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策略】基金四季报的六大看点
引言:近期基金四季报披露,公募基金仓位有何变动?行业及个股配置有何线索?港股配置如何?持仓风格有哪些变化?公募和外资又有哪些分歧和共识?我们梳理出市场较为关注的关于基金四季报配置的六大看点,供投资者参考。
为了更加准确地捕捉公募基金股票资产配置的特征,后文关于基金仓位、股票行业和重仓股的分析样本均基于主动偏股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截止时间为2023年1月21日11:15(披露率为99.23%)。
四季度主动偏股基金仓位大幅回升2.6pct,创2004Q2以来新高。2022年四季度,市场由跌转涨,上证指数、沪深300、创业板指分别上涨2.14%、1.75%、2.53%,带动主动偏股基金资产净值及持股市值较三季度末有所回升,2022Q4主动偏股型基金资产净值规模为4.84万亿、环比上涨1.28%,持股市值为4.13万亿、环比上升4.45%。股票仓位方面,截至2022Q4,与2022Q3相比,主动偏股基金仓位由82.75%大幅增长至85.34%,达到2004Q2以来最高水平。其中,普通股票型由88.97%上升1.44pct至90.40%,偏股混合型由86.70%上升1.60pct至88.30%,灵活配置型由72.01%增长4.62pct至76.63%。随着A股逐渐回暖,四季度公募基金大幅提升权益资产仓位,指向市场风险明显偏好回升。
2.1、板块与风格配置:创业板和科创板仓位提升,大幅增持医药
板块层面,主板仓位再次回落,创业板仓位小幅回升,科创板仓位续创新高。
1)主板的配置比例为70.26%,较2022Q3下降0.74个百分点,继续低配主板,且低配比例由-9.11%扩大至-9.37%。
2)创业板的配置比例为21.66%,较2022Q3继续回升0.46个百分点,继续超配创业板,超配比例由8.58%扩大至8.77%。
3)科创板的配置比例为7.97%,较2022Q3上涨0.28个百分点,继续超配科创板,超配比例由0.63%扩大至0.73%。
4)北交所的配置比例为0.11%,较2022Q3上涨0.002个百分点,低配北交所,且低配比例从-0.11%扩大至-0.13%。
风格层面,主动偏股型基金增持医药和金融地产,减仓科技成长、消费和周期。2022Q4,主动偏股型基金对科技成长、消费、周期、医药和金融地产的配置比例分别为36.81%、26.54%、18.30%、11.82%和6.52%,较上一个季度的变化分别为-1.09pct、-0.76pct、-0.09pct、1.89pct和0.04pct。此外,主动偏股型基金对科技成长、消费、周期、医药和金融地产的超配比例分别为11.31%、8.78%、-10.96%、3.50%和-12.47%,较上一个季度的变化分别为-1.12pct、-0.51pct、0.66pct、1.24pct和-0.25pct。
2.2、板块与风格配置:创业板和科创板仓位提升,大幅增持医药
四季度公募围绕3条进行配置:1)从前期热门的电池、能源金属、半导体和乘用车等泛新能源赛道切换至持仓处于低位、估值相对便宜、近期政策催化明显的成长行业,如医药、信创、机械和传媒板块;2)继续配置疫后修复的出行类消费板块,包括社服、商贸零售和美容护理行业;3)开始布局证券和保险等金融行业。
从一级行业仓位变动来看,主动偏股型基金积极加仓医药和计算机。2022Q4主动偏股型基金加仓较多的行业是医药生物、计算机、机械设备、建筑材料和非银金融,加仓比例分别为1.92pct、1.18pct、0.52pct、0.32pct、0.31pct。2022Q4主动偏股型基金减仓较多的行业是电力设备、煤炭、有色金属、房地产和电子,减仓比例分别为-1.22pct、-0.72pct、-0.50pct、-0.45pct、-0.44pct。
从二级行业仓位变动来看,2022Q4主动偏股型基金加仓较多的二级行业是医疗服务、软件开发、化学制药、工业金属和装修建材,加仓比例分别为1.02pct、0.89pct、0.62pct、0.47pct、0.27pct。2022Q4主动偏股型基金减仓较多的二级行业是能源金属、煤炭开采、光伏设备、电池和通信设备,减仓比例分别为-0.83pct、-0.71pct、-0.65pct、-0.64pct、-0.45pct。
此外,根据兴证策略团队独家构建20大新兴产业链及其细分成长赛道来看,成长赛道的内部的确出现了较大的分化。
从一级新兴产业链来看,2022Q4主动偏股型基金加仓较多的是医药医疗、大数据与云计算和工业互联网概念,加仓比例分别为2.01pct、0.61pct、0.60pct。2022Q4主动偏股型基金减仓较多的是新能源汽车、光伏和智能驾驶,减仓比例分别为-1.28pct、-1.06pct、-0.82pct。
从二级细分成长来看,2022Q4,主动偏股基金加仓前五的新兴成长赛道包括医药医疗—CXO、半导体—IC设计、大数据与云计算—云服务、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和5G—射频天线,仓位较22Q3增长1.63pct、0.46pct、0.43pct、0.43pct、0.28pct;减仓前五的新兴成长赛道包括新能源车—上游资源、光伏—上游材料、光伏—光伏设备、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半导体—设备,仓位较22Q3回落0.73pct、0.64pct、0.46pct、0.42pct、0.42pct。
整体上,1)四季度公募主要增持前期调整较为充分、持仓处于低位、估值相对便宜的成长板块,包括CXO、消费电子、光学光电子等赛道;2)除储能和新能源运营商,多数新能源相关的赛道均受到公募减仓。
从一级行业绝对仓位来看,电力设备维持第一大重仓行业的地位,前五大重仓行业较上一季度未发生变化。主动偏股型基金仓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电力设备、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电子和国防军工,配置比例分别为17.92%、15.52%、11.82%、8.52%、4.37%。仓位后五的行业分别是综合、纺织服饰、环保、钢铁和建筑装饰,配置比例分别为0.01%、0.27%、0.32%、0.49%、0.53%。从持仓历史分位数来看,国防军工、电力设备、有色金属和美容护理仓位处于历史较高的水平,银行、非银金融和通信的仓位处于历史极低的水平。
从一级行业超配比例来看,主动偏股型基金主要超配电力设备和食品饮料。2022Q4主动股票型基金的重仓股超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电力设备、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电子和国防军工,超配比例分别为10.05%、8.44%、3.50%、1.95%、1.81%,其中国防军工、电力设备和有色金属的超配比例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超配比例后五的行业分别是银行、非银金融、石油石化、公用事业和通信,低配比例分别是-7.64%、-5.35%、-2.65%、-2.48%、-2.25%,其中公用事业和通信的超配比例更是处于历史10%分位数以下。
从二级行业绝对仓位来看,白酒Ⅱ、电池和光伏设备的仓位最高。具体来看,主动股票型基金仓位前10的二级行业有白酒Ⅱ、电池、光伏设备、半导体、医疗服务、软件开发、医疗器械、航空装备、房地产开发和汽车零部件,配置比例分别为13.10%、7.92%、7.80%、5.61%、5.24%、2.85%、2.50%、2.37%、2.26%和2.01%。
从二级行业超配比例来看,主动偏股型基金主要超配消费和成长板块中的细分行业。具体来看,2022Q4主动股票型基金超配前10的二级行业分别是是白酒Ⅱ、光伏设备、电池、医疗服务、半导体、航空装备Ⅱ、软件开发、军工电子Ⅱ、医疗器械和旅游零售Ⅱ,超配比例分别为8.17%、5.09%、4.89%、3.92%、2.25%、1.29%、1.13%、0.98%、0.63%和0.63%。
从二级行业低配比例来看,主动偏股型基金主要低配金融和周期板块中的细分行业。2022Q4主动偏股型基金的重仓股低配前10的二级行业分别是国有大型银行Ⅱ、保险Ⅱ、证券Ⅱ、电力、通信服务、股份制银行Ⅱ、炼化及贸易、煤炭开采、基础建设和航运港口,相对标准行业占比的低配幅度分别为-6.23%、-2.47%、-2.37%、-2.25%、-2.16%、-1.81%、-1.75%、-1.00%、-0.91%、-0.86%。
3、看点三:医药股和计算股获集中增配,白酒股仓位变动有分化
2022年四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加仓比例前5的个股分别是药明康德、顺丰控股、五粮液、紫金矿业和汇川技术,持股比例较上一季度分别增加0.31pct、0.27pct、0.27pct、0.26pct和0.23pct;减仓比例居前5的个股为贵州茅台、隆基股份、天齐锂业、北方华创和中天科技,持股比例较上一季度分别减少0.64pct、0.54pct、0.41pct、0.38pct、0.33pct。加仓比例前20的个股中,医药股和计算机股占比较高,而减仓较多的个股多隶属于新能源概念。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公募一方面加仓五粮液、洋河股份和古井贡酒,但同时又减仓贵州茅台、山西汾酒和泸州老窖。
截至2022Q4,主动偏股型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别是贵州茅台、宁德时代、泸州老窖、五粮液、药明康德、亿纬锂能、山西汾酒、迈瑞医疗、阳光电源和爱尔眼科,持仓规模占全部重仓股的比例分别为4.89%、3.46%、2.33%、2.25%、1.46%、1.38%、1.34%、1.33%、1.21%和1.16%。
与上一季度相比,具体有如下变化:
1只金融地产股(宁波银行)和1只消费股(洋河股份)新晋主动偏股型基金持仓的前20名。前20名中有7只消费股、6只泛新能源股、3只医药股、2只电子股和2只金融地产股。
1只泛新能源股(天齐锂业)和1只电子股(北方华创)退出主动偏股型基金持仓的前20名。
4、看点四:港股仓位显著回暖,北水大幅加仓资讯科技和医疗保健
2022Q4,主动偏股基金的港股仓位显著提升。一方面,2022年四季度,港股大幅回暖,恒生指数、恒生科技分别上涨14.86%、19.67%;另一方面,南下资金四季度流入超1300亿元,较三季度明显提速,两大因素使公募港股仓位大幅提升。截至2022Q4,主动型基金持有港股的规模为2282.49亿元,较上季度提升38.37%,港股仓位由7.22%增长至9.90%。
行业方面,公募持有港股资讯科技和医疗保健行业的仓位回升较多,必需性消费、能源业和电讯业仓位则显著回落。重仓股口径下,2022Q4主动偏股型基金加仓较多的行业是资讯科技、医疗保健和金融行业,加仓比例分别为5.15pct、3.57pct、1.11pct。2022Q4主动偏股型基金减仓较多的行业是必需性消费、能源和电讯行业,减仓比例分别为-2.66pct、-2.60pct、-1.49pct。
重仓股层面,腾讯重回公募的港股第一大重仓地位。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港股前5大重仓股为腾讯控股、美团-W、药明生物、李宁和香港交易所,持股市值分别为398.82亿元、303.39亿元、120.95亿元、110.78亿元和110.61亿元。与2022Q3相比,港股前20大重仓中,新增海吉亚医疗和新东方在线。
5、看点五:公募基金持仓风格的三点变化
5.1、集中度偏好:个股持仓集中度回落
主动偏股型基金持仓集中度再度下行。行业视角下,主动偏股基金前3/5/10大重仓行业持仓占比较上一季度变化较小。但个股视角下,主动偏股型基金持股市值前5/10/30/50/100的重仓股占全部重仓股持仓市值的比例较上一季度减少0.84pct、0.93pct、1.23pct、1.54pct和2.48pct。主动偏股基金持股集中度延续了上个季度重回的下降趋势。
5.2、市值偏好:继续聚焦“小巨人”
从仓位变动来看,2022Q4主动偏股型基金加仓市值小于1000亿的个股。按区间平均市值汇总仓位变动后,我们发现,今年四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对市值小于1000亿元的小市值个股的仓位再度回升,公募以减仓市值在1000-3000亿元、3000-5000亿元和10000亿元以上的个股为主。
从基金覆盖数来看,基金对于中小市值个股的覆盖度继续上升。今年四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重仓股中,区间平均市值小于800亿个股的数量为1780只,较2022Q3上升3.6%,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5.3、财务指标偏好:看重盈利能力和业绩增速的边际变化
相比于当期的盈利能力和景气度的绝对水平,公募更看重基本面的边际变化。2022Q4公募加仓比例和(2023-2022)年的ROE与归母净利润增速的预期改善幅度正相关性显著。
从ROE角度来看,主动偏股基金于四季度加仓较多个股在2022和2023年的盈利能力上均不占据优势,反而是减仓较多个股的预期ROE相对较高,但从23年ROE较22年变化来看,加仓比例和改善幅度正相关性较为明显,指向公募提前开始布局盈利能力边际提升。
从归母净利润增速角度来看,主动偏股基金加仓比例和2022年业绩增速的负相关性较强,和2023年业绩增速呈现出一定正相关,和(2023-2022年)净利润增速环比变化显著正相关,相比于过去和未来景气的绝对水平,公募围绕业绩增速的边际变化布局个股。
6、看点六、内外资有哪些分歧与共识?
作为A股市场上两大重要的机构投资者,我们汇总并对比了北上资金和主动偏股基金于四季度的仓位变化。相比于三季度,由于市场主线逐渐清晰,外资和内资加减仓有较强的共识。
四季度,内外资的共识主要在加仓医药、信创、机械、金融和出行链,减仓新能源和周期板块。具体来看,1)加仓医疗服务、中药、化学制药等行业;2)大幅加仓软件开发、IT服务、自动化设备、工程机械等行业;3)股份制银行、保险和券商仓位提升幅度居前;4)加仓旅游零售、旅游及景区和航空机场等行业;5)流出以电池和乘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车链和光伏设备、电网设备、风电设备、能源金属等其他新能源赛道;6)煤炭开采、农化制品、炼化及贸易等周期行业仓位回落较多。
四季度内外资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周期以及部分消费行业。一方面,公募大幅加仓电力、铁路公路、塑料、专用设备、水泥等周期行业,而外资选择流出。另一方面,在外资仓位提升较多的白色家电、医疗器械、互联网电商等行业,公募选择减仓。
风险提示
推荐阅读
壹
2022年百大牛股画像贰
百亿基金经理如何看待十大问题?
叁
肆
伍
使用本研究报告的风险提示及法律声明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并不对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材料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相关的其他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升可跌,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除非另行说明,本报告中所引用的关于业绩的数据代表过往表现。过往的业绩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回报的预示。我们不承诺也不保证,任何所预示的回报会得以实现。分析中所做的回报预测可能是基于相应的假设。任何假设的变化可能会显著地影响所预测的回报。本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信赖依据。投资评级说明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12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A股市场以上证综指或深圳成指为基准。行业评级:推荐-相对表现优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中性-相对表现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持平;回避-相对表现弱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股票评级:买入-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大于15%,审慎增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15%之间,中性-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幅在-5%~5%之间,减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小于-5%无评级-由于我们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平台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平台内容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使用,若您井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转载本平台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平台肯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不是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本平台所载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或发布本平台内容当曰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本平台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