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学研究生怎么读?法大教授的这几句大实话扎心了!

法研在线 2021-09-18

本文系王人博教授在中国政法大学夏令营上的讲座摘录,整理者@沈墨的微,特此致谢!


王人博教授:当代中国著名宪法学家、思想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法论坛》主编。代表作:《法治论》、《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法的中国性》等,多次获评“中国政法大学最受本科生欢迎的教师”等荣誉称号。

1. 课堂里面训练不出法学家。




2. 人能够清醒的活着,这是人一个很高的境界。





3. 中国最没尊严的两个职业:一是中学语文老师,一是宪法老师。




4. 不要太执着于自己的专业,要放开眼界。


5. 人要不务正业。看看电影、听听音乐是研究生的必修课程。


6.  研究的前提是阅读,一个硕士研究生应当通读。


7. 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女性应该是什么样的女性?教养很重要。教养这个词只要不带劳动就是个好词。教养获得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阅读读什么书很重要。天天看网络小说就长成网络小说的样子。



8. 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专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然就把自己读死了,出不来。读书要品。从文史哲开始阅读。这种素养很重要。文学批评、影评都可读。


9. 中国法学界有很好的专家,但缺少很好的学者。




10. 阅读什么产生什么样的理解。什么叫理解?理解了不是读懂了,理解是一个哲学的概念。任何的理解都带着前见性、视域的融合及语境化。读者与作者与文本之间不断地产生视域的融合。不让人重复的书绝对不能成为经典。  


11. 虚度的时光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不靠谱的事让你美好。





12. 不要把自己看做一个专业的研究者,你就是个学生,学着研究。问题从哪儿来?来源有两个:一个是社会,另一个就是阅读。


13. 学术不是对策性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们要证明的都是普通的道理。


14. 怎么研究?一是研究能力,二是研究文献,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


15. 中国的学者有两类,一类是智囊型的学者,另一类是学问型的学者。



16. 擅于写阐释性的论文,能把一个现象阐释清楚就是好论文,论文不是解决问题的,论文是给同行看的。学者的使命跟政治家的使命是不一样的。学者要求智、爱智。


17. 读好书很重要,把书读好更重要。

海事法治圆桌会议议题征集
马加爵案主审刀文兵涉嫌杀人,审他的法院院长也出事了…
关于开展研究生学位论文作假行为排查工作的通知
点击视频查看

刷出了电影既视感的双十一广告

关于论文造假等违规案件查处结果的通报
关于试用“学位论文管理与写作系统”的通知
史上最高规格政法新媒体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通报发出!
赢了!点赞!
关注法学小学科,扶持学界新人——秦前红谈《法学评论》的学术情怀和担当
首届国际模拟投资仲裁深圳杯举办:3所院校的4个团队获一等奖


京东11.11全球热爱季,火热进行中!

点击阅读原文,开启你的热爱!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