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鸟笔记】调查大鸨 邂逅猛禽

橘树 南橘北树
2024-09-09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黄河

锦州市小凌河两岸

     上面两张图分别是我11月下旬去内蒙古和12月底去辽宁看大鸨的地方。这两天,大鸨东部种群第四次越冬同步调查还在继续,这图是不是看着就特冷?呵呵,鸟不怕冷,鸟还在,我们就得去!

      寒流来了!我已经回到北京室温22摄氏度的家中,想象着“虎妞”(锦州鸟友)和“张大夫”(巴彦淖尔鸟友)冒着关外口外凛冽的寒风,还在旷野中驾车辗转寻鸟,佩服佩服!我就只能提笔回忆几段大鸨调查中遭遇猛禽“突袭”的故事了。

  话说每逢鸟类调查,朱雀会建的各调查群里,少不了故事,其中最有乐的就是:“调查中秋看见大鸨,调查大鸨遇到中秋”(秦皇岛鸟会),“去找大鸨,发现鹈鹕,去拍鹈鹕,遭遇大鸨”(宁夏鸟会)。鸟儿是真调皮,不按规矩出牌,你去找它偏不来。我就写写调查大鸨=邂逅猛禽吧。

  大鸨的越冬地基本是开阔农田与旷野,附近还要有河流——你说大鸨要喝水?也许是,但也许更重要的是,它们觉得大河两岸及中间河滩,适合它们躲避人类打扰,白天农田觅食,晚上河滩睡觉,比较安全。

  而大鸨选择的越冬生境,正好也是一些猛禽喜欢的地方——农田嘛,有粮食,就有田鼠,就少不了猛禽。调查大鸨,邂逅猛禽,再正常不过。只是我嘛,少见多怪,要写写。

锦州的水稻田,越冬鸟有“盘锦大米”吃

内蒙古临河的黄河滩地,夏天种玉米、葵花、大豆。你猜大鸨喜欢吃哪种?豆子!包括收获后留在地里的豆子叶。

 

(一)  被标红的毛脚鵟

    1228号那天,在锦州小凌河两岸找大鸨,突然发现一只鵟,又发现一只!冷啊,下车慢了点,但它们比较配合,不仅没有急于飞走,还表演了一段悬停。我就发现,它们的尾羽是白色有黑色端斑的,“毛脚鵟!”呵呵,这不稀罕,虎妞总结。

  11月末我和林子去巴彦淖尔的黄河湿地,跟张大夫一起找大鸨时看见的那只毛脚鵟,发到记录中心给标红了——不在传统认识的分布区!一般认为,毛脚鵟的中国越冬区是东北与内蒙古东部,也见河北甚至北京——我的第一笔毛脚鵟疑似记录就是在北京密云水库不老屯,但到不了内蒙古西部。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的毛脚鵟分布图:

  当时它蹲在土坎上,看不清尾羽颜色。几个鸟友拍完之前的大鵟正意犹未尽,发现眼前又有一只鵟,摇下车窗,还没按几张,它就起飞了,往车子的侧后方扇几下翅膀飞出了视线,我的望远镜,及时看出它的尾羽是白色有黑色次端斑。

林子大了摄影


  体羽颜色、个体大小,毛脚鵟与大鵟、普通鵟也有显著区别,但是我只记得关键这一条:白色尾羽有黑色次端斑——说端斑也成,因为那个边缘的白色十分细微。

  这一向,宁夏黄河边的大鸨调查和卷羽鹈鹕追踪,也都有毛脚鵟的记录。宁夏黄河湿地都被毛脚鵟相中,更北边的内蒙古黄河边,那么开阔的农田,有毛脚鵟的出现也很正常。毛脚鵟在中国的越冬区,鸟人记录可以证明。等记录中心复核吧,该取消标红了。


(二)  喜鹊戏大鵟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的大鵟分布图:

     11月在内蒙古黄河滩地看见毛脚鵟之前,一只大鵟离我们超级近。因为它守着一顿“大餐”正吃得香,对我们的车——只要你不下来人,我就继续吃。结果我拿手机都拍了。

就餐中抬眼望我们一眼的大鵟

 

  大鵟的辨识看翼展,还有,翼上有大块白色“翼窗”。我是不摄影的,全靠看气质,辨识不来的就算了。在新疆,河狸苟军告诉我们,站着的大鵟看不到尾羽时看脚杆,有“毛裤”,西部常见的棕尾鵟光脚杆,好区别。普通鵟、欧亚鵟个小,是另一个辨识级别,但色型实在太复杂了,我搞不来。

  锦州大鸨调查遭遇大鵟,是第二天。第一天早上有雾,白天有太阳,不怎么冷。按北京的经验,我以为到中午就有猛禽,结果除了一两次白尾鹞,其他猛禽都不见,连红隼都没露面。纳闷。

  第二天阴天,却接二连三来猛禽了。大鵟一来就动静不小——正飞呢,一只喜鹊冲上来,又一只喜鹊冲上来,第三只喜鹊冲上来,第四只也冲上来,最后一共5只喜鹊跟着大鵟上上下下翻飞,一会儿站到大鵟背上,一会儿去扯大鵟翅膀,这只上去下来,那只下来上去……大鵟也不急,悠悠地飘着盘着,你们爱干嘛干嘛。

老邱摄影

老邱摄影

 

  第二只大鵟的出现是在树尖上。老远的一大坨,颜色深,大鵟有不同色型。虎妞和老邱下车去拍,我懒得下车,太冷了,就说了句:大鵟?人家都站得直挺,这只趴趴着。弄得虎妞一时疑惑是不是大鵟了哈。

你说你那么大个儿,干嘛不找个粗点的树枝好好站着。虎妞摄影

 

  哈哈,喜鹊就是喜欢挑衅大鵟。我在车里远远看见,来了一只落在大鵟屁股后面的枝头,又来一只并排落在枝头,但没有跟大鵟斗法,貌似老老实实的,不知憋什么坏招儿。

  没等来喜鹊的坏招儿,一只雀鹰从大鵟头顶飞过,老邱及时出手,拍下两个猛禽同框。接下来大鵟显然是发现了摄影人,不耐烦地起身悠悠飞走,留下喜鹊空惆怅。

雀鹰与大鵟同框 老邱摄影

 

(三)  “乌龙”大雕

  看深色型大鵟时,离我们的返程时间只有半小时了。回到车上,我感慨阴天天气冷,怎么反而猛禽多?虎妞就说,小凌河口冬天的规律就是,猛禽晴天不活跃,阴天出来的多……我正说不能理解,突然,右侧车窗外远远一只猛禽冲着我们车就飞来了——

  我先喊“猛禽”,再喊“雕”!前后没一分钟,虎妞停车,我开门下车,举望远镜,老邱举相机,这大雕就直直飞过我们头顶车顶,只看见它翼下有断续成大致条状的白色,整体那是相当深色。扭转身往车后面看去,那雕已经直直地越飞越远……老邱的相机放下了,虎妞连连大喊:“金雕,我的天啊!”翼下有白色长条是金雕亚成的标志,但是,但是,还应该尾羽也白啊,这个~~~

老邱摄影

 

  我盯着远去的大雕,那个两翼,平的,扇了几下再看,滑翔时就是平的,不是浅V形,不是金雕!

  回到车上,该返程了。我让老邱把片子倒到手机上,我立刻发微信给孙不三,秒回两个字,我一看:“白肩”……我盯着雕图中脖子上的白色斑块,赞了下“小孩儿”(孙不三另一诨名)的厉害,信服。而虎妞继续“我的天啊,白肩雕”,激动连连。三人分析了一下可能,我打开手机上的野外手册分布图与文字说明,白肩雕是有可能迁徙路过中国东北部的。而金雕是山地大雕,来河口湿地的可能性比较小。各种找理由~

  说话间就到了锦州南站,跟虎妞告别,我和老邱进站候车。坐下后又看了老邱拍的另一角度的两张片子,楔形尾?白肩雕不该啊。

 

老邱摄影

老邱摄影

 

  上车后,收到孙不三的微信,大概意思是他被别人质疑:那只是白尾海雕!你怎么说是白肩雕?原来,片子已经从微信另一途径传到北京,鉴定为白尾海雕,并转到“小孩儿”微信上,问他怎么辨识为白肩雕。嗯?该我喊“我的天”了,赶紧往上翻微信对话,小孩儿明明写的两个字是“白尾”,我居然看成“白肩”!快快检讨:“老花眼”看错了字,给小孩儿正名,让虎妞白激动了,不好意思~~

  差点乌龙,还好迅速纠正。白尾海雕就太正常了,两天里虎妞不止一次叨叨小凌河冬天的白尾海雕,只是我的鸟功太差,不是成年的个体就不会认了。

  白肩雕只在香格里拉纳帕海远远看过一只落地的,人家说是白肩,我就记个白肩,下次见了还是不认识。

  猛禽的功课差太远了,而且老有一种太难了放弃不看的态度。也许,也没有那么难?以后可以认真对待一下?

  比如,雀鹰我还是会认的。

(四)  鹞子翻身

  虎妞一直念念不忘灰背隼,他在这片地方拍到过。我也很想看灰背隼,多年未见了,能复习一下多好。

  前一天已经见过数过的灰鹤就不再数了,里面藏一只白头鹤,还有一只杂交鹤?看清楚也很费劲,就不看了。大鸨第一天只记录一只,第二天看到两只,老邱感慨跟他们11月来时落的地方完全一样。但是没有更多的大鸨过来。继续转战。

  早饭都没吃,两餐合一餐,午饭后,又进农田旷野中到处转。我特别喜欢看那个给稻草打捆的机械作业:拖拉机轰轰隆隆走一段,地里的稻草一点一点卷进机器,然后一翘屁股,后面滚出一大卷儿草梱。虎妞说,这些稻草梱卖出去当饲料能挣钱,这边也不用烧秸秆了,两全其美。我N多年前就纸上谈兵“观光农业”,可惜今天也就自己痴痴地喜欢看这些……

是不是挺有意境的?

  还是赶紧找鸟吧_

  先是一只小个儿的猛禽贴地飞,虎妞大叫“灰背隼”,但我没看清楚。他们追下田去拍,我穿长大衣,跳不过那个沟,只能作罢。

  开车走了一段,又一只小小的灰色猛禽不知从哪儿窜出来,我们跳下车,躲开路边树木的遮挡,盯着这个迅速飞行的灰色小个子,只见它低飞绕过田边的坟头,突然翻转身体,身边炸起一只麻雀,旋即往下一扑,麻雀没见了,小个子噌地往远处飞走了。

  我看清楚了是团翅,不是隼。但是它动作太快,我还没得要领。可真服了老邱,短短几秒钟,他居然拍下两张这小个子飞走的片子——

老邱摄影

 

  孙不三说:这么清楚的片子,一张就够了,雀鹰!

看见没,肚子下面抓一只什么!老邱摄影

 

  为什么猛一看像灰背隼?一是背灰,二是个小,雀鹰雄鸟的特征,雌鸟会比雄鸟大一些。

  这回亲眼见一个“鹞子翻身”抓麻雀,名不虚传。在此普及一下:“鹞子翻身”这个词,是专属雀鹰的,此处的“鹞子”,不是鸟类学上的鹞,而是民间对雀鹰的称谓,尤其在鸟市上,玩鹰之人都知道。孙不三给我写了几句——


  呵呵,具体怎么解释,以后请孙不三讲讲。


长耳鸮 老邱摄影

(五)长耳鸮五六七只没数清

  第一天去了大凌河那边,一个景区,老邱之前来过,说有5只长耳鸮,在一棵柳树上。走近一看,柳树早都秃了,没有猫。

  很小的一片地方,人工种植了一些树木,几间仿古的建筑,没啥意思。转了一圈,什么鸟都没有。我想,要是有长耳鸮,应该在针叶树上,就回头看看刚刚经过的几棵不大的松树。咿,枝杈间有个坨坨,旁边还有一个,那边也有……只离我几米远,刚才我走过树下时更近,它们一动不动,根本想不到树里面躲猫猫。

  赶紧喊老邱,喊虎妞,这下坏了,长耳鸮一只接一只从树上飞起,不过,兜一圈又回来了,落到旁边一点的另外几棵树上。我紧着数也没数清,它们这只起来那只飞开,转转又回来,感觉上应该不止5只。就这样吧,不打扰了,我们撤。

真希望有一只别的猫,但是看来看去都是长耳鸮。老邱摄影


  还有(六)么?不写了,白尾鹞,秃鹫,红隼,还有“小猛禽”楔尾伯劳,都在离开小凌河前的短短最后一小时里出现。

  还得写一句,内蒙古临河黄河滩,看见白尾鹞雄鸟,我印象中是第一次见白尾鹞雄鸟?实在是太漂亮了!

白尾鹞雄鸟 林子大了摄于临河黄河滩

不是“鹞子”的鹞,也会“翻身”哈  林子大了摄影并说明


    猛禽就写这些吧。我从锦州回来了,寒流来了,大鸨聚集了,只能等虎妞上传记录了。

  附:昨天的消息,张大夫那边,找到了两位数的大鸨,虎妞这边,也找到了两位数的大鸨。这两个点,是第四次调查才新增的,他们两位都是几乎天天守着自己“地盘”上的越冬大鸨的,不能有人打扰,不能有人伤害,直到春季北迁。功臣!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南橘北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