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菜阳河-版纳观鸟日记(1)

橘树 南橘北树
2024-09-10
     说明:回顾 向着“800俱乐部”挺进的那一年发现新浪博客还有一组那年去菜阳河-版纳的流水账,也发上来吧,要分三期。

菜阳河-版纳观鸟日记
(2009年)12月4日 昆明-思茅
    11月29日出票,我临时决定参加云之南观鸟节,去菜阳河。但是直到出发,没有上网查任何资料,12月3日上飞机后才打开月余未看的鸟书(上一次观鸟是10月的湖北大老岭)。
     就这么糊里糊涂,今天,到了向往近40年的思茅(上世纪70年代上山下乡的岁月,我有同学在思茅,日坛中学的去了云南兵团)
    李处车上(上图)的导航仪把我们带进一个宾馆院子,显然不对,但一下车,看见电线上一只鸟,来福!白喉红臀鹎也。这鸟早该加的,居然到今天。
    下午5点安顿好住房,晚饭前的时间要利用,正好西林的小黄闷得难受,我俩搭伴往城边走。水沟、村庄、工地,除了家燕和白鹡鸰,还有一只逃逸的宠物鼠(下图)。
     失望中回到宾馆前的工地空地上,发现白鹡鸰中有鹨,仔细看了,居然不认得!黄腹鹨?没有胸前的斑纹;树鹨?脸上没有白点;红喉鹨?背上没有白道;水鹨?脚的颜色太浅;粉红胸鹨?没有眉纹;田鹨?颜色深了也不够高挑;布鹨?不该分布到滇南吧?脚也不该肉粉色吧;显然也不能是山鹨,不红不大。只能存疑。雷鸟短信中说:赶紧看重要的鸟吧,反正除了山鹨都不是你来福。可他不知道,我们离菜阳河还有多久多远啊。
    真希望今天晚上就住到菜阳河里面去。要是推车儿行动,是绝不能想象下午就到了却在城里住一晚,而距离保护区仅三四十公里!
    等深圳和台湾等地鸟友是最主要原因,他们晚上才到思茅。哈哈,(台湾的)蔡老师、冠羽见到我肯定特意外。
12月5日 菜阳河
    一个半小时,盘得要晕车了,才到菜阳河鸟赛开幕式举办地(上图),路上景色标志都没有好好看。昨天拿到记录册上的地图,和停车场旁边的示意图(下图)有点对不上号(现在写文章已对上了),比赛就开始了。
    大部分人愣在停车场附近,不知该怎么走,不知哪边鸟好。问了人,说是往下走一段,往左拐(现在知道那边是玉生田),我们走了一段,看见一个岔路是往右拐下行。怎么办?成都和新疆鸟友组合的金沙太阳鸟队在剑齿虎(当时不知道是谁)的带领下拐下去了,我也跟着拐下去了,风入松也拐下去了。我因为临时加入,不知去哪队有空位,结果被派到摸你黑二队当向导!根本不认路也能当向导?风入松这个队长也成光杆司令,队员一个都没跟他走。
    没走多远我就变成一马当先,而第一个看清楚的鸟,长尾阔嘴鸟!第二个,朱鹂,第三第四,两种太阳鸟……很快到了吃午饭的时间(开幕式是10点,10点半开赛),别人都掉头了,我仗着包里有几块威化几个葡萄干,留下了风入松。
    到了一个岔路口,我决定左转下去。虽然有点安静,坚持就有收获,终于,一只仙鹟出现了,可惜只给我一秒钟。等风入松跟上来,我们在一棵小树上开始丰收,前后有叶鹎等6种鸟光顾这棵树,随后又在附近给风入松加了红胸啄花鸟。
    退回到岔路口,我们往右,发现了保护区的界碑,老乡说要出保护区了。就在这个地方,居高临下看茶园和橘园,一小片水里,风入松辛苦背一路的单筒,判断出白胸苦恶鸟和夜鹭(后来风入松更正为绿鹭,不能说服我),都是记录册上没有的。继续往前走,植被果然差了,但有红翅鵙鹛和褐背鶲鵙也算不错。
    我们掉头,又回到能看到下面那片水的地方(上图)。注意,要有特别鸟种出现了!我先到,一举双筒,刚才看夜鹭的那个水边,一只鸡!浑身一种颜色,远看就是黑色,有长尾巴但不很长,慢慢在几棵树间走到草丛里。风入松这才过来,什么也没看到,单筒更没用上。他说:苦恶鸟吧?我说,比那大!他又说:夜鹭吧?我说:你见过夜鹭走路吗?赶紧看看那附近,没有人家,应该没有养鸡的。而且,家鸡没有这样长尾巴的吧。黑颈长尾雉的雌鸟?不该一码黑色呀?只剩黑鹇和灰孔雀雉两种选择,前者不在这边分布,后者好像分布不到这么高。完了,悬案!
    我们决定往回走,听风入松的,不走回头路,判断可以绕回去,果然,走到公路上,一问老乡,说大约5公里可以回到出发地。还好,傍晚时分有车来接,我们俩带着38种记录结束了前半段比赛。
     晚饭时墨版(五色墨)翻图鉴,灰孔雀雉的分布高可到2000米,而我们看见的地方是保护区边缘海拔较低处,应该在1500米左右。这么说,灰孔雀雉的可能性是有的!但终究是我一人看见,而且超远,我又不参赛,就不作声了。
     听七嘴八舌的信息,什么厦门队已经记录50多种,麦茬一人就看了50多种,我纳闷他们去了什么好地方。但台湾队在墨版的带领下刚过30种,比我们还少。今天我的新种只有黑胸太阳鸟和那只棕腹蓝仙鹟,给风入松加了几个新种,也算路没选错,午饭没吃也值了。
(待续) 

    后补说明:
    到现在我也没有把灰孔雀雉给真的加上,那只打问号的鹨也落实不了。
    那时全国鸟友人不多,好像互相都认识,没见过面也至少是网上见过名字,所以写博文就只写昵称或诨号,不用解释,读者也都在一个论坛上,或者各地的鸟会论坛大家都随便去溜达。如今不行了,鸟友分成了大大小小无数个圈子=微信群,要不是玩大年或办观鸟赛,互相也没有交集的机会。时代变化太快了!
    “云之南第一届”,后来也没见第二届了,而是版纳植物园、盈江、香格里拉、轿子山……期待云南还有其他后起之秀观鸟节。

相关链接:
向着“800俱乐部”挺进的那一年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南橘北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