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为何将娃“反向”送入乡村幼儿园?| 日观察
近年来,许多家庭依然面临着入园难和入园贵的问题。市区好的公办幼儿园进不去,部分私立幼儿园学费较贵,许多家长没有找到满意的幼儿园。
在大家都挤破头想让孩子进城里的幼儿园时,西安一位大学老师选择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农村上幼儿园。乡村幼儿园的哪些方面吸引着她呢?
大学教师李戈给孩子选择的幼儿园是由乡村小学改造的,场地很大。学校旁边是村里的寺庙,是重要的文化场所,独特的布局以及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情都是城市的幼儿园所不能比的。
院子里有秋树、广玉兰、沙坑、沙地和鱼池。孩子们吃饭的时候阳光会穿过窗户照在餐桌上,天气好的时候,老师和孩子会在户外用餐,增添了用餐趣味……
随着农村学前适龄儿童人口流入城市,孩子成了“稀缺资源”。所以,这所幼儿园的规模较小,李戈老师孩子就读的班级有3个老师、11个孩子,师幼比约为1:4,老师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每个孩子,及时给予关心和照顾。
●乡村幼儿园环境|来源:小红书用户“大脸戈子”
01
乡村幼儿园以自然为教材
让孩子回归自然
有的家长为李戈老师的做法点赞,说她的分享为家长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幼儿园提供了思考。他们也认为孩子应该接触大自然,和李戈老师的想法不谋而合。
如果孩子能够在这样的幼儿园中学习,那么他们的自然教育是不会缺失的,可以以自然为最好的教材,引导孩子自由、自主地探索自然世界,达到个体全面发展的目的。
城市的幼儿园,资金、技术以及师资充足,拥有较为完善的教育课程体系。而乡村幼儿园受到经济、教育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限制,没有城市的幼儿园那么完善,而且师资不够,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偏低。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部分乡村幼儿园的课程更偏向于以生活和经验为主导的亲身体验,这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更能够真实地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复杂。
李戈老师说:“我坚定把孩子放在村里上幼儿园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要让他玩好,玩耍对于孩子真的很重要,尤其在自然中玩耍。心理学教授贺岭峰老师就说,‘如果让他重新做一次父母,他一定在6岁前带孩子疯玩。’
根据儿童大脑发育时间,6岁就完成了90%的大脑神经布线。所以6岁前,就应该让孩子疯玩,玩水、玩沙、玩泥巴,去刺激他们的味觉、温度觉、痛觉、触觉感受从而建立更复杂的大脑链接。
那些把孩子关在室内,或者给孩子穿上漂亮的衣服鞋子后不让他们玩土、玩水的行为是特别残忍的,这是对儿童的感官剥夺。
那乡村幼儿园无疑是一个感官丰富的场所。除了水、沙、泥巴,还有各种虫子和小鸟,有燕子筑巢、有壁虎爬墙,有蜘蛛结网。孩子可以吹蒲公英,可以用荠菜制作风铃,可以玩很多花草游戏,那这些都是宝贵的学习资源和生命体验。
我的娃还小,我觉得孩子是需要自然教育和全人教育的,在知识和体验之间我选择丰富孩子的人生体验。”
02
把孩子送到乡村幼儿园
也可能是一场“冒险”
当然,事无优劣,思想使然。也有人质疑这种方式会影响孩子日后的发展,认为农村教育资源不如城市丰富,孩子的综合素质也有所下降。不可否认的是,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城市较为落后。
李戈老师孩子上的幼儿园老师们都是本科毕业且具备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的,很多乡村幼儿园都达不到李戈老师所选幼儿园的师资水平。
教育部曾经发布过幼儿园班级规模的指导意见,其中规定小班人数应该在25人以下;中班人数应该在30人以下;大班人数应该在35人以下。但仍然有部分乡村幼儿园小班儿童人数超过30人的,教师只能关注到部分幼儿,没有足够的精力照顾到每一个幼儿。
并且部分地区的乡村幼儿园由于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落后,“小学化”——超前组织小学的课堂形式、学习小学课本知识的现象屡禁不止。
把孩子送到乡村幼儿园的个例,不代表这种选择具有普适性。
选择一个适合孩子的幼儿园固然重要,但家长们也应考虑到将孩子送到乡村幼儿园后,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参与孩子的成长。
如果孩子在其它方面和在城里面上学的幼儿拉开了差距,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经历来补充孩子缺少的认知教育?如果家长不能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当幼儿学习新知识和发现问题向家长求助时,是否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当幼儿的学习伙伴?
最重要的是,幼儿是学习和生活的主体,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具有个体差异性。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也可以去询问孩子的意见。问问他们喜不喜欢这个幼儿园,愿不愿意在这里学习和生活。
03
未来的乡村幼儿园走向何方?
城市和乡村的幼儿园各有千秋,教育模式不同,但教育本质永远都是关注儿童的全人发展。大到政策和资源,小到每一位家长和孩子,都能够为这个目标的实现努力,让下一代更有未来、更有希望。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乡村幼儿园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政府加大对乡村幼儿园的投资力度,提供更多的经费和资源,推动其良性发展。
李戈老师认为:“如果乡村幼儿园能利用好它本身的自然资源,结合乡村环境开发特色教育活动,那绝对是城市幼儿园无法比拟和超越的。
马克思原理将自然分为‘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第一自然是山川湖泊这种纯天然的自然、第二自然是农田耕地这种人为改造过的自然,在城市中这两种自然都没有,但在乡村,最起码拥有第二自然。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自然体验已经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孩子天生就需要亲近自然,自然能够治愈成人的焦虑同样也能缓解孩子的压力,预防儿童抑郁。亲近自然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智力发展和社交能力培养都非常重要,那乡村幼儿园在这些方面真的是得天独厚。”
将李戈老师的设想带到教育现场,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年来中国有很多乡镇的中心幼儿园脱颖而出,吸引着周边的孩子入读、城里的教师下乡、全国的同行学习。
他们结合当地特色和文化开发了一些独一无二的园本课程,让幼儿的学习和生活更好的与当地的人文结合,将教育在身边、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好地体现出来。这是乡村幼儿园的魅力所在。
在学前教育资源不断整合优化的当下,一所乡村幼儿园能否不被时代淘汰、做出优质的教育,留住村里的孩子,并吸引部分地区“逆城市化”所带来的适龄儿童和家长,是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
而我们一直以城市幼儿园为中心、为榜样,能否回过头来看到乡村幼儿园的价值,支持乡村幼儿园的发展,反哺乡村的文化建设,值得每一个热爱土地、热爱原乡的人来共同思考和努力。
*关于“乡村”和“农村”的用词解释:“乡村”和“农村”仅一字之差,但内涵却有区别。“农村”专指务农人口聚居之处,而“乡村”包含了“生长生活的地方”、“乡土”的情感色彩,并且把单一的农业生产空间扩大到了生活空间,容纳了更高比例的非农民群体,例如创业者、手工业者、乡建工作者、艺术家、民宿经营者等,更加符合本文基于乡村振兴背景的设想。
主编Chief editor
晔子
-
副主编Deputy editor : 小秋
撰稿人Writer : 李慧、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