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也请你“差不多”一次
前不久,大连理工大学一位研三的学长留下几页遗言后,在实验室中用一卷麻绳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该新闻一经出现,便立刻被顶上热搜前几位,因那字数并不太多的遗书,评论立刻分成两派针锋相对起来。
有人深表同情感同身受,有人觉得小题大做怪他自己太敏感娇气。
我注意到这位学长留下的一句话“你这样下去肯定延毕了,真丢人,几百万研究生,不缺你这么一个废物,去死吧。”
如此刻薄的评价并不来自于别人,而来自于他自己。
因为一件或几件失败的事情立刻在心中给自己判了死刑,听起来非常脆弱,但这样看似没出息的“输不起”行为其实并不少见。
从小到大,我们难以免去与他人比较。
婴儿时期父母就开始比谁家孩子能吃能睡,会走会爬。上了学,老师比较谁成绩好脑子灵敏一教就会。工作后与同事朋友比较车子房子和孩子。
浸泡在这个以他人作为评价体系的社会中,成功就约等于比所有人都过得要好,如果你什么都比不过人家,那就是个“一无是处”的人。
结果就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苛刻,每件事都逼迫自己做到满分,似乎只有每件事都完成的滴水不漏,我们才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然而一旦我们吃了败仗,极大的羞耻感就会立刻提醒我们“糟透了”,“是没用的人”,甚至会萌生要不要结束生命来逃避人生失意这一想法。
即便是一时成功风光,也很难不担心下一次跌落会摔得更痛。
如此筋疲力尽的活着,我们越来越少地感觉到满足,越来越容易对自己失望。
刚读研的时候,我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谷。
想当初在本科学校的时候,我样样出众,被身边的老师同窗称赞,考研以专业第一的排名上岸,因此难免在心里给自己设置了一道高高的及格线。
但很快我发现自己的风光难以重现了,来到了更高的平台,身边再无划水摸鱼之徒;
人人都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和不甘人后的劲头,更有优秀的同伴离发文章仅一步之遥,成为老师交口称赞的后起之秀和同学最羡慕的天之骄子。
我一下子变得泯然众人矣。
可我不甘心啊,我仍然想找机会证明自己仍然够得上“优秀”二字,于是我找准机会,想在综述汇报时大显身手。
然而有些事却是越努力越不遂人意的,我精心制作的PPT在汇报时突然乱码,被突发事件打乱节奏的我把稿子背得差三落四,最终在老师失望的眼神中狼狈离场。
还记得当时是北京的深秋,我一个人在寒冷的北风中把脸颊哭得刺痛。
我觉得自己真是糟糕透了,不配考上这个学校,不配和那些优秀的人同在一个平台。
看似不能接受这此不足挂心的失败,其实是我不能接受自己并不出众这一事实。
当晚跟母亲通过电话,我对自己一直以来的失望不加掩饰,母亲平静地听完我的哭诉,仅说了一句“孩子,放过你自己吧。”
挂了电话,我一个人呆坐了很久。
细细数来,我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快乐和满足了,“我太糟糕了”和“我怎么努力才能不这么糟糕”两种心态充斥了开学以来的每个片段。
其实并不是真的做得不好,而是本科期间太多的称赞支撑起我对自己的信心和爱,一旦这些声音消失了,我又陷入自我怀疑中,看不到自己的进步。
我意识到原来我是那么不信任自己,轻易被外界的宠辱得失牵了鼻子,一件小小的事情就能改变我对自己的评价。
想起《倚天屠龙记》中九阳真经的口诀有一句“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这句话着实是很高的境界了。
一个人心中有了足够的力量便可以最小化外界带来的影响,你强大又如何?我不及你又如何?我尽管悠然自得,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网上有个自嘲的段子,便是说世间大部分人生来就是凑数的,此话让人不禁莞尔却又直白到扎心,但是想来凑数又如何?不能拯救世界却可以沿着自己的轨道缓慢前行。
这个世界给人的压力很大,没有谁不希望自己在人海中璀璨夺目,希望自己也可以被需要、被夸赞。
然而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失败积累太多我们便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人群中最平凡的那一个,地球少了谁都照转无误。
俗话说“不蒸馒头也要争口气”,精益求精、严于律己是弥足珍贵的品质没错,但偶尔也需当当“差不多先生”、“差不多小姐”。
这里的“差不多”是指做事尽心尽力,但把期望降低。快乐而健康,有想做的事和想见的人,那此生便是有奔头的,便是没有遗憾的。
有句话说: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所有人注定是不完美的。”完美太累,与其那般逼迫自己,不如学着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做个平庸之辈,心中充满力量,不过分苛责别人,也不只盯着自己的瑕疵,哪怕是“一事无成”也并不丢人。
最后将冯唐先生的“三不原则”送给大家,“不害怕,不着急,不要脸”。人活着,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
END
进读者群/作者群加微信:ksdtg-wnx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