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 不断开创新时代文艺工作新局面——文艺界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开好2024年全国两会,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产生热烈反响。文艺界代表委员纷纷表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开创新时代文艺工作新局面。
务实、全面、科学、客观,风景这边独好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时,在第十部分“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提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和档案等事业。深入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完善网络综合治理,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提高国际传播能力”,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关系到作协工作和文学事业。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要更加自觉地把文学工作融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实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
“听了李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对2023年中国发展成就作了总结,实事求是、亮点突出,是一个务实、全面、科学、客观的报告,也是一个鼓干劲、强信心、谋发展的报告。报告中的一个个经济数据、一项项科技突破,呈现了中国经济风景这边独好、充满生机活力的局面,令人信服。报告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很有针对性和前瞻性,各项预定指标科学合理,尤其是关于新质生产力和科教兴国等方面的论述,令人印象深刻。“报告第十一次提到了全民阅读,正好我今年的提案也是关于深化全民阅读的。”吴义勤表示,一定要增强做好文化工作、文学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协同发力,使全民阅读走深走实,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他也深切体会到,在当今世界格局中,中国能保持稳定高速的发展,根本原因在于有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要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在开幕会现场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表示备受鼓舞、收获很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很务实,对2023年工作作了扎实具体的总结。去年我们取得的成绩巨大、来之不易,根本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2024年的政府工作任务有十个方面,都很接地气,有全面布局,也有重点突破。”邱华栋认为,报告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既有底线思维,也有明确规划,有不少新的提法,也回应了各方的关切,十分暖心接地气、给力提士气,可以说是一份突出民生导向、提振信心的务实报告。
文化赋能发展大局,文学事业前景可期
“过去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应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不无困难的国内环境时,作出准确判断,旗帜鲜明,锚定目标,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各个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政府工作报告坚持实事求是,精练、准确地总结了2023年的政府工作。”全国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在聆听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他表示,2023年,中国文学同样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过去的一年,是中国文学经过多种艺术形式转化,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的一年;是以现代性笔触书写丰富的现实生活,记录时代的波澜壮阔,展现人民精神面貌与心灵世界的一年;是不断衍生出新的文化活力的一年。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学彰显出新的力量和活力,显示出其在文艺领域的基础性作用,文学的社会影响力得到显著增强。展望新的一年,文学事业前景可期。
谈到政府工作报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许江说报告中有四处让他印象深刻。一是对2023年政府工作的回顾,简明精悍地把去年整个工作的重点、难点都讲清楚了。二是政府工作报告第二部分关于2024年工作的总体要求,不仅谈了今年国家整体发展的总思考、总方向,而且把“工具箱”整个打开了,从财政、货币、宏观三个方面聚焦工作要求,特别提到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三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核心词,如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科教兴国、新质生产力等,显示出这是一份新发展思路的策划书,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家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书,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宣言书,充分体现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宏伟蓝图。四是报告非常少见地把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放在了前所未有的位置上,提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这些提法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科技的高度重视。
政府工作报告中,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第一条是“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法让全国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韩子勇感受良多,他认为这对文旅发展也有指导意义。文化要守正创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发展,文旅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艺创作要从高原迈向高峰……这些都需要创新引导,以焕发活力,增强发展动力,形成“新质生产力”。“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促进了文化繁荣,这是人类历史的普遍规律。新科技带来了新的文化生产工具、生产资料,新的文化业态、载体、形式,新的文化产品、传播与消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加速演进的今天,文化生产、传播、消费上的热点,也多与新技术、新工具、新的传播方式、新的文旅体验密切相关。”放眼当下,提升文旅业态和从业者素质的难点,主要在于创新能力不足,科技素养不够。要建设文化强国、维护文化安全、提升文化软实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需要高度重视文化中的科技因素。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山西省作协主席李骏虎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作为文物资源大省,山西省政府发布了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政府令。今年两会,李骏虎带来的提案就是希望集全国之力,对山西大量的不可移动文物,尤其是数万处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全面抢救和保护,在确保文物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使山西的历史文物资源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作为政协委员,我将继续致力于文旅融合发展调研,立足本职工作,推动文学赋能发展大局,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
全国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冯俐认为,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中提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和档案等事业”,这是政府工作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部分,显示出文艺事业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这要求文艺事业具有更强的内核力量,以此推出和支撑更多优质内容,为文艺创新发展开辟更宽更广的道路。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完善网络综合治理,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曲协副主席吴文科由此谈到,报告切实抓住了时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状况,是对社会治理的新关切和新回应。“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智能化、数字化等技术加快推广,网络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网民发布言论和传播信息更加快捷。与此同时,也应该意识到,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媒体格局,也引发了一个广泛的‘碎片化’传播场景,‘信息茧房’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窄化了我们的信息视野,固化了我们的认知和价值观,良莠不齐的信息使受众难以分辨真假好坏。”对此,吴文科建议,未来要加强引导,让更多正能量的信息和内容充实网络文化空间,占领舆论主阵地。还应加强法治监管,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要对网络上出现的违法犯罪行为施以严惩,不断提升网络空间治理效能,让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全国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会长吴志良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印象深刻。他认为,“文学书写历史、讴歌时代,最根本的一点是挖掘人性的光辉,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这也是中外人文交流的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新发展理念,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与其他民族、其他文化的价值契合点”。中国作家对此要有高度的认识,书写更多能够引人共情的好作品,扩大中国文学的世界影响,以文学的力量提高国际传播能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统稿:刘鹏波,参与采写:王杨、李晓晨、路斐斐、张俊平、许莹、杨茹涵)
相关阅读:
《文艺报》社论:汇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合力——热烈祝贺全国两会开幕
两会声音 | 马慧娟:我们要进入乡村、了解乡村,才能全面地书写乡村
来源:《文艺报》2024年3月6日2版
编辑:邓洁舲
二审:张俊平
三审:王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