀请函
第十五届全国法律方法论坛会议通知
中国独立保函最新热点法律问题研讨会邀请函
第四届青年论坛“法律史学的理论、视域与方法”邀请函
江溯、何庆仁、谭堃、陈子平、冯卫国对谈“共同犯罪的立法体系”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公告
议程发布 & 直播通道 | 第三届计算法学在线国际论坛:智能产业发展与法律制度创新
三十而立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荐选题目录
友情邀请大家加入省钱购物,分享挣钱!
从今天努力,如何实现2021年月入过万,问津学术独家秘笈来了!
你了解东小店吗?重磅推荐,还有专属挣钱交流群啦!

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能省的钱要省,能挣的要挣!

扫码进入群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