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的中国声音——《中国研究》征稿启事
海内外学界同仁: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有着十六年办刊历史的《中国研究》学术杂志,继续向学界同仁征稿,相关事宜敬告如下:
01
《中国研究》的缘起与办刊宗旨
《中国研究》创刊于2005年,由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前身)创办,是中国大陆第一本以当代中国为研究对象、面向全球中国学界的社会科学类中文刊物。自2012年起,《中国研究》已被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遴选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并被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
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国研究”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欧美日本等地区历史悠久的“汉学”研究传统,但更主要是对“当代中国”(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在过去七十年内经历的巨大的社会变迁的一种学术反应,是用现代社会科学方法对当代中国的全方位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研究”的主要参与者是欧美学者,但随着1970年代末中国的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参与到这个领域,开始与西方学者进行学术对话。创办《中国研究》正是为了搭建一个固定的平台,加强海内外中国研究学者的沟通、交流、对话与争论,“让中国研究听到中国的声音”。
《中国研究》坚持开放性和务实性的办刊宗旨。“开放性”是指本刊的跨学科特点,我们努力突破单一学科的局限和研究领域的壁垒,认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不同领域都可以作为研究视角。同时,无论何种背景、身份与志向的作者,只要其遵守学术共同体公认的学术伦理规范,其来稿在《中国研究》杂志都会受到同样的尊重。“务实性”是指本刊希望发表的文章,更多地坚持社会科学实证研究与经验研究路径,关注中国基层社会,从微观问题和现实经验入手,进而达到对中国社会整体的宏观认识。当然,我们也鼓励有建设性的理论探讨。
02
主办单位:从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到当代中国研究院
除出版《中国研究》杂志外,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先后联合全球多家中国研究机构先后举办五届“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七届中国研究国际暑期班,六届中国社会学会分论坛,来自海内外数十所顶尖名校的100余位一流学者和近500位硕博士研究生曾参与我们的学术研讨会、论坛、课程班和田野研究。十余年来,《中国研究》已成为面向全球中国学界的开放性学术园地,为促进全球中国研究的精进做出了不懈努力。
2018年,“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正式更名为“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由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周晓虹担任院长。同年,受南京大学双一流高校建设“卓越研究计划”的资助,研究院正式启动了“社会学与当代中国研究”项目。
自2018年末以来,我们已相继开展“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原洛阳矿山机械厂、原中国第一拖拉机厂、三线建设贵州011、061、083基地、鞍钢集团、大庆油田、义乌小商品市场)、新中国人物群像口述史(劳模系列、女兵系列、社会学家系列、志愿军老兵系列、赤脚医生系列)的研究工作,已访谈超过800位历史亲历者,积累3000多小时的录音资料和数千万字的口述历史逐字文稿。研究团队的足迹已踏遍台北、香港、北京、上海、天津、河南洛阳、云南昆明、贵州贵阳、安顺、凯里、遵义、六盘水、都匀,江苏南京、苏州,山西晋中,甘肃兰州、辽宁鞍山、黑龙江大庆、山东济南、陕西西安、浙江义乌等数十个城市和地区。2019年,“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获年度十大口述史项目;2020年,首届“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习营暨文稿修订会在云南大理成功举办,2021年,第二届“口述历史与集体”研习营暨文稿修订会在线上举行。在此基础上,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同仁已发表了十余篇与口述史相关的学术论文,举办了多场研讨会和专题讲座,并将在近期内出版近十册口述历史访谈实录。
03
2022年:继续征稿
自2005年至2020年,《中国研究》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自2021年开始,本刊改由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并将在征稿内容和形式方面进行全新改版,以更多元、更深入,更灵活的形式,将中国研究推向纵深,让“中国研究听到中国声音”。
1、本刊主编
周晓虹,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院长。
翟学伟,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
2、主要栏目
(1)专题研讨:每期就当代中国研究相关领域的主题,刊发4-5篇专题研究论文。我们尤其本刊欢迎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政治学、传播学、法学等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海内外专家学者主持专题组稿。
(2)学术论文:其他当代中国研究领域相关学术论文。
(3)书评:当代中国研究领域的海内外经典著作和新近出版著作的学术书评。
(4)其他:与当代中国研究相关的学术访谈、口述实录、游学札记等。
3、出版形式与文章格式要求
(1)《中国研究》每年春秋两季出版,每期容量为25-30万字,学术论文、学术访谈、口述实录一般以15000字左右为宜,最长不超过30000字;书评一般不超过10000字。
(2)本刊坚持赐稿的唯一性,论文一经刊用,即寄奉样刊。
(3)欢迎包括青年学者和博士研究生在内的学界同仁踊跃投稿。
(4)稿件采用中文(在作者无法提供中文稿的情况下,其英文稿将由编辑部负责委托同行译成中文,稿酬由编辑部支付译者),并请附有英文或中文标题、各200字以内的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
(5)文章编排参照往期格式要求。
4、投稿信息
(1)投稿邮箱:cnstudy@nju.edu.cn
(2)编辑部地址:(210023)中国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河仁楼)348室(当代中国研究院《中国研究》编辑部)
(3)编务助理:张超楠19852856020
《中国研究》暨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全体同仁真诚地欢迎来自全球中国研究学界的赐稿和监督批评。
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中国研究》编辑部
2022年2月20日
网友惊呼:湖南一副校长醉驾因态度好不被起诉!法律人:一个新的课题!
天津师范大学2022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简章
江苏省委省政府调查组关于“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
38岁辞职攻读博士,他斩获专业领域三大“最高奖”,如今任职于湖北高校!
天津师范大学2022年“高校思政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四川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热点问题解答
最新公告!“个人收款码”不停用
央企一总经济师被举报?公司回应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管理的意见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在线运行规则》(附全文)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02期法学论文要目
考研交流群
严禁任何形式的广告及拼单
严禁占用浪费群友的宝贵时间
特别提示:一次违反群规,立即剔除全部群组,永远也进不来了!
以下群组非学校官方交流群
北京大学法学学科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吉林大学法学学科
武汉大学法学学科
中国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清华大学法学学科
上海政法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学科
山东大学法学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
郑州大学法学院
海南大学法学院
再次提示,其他院校及非法学、调剂
华泰国际领取福利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