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策略】五大关键词深度复盘2023年资本市场
引言:2023年,A 股市场经历国内复苏预期转弱与海外流动性冲击,并受制于资金面偏紧遭遇较大回撤。虽然市场整体表现欠佳,但行情跌宕起伏之下不乏亮点。我们系统性总结了 2023 年 A 股市场行情的五大关键词,并对全年市场行情分阶段、抓主因、拆结构地进行详细复盘,以供各位投资者参考。
一、2023年A股市场的五大关键词
关键词一:外围环境——超预期紧缩
政府宽财政与居民消费韧性驱动下,美国经济超预期、劳动力市场维持火热、通胀压力居高不下。就业方面,劳动力供需紧平衡,服务业消费的粘性也使得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和失业率屡次超出市场预期。通胀方面,尽管油价、房租和汽车等价格分项回落较明显,但服务业需求的韧性导致核心通胀改善速度仍然偏慢,截至23年11月,核心CPI同比依然维持在4%的较高水平。
2023年以来,美国经济在高利率环境下仍维持韧性,致使联储持续维持鹰派立场。期间即使硅谷银行倒闭使得市场降息预期一度升温,但由于这一风波并未显著影响经济,在短暂的宽松“扩表”之后,面对保持强劲的经济、就业和通胀数据,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仍维持加息25bp。2023年前7个月,美联储加息4次、合计100bp,即使后续暂停加息后,在11月之前也是维持着“stay higher for longer”等偏鹰派的论调。在此背景之下,10年期美债利率从年初的3.79%一度飙升至5%以上。
2023年1-10月,随着美债和美元指数双双走高,全球资金开启“避险模式”,大量涌入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等无(低)风险资产,而以新兴市场股票为代表的高风险的资产类别则遭遇了外资的大规模流出。
2023年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市场避险情绪升温。逆全球化趋势下,国际形势风起云涌,俄乌战争延续,巴以冲突、红海摩擦再起,对于全球供应链造成较大冲击,市场避险情绪阶段性升温。与此同时,2023年正值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与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中国与伙伴国家经贸合作不断深化,正逐渐成为国际关系稳定的“压舱石”。
2023年国内经济复苏呈“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态势。一季度,疫情管控政策优化调整之后,中国经济迎来脉冲式修复,各项数据普遍“开门红”。4月中旬以来,经济恢复的斜率放缓,工业生产、消费、投资和出口数据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而工业企业在经济底部主动去库也放大了需求不足的感受。三季度以来,随着居民信心修复带动内需回升,政策发力拉动基建投资维持高增速,叠加出口增速从7月以来触底回升,9月PMI再度站上荣枯线上方,经济确认底部、边际改善的趋势明朗。
价格因素回落进一步放大了有效需求不足的感受。二季度以来,由于疫后供给恢复较快、但需求恢复并不强劲,导致供需出现缺口。此外国内汽车消费领域降价促销使CPI中汽车分项走弱明显,叠加去年高基数影响下CPI中猪肉分项下半年拖累显著,CPI同比由年初的2.1%降至11月的-0.5%。在诸多经济数据回落,显示经济恢复进程本就面临波折背景下,物价面临的额外压力,也额外加剧了经济放缓的感受。
需求不足和价格因素下行共同拖累企业盈利,A股基本面在二季度触底。截至2023/9/30,全A/全A非金融/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累计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0.72%/-3.35%/-3.21%,尽管仍同比负增长,但降幅已较二季度有所收窄。
尽管受地产下行周期拖累,经济面临一定的增长压力,但国内创新发展的经济新动能不断成长,经济中同样不乏新的亮点。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以三新经济为主,即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增速近些年维持在25%至35%,远高于GDP增速,同时三新经济在GDP占比也稳步提升至17.4%。另一方面,随着新旧动能切换持续推进,全社会的资金循环模式、信用派生体系都在发生变化,地产领域的新增贷款占比已跌入负值,而工业和基建在信用派生中的作用则逐渐提升。
内外扰动因素频发,国内外经济走势偏离前期市场整体预判,市场整体信心不足且资金面偏紧,A股在1-4月上涨后震荡回落。2022年底,地产三支箭与防疫新十条扭转了压制2022年市场表现的两条底层逻辑,在经济复苏方向确定的共识下,市场对复苏强度抱有较高的预期。春节后,微观层面反映年初经济恢复动能强劲,宏观经济金融数据也迎来“开门红”。在外资年初快速流入、SVB银行倒闭使美债利率下行、AI产业事件催化等共同作用下,核心资产、TMT和“中特估”先后演绎,带动A股上涨,沪指一度站上3400点以上。进入5月,国内疫后修复动能减弱,经济恢复呈现“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特征。在7月底以前,市场在政策可能缺席的担忧下维持震荡。8月以来,随着政治局会议明确稳增长的工作基调,各部委密集出台具体政策部署。但与此同时,美国劳动力市场韧性持续超预期,加上核心通胀回落速度趋缓,以及美联储传达“stay higher for longer”鹰派论调,10年期美债利率一度飙升至5%以上,负债端压力陡增与资产端赚钱效应不佳使得外资持续流出A股。行至11月,市场增量资金不足与经济恢复再度放缓进一步使得市场对于政策利好反应逐渐钝化,情绪处于低位、A股震荡调整。
2023年主要宽基指数遭遇回撤,其中上证指数与国证2000相对表现较好,创业板指跌幅相对较大。其中,国证2000、上证指数、万得全A回撤幅度相对较小,分别下跌-1.16%、-3.70%、-5.19%,而创业板指、上证50、沪深300回落较多,分别下跌-19.41%、-11.73%、-11.38%。
受市场、以及核心资产等大盘股下跌影响,导致机构赚钱效应欠佳。截至12月31日,普通股票型指数、偏股混合基金指数和陆股通重仓指数分别下跌12.82%、14.62%、11.44%。
2023年以来,尽管A股整体表现欠佳,但小微盘股和低波红利板块表现突出,市场风格呈现出明显的“哑铃型”特征。其背后的原因在于:(1)国内经济曲折复苏阶段,A股盈利持续承压,导致高景气行业减少;(2)市场波动调整中,资金面陷入负反馈,市场存量博弈显著。
因此,面对高景气行业减少、赚钱效应欠佳、资金存量博弈,同时外部风险持续扰动的市场,投资者在进行资产配置时,进入到“哑铃型”的状态:一边是高弹性、或有边际变化的主题性机会乃至小盘股微盘股;另一边是回归安全与底线思维,追求高股息、确定性强的红利资产。
板块指数方面,稳定板块逆势上涨,成长、消费板块承压明显。稳定板块上涨2.14%,成长、消费板块表现较差,分别下跌-6.75%与-7.90%。
行业层面,TMT、能源涨幅居前,而美容护理、电力设备跌幅较大。通信、传媒、计算机涨幅居前,分别上涨25.75%、16.80%、8.97%,而美容护理、电力设备、商贸零售跌幅较大,分别下跌-32.03%、-31.30%、-26.39%。
2023年年初增量资金一度加速回流,但2月以来资金入市步伐逐步放缓,全年整体呈现存量博弈的态势。
1月——岁末年初的增量市回归:随着疫情峰值回落、政策宽松加速经济预期回暖,2023年1月机构资金加速回流A股市场,其中北上资金1月单月流入达到1413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对于市场修复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同时,以私募、保险为代表的绝对收益资金积极加仓,两融、公募发行端等也逐步回暖。
2月-7月——机构增量放缓,重回存量博弈:不过行至2月,随着投资者对于经济修复节奏和政策力度的预期分歧加剧,资金回流A股的步伐逐步放缓,外资流入节奏显著放缓,绝对收益资金仓位也出现回落。同时,在2、3月短暂回暖后,偏股基金发行端也再度承压,A股市场再度回归存量博弈的局面。行至5、6月,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加上政策空窗期,资金流入节奏也进一步放缓。
8月-12月——外资大幅流出,资金面分化显著:8月开始,随着美国加息预期再度升温、国内政策落地低于预期,内外扰动下资金情绪再度受挫。北上资金8月上旬开始大幅流出,至12月中旬,本轮流出已经超2000亿元,创下历史单轮流出之最。同时,基金赎回压力也自三季度开始进一步显现。资金流出压力加剧导致了市场整体回落,尤其是机构重仓的大盘成长等方向回撤最为明显。然而,以两融资金、保险资金为代表的部分资金参与热情仍然较高,分别对其偏好的小盘股和高股息蓝筹方向提供了一定支撑。
整体来看,2023年A股资金面呈现出了“增量入市——重回存量——显著分化”的三段式特征,且全年视角下资金供需较2022年改善力度有限,尤其是以外资、公募为代表的这类“19-21年核心增量资金来源”增量仍旧偏缓。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年资金面整体承压的背景下,ETF逆势扩张,成为市场最重要的增量资金之一,年内大幅扩容近4000亿份。一方面,4月市场震荡加剧以来,投资者借助ETF产品低位布局A股资产的意愿持续高增。2023年股票型ETF申购规模达4535亿份,尤其是沪深300、科创50为代表的宽基类产品,成为很多投资者逆向均衡配置的选择。另一方面,从ETF发行规模来看,由于2023年主动偏股基金未有明显超额收益,同时指数型产品矩阵不断完善,指数型产品占到了偏股基金发行规模的近一半水平。
同时,由于主题性机会乃至小盘股微盘股全年活跃,以两融、量化私募为代表的活跃资金年内交投热度较高,成为相关板块重要的增量资金。以两融资金为例,2023年全年两融净流入回升至1445.5亿元,同时成交占比中枢较2022年也明显抬升。
二、分阶段复盘
阶段一(1月1日至2月5日):政策利好驱动复苏预期,外资大幅流入,市场迎来普涨行情
2022年底,地产三支箭与防疫新十条扭转了压制2022年市场表现的两条底层逻辑,在经济复苏方向确定的共识下,市场对复苏强度抱有较高的期待。2022年民营房企违约风险事件频发,11月民营房企融资三支箭与“金融十六条”反映了监管“保市场主体”的政策意图。12月国务院发布防疫新十条,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压制2022年市场表现的两条底层逻辑被扭转,市场对经济复苏抱有较高的期待。此外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定调2023年经济工作重点将放在“扩大国内需求”,并明确要求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复苏预期。
随着疫情闯关成功,居民出行与消费活力提升。年初宏观经济数据的窗口期,地产高频数据与春节期间出行消费数据成为经济修复强度的观测点。整体看,1月份地产高频数据仍较为平淡,但消费的复苏更加明确。2023春节期间国内旅游出游人次、旅游收入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89%、73%,出行与线下消费均显著改善,呈现消费场景逐步恢复、交通物流触底回升的态势。1月份制造业PMI重回荣枯线以上,服务业与商务活动PMI显著回升,进一步增强了市场信心。
在中国经济复苏预期、美债利率阶段性回落等因素驱动下,北向资金在2022-23年岁末年初阶段加速流入。2022Q4美国通胀数据回落幅度超预期,而2022年12月非农工资增速显著下降叠加劳动参与率回升令市场对通胀下降更为乐观,市场交易软着陆情绪上扬,美债利率从11月初4.1%回落至23年1月3.5%左右水平,为外资回流A股市场提供了基础。其次,2022年11月中美领导人巴厘岛会晤后,美国法院撤销对孟晚舟指控、中美审计底稿监管合作取得积极进展,中美关系频频释放缓和信号,外资对A股的风险偏好也有所提升。同时,岁末年初往往也是外资调整全球头寸组合、加仓A股的时间窗口,在2022年1月至11月期间外资净流入基本为零,随着国内经济复苏预期强化,外资从11月开始外资开始持续净流入并在2023年1月进一步加速,推动第一阶段的普涨行情。
市场在复苏交易与增量资金入场驱动下迎来普涨。2022年底 OpenAI发布ChatGPT,成为本轮AI革命的奇点事件,纳斯达克指数在年初的快速上涨也对春季躁动行情中的TMT板块产生映射,但在年初阶段ChatGPT带来的影响主要仍停留在计算机板块。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强复苏预期以及22Q4海外市场提前交易宽松预期,有色金属受益上涨。行业层面,计算机(17.85%)、有色金属(15.70%)、汽车(12.57%)、电子(12.34%)领涨,公用事业(2.11%)、银行(1.19%)、社会服务(0.72%)、商贸零售(-0.31%)表现相对靠后。
年初经济数据维持较高水平,但随着时间推移,内生性修复动能不足等问题逐渐显现。2月份公布的1月金融数据迎来“开门红”,在高基数与春节错位的背景下信贷仍大超预期,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高增是信贷超预期的主要支撑,企业端修复快于居民端。与此同时,随着疫情防控的平稳转段,疫情的影响在春节后边际弱化,从开工复工率与城市延时拥堵指数等高频数据反映出生产消费恢复迅速。春节以后全国范围新房与二手房出现回暖趋势,节后商品房成交面积超季节性回升,二手房出售挂牌价格指数更罕见反弹。此外1-2月进出口数据超预期也打消了前期市场对于出口回落的担忧。节后数据基本符合市场对于复苏的预期,但真实的复苏依赖更多的证据佐证,此时市场对于经济修复的斜率判断仍存在分歧。
尽管经济数据维持较好表现,但从经济实际体感出现边际走弱。3月市场关注的焦点仍在经济复苏的强弱判断上,尽管2月社融延续了1月开门红“总量高,结构好”的格局,但紧随公布的2月通胀数据超预期回落给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1至2月经济数据也同样喜忧参半,市场对于后续经济强复苏的预期出现一定程度回摆与调整。3月初两会召开,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全年GDP增速定在5%左右,反映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3月中旬市场期待已久的货币政策终于落地,央行在MLF超额续作两天后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3月社融与进出口数据仍维持强劲,但从经济实际体感出现边际走弱,进而反映在市场中,花旗中国经济意外指数与顺周期板块表现走势显著分化。
海外方面,第二阶段美国经济韧性超预期已初现端倪,但硅谷银行金融风险暴露,导致市场提前定价宽松。2月5日美国1月非农数据大超市场预期,失业率创新低,非农数据出炉后市场交易紧缩预期,美债利率阶段性上行。但3月8日美国硅谷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并随后破产被FDIC接管,为避免风险扩散,美联储迅速介入并推出BTFP(银行定期融资计划)向银行提供流动性。不过硅谷银行风险并未显著影响美国经济,在短暂的宽松“扩表”之后,面对保持强劲的经济、就业和通胀数据,3月FOMC会议加息25BP。
阶段二市场分化明显,TMT行业涨幅大幅领先,“中特估”收益方向也有所表现,而先进制造、消费类表现不佳。随着春节前市场逐步计价疫后脉冲式修复,年初的系统性修复告一段落,投资者逐步转向更具确定性、容易形成共识的确定性机会。一方面,海内外AI产业趋势加速共振,叠加数字经济相关政策催化,产业趋势向好、业绩弹性更大的传媒、通信等TMT行业大幅领涨;另一方面,“中特估”方向持续迎来政策及事件催化,低估值、高分红的央国企迎来估值修复行情,建筑装饰、石油石化等行业的央国企表现较好。而汽车、电力设备、食品饮料等先进制造、消费类行业受到国内经济复苏动能减弱、产业格局恶化担忧等因素的影响,整体表现不佳。数据上看,该阶段传媒(+31.65%)、通信(+22.58%)、计算机(+17.32%)、建筑装饰(+13.84%)等行业涨幅居前,而汽车(-11.16%)、电力设备(-10.85%)、基础化工(-8.49%)、食品饮料(-7.77%)等行业跌幅较大。
随着疫后经济复苏势能趋缓,4月至7月经济数据开始走弱,人民币汇率也出现阶段性贬值,市场的政策预期升温,但在7月政治局会议以前仍处于政策空窗期。4月底政治局会议召开,会议明确年初以来“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同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在此阶段,主动去库阶段下的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偏弱、CPI与PPI超预期回落、以及城镇整体失业率改善但青年失业率上升,一定程度反映了“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的现状。与此同时,春节以来的房地产景气改善趋势再度边际回落,尽管期间南京、青岛等部分城市放松限购限贷政策,但在7月政治局会议以前,地产政策整体仍处于“空窗期”。
经济阶段性走弱也反映在债市与汇市中。4月17日至7月21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83%下行22BP至2.61%,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6.85贬值至7.18。在此背景下,市场对于政策逆周期调节抱有较高的期待,尽管6月份 1年期与5年期LPR分别调降10BP,但未能扭转市场情绪,市场期待政府出台更强有力的刺激政策,但在7月底政治局会议以前逆周期调节政策引而未发。
海外方面,市场焦点从硅谷银行回归到通胀与经济基本面。在基数效应的影响下,5月至6月美国通胀数据延续下行趋势,但好于预期的需求与就业使得美联储坚决执行鹰派的指引,5月与7月的议息会议再度加息25BP,联邦基准利率来到5.25%-5.50%。此外美国触及债务上限引发市场关注,随着5月底暂缓债务上限法案的签署,美国国债大量发行叠加美债债权人抛售美债,进一步驱动美债利率上行。但在美债利率持续上行的背景下,对于利率敏感的纳斯达克指数却逆势上涨,同时在全球美元回流美国的背景下,全球新兴市场并未出现金融危机反而小幅上涨。
阶段三,汽车、通信、家电等少数行业表现较好,多数行业表现欠佳。前期表现较好的TMT和“中特估”在交易过热后逐步迎来震荡消化,尤其是业绩不确定性较大的计算机、建筑材料等行业跌幅较大;多数消费、周期类板块也受到内需不足等担忧压制,表现整体较差;而汽车、通信和家用电器行业受益于中观景气相对占优,在该阶段逆势上扬。数据上看,该阶段汽车(+6.02%)、通信(+3.1%)、家用电器(+2.27%)、纺织服装(+1.61%)等行业表现较好,而计算机(-13.88%)、商贸零售(-13.46%)、医药生物(-12.05%)、建筑材料(-11.76%)等行业跌幅居前。
7月政治局会议打破市场关于政策缺席的担忧,但受制于海外风险扰动与外资大幅流出压制资金面,市场震荡下跌。7月底政治局会议召开,会议明确长期高质量发展与短期逆周期调节并重的宏观政策大方向,强调促需求与稳就业的工作重点,此外对于稳汇率、活跃资本市场等市场关注问题均有积极表态,标志着前期经济转弱以来政策预期的初步兑现。随后各部委召开年中工作会议并进行下半年工作部署,但在8月底以前实质性政策引而不发,直到8月底调降印花税、“认房不认贷”、地方债化解置换等具体政策部署才密集落地,市场迎来政策预期的实质性兑现。随着调节政策的逐步出台加码,从8月以来经济数据也呈现企稳回升态势,9月PMI重回荣枯线以上。但经济恢复的基础仍不牢,9月CPI同比持平,社融同比多增,但政府债、非标仍是主要支撑,地产景气仍弱,消费者信心仍在低位。
此外,美元指数走强导致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仍大。在央行的逆周期调节下,汇率在8月至10月维持高位横盘,但在期间即期汇率对中间价显著偏离,反映市场对于汇率贬值压力较大的一致预期。与此同时,汇率贬值一定程度对央行货币政策形成掣肘,叠加国债供给、税期扰动等因素影响,8月以来DR007走高带动短端利率上行,10月31日银行间隔夜拆解利率一度上行至50%。资金面变化背后,是外部均衡在央行决策函数中的优先级抬升。自6月以来,中国与西方国家外交关系的逐步转暖,包括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财长耶伦、商务部长雷蒙多等多位政要访华,推动中美关系止跌企稳。但10月初巴以冲突爆发,并且美国升级AI芯片出口管制,市场仍等待11月APEC峰会释放明确外交信号,再加上本轮外资流出幅度超预期,市场震荡下跌。海外风险扰动下,国内逆周期政策进一步加码,随着汇金先后增持四大行股份并买入指数ETF、中央财政计划四季度增发万亿国债等举措释放积极信号,10月底市场迎来快速反弹。
海外方面,美国加息周期进入尾声,但劳动力市场韧性超预期,叠加美债供给大幅增加,驱动美债利率加速上行。原油价格回升与服务业通胀韧性给通胀下行路径增添了不确定性,但此时市场关注重点已逐步从通胀切换至经济韧性,劳动力供给瓶颈叠加需求端旺盛使得就业数据整体维持韧性,美国劳动力市场转冷预期迟迟未兑现。而在此期间美联储持续传递“stay higher for longer”的鹰派信号也让市场的降息预期逐步向点阵图反映的联储预期靠拢。此外,美国长期主权债务信用评级遭三大评级机构下调,加上拜登签署暂缓债务上限法案后的美债大量供给,10年期美债利率从7月底的3.97%飙升至10月中旬的5%以上,对全球市场造成冲击。
外资大幅流出背景下资金面偏紧,政策利好驱动周度级别反弹,但未能扭转市场预期,市场震荡下跌。7月政治局会议是政策空窗期与政策落地阶段的分水岭,在7月底(政治局会议召开)、8月底(印花税调降+优化IPO/再融资+831地产新政)、10月底(汇金购买ETF+万亿国债发行+金融工作会议)等阶段带动市场迎来周度级别反弹。资金面偏紧仍是困扰市场的主要矛盾,外资在在负债端压力陡增与资产端赚钱效应不佳下持续流出A股,8月至12月中旬北向资金累计流出超2000亿元,创下历史单轮流出之最。尽管ETF逆势流入、IPO/再融资规模减少等贡献结构性亮点,但增量资金不足、存量博弈现象仍然显著。从行业角度来看,仅有煤炭(5.11%)、汽车(2.66%)、非银金融(1.43%)、医药生物(1.42%)四个行业录得正收益,前期表现较好的TMT与“中特估”有所回调,市场围绕减肥药、华为链等存在结构性机会,红利低波资产也在市场预期悲观、高景气行业较少的背景下受到青睐。
经济修复仍处于“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中,市场对利好因素反应逐渐钝化。继7月至9月宏观经济数据改善向好以后,10月至11月经济景气再度出现边际回落迹象,其中PMI降至收缩区间,CPI连续两个月同比负增。社融同比多增,但主要由政府部门支撑,同时居民定期存款快速增长以及M1增速回落,反映需求边际回落、经济增长活力不足的问题。此外,地产投资持续下滑, 70个大中城市中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城市增多,反映地产景气转弱。在此背景下,地产政策持续出台加码,融资端保主体支持力度加强,需求端在超一线城市也同步放松首付比例下限与房贷利率下限。另一方面,11月中旬中美领导人在旧金山APEC峰会期间会晤,中美将在有沟通、有管理的竞合模式下来处理大国关系,确认了下半年以来中美关系止跌企稳的趋势。12月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延续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但整体看,11月中旬以来市场对政策利好反应逐渐钝化,增量资金不足的困境直到年末才出现改善迹象。
海外方面,美国就业市场降温叠加美联储转鸽,市场开始交易宽松预期,美债利率快速下行。11月初美联储议息会议定调维持中性,但美国财政部融资计划低于预期,成为11月美债利率快速下行的第一个导火索。随后11月初公布的10月就业数据大幅低于预期,标志着市场对于美国就业市场降温的判断拐点,在财政部公布11月再融资计划到非农数据公布的三天内,美债利率快速下行35BP。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对于货币政策定调明显转向,鲍威尔称加息已接近峰值,并开放降息讨论,12月点阵图指引中反映2024年降息75bp,但市场已明显抢跑,芝商所Fedwatch显示市场定价2024全年降息150bp,且降息时点已提前至3月。随着美债利率高企压力缓解,全球市场迎来反弹,北向资金流出节奏也逐步放缓。
经济复苏稳中趋缓叠加市场预期仍偏弱,导致市场震荡下跌,但政策端发力有所提速加码,资金面积极因素也不断积累。市场仍一方面沿底线思维配置高股息、有确定性的红利资产,另一方面沿着政策支持、低拥挤度逻辑参与北交所。随着海外风险扰动缓以及政策逐步加码落地,市场资金面已经积累了较多改善动力。从10月底以来,财政部明确加强保险公司长期考核、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出资成立私募基金、国有运营资本买入ETF、社保基金优化调整投资范围等举措均反映了引导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意图,12月ETF流入约700亿元,北向资金流出趋势也逐步放缓,资金面具有较强改善动力。从行业角度来看,仅有煤炭(5.11%)、汽车(2.66%)、非银金融(1.43%)、医药生物(1.42%)四个行业录得正收益,前期表现较好的TMT与“中特估”有所回调,市场围绕减肥药、华为链等存在结构性机会,红利资产也在市场预期悲观、高景气行业较少的背景下受到青睐。从行业角度看,煤炭(7.20%)、综合(1.67%)、通信(1.04%)、农林牧渔(0.51%)表现较好,食品饮料(-7.43%)、建筑材料(-7.04%)、非银金融(-6.38%)、汽车(-6.28%)。
风险提示
陈恭懿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23060001
推荐阅读
壹
TMT板块当前拥挤度到什么位置了?贰
叁
肆
伍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并不对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材料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相关的其他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升可跌,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除非另行说明,本报告中所引用的关于业绩的数据代表过往表现。过往的业绩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回报的预示。我们不承诺也不保证,任何所预示的回报会得以实现。分析中所做的回报预测可能是基于相应的假设。任何假设的变化可能会显著地影响所预测的回报。本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信赖依据。投资评级说明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12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其中:沪深两市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北交所市场以北证5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以标普500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基准。行业评级:推荐-相对表现优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中性-相对表现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持平;回避-相对表现弱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股票评级:买入-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大于15%;增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15%之间;中性-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5%之间;减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小于-5%;无评级-由于我们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平台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平台内容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使用,若您井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转载本平台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平台肯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不是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本平台所载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或发布本平台内容当曰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本平台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