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微课视频|知识点|写作指导

更多微课点关注→ 绿色学习平台 2023-01-02





电子课本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微课视频1:

微课视频2:



写作指导




(一)什么是连贯?

连贯,是从句子前后逻辑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要求。无论是一段话还是一篇文章,都由许多句子组成,这些句子如果不连贯,就可能给读者的理解带来困难。

(二)怎样做到语言连贯?

1.保持前后话题统一。

一段话不管有多少句子,都应围绕共同的话题,而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如《昆明的雨》中写菌子的那部分文字,作者提到了牛肝菌、青头菌等,虽然写的内容不少,但都围绕“昆明的菌子极多”这个话题,句子之间的意思是连贯的,所以读起来并不让人觉得杂乱。

2.有合理的顺序。

前面出现的“四周的景色非常秀丽……”这段话,虽然各句都围绕“四周景色”的话题,但因为句子间的顺序不合理,读起来同样让人感到不连贯。应该将第三句与第四句的顺序对调一下,这样第四句中的“它”才能指代“湖水”,整个语段读起来才连贯。

3.要注意句子间的衔接过渡。

适当的运用关联词、提示语或过渡句,可以帮助我们衔接句子。如:表示关联的“可是”,“比如”“例如”等这样的提示性词语来引出例子,使句子上下衔接自然,过渡流畅。




范文




节日

金阳暖暖,投射出一室静谧,轻启窗帘,钻进屋里的风儿,携来幽幽粽香,又是一年端午节!不由得勾起我的绵绵思绪,似青烟般随风远去,飘向那个粽香淡淡、节味浓浓的午后。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父母和我终于来到了位于旅顺的奶奶家。一进大门,扑鼻的饭香直冲鼻腔,顿时让早已饥肠辘辘的我精神一振。例行公事地和迎在门口的爷爷打了声招呼,我便奔向餐桌,操起筷子,迫不及待地大口吃起来,狼吞虎咽了好一阵子。当我把目光从各色美食中“拔”出来时,恰巧瞥见被我忽视了很久的奶奶正满头大汗地在厨房中煮着粽子。升腾的水蒸气带着灼热的温度扑向她的面颊,额头上、鼻尖上,那细密的水珠也不知是水还是汗,在阳光的映衬下,分外耀眼。她的一头白发如银似雪,散发着柔柔的光。那光,应是她对儿孙堪比清泉般细腻、无私又源远流长的爱吧!她满脸的皱纹是无情岁月留下的痕迹,她微微颤抖的双手布满了老茧。原来奶奶已经这般苍老,可她现在这般辛苦又是为了谁呢?
想到这儿,我的双眸不禁泪光涟涟。忽然,眼前出现一个盛着还冒着热气的粽子的白瓷盘,托着它的是一双瘦削的手。抬头,眸光流转,竟见奶奶的脸。她慈祥的目光中盈满无尽的爱意,微笑着说:“尝尝吧,奶奶自己包的,烫啊,小点儿口吃!”我微微颔首,见她枯瘦的手灵巧地剥开粽叶,将莹白如玉的粽子放入我碗中。刹那间,幽幽粽香沁人心脾。夹下一小块,再蘸点儿糖,放入口中,淡雅的清香与浅浅的甜蜜萦绕心头,弥久不散…… “奶奶又托人捎来粽子了,快来吃吧!”妈妈的召唤将我从回忆中唤醒。望着桌子上一个个翠衣紧裹的粽子,嗅着渐渐氤氲开的淡淡粽香,想象着咬上一口后唇齿间那化不开的香,我不禁抿嘴一笑。这般清香甜美、回味悠长的味道,若没有浸透奶奶满满的爱,怎能散发出如此令人难忘的节日的味道呢?我终于明白:节日的味道,其实是亲情的味道;节日的味道,是无论走到哪里也忘不了的家的味道!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同步教案




写作   语言要连贯

精彩开篇词

写文章就像说话一样,只有语言连贯,中心突出,逻辑严密,才能吸引读者的目光。前后脱节、条理混乱的文章,语言再优美,思想在深刻,也不会被承认、被肯定。足见,写文章语言要连贯是多么重要。

学习目标

1. 学会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来写一段话或一篇文章。

2. 学会把围绕一个话题的几个句子,按照合理的顺序排列起来。

3. 学习衔接句子的方法,适当选用关联词语、提示语或过渡句。

教学过程

一、文题展示

你做过饭吗,或者制作过模型、修过自行车吗?试就你某次动手做事的经历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提示:

1.  除了题目中提到的事情,还可以写组装玩具、洗涤衣服、打扫屋子等。

2.  要把做事的过程写出来,让人了解你是怎样做的。

3.  写清楚做事的顺序,保持前后叙述的连贯性。

二、写作导航

文章要语言连贯、衔接紧密,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叙述主体要一致

叙述一件事情,或者说明一个道理,要保持话题的前后统一。每个句子要围绕统一的话题,使句子的话题与段的话题一致;每个段要围绕统一的话题,使段的话题与全文的话题一致。话题前后统一,是保持语言连贯的首要条件。话题往往就是主语,在连续表述中,最好不要轻易改变主语。

例如:被人们称为乐圣的贝多芬,到了晚年耳朵完全聋了。______,自己却没有听到什么。  

A.交响乐队在他的指挥下演奏  B.交响乐队被他指挥着演奏  

C.他指挥着交响乐队在演奏    D.他指挥的交响乐队在演奏  

显然,C项填入空中,前后的语言才是贯通的。因为句子中的主语应该是贝多芬,只有选C项才保持了主语的一致,其他三项改换了主语

(二)句子的顺序要合理

记叙文的顺序主要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就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①时间顺序,包括事物发展的顺序;②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③逻辑顺序:认识规律包括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主到次;由总到分。)

倒叙是先写结局,然后再追叙事情的发生、发展,或者先写后来发生的情况,再追述产生这种情况的经过。

插叙就是在记叙的过程中,有时需要插入在时间、地点上不一致的有关情节,然后再叙述原来的事情。

记叙文无论采用哪种顺序,一定要注意体现时间的词。顺叙按时间先后自不用多说。由于倒叙改变了记叙的正常顺序,阅读时就要特别注意“倒”“顺”的时间概念,而且倒叙部分仍按时间顺序叙述。例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就是这种情况,由作者看到一件衬衫引起回忆,回忆往事的过程中又按时间顺序记叙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记叙文中的插叙特别需要注意时间的起止点,如《秋天的怀念》一文有三处插叙。第一处:“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第二处:“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第二处:“别人告诉我……”

(三)语言的衔接和呼应要恰当。

关联词语的恰当搭配。关联词表明了句子之间的关系,关联词语是句子与句子衔接的重要枢纽,这是保证句子连贯的重要条件。

注意过渡照应。使用恰当的关联词,或表时间、空间的词语,注意句子间的过渡照应,这样使表达的层次更清楚、明确,使句子间的关系更紧密。过渡分为三种:过渡词、过渡句、过渡段。什么时候需要使用过渡呢?一般有这样几种情况:描写内容发生变化,通常要用过渡;表达手段改变,用过渡显得更加自然;文章思想层次的递进,也可以用过渡。


四、板书设计

             叙述主体要一致

      语言连贯  句子的顺序要合理(顺叙、倒叙、插叙)

语言的衔接和呼应要恰当(关联词语、过渡照应)


●● END ●

扫码关注“绿色学习平台”公众号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朗读试卷电子课本整套资料

点亮【在看】,让更多人看到此文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