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号入座 | 分清干皮油皮混合皮,我们再来谈护肤

普罗卡斯特 女神进化论 2019-02-14

这篇文章的题目也是来自「题目众筹」有奖活动,小猴纸们发挥聪明才智为今天的文章起个了好名字。


本期「最佳题目获得者」

@不唧


恭喜 @不唧,这位同学已经是第二次被选中啦。她获得后浪出版社提供的好书一本,如果发布后本文阅读量在周榜首,还会由饲主亲自颁发百元级的红包做为嘉奖。


感谢这次所有参与活动的小猴纸们,没有参加的也不用着急,很快我们就会找到更好的方式能让所有的小猴纸都可以加入进来,一起抢饲主的红包!




大家好,普罗卡斯特又过来了,今天跟大家聊聊油性/干性皮肤的内容。


关于皮肤类型的分类历史上陆续出现过也有很多种,针对不同的判断标准,有不同的方法。


哈佛的皮肤科医生 Thomas B. Fitzpatrick 在 1975 年,针对皮肤受到紫外线和日光照射时的受伤程度,提出一种包含 I-VI 六种类型的日光反应性皮肤分类法,也称 Fitzpatrick 皮肤类型(Fitzpatrick Scale)。


比如在测试防晒霜的 SPF 值和抗水性的时候,被测试者要求是 I、II 或 III 型,即对紫外线和日光照射比较敏感的类型。


而在这种六型分类法出现之前,还有一种 Von Luschan 肤色量表,用 36 个色号来判断肤色。


Von Luschan 肤色量表


年初在进化论参加过试色的童鞋看到这个表可能会觉得熟悉,因为当时我们用了这个方法的进阶版:Pantone 皮肤肤色卡来做判断,共有 110 个色号。很多同学看到色卡排开的第一感觉都是:眼花了...


而另一种比较大众的五型分类法,是把皮肤分成干性、中性、油性、混合性和敏感性皮肤。这种分类法比较容易理解,但相对粗暴简单,很难进行标准化判断。


另一种现在使用非常广泛的方法是由时任迈阿密大学皮肤学教授的莱斯利·褒曼(Leslie Baumann)博士总结并提出,这种「16 种皮肤分类」的方式很全面的囊括了皮肤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而且有相对明确的判断依据,在学界和业界都很受认可。



干性/油性和敏感/耐受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了。色素沉着主要衡量面部和胸部产生黑斑的概率。这里的黑斑主要指可以通过皮肤护理和其它措施预防、缓和的『黄褐斑、日晒斑和雀斑』,胎记、痣和老年斑不在讨论范围内。皮肤老化则是衡量皮肤在遗传和环境双重作用下维持年轻紧致的能力。


这四个因素的两个维度彼此组合一共有 16 种皮肤类型。听起来数量很多,但落实到具体类别的皮肤护理上,还是要从这四个大的方向入手。


皮肤分类是了解皮肤的第一步,也是皮肤护理的基础。所以,我们会用一个系列文介绍一种更全面更具体的皮肤分类方法。


关于皮肤护理,进化论之前针对具体的点,例如:油皮怎么做保湿、如何正确防晒等,写过一些文章,但是全面的皮肤分类很少涉及到。今天普罗卡斯特就从「皮肤保湿」的角度谈谈干性、油性、混合性皮肤的那点事儿。



干性皮肤



干性皮肤有哪些表现?


干性皮肤最明显的特征是皮脂分泌少,角质层含水量低。正常皮肤的角质层含水量为10%~20%,干性皮肤则低于 10%。这导致皮肤易干燥脱屑,肤色晦暗,毛孔细小不明显


干性皮肤的人洗完脸后容易感到干燥,不用保湿产品会觉得紧绷难受,脸上虽然较少出现毛孔堵塞,但是使用粉饼会出现卡粉的现象。




▍为什么皮肤会变干?


皮肤会变干主要有5个方面的原因:油脂分泌过少;皮脂膜被破坏;天然保湿因子减少;体内缺水和外部环境干燥。我们分别来说。


1. 皮脂腺分泌脂质过少


皮肤表面有一层皮脂膜,由皮脂腺分泌的润泽脂质和汗腺分泌的汗液乳化形成。这层膜可以阻挡皮肤内水分向外流失,也能防止外界有害物质进入皮肤。


图片来自 Complexblog


基因遗传或发育不完善(比如婴儿)等因素都会引起皮脂腺分泌的脂质过少,使皮脂膜结构不完整,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2. 皮脂膜被破坏


上面说到了皮脂膜在维持肌肤水分上的强大作用。那么有哪些因素会破坏皮脂膜呢?


物理擦伤,过度清洁,频繁去角质等因素都会损害皮脂膜的完整性,导致经皮流失的水分增加,皮肤容易干燥,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某些皮肤疾病。


3. 天然保湿因子(NMF)减少


NMF 虽然在细胞间质内含量少,但与水结合的能力强悍。NMF 含量充足可以使细胞间质中水分充盈。


皮脂腺分泌过少、皮脂膜被破坏、环境干燥等都会使皮肤内 NMF 向外散失的速度加快,从而降低皮肤含水量。


4. 体内缺水


体内缺水导致皮肤干燥很好理解,但却并不受到重视。皮肤的水分主要停留在真皮层,其次是角质层。虽然皮肤可以通过护肤品和面膜这样的方式给角质层补水,但效果并不明显。因为角质层的水分主要受到 NMF 本身含量的影响,而皮肤作为屏障的功能就是使各种分子(即便是水分子)不那么容易『进出自由』,护肤品的补水基本没办法供给到真皮层。


所以皮肤最重要的补水方式还是从身体内获得水分。当我们因为各种原因喝水少时,机体内水分得不到补充,角质细胞喝不饱水就会像花儿一样「焉」了。


因此,护肤品主要侧重于「保」湿,降低皮肤表面水分的流失速度。想要「补」水你还是需要放个马克杯在手边,多喝水才是硬道理


5. 环境干燥


当外界环境过于干燥时,皮肤就会更加倾向于失水,也就是以前生物和化学上会学到的「渗透压」的概念。同理的,当环境湿度变高,皮肤失水变少,更有利于保持皮肤中的水分含量。



干性皮肤的护理


知道了皮肤干的原因,护理方法也就有了思路啊~


1.从身体运转机制来说,多喝水非常重要


 喝水是很多人忽略的一点。但是,姑娘们呀,你们确定每天早晚往皮肤中拍的那点化妆水『还不算散失的部分』足够皮肤用的吗?皮肤中绝大部分水分还是要靠我们喝进去水,吃的水果蔬菜来补充。


2.从外部环境来说,尽力创造一个湿度适宜的条件。


环境干燥,这个客观因素就很难改变了(羡慕南方童鞋,嘤嘤嘤)。有条件的可以在室内安装加湿器(虽然有人会说然并卵),也可以随时拿喷雾喷一喷。如果你不知道怎么选喷雾,看看进化论之前的文章《夏天就是喷雾的主场》你就会有思路了,就怕你买买买停不下来啊...



3.从护理角度说,做好皮肤的保湿工作


(1)使用补水面膜或补水功能强的化妆水补充皮肤水分,虽然是短效补水,但确实会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面膜不宜天天用,使用太过频繁可能会导致皮肤过度水合进而引起屏障功能受损,而且敷面膜太频繁也有触发接触性皮炎的可能性。一周1~3次是比较合适的频率




    

(2)一切不做保湿的补水都是耍流氓!像上面提到的,「保湿」才是护肤品的主场,不要本末倒置,用完化妆水之后一定要及时涂上保湿霜/ 乳,不然之前的补水就白做了。





4.从减少损伤来说,做好防晒和日常清洁。

(1)使用温和不起泡的洗面奶,对自己的皮肤温柔一点。


同时洗脸的水温要适宜,控制在体表温度附近就可以了。洗脸的时间也不宜过长。有些干皮姑娘洗个脸花3分多钟,还用手使劲揉搓(好担心她们会洗掉一层皮啊)。





(2)防晒防晒防晒,重要的事情说再多遍也不为过。无论是干性还是油性,都要格外注意防晒,我们已经说过无数遍啦!





油性皮肤


油性皮肤的外在表现


皮肤表面油腻有光泽(这像是废话,要不怎么叫油性皮肤...),尤其是额头和鼻翼所在的T区,而且容易出现毛孔粗大的现象。因为皮脂分泌过多,也比较容易出现痘痘黑头这样的问题


如果一个人使用泡沫丰富的洁面产品或在干燥环境中不用保湿霜,皮肤也不会感觉紧绷;脸上有比较多的粗大毛孔、白头或黑头,基本上可以判断为油性皮肤了。




皮肤为什么会变油?


最根本的原因当然是皮脂腺分泌油脂过多了。大部分油性皮肤是天生的,皮脂腺精力旺盛爱出油这事儿很难从源头上抑制。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很多人的情况会有所改善。


除此之外,作息不规律,经常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压力过大导致激素分泌紊乱等因素都可能使油脂分泌增加。


护肤品虽然很难在根源上抑制油脂分泌,但仍然可以帮助清理油脂和污垢,一定程度上避免毛孔堵塞。



▍油性皮肤的分类


1. 油性不缺水


对这类油性皮肤来说,皮肤的含水量是正常的。而且因为油脂分泌过多,可以在皮肤表面起到封闭剂的作用阻挡水分散失,所以正常情况下不需要过多的保湿,不用使用高浓度的封闭剂成分(比如矿脂)。


这样的类型在护肤时的重点是做好清洁,控油和防晒


2. 油性缺水


这类油皮就比较不幸了。皮肤不仅出油很多,而且内部水分也不足。这就是有人常说的「外油内干」。护肤的时候不仅要控油,还要参考干性皮肤的护理方法,加强补水



油性皮肤的护理


1. 饮食上要保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至于火锅,麻辣烫,还有辣条这类东西能躲多远躲多远。(不过我猜你们也管不住嘴,接着看后面吧)


2. 使用中性温和的洁面产品。很多同学认为中性温和的清洁产品是敏感肌和干性皮肤专属,这是没有道理的。油皮虽然出油多,理论上更强的清洁剂效果会更好。但是油皮也要避免过度清洁,否则会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加旺盛,造成恶性循环。





3. 平时喜欢用化妆水的人可以用一些含有抗炎成分或者去油抗痘的爽肤水来收敛毛囊口,使皮肤保持洁净和清爽。使用时最好用化妆棉,这样可以将残余油脂和污垢带走。不过这个并不是必须的,大家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来选择就好了。






4. 选用一些具有保湿控油功能的乳或霜。油性皮肤大多不需要花大力气做保湿,但是天气干燥或者感觉皮肤紧绷时,在脸上干燥位置还是应该使用一些清爽型保湿霜,尽量避开矿脂这样的强力封闭剂。





5. 必要时定期做去角质。频率不用太高,每周或每两周一次就可以了。


关于方式,可以用磨砂膏等做物理去角质,也可以用含水杨酸或果酸的产品。至于具体怎么做以及相关的产品推荐,可以查看进化论之前的文章《关于去角质你值得知道的事》。



干性/油性不是绝对的


皮肤是干性还是油性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也就是说,皮肤类型是可以改变的,而非绝对的。年龄、环境、生活习惯、饮食规律等方面的变化都会导致皮肤类型变化。


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普罗卡斯特自己从耐受性作成敏感型的『请为我这种不遗余力地黑自己娱乐大家的精神鼓掌』。另一个南方同学,在家里皮肤很好很正常,但是一到北方上学皮肤就因为水土不服出油爆痘,心疼这位同学。



混合性皮肤


混合性皮肤指的就是脸部皮肤有的区域是偏干性的,而有的部分是偏油性的。虽然有的同学会用「混干」、「混油」这样不同的名称来称呼,但因为T区皮脂腺密度比脸颊和额头要高,所以混合型大多数情况下指的都是T区偏油,两颊偏干的皮肤类型。


有一些文章中提到混合型是占比最大的一种皮肤类型,有人是天生混合型,不过我想不排除有中性或大油皮自己作成混合皮的,再次证明了 no zuo no die 呀。


实际上,T区特别特别油、两颊特别特别干的混合性皮肤比较少见。这部分同学,很心疼你们,真的需要用不同的产品来专门护理不同的区域(心疼你们的银子)。


大部分混合性皮肤可能只是脸上干性或油性分布不均。比如说T区出油很多,但两颊出油相对较少;或者两颊非常干燥,T区相对正常的情况。


对于这种肤质的护理,可以以程度较重的皮肤类型护理为主。也就是说,前者在护肤上需要多参照一下油性皮肤的模式;后者就主要借鉴干性皮肤的护理方式。当然了,其实这类同学最好也是把不同区域分开护理,但实话说,确实很麻烦也很费精力。所以大家按着自己愿意承受的方式来选择就好啦。


关于油性/干性皮肤就先介绍到这里,下篇文章我们介绍敏感性/耐受性皮肤的护理方式和差别。



本文由女神进化论(ID: HiBetterMe)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如需白名单授权,请在微信后台回复「转载」。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欢迎分享至朋友圈,无需授权。








大家都爱看









参考文献

1.Baumann, L. 专属你的解决方案:完美皮肤保养指南.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4).

2.张丽卿. 我就是化妆品达人3 .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3.何黎. 美容皮肤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