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专访NeuExcell创始人陈功教授:开创神经再生型基因疗法 | 未来百科010期
神经科学领域疾病主要可以分为神经类疾病和精神类疾病。神经类疾病包括神经损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比如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综合症、脑中风,还有一些罕见病,像亨廷顿舞蹈症、渐冻症等等。最近京东副总裁蔡磊联系了我,他患上了渐冻症,我们在努力地帮助他,渐冻症成了我们主攻的方向之一。我们的目标是首先在灵长类动物猴子的脊髓中再生运动神经元,然后在渐冻症病人身上试验能否帮助他们恢复部分运动功能,并且显著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未来百科:你提到全职回国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灵长类动物实验,在美国灵长类动物实验受到很大限制吗?
在耶鲁大学做博士后的时候,工作还算比较顺利,3年发了9篇论文,其中6篇是第一作者。后来到了斯坦福大学,我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时候觉得发论文不是太难,于是就一心想着发篇大的,要么就发Nature和Science,要么就不发,结果导致偏离了科学研究的本意,随大流地追求“CNS” 的光环(Cell、Nature、Science,三大顶尖科学期刊)。
陈功:我认为这个批准是一个错误,FDA已经有三名评审专家辞职抗议。实际上aducanumab单抗并未达到预设的临床终点,只是降低了大脑中的Aβ水平,但是降低后并没有看到对病人有实质性的益处。病人花了这么多钱买药,就不说有没有副作用,起码要有一些改善,否则病人花钱买药的意义是什么?
未来百科:注射神经转录因子这个过程会不会有致瘤性的风险?
陈功:我们自从第一篇转分化的文章发表以后,就有很多人在问这个问题。事实上,我们的神经转分化技术能够显著地降低胶质细胞的成瘤性,我们大脑里的神经元本身是不成瘤的,因为神经元不分裂,所以没有神经元变成肿瘤的说法。只有胶质细胞可能过度分裂变成肿瘤,所以叫胶质瘤。胶质瘤是怎么来的呢?多半是因为大脑损伤、感染或者一些基因突变,造成胶质细胞不断分裂,如果成功逃过了免疫检查点,就有可能过度分裂并长成肿瘤。
未来百科:在你看来,这种注射神经转录因子的方式,存在其他方面的临床风险吗?
陈功:这个小分子工作我们采用了“聪明筛选法”,而不是其他人常用的所谓高通量筛选法。我们首先通过查阅文献,确定了20个可能跟神经元再生有关的小分子,然后开始做排列组合,做了几百次实验,就找到了一个小分子组合,能够把培养的人脑胶质细胞变成神经元。当时的论文发在了Cell Stem Cell上,后来我们又进一步从九个小分子里筛出四个小分子,可以非常高效地把胶质细胞变成神经元。
目前,我们在暨南大学进一步测试各种小分子组合,试图发明一种新型的化疗药物,将大脑胶质瘤细胞转化为神经元。这跟传统的化疗药物相比具有很多好处,我们的目标不是去杀死肿瘤细胞,而是让肿瘤细胞转化为神经元,因而不会对正常细胞带来伤害,从而大大降低副作用。
陈功:NeuExcell刚刚完成了Pre-A轮融资,对我们向临床推进起到了加速的作用。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准备与美国FDA和中国药监局进行沟通,了解对于我们这一突破性神经再生新技术有哪些要求,我们的计划是在2-3年之内上临床。我们团队也在猴子上积极探索药物递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旦在猴子上取得成功,就很有可能会启动由临床医生发起的临床试验,让病人尽快用上我们的基因药。
未来百科:你觉得原位神经再生距离上市应用还有哪些困难要克服呢?
陈功:我觉得我们神经再生的基因药要想上市,最大的困难还是究竟能够在患者大脑或者脊髓里再生出多少功能性神经元?一旦有了大量新生神经元并且能够行使功能,那么病人就一定会获益。所以,我常说我们做神经再生的一定要定量,不能简单地定性说再生出神经元了,那还远远不够。再生出多少神经元?这是个最关键的问题。比如说,要是脑中风导致10亿个神经元死亡了,那你能不能再生出一亿个新神经元?全世界几乎没有人敢提这个问题,很多做神经再生的可能也没有想过要再生一亿个神经元。
2011年进入风险投资行业以来,李黎主导投资了超过百家创业公司早期阶段,并伴随乐信(NAS:LX)、团车(NAS:TC)、老虎证券(NAS:TIGR)等公司从早期走向纳斯达克,投资的牛股王、蜜芽、PingCAP、十荟团、云丁智能、核桃编程等公司也迅速成长为独角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