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心多年的痘痘问题,皮肤科医生有话说 | 特邀诊室

禹汐 女神进化论 2019-02-14


大家好,我是禹汐,一个皮肤科医生。

 

我也是「女神进化论」的读者,在这里可以看到不同角度的对于痘痘的理解,也能从大家的留言当中了解大家的关注要点。

 

不止一次在评论区看到关于医院看痘痘的抱怨


进去没记住医生的脸,一张处方就开完了!

进去不到2分钟,一肚子的问题没问,就叫下一个了!

拿到药一脸蒙圈,这都怎么用?

 

也有小伙伴支招


去看医生,多挂几个号,这个没问上就问下一个!

挂专家号、特需号,特需是不是能满足特殊需求的意思?

去医院之前,列好问题清单,用2.5X速度念出来!

 

好了好了,你们的问题我都了解,作为每天在医院人山人海之中与无数痘痘相遇又擦肩的皮肤科医生,作为一个混油皮曾经II级痤疮、在临床实习的时候被患者问医生你咋不治治的痘肌患者,我都懂。

 

大学本科时代是我的痘痘最夸张的时候,那时候又不懂防晒,整个人看起来是暗棕肤底+额头下巴两抹红


自从读了皮肤科硕士,由于所学专业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改掉了很多护肤误区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加上可以接触到各种药品、护肤品和医美设备,皮肤状态一直在变好,因此总有小伙伴看着我的脸说,好后悔当年没选皮肤科。

 

但我今天要分享给大家的并不是我的战痘成(xue)功(lei)史,过程并不风起云涌,仔细铺开甚至有些平淡无聊。对抗痘痘没有一蹴而就,必须细水长流,因此我今天分享的主要内容,是战痘原则,是需要做成海报贴在床头显眼位置每天默念的原则。

 

希望这些原则,也可以在些潜移默化中改变你对痘痘肌的认知,不需要成为皮肤科医生,也能做好自己的皮肤管理。



什么是痤疮

 

通常我们所说的痘痘,是指「寻常痤疮」,但由于很多皮肤疾病也可以表现为红色的「丘疹」、「脓疱」,外观上与痤疮的痘痘非常相似,有时候也许会产生误判,搞了半天发现不是寻常痤疮,而是「红斑痤疮」,或者「毛囊炎」,甚至某些需要及时采取干预的皮肤病。

 

我们会在文章的最后,讲到一些自助分辨方法,我们的主要关注点,放在寻常痤疮(简称痤疮)上面。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开放性或闭合性粉刺(黑头粉刺和白头粉刺)及炎症性皮损,如丘疹、脓疱、结节、囊肿。

 

痤疮的产生,是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皮肤的皮脂腺,会不断分泌甘油三酯、脂肪酸、磷脂、脂化胆固醇等「油性」成分,顺着毛囊口排出,与角质细胞、汗液、皮肤表面灰尘细菌等组成皮肤的「皮脂膜」



 

图片来源:Pinterest.com

 

当皮脂腺分泌油脂增多,皮肤的光泽度会上升,但如果这些油脂,没有顺利从毛囊口排出,而遭遇了「毛囊角化过度」——毛囊的角质层增厚,堵住出口——就会出现较多的粉刺。


屋漏偏逢连夜雨,如果这时候不巧,喜欢把油脂当食物的痤疮丙酸杆菌在其中大量繁殖,它的庞大细菌家族本身和它们的代谢产物,会作为炎症介质刺激皮肤发生炎症反应,导致红肿、出脓等讨厌的皮肤变化,也就是我们最为关注的痘痘。



Eurekaoflife.blogspot.in

 

而影响皮脂腺分泌油脂的,除了先天的基因(皮脂腺分布密集、数量较多)以外,一般跟以下几个方面有关,激素水平(雄激素,男生女生都有雄激素),雄激素对皮脂腺分泌油脂处于主导地位的影响;


饮食(油腻、辛辣、甜食、酒),作息(晚睡、不运动),心情(焦虑、急躁、紧张),这些都会影响肾上腺素和/或胰岛素的分泌,也会影响皮脂腺分泌增多,粉刺易形成。

 

痤疮可以影响将近70%的青少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用「青春痘」描述痤疮,过了青春期,仍有很多人不但未愈反而更重,一项针对美国民众的研究显示,约有12%女性痤疮可持续至成年期

 

 

如何治疗痤疮


对抗痤疮,我总结了4条需要敲黑板强调的「知识点」。

 

 根据痤疮严重程度用药——痘痘是病,得治

 

面对痤疮,可怕的是你不知道你不知道。反而医院没那么可怕,要不鼓起勇气来一下?

 

医生可以观察面部痘痘的情况、结合痤疮病史、药品护肤品使用情况、生活因素(饮食、睡眠、情绪压力)给出较为综合的判断,知道了痤疮的严重程度,在对应严重分级系统中,选择合适的药物。

 

目前痤疮有多种分级方案,暂时没有统一公认的,但无论分3级还是分5级,都是基于严重程度的判断。


起码能知道自己在全部人群当中,属于轻度痤疮还是中度痤疮,免得有些人起了俩痘就担心「烂脸」,也免得有些痘痘都长满脸了,依然「我还能行」的懒星人不在意自己。

 

想靠护肤品解决痘痘问题?不是不行,也有很多人成功了,但成功原因可未必是护肤品,除了护肤品之外,人家严格限制饮食、调整作息、积极锻炼,或者在服用短效避孕药物


这些你看不见的努力,都被忽略,变成了神品祛痘」满足懒癌人群的幻想,以及某些护肤品祛痘的广告,鼓吹坐享其成,收割一波又一波韭菜。

 

如果看医生吃药涂药,3-6个月没有好转(要有照片为证,有的宝宝对自己要求太高了,有好转也不承认,只要皮肤不是「蛋壳肌」就一律归为「没好转」是不可取的),那你还等什么,果断换医生啊


通常情况下,各种严重程度的痘痘肌,用药3个月,都会看到不同程度的好转

 

如果合并敏感问题,舍弃一部分药物和护肤品——别给自己挖坑

 

别人说维A醇好啊,急匆匆去买了维A醇;


别人说水杨酸好啊,急匆匆去买了水杨酸;


别人说果酸好啊,急匆匆去买了果酸;

 

别人说以上都好啊,急匆匆都买了回家车轮战。

 

刚开始还好,可是不出两个月,皮肤越用越薄,越来越敏感,开始泛红、瘙痒,忽然就起皮,脸上像有无数小针扎着痛。


图片来源:google.com


维A醇、维A醛、水杨酸、果酸等,都有调节皮肤表面角质细胞代谢的作用,它们对抗痘痘的逻辑虽然各有差别,但基本上都是减少表皮过多角质堆积,让皮脂腺的油脂更容易排出。


但如果皮肤本身就敏感、菲薄,过度使用它们,无疑雪上加霜;而且这些物质本身,就容易产生皮肤不耐受的问题,有时即使非敏感皮肤,用了也会不舒服。

 

不轻信盲从,积极拔草——重视个体化护肤

 

信息爆炸的时代对每个痘肌同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从过剩的草中,筛选出对自己最有价值的,这可是个大学问。

 

2017年我国护肤品市场规模约3000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作为个体选择护肤品可以说是大海捞针,其他人说好的,真的都好吗?


护肤品成分中,90%差别不大,只有剩下不到10%是区分某一产品和其他产品的不同特征,除了成分,稳定的配方和精良的生产工艺也很重要,这里大厂大牌的优势明显

 

正确判断自己的肤质,寺主那里有相关判断的文章对号入座 | 分清干皮油皮混合皮,我们再来谈护肤


再根据是否敏感(寺主那里也有相关测试,在公众号后台回复:敏感量表,就能看到啦)得出基本的判断。


如果经过医生面诊,结合医生的建议,规避某些成分的产品,再进行选择,就可以大大缩小选择范,在剩下的范围中,也许未必能选到「最好的」,但一定「没有错」

 

 摆正预期,不要贪快——尊重皮肤的修复时间

 

我和我的来访者,常见以下对话:


回想一下,痘龄有多久了?两三年?十年?


打算多久摆脱痘痘呢?两个月?一星期??


为什么这么着急呢?噢要开学了/要面试了/要相亲了/要结婚了/要郁闷死了……

 

说一星期的请站出来,我「保证不会伤害你」。

 

更可恨的是,各个平台上鼓吹自己一星期祛痘的广告,完全拿捏大家的心态,昧着良心赚钱。


 随手某宝一搜,就见到这种所谓祛痘神品。


图片来源:taobao.com


皮肤的细胞,从基底层生发(一声)出来,慢慢移动到皮肤表面变成角质(死皮)脱落,约需28天,这也是为什么,无论祛痘、美白、抗衰,都没有1个月内能见效的原因。

 

对于痘痘来说,皮脂腺分泌功能亢进,更是需要长时间调整的


皮脂腺长期分泌较多油脂,可能变得膨大,超过原来体积的20倍甚至更大,就好像已经具备生产20倍油脂的工厂,不可能一下子缩小产量一样,是需要从激素水平、生活习惯、情绪心态上多方面调节,才能逐步减少油脂分泌的。

 

那种短期见效的产品,很有可能非法添加了抗生素、激素等成分,利用抗生素、激素强大的抗炎能力,短期内改善痘痘,但很多人会对其产生「依赖」,长期使用,破坏皮肤的免疫功能,皮肤表面菌群失衡,破坏皮肤的表皮屏障,水分更容易流失,毛细血管扩张,红血丝、敏感、干燥、刺痛,分分钟毁脸的节奏

 

我们需要摆正心态,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作出护肤努力的同时,也要尊重皮肤的生理节奏

 

以上,是我希望能够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大家未来护肤理念的内容,可以说是非常苦口婆心了。

 


痤疮和红斑痤疮、毛囊炎的区别


下面简单说说痤疮和红斑痤疮、毛囊炎的区别。

 

红斑痤疮英文名是Rosacea,也叫玫瑰痤疮、酒渣(同样一个病,称呼上的颜值差这么多),常路遇大叔,长着圣诞老人的红鼻头,这是红斑痤疮的一种表现,但还有很多人不止鼻头,面颊、下巴也都有痘痘。


红斑痤疮的特点是,没有粉刺,直接出现炎性丘疹、脓疱,有明显的毛细血管扩张,可能会有间断瘙痒、刺痛、发热的感觉


它的治疗与寻常痤疮部分重合,但也有特殊之处,可不要完全与寻常痤疮混为一谈。

 

毛囊炎常见于前胸、背部,通常是针尖至米粒大小的红色丘疹,有时丘疹抠破,里面可能有颗小小的油脂粒。


毛囊炎也是皮脂腺分泌较多油脂后产生的,但感染的通常是表皮葡萄球菌或马拉色菌,而不是痤疮丙酸杆菌,平时可以选择有抗菌成分的沐浴产品,严重的也要去看医生。

 

有的朋友可能又陷入了文章开头的困惑中,可我还是找不到能倾听我苦恼的医生啊,我的建议是,多换几位,总能找到优质的医生。


医生习惯了2分钟看一位患者的节奏,不然真的看不完,但这不是「不从患者的角度想问题,不帮助患者解决需求」的理由,我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医生能意识到这一点。


不可否认,部分医生还延续着曾经「权威式」医患关系,即「我说什么你听着,让你吃这药别多问」这种老套的、早应该被摒弃的看病模式。


良好的医患关系,应该是「互动的」「同仇敌忾的,双方都为了打败疾病而努力,战友之间是不可能只用2分钟交流的吧。

 

希望大家都找到与你并肩的医生战友,希望大家都能战痘成功。

 

最后打个广告,如果你正被因痘印苦恼,感觉自己肤色暗沉,或有有黑眼圈等问题,想要改善「肤色不均匀」,变得「元气满满」,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参加我的知乎 Live,正式开场前加入只要9.9 !





想看关于「白带」的健康知识吗?

想看就点赞~


            戳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