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纪念白求恩》微课视频|知识点|同步学案
课文朗读
点击上方绿标听课文朗读
电子教材+微课视频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微课视频1:
更多视频,更多的精彩,同学们可以选择观看哦!
微课视频2:
知识点讲解
第12课《纪念白求恩》
一、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代表作品有:《沁园春·长沙》《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沁园春·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水调歌头·游泳》《卜算子·咏梅》等。
二、故事背景
白求恩(1889-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胸外科医师。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于1938年春上到达延安,不久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白求恩逝世一个多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三、理解词义
派遣:以赋予或给予正式证件或授权的证明文件的方式委派。
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动机:促使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念头。狭隘: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极端:事物发展所达顶点。热忱:热情。冷清:冷落寂寞;冷静而凄凉。 纯粹:不掺杂其它成分的;无掺合物的;不含添加、替代或异质物质的。 佩服:对某人或某事发自内心的敬仰和崇拜。高明:见解独到不同凡人,或技艺高超。鄙薄:鄙视菲薄,轻视。出路:能够向前发展的途径;摆脱逆境的门路,前途。拈轻怕重:指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精益求精:好了还求更好。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这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①段):简述白求恩来中国的经历,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第②段):赞扬白求恩同志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第③段):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第④段):表达对白求恩的 悼念之情,再次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五、问题归纳
1.文章开头从介绍白求恩的生平事迹有什么作用?
首先,这篇议论文是为纪念白求恩而写,当时白求恩同志在晋察冀敌后根据地和游击区工作,很多人还不知道他,所以有必要先作介绍;其次,用高度概括的语言交代白求恩来华帮助中国抗日的经过,可以使下文的议论有坚实的依据,增强说理的效果;再次,由简介主要事迹引发下文的议论,符合先感性后理性的认识规律,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2. 第二段中两个“极端”有什么好处?
两个“极端”强调了白求恩对工作的负责和 对同志对人民的热忱达到了极点,加深了人们对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认识,表明了作者对这种精神的高度赞扬。
3.第二段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对比论证,将白求恩同志与“不少的人”相 比较。这样一比较,一正一反,褒贬分明,批评中肯。通过对比,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
4.句中“每一个”“一定”这两个词有何表达效果?
这两个限制词用得十分精当。“每一个”在句中概括“共产党”的全体,表示无一例外;“一定”跟“要”连用,表示决心,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这两个词语气极为坚定,强调了向白求恩同志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 有。”句中的“只”“仅”两个字,有什么作用?
这两个词表达了作者无限的惋惜和悲痛之情。
6.文章结尾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强调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运用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赞颂的感情显得热情洋溢,同时也避免句子过于冗长,以此结尾,更加有力。
六、课文主题
文章概述了白求恩同志来华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经历,表达了对白求恩同志的深切悼念,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并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同步导学案
12纪念白求恩
学习目标
1. 朗读课文,把握行文思路,理清层次。
2. 学习对比手法,体会其作用。(重点)
3. 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难点)
自主预习
1.阅读下面的小资料,完成填空。
(1)人物简介
诺尔曼·白求恩(188-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着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1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幸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病毒又发生了转移。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
(2)写作知识
夹叙夹议是一种写作方法,它要求一面叙述某一件事,一面又对这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笔法灵活多变,生动活泼,还可以起到总起、提示、过渡和总结等作用。正是由于这种方法能够具体地记叙事件,充分地抒发感情,而且能直接揭示所写对象的意义,因而历来为人们所重视。
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殉( )职 狭隘( ) 热忱( )派遣( ) 拈( )轻怕重
纯粹( ) 鄙薄( ) 倔( )强 晋察冀( )
2、形近字组词
隘( ) 殉( )
溢( ) 询( )
谥( ) 徇( )
3.把下列词语的意思补充完整。
热忱: 。
鄙薄: 。
见异思迁:考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文中指 。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4.通读课文,完成题目。
(一)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请找到每段中心句,归纳要点,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
第一段:“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第二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第三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第四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第一段要点:赞扬、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段要点:赞扬、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段要点:赞扬、学习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段要点: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课文整体上是 总分总 的结构,先概括叙述白求恩不远万里支援中国的抗战,由此赞扬他的 国际主义精神,接下来专门论述他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 精神,最后一段,先叙述与白求恩的交往,表达痛惜之情,最后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精神。
合作探究
一、文章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说说运用对比手法的好处。讨论并归纳:第二、三段中把白求恩与不少人和一些人对比
白求恩同志 | 党内不少人和一些人 | |
对工作 | 极端负责任 | 不负责任,拈轻怕重,喜欢自吹 |
对人民 | 极端的热忱 | 冷冷清清,摸不关心,麻木不仁 |
对技术 | 精益求精 | 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见异思迁. |
二、夹叙夹议的写法
“叙”和“议”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议论文,以“议”为主,“叙”是为证明论点提出事实根据,“叙”要扣住论点,“叙”得简明、概括。记叙文也有“叙”和“议”,记叙文以“叙”为主,“议”是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起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本文是议论文,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谈谈课文是怎样夹叙夹议的?
小组合作找出各段记叙的句子,并交流。
示例:(1)第一段“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幸以身殉职”是记叙,其余是议论。先叙后议。先概括简叙白求恩事迹,后赞扬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三、品味精彩的语言
1.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赏析:设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起人们对下文评价的关注。
2.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赏析:①侧面介绍,通过别人的眼光来写,增强了事实的可信度,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②双重否定,使语气更加肯定,更加强烈,不可动摇,给读者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
3.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赏析:用排比句,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强调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采取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赞颂的感情显得热情洋溢,同时也避免句子过于冗长,以此结尾,更加有力。
●●● END ●●●
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