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民检察》2023年第4期要目

法研在线 2023-03-2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人民检察杂志 Author 人民检察杂志


目 录


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巡回检察改革的湖南实践

叶晓颖

实务研究

雇主商业秘密与雇员个人经验的区分

田宏杰 黄文轩

非法经营成品油行为的刑法规制

李勇

反有组织犯罪法重点问题

研究专题

信息网络型有组织犯罪的特点及认定

——兼论反有组织犯罪法第23条

蔡军

恶势力组织的组织特征分析

刘德法 王文博

反有组织犯罪法特别没收规定的理解与把握

陈家林

检察聚焦

2022年度十大行政检察典型案例评析

数字检察征文

以检察一体化为方向推进数字技术赋能检察工作

曾国东

非羁押数字监管的困境与出路

何德辉

观察与思考

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侦查一体化探析

杨淑雅等

拟被不起诉人员参与社会公益服务机制研究

张立

调查报告

侵犯注册商标犯罪实证分析及防治对策

——以广东省佛山市检察机关所办案件为样本

李惠婵 曾宇辉 李荣楠

法律文书工作文书指南

审查逮捕案件讯问笔录的制作

孙明霞 国慧霞 陈洁玉

台湾法治

检察机关护航企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以海峡两岸检察官角色比较分析为切入点

江莉 裴章艺

观点撷要

危险作业罪的认定

曹国华 屠文杰 章志丰

涉企合规案件适用附条件不起诉的建议

陈宏成 杨宇冠

第三方监督评估组织能否获得阅卷权的法理阐释

赵恒

短视频侵权平台责任界限与著作权保护

顾若彤 皮梦玥


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巡回检察改革的湖南实践

摘要:巡回检察改革是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符合司法规律和刑事执行检察工作规律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湖南省检察机关立足本地工作实际,以党建为引领融合推进“派驻+巡回”检察,以内外协作凝聚巡回检察合力,以大数据赋能提升发现问题能力,以系统施治分类解决巡回检察发现的突出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实践中也存在案件化程度不高、数据化进程滞后、内部指导与外部衔接机制不健全、监督问题整改刚性不足等问题。对此,应进一步完善巡回检察配套制度、内外协作机制、效果评估机制,加强巡回检察理论研究与制度创新,更好地发挥巡回检察制度的功能和价值。

关键词:巡回检察 改革导向 派驻+巡回 大数据赋能

作者简介:叶晓颖,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实务研究


雇主商业秘密与雇员个人经验的区分

摘要:雇员跳槽型商业秘密侵权、犯罪案件多发,雇主商业秘密与雇员个人经验的区分,成为办理商业秘密侵权案件所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表面上,这一问题的解决关涉商业秘密权利的归属,实际上关涉的是雇主财产权与雇员就业权之间的平衡。对此,应以偏向雇员就业权为利益选择的基石。而竞业禁止协议的主要作用,则是在雇主商业秘密无法于事实层面脱离雇员人格时,为雇主商业秘密保护提供一个可行且具有平衡性的路径。

关键词:商业秘密 个人经验 就业权 竞争秩序 竞业禁止协议

作者简介:田宏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暨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文轩,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非法经营成品油行为的刑法规制

摘要:非法经营成品油行为的定性一直存在争议,随着成品油市场和资源的动态变化以及相应的行政法规、刑法的修改,成品油不再属于限制买卖物品,将非法经营成品油的行为认定为非法经营罪已失去前置法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无证经营成品油的行为合法化,只是保护法益从限制买卖物品的经营秩序转变为公共安全,非法经营成品油的行为涉嫌危险作业、危险驾驶等相关公共安全类罪名。摆脱对非法经营罪的认定路径依赖,并没有产生刑法处罚漏洞,反而使刑法规制顺应了上述保护法益变化的现实,规避了非法经营罪的“口袋化”弊端,促使危险驾驶罪、危险作业罪等轻罪治理体系合理化。

关键词:非法经营罪危险作业罪危险驾驶罪危险物品肇事罪

作者简介:李勇,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法学博士,全国检察业务专家、江苏省十大青年法学家。


反有组织犯罪法重点问题研究专题


信息网络型有组织犯罪的特点及认定

——兼论反有组织犯罪法第23条

摘要:信息网络型有组织犯罪包括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实施的有组织犯罪和纯粹线上模式实施的有组织犯罪两种形态。与传统的有组织犯罪不同,信息网络型有组织犯罪在组织形式、犯罪手段、行为模式、危害后果等方面均呈现“进化”和“异化”的新特点。关于信息网络型有组织犯罪的认定标准,有关法律、司法解释以及司法规范性文件已经进行了系列探索。反有组织犯罪法起草过程中对于信息网络型有组织犯罪的表述变化,反映出社会各界对于该类犯罪认识观念上的差异。相较于既有法律及司法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反有组织犯罪法第23条的两款规定更具前瞻性和包容性,为广义信息网络型有组织犯罪的认定提供了法律规范依据。

关键词:信息网络型有组织犯罪 反有组织犯罪法 认定标准

作者简介:蔡军,河南大学犯罪控制与刑事政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重点课题《黑恶犯罪治理的长效机制研究》(GJ2021B04)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恶势力的生成机理及其阻断机制研究》(20AFX013)、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网络黑恶势力犯罪的认定研究》(2019BFX005)的阶段性成果。


恶势力组织的组织特征分析

摘要:恶势力组织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相比,不要求具有经济特征,其组织特征呈“弱组织性”,法律将其概括为组织成员“经常纠集在一起”,组织稳定性程度较低。恶势力组织成员包括纠集者在内应当在3人以上,至少有1名相对固定的骨干成员。组织成员应当是参与纠集者组织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实施者,仅参加组织而未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不属于组织成员。对于教唆、诱骗他人参加恶势力组织的组织行为,应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关键词:恶势力 组织特征 经常纠集 教唆 诱骗

作者简介:刘德法,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文博,作者单位系郑州大学法学院。


反有组织犯罪法特别没收规定的理解与把握

摘要:反有组织犯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没收违法所得的范围包括孳息与收益等间接所得,确立了等值没收制度,将没收对象扩大至第三人的部分财产,这些规定弥补了现行刑法特别没收制度的不足。追缴、责令退赔与没收性质不同,对违法所得的没收需坚持总额原则,但应将合法支出或市场规则所认可的成本以及被害人实质受益的金额排除在外,第三人善意取得的财产不应被没收。

关键词:反有组织犯罪法 特别没收 等值没收 第三人没收

作者简介:陈家林,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行为人刑法理论在定罪中的再生与限制研究》(20YJA820002)的阶段性成果。


数字检察征文


以检察一体化为方向推进数字技术赋能检察工作

摘要: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检察工作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以检察一体化为方向推进数字技术应用,有助于构建纵向一体化监督管理机制,促进“四大检察”横向一体化,并有利于形成以检察机关为整体推进的内外数据共享机制。实践中,检察机关推动数字技术赋能检察工作,需要注意解决技术和司法人员的关系定位、技术和业务的结合方式以及技术管理的问题,推动数字技术与检察官权力清单相结合,构建上下一体的检察权运行管理体制,以业务需求为导向推动办案核心数据集约抓取、流通,依托关键部门实现特定领域行政执法、司法大数据共享,加强职能整合,构建一体化数据管理、分析、研判工作体系。

关键词:检察一体 数字技术 数据共享

作者简介:曾国东,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观察与思考


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侦查一体化探析

摘要:当前,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案件具有线索来源渠道单一、查办过程对抗性强、窝案串案情形突出、受贿渎职牵连性高等特点。检察机关在查办此类案件中面临的组织、队伍、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困境,限制了直接侦查权之有效运行。为此,建议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从组织机构、运行模式、数据共享等方面完善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侦查一体化机制,为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关键词:司法工作人员 相关职务犯罪 侦查权 检察一体化

作者简介:课题负责人:杨淑雅,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副检察长。课题组成员:陈咪娜,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检察官;刘轩,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检察官助理;王聚强,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检察官助理。

本文系2022年度国家检察官学院科研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司法人员相关职务犯罪侦查办案质效实务研究》(GJY2022C02)的阶段性成果,2022年度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一般课题《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侦查问题研究》(BJ2022B15)的阶段性成果。


拟被不起诉人员参与社会公益服务机制研究

摘要:拟被不起诉人员参与社会公益服务机制高度契合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该机制由启动程序、服务内容和分析研判三部分组成。当前,学界对这一机制运行程序的合法性、强制性和程序的选择适用等方面有不同看法。实践中,为发展完善社会公益服务机制,应加强机制启动时拟被不起诉人的权利保障,通过检察听证和人民监督员制度强化对检察裁量权的监督,细化服务内容,探索专门化的处遇方式,待时机成熟时,通过修法予以制度化。

关键词:少捕慎诉慎押 相对不起诉 社会公益服务 检察裁量权

作者简介:张立,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调查报告


侵犯注册商标犯罪实证分析及防治对策

——以广东省佛山市检察机关所办案件为样本

摘要:规范的注册商标管理秩序是推动我国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以广东省佛山市检察机关查办的侵犯注册商标刑事案件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实践中侵犯注册商标现象多而受案总数较少,该类案件呈现出无社会危险性不捕率逐年上升、案件退回补充侦查率较高等特征。为有效惩治侵犯注册商标犯罪,检察机关应加强侦诉沟通协调、加大对侵犯注册商标犯罪打击力度、引导注册商标持有人加强对自身权益的保护,通过宣传引导提升公众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意识,推动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社会共治的良好营商环境。

关键词:侵犯注册商标犯罪实证犯罪特征防治对策

作者简介:李惠婵,作者单位系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曾宇辉,广东省佛山市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李荣楠,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检察院北检察室主任。


台湾法治


检察机关护航企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以海峡两岸检察官角色比较分析为切入点

摘要:从比较的视角看待实务问题,既能够准确评价现有的检察业务实践,又能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带来新思路。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关于检察官的角色定位存在多种观点,各种观点蕴含着检察机关办理涉企案件的不同履职方式。法律监督机关的角色定位和性质决定了大陆检察官有别于台湾地区检察官,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企业发展是大陆检察官的一个重要职责。长远来看,大陆检察机关应当从健全一体化履职机制和服务保障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检察机关 营商环境 涉企案件 监督

作者简介:江莉,福建省漳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裴章艺,福建省漳州市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


公告

为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适应数字化、移动化、智能化发展方向,人民检察杂志特开设微信端征稿发稿渠道,建立“好稿快发”“网络首发”机制,来稿除微信公号端编发外,还将择优刊发于《人民检察》纸质版。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来稿,邮箱rmjcwlb@126.com,征稿内容详见《人民检察》网络微信端征稿启事。

编辑:刘梦洁

相关链接


《人民检察》网络微信端征稿启事

声明:本刊从未委托第三方中介征订杂志,在此提供正确订阅方式,谨防假冒。


关于我们

《人民检察》创刊于1956年6月,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机关刊,全国百种重点期刊,以“交流经验,指导业务”为办刊宗旨。它关注检察改革,探索法学新知,交流工作经验,解析司法疑难,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贡献力量。

投稿邮箱:rmjcwlb@126.com    rmjcbjb@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