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1.1 《练习使用显微镜》微课视频|知识点|练习

更多微课点关注→ 绿色学习平台 2023-02-12

获取配套课件教案习题试卷请拉到文末

电子课本


知识点汇总

1. 准焦螺旋包括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作用是升降镜筒,调节焦距。粗准焦螺旋调节范围大,用于调整物镜与被观察物之间的距离;细准焦螺旋调节范围比较小,用于调节物像的清晰度。

2. 紧贴载物台的下方,有一个可以转动的圆盘,这就是遮光器。遮光器上有大小不一的圆孔,叫光圈。转动遮光器,可以使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达到调节进入镜筒光线多少的目的。光线强用小光圈,光线弱用大光圈。

3. 镜筒下方的圆盘状结构叫转换器,可以转动,上面有几个孔,可以安装不同的物镜。转动转换器可以把需要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4. 反光镜有两个镜面:平面镜——只能反光,凹面镜——既能反光,还能聚光,在光线弱时使用。

5. 物镜、目镜合称为显微镜镜头,可以放大被观察的材料的物像。目镜没有螺纹,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有螺纹,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两者的乘积。

6. 对光有三转:1转转换器(选择低倍镜)2转遮光器(选择较大光圈)3转反光镜(眼看目镜内,看到明亮圆形视野则对光成功)

7. 观察有三先:先低倍镜再高倍镜,(镜筒)先降(注视物镜)后升(看目镜内),先粗后细(准焦螺旋)

8. 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倒立的,在移动时要注意——物像位于视野中什么方向,就将玻片往哪个方向移,就能将它移动到视野中央(同向移动法)。

9.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物像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

10. 判断视野中污点的方法——移动法:移动(玻片、物镜、目镜)时污点动,污点就在此结构上。

课后习题答案

●P36想一想,议一议观察的材料应放置在于物镜接近的载物台上。目镜和物镜可将观察材料放大。●P38实验“四、练习”:向左移动玻片标本,则物像向右移动。物像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玻片标本的方向正好相反。●P39实验“讨论”1、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2、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以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碰撞。3、光线要经过反光镜的反射,通过光圈、通光孔、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最后进入人眼。●P40练习:1、 (1) √ (2)× (3) √ (4)√2、周围的同学遮挡了进入反光镜的光线。3、当不透明的纸很厚时是看不清的,因为不透明的纸阻断了反光镜反射的光线。4、小熊的操作有四点错误:不能用纱布擦拭目镜,一定要用擦镜纸擦拭;先对光再观察;在双眼注视下,将镜筒下降至与玻片标本距离很近时方可停止;调焦观察时,应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待看清物像后,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5、各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号200倍,2号400倍,3号40倍,4号125倍。视野中细胞最多的显微镜是3号镜。因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物象就越小,所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就越大。6、最简便的方法是转动一下目镜,若视野中的污点移动了,则污点在目镜上,反之在玻片上。



微课精讲

练习使用显微镜-1

练习使用显微镜-2

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其他微课


认识显微镜


显微镜的使用


图文讲解


同步练习

1、在显微镜下观察临时装片时,物像偏右上,使物像到正中,应将装片(   )

A、往右下移   

B、往右上移   

C、往左下移       

D、往左上移

2、显微镜物镜放大倍数为10×,目镜为15×,它的放大倍数是(   )

A、10倍    

B、15倍     

C、150倍    

D、25倍

3、在下列目镜和物镜的倍数组合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

A、10× 40×   

B、5× 8×   

C、10× 10×   

D、15× 40×

4、用显微镜观察时,所要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原因是(     )

A、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     

B、能让光线透过

C、不易污染目镜           

D、易于染色

5、有一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四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宜选用(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6、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b”字,玻片上写的是(     )

A、b         

B、p          

C、d           

D、q

7、擦去镜头上的灰尘,应使用(     )

A、绒毛布     

B、餐巾纸    

C、洁净的纱布    

D、擦镜纸

8、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弱,应选(     )

A、大光圈、平面镜  

B、大光圈、凹面镜

C、小光圈、平面镜         

D、小光圈、凹面镜

9、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首先用10×物镜,再换用40×物镜。后者与前者不同的是(      )

A、视野变暗  

B、视野范围扩大

C、细胞图像变小

D、细胞数目增加

10、视野中的污点,应如何判断其准确位置?——移动玻片标本,污点移动,说明污点在(     )上。转动目镜,污点转动,说明污点在(     )上。否则,说明污点在(     )上。

A、物镜   

B、目镜   

C、玻片标本  

D、反光镜


参考答案

1-5  B C B B C

6-10 D D B A  C、B、A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

●● END ●

怎么获取配套视频练习等资料?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免费领取方式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即可领取全套资料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朗读试卷电子课本整套资料

您的分享、点赞、在看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