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SaaS公司的共性
—
抛开宏大叙事,从微观角度谈谈优秀SaaS公司的共性。
来源 / 与运气竞争 (ID:ShinengResearch)
作者 / 郑立涛
来源 / 与运气竞争 (ID:ShinengResearch)
作者 / 郑立涛
由于现实情况的复杂性,以及个人认知的局限,相信这篇文章也不可能做到没有缺漏。期待大家在后台留言讨论、指点。
01
SaaS公司的进击之路
抽象而言,一个 SaaS 公司的发展可以分为4个阶段:
1、产品PMF
2、规模化扩张
3、规模化续约
4、第二曲线
对今天市场上的不同公司,大家都可以对各家公司所处的阶段做对号入座。
比如说过去两年在SaaS热中,有大批公司获得了融资,背后往往是背景不错的团队+不错的概念(例如有一些比较大的故事,或者有很好的国外对标)。
但大部分公司都远没有完成PMF。甚至有一些已经有收入的公司,虽然产品卖了几百上千万,实际上也还没有到PMF状态。
产品上过了 PMF阶段,验证了需求可行性以及普适性的公司,就进入到规模化扩张的爬坡期。例如影刀目前就处于摸索如何规模化上量,以及规模化地续约的状态。
在这个阶段,如果单一市场足够大,已经能成功地做成比较大的公司;但如果单一赛道不够大,它可能就需要有第二曲线的突破。
大部分SaaS公司都会需要走到第二曲线,例如神策最初做分析云,这几年也逐渐在拓展营销云、广告云,以及CDP等等业务;例如酷家乐在国内做得不错,但为了获取更多增量也在摸索海外市场。
一旦第二曲线能够突破,公司的潜力能够再上一个大台阶。
明源云最初做本地化部署的ERP系统,产品相对比较重、并且都是一锤子买卖,公司在13、14年发展遇到瓶颈,但公司也在那几年坚定地转型SaaS产品,推出了云客、云采购等几款标准化SaaS,这就是公司的第二曲线。
现在明源云的SaaS占到公司收入的60%以上,每年增长维持在50%以上,已经成为了公司增长的主要引擎(相比之下公司的ERP部分21年只增长了1.5%),可想而知如果没有SaaS,明源云今天可能已经停止了增长,公司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很多时候,公司所处的阶段是不断循环往复的,最初PMF做得很好的公司可能在逐渐迭代的过程中偏离客户需求,正在摸索第二曲线的公司可能同时也在面临着组织规模化的挑战。
不少公司在发展中面临的各类问题,都可以用上四个阶段做归类,定位问题的节点。
02
好的PMF
今天的主题是:好的 SaaS 公司有哪些共性?
首先第一个点,既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点,就是好的PMF。
在PMF这个问题上实际上有非常多误解:有销售收入不代表有PMF,有标杆客户也不代表有PMF,他们都是PMF的必要条件,但绝非充分条件。
有不少资源丰富、销售能力很强的创始人,可能在产品还不完善的时候已经能把产品卖给一些关系好的客户,但这并不意味着产品真的对客户有用。
由于SaaS行业的特性,采购决策者和真实使用者分离,有时候老板决定要采购的产品,一线员工根本用不起来,也没有使用的热情。
因此投资人如果只是关注收入和客户的话,非常容易被误导。
那么,到底什么是好的PMF呢?一句话概括就是:产品能带来真实的工作效果提升。
我们日常跟公司沟通,最高频的切入点就是“产品到底能给客户带来怎么样的价值”,ToB公司喜欢造概念,但抛开所有宏大叙事,例如“低代码”、“隐私计算”、“全域营销”等等概念,到底客户使用产品时获得了什么样的好处?团队能不能清晰地做出比较:客户没有用产品的时会遇到哪些问题,用了产品后能带来怎么样的提升、效率有怎么样的优化?
这是一个非常具体的验证产品好坏的抓手。如果产品能给客户带来显著提升,这就是很好的PMF信号,远远重要于产品方向到底是不是位于 gartner 曲线的上升趋势、或者是不是有一个很好的外国对标。
过去几年中国产生了很多原生的SaaS创新,场景、产品都是国外没有的,最典型就是聚焦在电商生态的聚水潭和旺店通;反之,很多国外非常成功的SaaS业态在中国的落地也并不好。
如何去识别中国原生的SaaS创新?归根结底还是回到产品在客户场景落地的真实情况,落地后是否能带来使用前后显性的效率提升。
关于PMF的第二个判断点,在于产品是否能包得住需求。
很多公司经常会出现一种问题,即销售带来单子的同时往往会附加很多额外定制开发需求,并且往往如果某个功能不给客户实现,订单就签不下来。
当这种情况一直出现的时候,大家就要去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产品到底有没有足够好地实现PMF?
很多SaaS同学在呈现产品时,并不是围绕客户场景,而只是做功能点堆叠。导致客户看到相应功能时,需要自己推演:拿着这个功能,再加上哪些功能,可以解决哪些场景的需求。
当客户自己开始推演需求,大量的分支需求就层出不穷,如果不实现产品就用不起来。这就是典型的“产品包不住需求”的情况,也是很多公司一直依赖于大量定制开发才能签单的原因。
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产品应该高度场景化,一个产品聚焦一个场景的问题,足够收敛,而不是让客户自己去推演解决方案。客户是千变万化的,但如果场景足够聚焦,就有机会做到相对标准,从而可以通过标准的产品实现交付。
当然,有些领域因为其复杂性,天然就有大量需求无法完全标准化的,这要求公司构建PaaS能力,这条道路非常困难,而且需要长期投入。当公司能力有限时,应该优先聚焦力量围绕核心场景打磨产品。
由此就引出了PMF的第三个判断点:场景、需求是否足够收敛。
我们做客户调研时常常会发现,一些公司有不错的标杆客户,每家的付费金额也不低,但各家客户的场景、需求、在意的点都不一样。
这种情况下我们会认为产品本身还不够足够收敛,解决的问题还不够清晰、聚焦,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是给每个客户的不同需求都做了定制。
这意味着公司还没有足够清晰地摸到产品与需求完全契合的点。
当上述几点都达成,公司实现了PMF以后,带来的结果有两个:
1、高的活跃度跟用户粘性。
往往优秀的SaaS产品账号的周活能达到80%以上,但不够好的SaaS产品可能只有例如30-40%。
用户为什么不用你?可能这时候就需要反思,产品对客户的价值是否不够显性,导致客户没有动力高频使用。
2、足够高的SaaS收入比例以及产品毛利率。
前面我们说到,高度PMF的产品不需要太多定制,因此收入中SaaS的比例就会比较高,同时毛利也相对较高。
对于一家SaaS企业而言,做到40-60%的订阅收入占比、50-60%的毛利率算及格;60-80%的订阅收入占比、70-80%的毛利率算优秀;做到SaaS占比、毛利率都大于80%则非常优秀。
做好 PMF是大多数SaaS公司经历的第一道关卡。有资深背景的行业老炮、或者有很强技术背景的大牛,创业时也无法保证一定能够PMF到位。
我认为这是因为ToB产品和ToC的不同之处:共情极难。
卖家和买家之间很难换位思考、采购决策者和实际使用者之间也很难换位思考,不同于C端产品经理很容易将自己带入用户视角设计产品,ToB里这些角色错位给产品设计增添了很多难点,因此对创始人的一线程度会有很高要求。
03
短期有路径
如果有幸做好PMF,接下来就是规模化地复制。
有一位前辈总结过,好公司都有“短期有路径,长期有壁垒”的特点,我们先讲“短期有路径”。
短期路径最核心还是“聚焦”。我前一段时间跟很多SaaS公司的中高层交流,大家复盘时都提到踩过不聚焦的坑。
大家都知道,SaaS公司创业都是以弱胜强,作为小公司,资源、力量都有限,但竞争对手都是大厂、客户也都是行业头部公司。门不当户不对,凭什么客户用你的产品呢?
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小团队在单点上投入了足够多的力量,创造了足够的压强,获得了巨大的相对优势。足够细分的客户画像、足够细分的场景,深入地打磨解决方案和销售路径,同时深入打磨价值传递的市场策略、销售话术,因此能相对通用型软件大厂获得更大的竞争力。
早年的明源云就是这么做的。明源云从第一天起就聚焦在地产领域的业务板块,完全不碰财务、人力,持续地和行业最头部的客户打磨解决方案,因此SAP等对手很难在行业认知层面和明源云竞争。
在2012年的时候公司就已经服务了地产百强里的67家,压强打法奠定了公司的产品竞争力,同时对客户群体的聚焦、深耕,也帮助公司在销售产品时有更强的行业渗透和影响能力。这种优势在过去几年一直在持续扩大。
对客户群体、客户场景的聚焦能使小团队在产品研发、销售打法上都拧成一股绳,看上去是限制了空间,但爆发出的竞争力会非常惊人。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小公司同时要做很多场景、很多功能,大概率做不好,力量有限时,多点开花就注定无法面面俱到,这就是商业的常识。
规模化扩张是一门非常体系化的学问,例如销售团队的选用育留,激励机制设计、销售打法设计,这些都属于管理方法论,有很成型的经验和策略。
不同于产品领域需要比拼创新,管理领域是创新很少的领域,应该尽量杜绝摸索“XX公司特色管理方法”的幻想。
华为学习IBM,字节跳动学习谷歌的OKR,都给公司创造了巨大的收益,新兴的企业们也应该积极地去寻找与自己最匹配的最佳实践并学习,而非完全靠自己摸索。
很多公司创始人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可能会有类似于“我们这个赛道有XX特征,因此尤其难做”的想法,当产生这类想法时,强烈建议大家可以更多去对标、借鉴本领域走在前面的公司,看他们早年成长的轨迹,以及他们是如何经营、如何管理,避免找借口、找理由,忽视了企业真正的经营问题。
工具类SaaS也有相应的增长方法,例如今天炒的很热、国内却鲜有人能做成的PLG。
如何降低产品上手门槛,如何增加传播效果,如何推动免费到付费的转化,如何通过内容等手段促进产品自传播,这些环节的打磨都有可能创造/优化增长的引擎。
大家可以看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判断一个公司PLG做得好不好,可以上B站或者YouTube等平台,看是否有很多用户自发地为产品生产内容。
例如Notion、Airtable等产品,都有大量用户自发地创作内容,分享、讨论产品的用法,这是产品形成PLG势能的良好体现。
如果还没能做到激励用户自发生产内容,团队自己有没有办法生成一些很好的案例文章撬动传播?
当公司能够做好规模化扩张路径的设计和执行,就能拥有很高的增长效率。我们可以从两个指标来评判获客效率高低:
1、LTV/CAC。这是老生常谈,大于2算及格,3-4算良好,大于4就很杰出。
2、CAC payback month。也就是获得新客户所付出的成本需要多少个月时间回本。最杰出的公司能够做到6个月内回本,能够做到12个月内回本都属于良好,如果是12-24个月之间,则属于及格。
当然,上述两个指标有时未必能反映一切问题,SaaS公司可以更灵活地做指标监控,例如销售人效、成单周期、转化漏斗等等,都是很有效的微观监测视角。
同时,过度以早期销售效率论成败,往往也会踏入相应的陷阱,例如有一些公司最初获客的CAC payback周期很短,其原因是因为产品简单易传播,但过了一个阶段,由于产品本身壁垒较低,面临同质化对手竞争,最后导致经营情况恶化。
消费投资里,大家会区分迅速增长的品牌中哪些是“流量品牌”、哪些是有稳定品牌价值的品牌,这在SaaS里也是类似的。如何尽力避免成为“流星”,规模起得快落得也快,这是每个公司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这也引出了下一个话题,“长期有壁垒”。
04
长期有壁垒
过去两年投资人愿意给SaaS公司很高的估值,有一个重要原因是,SaaS 的商业模型是是所有商业模型中客户留存最为稳定的一种,客户类似资产,会每年稳定续约、产生现金流。
因此SaaS公司每获取一个客户,就像是在银行存了一笔款,每年能够稳定地产生利息。
但确保客户每年稳定续约,就要求公司有足够强的壁垒或者说护城河。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展开:
1、产品维度
首先,公司的产品需要在市场上足够领先。拆开讲的话分三个点:
①足够有复杂度的场景/产品。
消费品领域,拖把、筷子很难差异化,因为产品本身过于简单;软件领域也类似,简单的工具容易被抄,C端最早期的工具类产品鲜有特别大的公司出现就是这个原因,在SaaS领域,例如石墨文档这这样的公司,虽然产品不错,但抵御不住腾讯文档、飞书文档的竞争。我们一般会说:这类产品相对“薄”,做不出差异化优势。
而复杂度高的产品,做出优势、和对手拉开差距的空间则大大增加。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承载最佳实践,产品的独特性和竞争优势会非常大。
例如明源云,承载了地产领域最头部企业的最佳实践后,其竞争力是对手远远无法匹敌的。
②强大的 PaaS 平台。
这个点某种意义是第一点的承接,简单的场景不需要PaaS,而当场景复杂到一定程度,就需要PaaS才能支持高效交付。
国内目前真正能把PaaS做好的公司极少,因为PaaS需要对功能和业务逻辑做大量抽象,对架构能力的要求极高。为了做好PaaS,公司可能要做好反复投入、反复失败的准备,像北森就经历过非常煎熬的几年。
但PaaS一旦搭建成型,就意味着公司能够高效地交付其他对手标准化交付不了的复杂场景,这是巨大的竞争优势。
今天北森就逐渐从这样的相对优势中获益,而北森的对手中虽然也不乏融了大量资金的玩家,但真正面对有一定规模的客户的复杂场景时,他们很难撼动北森。
③开发者生态。
中国今天几乎没有一家SaaS公司把开发者生态做到非常好,但在海外,获得巨大成功的SaaS公司都有非常强的开发者生态。例如Salesforce、Twillio、Shopify等等一系列的公司,它们的开发者在平台上赚到的钱可能甚至超过公司本身,形成了极好的平台效应。
开发者生态意味着公司可以撬动巨大的外部研发杠杆,来完善各种长尾的功能需求,研发效率、功能完善度会远远超过公司自己开发。
开发者生态是最高级的壁垒,未来如果有哪家中国企业能够在这个领域真正做好,或许会成为一家极伟大的公司。
2、组织维度
上诉三点是围绕产品层面展开,但只有产品是不够的。在中国我们看到很多产品很优秀的SaaS公司,当组织、客户数上了规模后,没有办法很好地做好组织管理与服务管理。
很多公司对于客户成功等服务细节的管理、对于客户需求的长期跟踪,做得都不够好。这个环节被很多管理层忽略。
其原因是,客户成功不同于销售、市场,每个动作的反馈周期很短;客户成功与续约是以年为单位的长反馈周期动作。
哪怕今天做得很好,但要等每年续约时才能收获到反馈,这导致正确的动作难以被激励、错误的动作也难以被检查。
很有可能团队觉得自己做得很好,但真正到了续约期却发现客户大量断约,那时再去跟客户沟通才发现有非常多做得不好的点平时没有收集到。
这就要求SaaS公司管好组织,做好全周期的过程管理,确保客户的体验。
很多一度很优秀的SaaS公司在后续发展中逐渐遇到问题,原因就在于对于客户体验的漠视,这导致团队对产品细节的把握逐渐钝化,因此产品的PMF从最初很好的状态逐渐下滑,越来越差。
好的组织管理,好的过程管理,是避免踩坑的重要保障。做好客户成功也需要好的方法论,以及相关的工具赋能。
落回数据层面,我们可以从客户留存率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公司壁垒的识别指标,这也是众多客户成功领域伙伴们最关注的一个指标。
我们这里侧重谈服务中大客户的SaaS公司,根据我们观察,金额留存率做到80-100%,算及格,对应数量留存率大概在70-80%。金额留存率在100-120%,数量留存率在80-90%,属于良好。
如果能做金额留存率120%以上,数量留存率大于90%,这是非常优秀的指标,在中国能做到这样的公司少之又少;针对中小客户的公司,这个比例可能要打个七折左右。
在中国,如果能够做到良好以上(100%以上金额留存率,80%以上数量留存率),同时还确保公司在比较好的增长轨道、并且不过度烧钱,那投资人一定是会非常感兴趣的,因为这样的公司实际上是很稀缺的。
05
总结:高LTV+低CAC+高留存率
带来健康、可持续的增长
做一个简单总结。SaaS公司从业务角度可以有很多维度来分析,但总结而言,可以概括为:高LTV+低CAC+高留存率,并由此引出健康可持续的增长。
高 LTV由产品给客户创造的价值决定。
因此要求是足够好的PMF,客户足够愿意付费。同时,产品需要足够标准化,确保高毛利能够覆盖各种相关成本与费用。
低CAC由足够高的获客效率决定。
如何做好市场聚焦、客户分层,做好产品价值传递、内容推广、销售执行,众多细节决定了CAC的高低。当然,归根结底,足够切中客户需求并且足够有差异化的产品,是SaaS公司高效获客的重要前提。
最后是高留存率。
它一方面取决于产品层面的高壁垒,例如解决方案的领先性、pass的领先性,亦或者开发者生态的领先性。
另一方面也取决于良好的组织管理与客户成功体系搭建,从而确保公司持续地与客户迭代产品与需求,持续地升级优化产品和服务。
当上述几点都执行到位,其产出就是健康、可持续的增长。
对于任何一个阶段的公司而言,增长都是巨大的挑战,不管概念再好、故事再美,最后落实不到业务的有机增长就都是虚幻。
但数据的增长并不是唯一关键的指标,不管是在15、16年还是19、20年,都有很多一波流型的公司,短期收入冲得很快但随即迎来客户大规模断约,增长迅速就达到瓶颈。
通过一些关系签下一批订单其实是不难的,搜集标杆客户的logo本质上也是不难的,但如果客户并没有很好地把产品使用起来,增长的假象就会很快被戳破。因此,健康、可持续的增长才是最重要的。
关于增速,当公司在年收入6000万元以下的时候,做到每年2-3倍的增长算及格,做到3-4倍增长算良好,做到4倍以上算杰出。
当然,结合增长的可持续性,需要做额外说明,如果公司增长在2-3倍,但续约率很高、同时客户质量很高,这同样是非常优秀的企业。单维度的增长数据更多时候只是作为一个参考,而不能说明全部。
当收入达到6000 万以上时,做到每年1.5-2倍增长算及格,2-3倍算良好,在这个规模以上每年还能3倍增长的公司,在中国基本不曾出现过,除非赛道本身有巨大的红利,促进了业务的爆发,同时公司的业务团队能够有足够的执行力承接需求的爆发。
06
识别虚假繁荣
然后我想谈一下虚假繁荣。很多公司的高增长是巨额亏损换来的,在资本市场繁荣的时候,或许公司能有源源不断的投资输血,但从业务本身,却是很不健康的。
怎么去识别虚假繁荣呢?有一个经验性指标叫做Rule of 40,简单说就是把公司的年增速和亏损率相加,如果得到的结果大于40%,就意味着增长和亏损处于相对健康的平衡状态。
通过这个指标我们可以对美股中的SaaS公司做统计,从而识别出那些显著优于其他公司的特例:
另一个识别虚假繁荣的方式是计算公司每烧一块钱能带来多少的新ARR。
如果公司每烧1元钱能带来大于0.5元的ARR,那么算得上不错,如果甚至能大于1.5元,则意味着杰出。
Shopify在2000万美金营收的阶段可以做到每烧1美元换来6美元的回报,这是极端优秀的数据表现。
07
选择好自己的赛道
最后想简单谈的问题是关于客户群的选择。
相信很多人都有个困惑,为什么有些公司做得非常辛苦,方方面面付出了80分的努力,但只做到了60分的结果;而有些公司付出了同等努力时,却产出了显著更高的收入增长和续约率。
也有很多人经常会讨论,为什么美国的SaaS这么繁荣,中国的SaaS这么的贫瘠,有这么多定制化、非标的需求,打单要这么靠客情关系。
在我自己观察下来,归根结底,你选择的赛道或者说客户群,定义了公司本身。
选择的客户群是不是在蓬勃发展?它本身是否比较市场化,面临相对市场化的竞争?这些客户是否对效率有更高的要求,对于信息化的拥抱程度更高?
符合上述特点的公司,往往有一个特征,就是SaaS的采购需求是由业务部门而非IT部门发起。
大家都有切身体会,产品一旦由业务部门发起、业务部门一把手决策采购,往往成交周期短、相对不折腾,同时也往往意味着真实的需求;但一旦需求由IT部门发起,则往往流程繁琐、成交周期漫长,并且需求也不精确。
有朋友提过一个观点:国外SaaS的崛起,很重要因素就是业务部门话语权的崛起,取代了IT部门,掌握了业务系统的采购决策权限。
而反观中国,大量有付费能力的企业都是央企、国企,采购流程之长、定制化程度之繁琐,相信不少从业者都深有体会。
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就没有SaaS的土壤,优秀的客户群选择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例如这几年繁荣发展的新经济公司,互联网、电商品牌、跨境电商等等,都是非常优质的客户群,也孕育了一大批优秀的SaaS公司。
我花了非常多时间关注服务这类新经济企业的SaaS公司,并且着重深耕了电商SaaS赛道,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公司选择的客户群代表了其所处的土壤,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更好地孕育出茁壮成长的公司,因此大家都应该非常慎重地选择公司的客户群。
此外,之前在文章中我也讨论过“客户定义公司”这个观点,一些SaaS公司的产品能持续领先,是因为他们持续地服务了最挑剔的客户,挑剔的客户倒逼了产品的优化、组织的提升,只有做到了这个点,公司才会不断地自我迭代,不断地自我刷新。(当然,这里我们提到的“挑剔”并非IT部门繁文缛节的流程、规范要求,而是来源于业务部门的真实业务场景要求)
最后谈的这两个点,它成就了很多优秀的公司,但或许未必是所有优秀SaaS公司的共性,因此我们将它放到最后,作为一种观点供大家参考。
加入我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