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师范母校-专栏】隰县师范: 我成长的摇篮 / 文:许风玲

许风玲 教师之声 2021-07-13

欢迎您关注  * 《蓝天教师园地》



隰县师范: 我成长的摇篮
许风玲

 


我生长在一个小山村,从小就有当老师的渴望。1979年,我参加了高考,只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在报考志愿时,我一口气填报了五个志愿,全是师范学校。其中,第一志愿就是隰县师范。我如愿以偿,最终被隰县师范录取,成了47班一名学生。从此,在隰县师范这块育人的土地上,我吮吸着知识的甘泉和雨露,享受着每位园丁的浇灌与栽培。


我1981年7月毕业,至今已有37个年头了。在平凡的讲台上,日复一日,我甘当 快乐的"孩子王"。年复一年,我历经艰辛,但也收获希望。我获得各种荣誉一百余种,201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16年又获得了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的光荣称号!

 

一、隰师精神鼓舞着我


在隰县师范学习的二年里,从每位老师那里,我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学到了好的教学方法,学到了如何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
黄理扬老师的物理课,一边讲一边画,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张平福老师的政治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翟华老师的语文课,博古通今,引人入胜。梁峻岭老师的音乐课,美妙动听,令人陶醉...


我能成为隰县师范47班的一员,感到十分荣幸。每一位老师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苦练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方法。我带过语文、数学、音乐、美术、地理自然、历史、品德和社会等。无论带哪一科,我都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全市第一次教学能手大比武时,我就获得了一等奖。接下来,好事连连,我连年获得侯马市,临汾市骨干教师、教学能手、首席教师,十大名师等荣誉。


我要对得起母校对我的培养,我要让隰师精神绽放异彩!

 


二、心中永远充满爱


  我毕业后从教的第一所学校是侯马市上马乡金沙村学校。在这里,我把一个年轻教师的火热的心、深深的情、浓浓的爱都奉献给了学生。


有一年冬天,我的脚冻伤了,我顾不上休息,一瘸一拐的扶着墙根走,每走一步都钻心的疼,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使在场的每位师生为之感动。有了孩子后,我产假未满就急着上班了。有人说我是工作狂,中午回家给孩子喂奶,常常跑步回家。


83年家中盖房子,我把一切推给丈夫,自己按时上班,从未耽误学生一节课。付出终于赢得了回报,1985年我带的毕业班参加小考,金沙学校这个一向"推光头"的学校,终于以优异成绩位居全乡榜首。金沙村沸腾了,金沙村的父老乡亲感动了。老书记亲自来学校奖励我,学生家长拿着鸡蛋、红枣前来学校感谢我。面对此情此景,一向坚强的我流泪了,这泪水既有对父老乡亲的感谢,也有一个教师对自己成绩的肯定。


 

三、执着和汗水换来教学上的累累硕果


1985年,由于工作的需要,我满载金沙人民的寄托,怀揣家乡人民的期盼,回到了生我养我的河东学校任教。学校王校长考虑到我的孩子小,工作不方便,给了一些照顾。可我又找到校长说,我回来就是给家乡教育事业出力的,还是带毕业班吧。说真的,河东村是个半山区,条件差,公办教师调不来,民办教师大都年龄偏大,学生管理缺乏经验。我接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秩序,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办法。我讲的课更是让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学生作业抄的工整有序。


联校校长下乡检查工作发现后,深感佩服,立即召集全联校教师在河东学校举行作业展览。不久我又在全乡、全市举行了数学公开观摩示范课教学,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在此后的几年里,我一直从事毕业班的工作,每天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回家,我所带的班级连续三年取得凤城联校小考冠军,被学生家长誉为常胜将军,村委会还为我赠匾一块,上写道:“禅荣三魁”。1986年9月9日我又一次获得中共临汾地委、地区行署颁发的优秀教师奖。后又连续被评为地、市级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模范会员、模范班主任等。

 


四、无私忘我 舍小家顾大家


高度的责任感和较强的责任心一直驱使着我。1986年的麦收期间,其他班级的老师都放假回家收麦子去了。而唯有我一个人,为给所接班级的学生补上以前所欠缺的基础知识,我天不亮就起床,先把地里的麦子收回家,随便吃上几口,就到学校给学生上课。


一天中午,我正在给学生上课,突然鼻血直流,摇摇晃晃的晕倒了。这时我班上的学生,吓呆了,有的还吓得直哭。后来,我慢慢的睁开了眼睛,看到孩子们端来了水,正在为我洗鼻血。有的在叫着我,用粉笔头在为我止血,我欣慰的笑了,眼泪流了出来。但我不是为自己而流泪,是因为有这么多懂事的孩子让我感动的。我说:“同学们,谢谢大家。老师没事了,咱们上课。”这时,外面忽然又下起了大雨,我全然不顾家里没人,还晒着麦子呢。只是一心一意的在给学生上着课。当雨停了,放学回到家里,家里的麦子已经被雨水冲的满地都是。但这件事,家人谁都没怪我,因为我多年就是这样做的,也拿我没什么办法,已经习惯成自然了。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非得要做出个样子不可。我经常爱说的一句话是:只要你肯付出,得到的一定比付出的多!


五、工作上的“富翁”,现实中的“乞丐” 


1992年冬天,我那年迈的父亲重病在身,几乎不能自理,儿子也才只有9个月大。我当时还是代毕业班,根本顾不上照顾家里的一切。可以说,只有把这本应由我挑起的重担放在了年过七旬的老母亲的身上。老母亲还是小脚,走起路来好吃力的。在一天中午放学后,我刚一进门,就看到老母亲一边搀扶着老父亲去上厕所,一边还得抱着我那9个月的孩子,刚到厕所门口,三人就一同重重的摔在了地上……当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急忙跑过去,扶起二老,抱起孩子,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是一个劲的掉眼泪。


记得在2000年的二月,年迈的母亲不慎摔伤,我只和邻居把老人送往医院,就匆匆赶回学校,继续给学生上课。在母亲回家的一段时间里,生活不能自理,我就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雇人照顾母亲,从来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也就是这一年,最理解我的母亲离开了人世,许多人说我傻,说我不孝,我只能说最对不起的是自己的母亲,但我对的起这些村里娃,对得起这片热土。


自从干了这一行,我就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自己所爱的事业。从教三十五年,我没有陪父母逛过一次街,没带孩子去过一次公园。我的心里装的全是工作和学生。对工作,我是全身心的投入;对学生,我已将爱心全部付出。然而,对父母、丈夫、孩子的亏欠我无法弥补。这一年教师节我又被临汾行署、教育局评为德育先进工作者。

 



六、扎根山区无怨无悔

 

2004年,我得了严重的颈椎病。每当给学生批改作业时间稍微长一些,就觉得头痛、头晕,但凭着我对工作的执著和热情,学生的作业,从未迟批或漏批过一次。没办法,我只有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把作业带到家里批。回到家里,我只有靠在床头上,脖子枕着床头,脸朝上,把作业放在肚子上,仰着头在给学生批改作业。同学们知道了,一个个给我出主意、想办法,说:“老师,给您的屋顶上装快玻璃吧;要不,您躺着给我们上课吧;还是别批作业了……”有孩子们的这些话,我说:“看到你们,老师的颈椎病就好了一大半。”

 

教师工作虽然是平凡的,但需要不断努力才能做好。如今我已退休了,但我的心还在我的学生身上。我曾经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和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这是我为教育事业交了两份满意的答卷!

 

正值母校建校70周年,我就把这100多个奖状或证书作为献给母校的生日礼物吧!


2017年11月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版权归原图作者

【作者简介】

许风玲,

    又名许凤玲。全国优秀教师。1961年11月生于山西省侯马市凤城乡河东村。1979年凤城中学毕业,同年考入临汾隰县师范学校。

1981年9月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她热爱教育事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成为一名师德高尚、教艺精湛的人民教师,深受学生的爱戴与社会的好评。从教36年,获得各种荣誉证书、奖状100余个,是名副其实的国家级优秀教师。


如今已经退休,但仍然心系教育,继续发挥着她的余热。


往期精选(点击蓝色字体可阅读):

《金陵文学家》原创征稿启事 

《蓝天儿童文学》原创征稿启事 

《蓝天教师园地》征稿启事 / 文:醉卧蘭亭


拾 炮/ 文:牛耕

梅洪建:磕头过年

过年:我要回家! / 文:宋治钢

那年那月,我们是中师生/ 文:小鸭

【中师生的情感故事-专栏】小 弥 / 文:商丘牛耕

【中师生青葱岁月-专栏】难忘我的师范生活 / 文:馨 怡

【童年记忆-专栏】苏联白鸡蛋和小人儿书/ 文: 醉卧蘭亭

【编者按】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到1999年完成最后一届中师学生招生,据统计全国共培养有400多万中师生。毕业后,这些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散向中国最广大的农村,扎根三尺讲台,撑起中小学教育大半个天空。

 

“中师生”,共和国教育史上一个灿烂的群体,支撑起祖国基础教育的半边天,他们中的大多数如今都已过了不惑之年,甚至知天命的年龄。


然而,如今大多数中等师范学校都已经停办或者改制,几十年后,'中师生"将成为绝唱!

 

为了重温当年的岁月,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这一代中师生群体,《蓝天教师园地》特开设“我们曾是中师生”专栏,希望希望能成为咱们中师生的温暖家园! 


各位曾经的中师生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我们拥有共同的“中师生”身份,怀揣共同的“中师生情结”,欢迎大家踊跃来稿,分享自己当年的中师生活以及毕业后自己的人生故事。

 

                      主编:醉卧蘭亭(ID: yf476800)


【主编简介】

醉卧蘭亭:

         男,70后,1993年毕业于一所中等师范学校,做过三年乡村中学教师,现供职于南京某高校。教过十几年英语,现从事美国政治与外交方面教学与研究工作。工作之余执着于少年时的文学梦,写作只是为了留作纪念。

 希望结交有情怀的你一起: 


  品茗、读书、写文章;观云、赏月、念秋霜!


《蓝天教师园地》投稿邮箱


1) zhongshisheng2018@163.com(各体裁中文原创)

2) charlesy2008@163.com  (外文翻译类稿件)


具体投稿注意事项请参见(点击黄色字体查看):

《蓝天教师园地》原创征稿 启事(关注《我们曾是中师生》后可查看《投稿须知》栏目或在历史消息中查看。)

《蓝天儿童文学》原创征稿 启事

    

      《蓝天儿童文学》系《金陵文学家》与《蓝天教师园地》姊妹平台,面向全国中小学师生征稿。


  《蓝天儿童文学》投稿邮箱:


1)1564392096@qq.com  (各体裁中文原创)


2) charlesy2008@163.com (各体裁 外文翻译类)


《蓝天儿童文学》微刊征稿详情参见:


《蓝天儿童文学》原创征稿 启事


文友交流群


 欢迎文友加入下列文友交流群:


    1. "我们曾是中师生”交流群:

    2.“蓝天教师园地”交流群:

    3. “蓝天英语同行园地”交流群:

    4.  “蓓蕾花园”交流群:

    

    5.朗诵专家团队:

《蓝天儿童文学》面向全国组建朗诵专家团队,欢迎各地朗诵和评书播讲爱好者朋友加入。 有意者请加主编微信:醉卧蘭亭(ID: yf476800),加微信时请注明“朗诵专家团队”。


(点击下面蓝色字体查看具体各群详细信息)


     文友交流群 / 文:醉卧蘭亭




感谢阅读!欢迎长摁下面二维码   关注《蓝天教师园地》


苹果手机用户赞赏码

你可以长摁下面二维码给作者打赏,

同时请注明您的姓名和作者姓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