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地理1.1《地球和地球仪》微课精讲|知识点|练习

更多微课点关注→ 绿色学习平台 2023-02-12

获取配套课件教案习题试卷请拉到文末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__

图文精讲+知识点+同步练习

_

电子课本

__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知识提纲

__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2、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径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本初子午线。

3、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径线和径度。

2、纬线和纬度

三、教具

地球仪和活动小黑板。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五、教学设计(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下面同学们思考:

1、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2、地球的极半径、赤道半径、平均半径和赤道周长分别是多少?

(同学回答,老师总结)

好,下面我们接着来学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板书)

二、地球的模型(板书)

人们要认识地球,研究地球,最好是进行实地考察,但是地球太大了,人们很难看到它的全貌,于是就依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此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模型——地球仪(板书)同学们现在看老师手里拿的就是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

在地球仪上用颜色,文字,符号,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流,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指图讲解)我们看用蓝色表示河流湖泊,用黄色表示山脉,文字表示名称,用符号表示国界,铁路等。

大家看(转动地球仪)地球每天自西向东的转动,是绕着一根轴在旋转,这根轴就代表地球的旋转轴——地轴(板书)

事实上,大家想一想,地球里会不会真有一根轴呢?不是的,地轴只是人们假想的地球旋转轴。地轴穿过球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同学们看,指向北方的一点,叫北极(板书),指向南方的一点叫南极,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三个问题。

三、地轴和两极(板书)

同学们再看,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我们把它叫做纬线,而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我们就叫它经线,好,下面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纬线和经线,(配合地球仪来讲)

四、纬线和经线(板书)

(用移动小黑板列表格对比纬线和经线。)


                    线

                线

   

指示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圆弧状况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圈

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

   

就半球而言每条纬线长度都不等,就全球而言,纬度相同的纬线长相等

第一条经线长度都相等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首先我们来看纬线和经线的定义,(填写表格)接下来同学们再观察,看一看:

1)所有的经线长度是否相等?所有的纬线长度是否相等?

2)我们从地球仪上可以看出,纬线自成纬线圈,那么经线如何组成经线圈呢?

3)经线和纬线各指示什么方向?

(同学回答,老师填表格)

好,这个表格填完了,那么同学们应该明确,纬线和经线是不同的,纬线是圆,经线是半圆,经线圈是由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的。

五、纬度和经度(板书)

(讲解)在地球仪上可以画出无数条纬线,为了区别每条纬线,人们给纬线标定了度数,同学们看图,这就是1纬度(板书)0°的这条线是“赤道”(板书)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长度是多少呢?(4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作代号。

 


 

(在黑板上画图,画出纬线,标出纬度,边画边讲)

北纬和南纬各有90°,北极和南极分别是90°N 90°S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排列,它们度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规律呢?(逐渐增大)

同学们再想,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纬线长度是否相等呢?(相等)

 

下面大家看书P6 1.8 低、中、高纬的划分。

 

(2)低纬 中纬和高纬(板书)

人们通常把不同的纬度地带分成低纬、中纬和高纬三部分(读题,找同学回答低、中、高纬所占的纬度范围)

好,纬度我们明白了,下面我们再看看径度(板书)

在地球仪也能画出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别每一条经线,人们也向纬度一样给经线标定了不同的方向度数,这就是经度。


(在黑板上画图画出经线,标出经度边讲边画)

同学们看图,地球仪的0°经线叫做(1)本初子午线(板书)

那么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作代号。

同学们看一看,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排列,它们度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规律呢?(愈向东愈大,愈向西也愈大)

现在我们一同来观察地球仪,可以发现,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和向西,度数相同的经线各有两条,比如20°E20°W60°E60°W,只有180°E180°W相互重合为一条经线,这就是(2180°经线(板书)

我们已经知道,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等分为两个半球,那么东半球和西半球是怎么划分的呢?

在国际上习惯用(320°W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我们看图111东、西半球的划分,那么同学们想过没有,为什么把20°W160°E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呢?同学们看,通过这样的划分,这一经线圈基本上从大洋上通过,避免把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上,同学们看一看图,通过这样的划分,亚洲大部分在西半球还是东半球?(东)北美洲在哪半球(西)好,刚才我们讲了纬度和经度。

 

同学们看小黑板,老师总结一下。


             

                  

度数起点线

赤道(0°纬线)

本初子午线10°经线

度数划分

向南向北各分作90°

向东西各分作180°

    

南纬(S)北纬(N

东经(E)西经(W

半球划分

赤道把地球划分为南北两半球

20°W160°的E和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用表格对比纬度和经度)

 

六、经纬网(板书)

我们学习了纬线和经线,那么现在同学们想一想,什么叫经纬网呢?(找同学回答)对,经纬网就是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同学们看P8 1.12图,这就是经纬网,比如老师说东径60°E40°N的位置,同学们找一下。




 

(在黑板上画出两个,让同学填)

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经纬网,其中纬线、经线、纬度、经度是重点也是难点,同学们一定要学懂学会,回去后仔细复习。

布置作业;做课后习预,练习册和填充图册宣布下课。

板书提纲

§1、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三、地轴和两极

四、纬线和经线

北纬N,南纬S

东经E,西经W

五、纬度和经度

1、纬度

1)赤道(2)低纬、中纬和高纬

2、经度

1)本初子午线  2180°经线(320°W160°E

六、经纬网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

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

利用经纬网定位、内容回顾

课堂小测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同步练习

_
_
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在中学生科普知识交流会上,小强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你认为其下列描述有误的是(  )
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C.地球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D.哥伦布环球航行首次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2.地理课上,老师经常带领学生用一些模拟实验来揭示地理现象和地理事实。下面实验揭示的地理事实是(  ) 
A.天圆如张盖   B.地球是个球体
C.地方如棋局   D.地球是正方体 
3.从太空中瞭望地球,可以观察到(  )
A.地球是一个球体
B.地球表面有无数条经线和纬线
C.地球上高大的建筑和公路上飞驰的车辆
D.地球的地轴和两极 
4.最先证实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件是(  )
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 
5.若给“地球妈妈”做一件外套,至少需要多少布料?(  )
A.4万平方千米
B.6 371平方千米
C.5.11平方千米
D.5.1亿平方千米 
6.谜语“不是篮球不是蛋,用手一拨它就转。不要看它个子小,载着河山飞快跑”的谜底是(  )
A.地球
B.地球卫星照片
C.地图
D.地球仪 
7.在学习了地球仪之后,几位同学对研究地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拿着地球仪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你知道谁的说法是错误的吗?(  )
A.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地球的好帮手
B.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位于赤道上
C.地球仪上的地轴是地球上没有的
D.地球上的地物在地球仪上用不同颜色、符号和文字表示 
8.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9.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A.天圆地方
B.地球是个球体
C.海水密度变化
D.海平面上升 

10.观察下图,并结合学过的地球相关知识,在适当的位置上填上下列相应的内容。
6 371 5.1亿 4万 不规则 
1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的提示,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      ,B   ,C    。 
(2)根据描述,猜猜我是谁?
①我是地球的“缩小版”,通过我人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全貌。我是    。 
②我是地球上的最南点。我是    。 
③人们都说我是南北两极之间的最近通道,可是我在地球中实际是不存在的。我是    。 
(3)根据描述,请你来判断。
我的长度约4万千米,人们往往用我来表示地球的大小,我是地球的(  )
A.表面积       B.赤道半径
C.极半径       D.最大周长




答案与解析
夯基达标
1.D 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首次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的是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2.B 通过小纸船在圆球体上从远处驶来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的实验,可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3.A 从太空中瞭望地球,可以观察到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上的建筑和车辆因距离遥远是看不到的。经纬线是人们为确定地球上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的,地面上实际并没有经纬线。地轴是人们假想的轴,地球上是不存在的。
4.B 5.D 6.D 7.B 8.C 9.B
培优促能
10.答案 见下图。 
11.答案 (1)地轴 北极 南极
(2)①地球仪 ②南极 ③地轴
(3)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仪的相关知识。第(1)题,地轴是地球自转的旋转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第(2)题,考查对地球仪、南极、地轴的了解。第(3)题,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 END ●

怎么获取配套视频练习等资料?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免费领取方式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即可领取全套资料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朗读试卷电子课本整套资料

点亮【在看】,让更多人看到此文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