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天面对100多名肺结核康复罪犯,他既当“爹”又当“妈”

纵相新闻 纵相 2019-05-13

撰稿 | 记者 卞英豪 丁一涵 实习生钟书毓



昨天,东方网·纵相新闻“今天我当班”摄制组报道了上海市监狱总医院内科主任郑汉军,这位平凡岗位上的先进典型在癌症手术3个月后就返回岗位。监狱医生面对服刑人员这一特殊的病患群体,每天“斗智斗勇”,尽职尽责地履行救死扶伤、矫治改造的使命,守护百姓平安、维护社会和谐。


“今天我当班”第三篇,我们的主角是周浦监狱八监区民警晁祥建,他所在的监区是上海监狱系统肺结核康复男性罪犯的集中关押监区,每天面对100多名肺结核康复罪犯,家人担忧、他人不解,他和同事们依然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穿上警服,他是威慑服刑人员的正义利剑;戴上消毒设备,他是保障康复罪犯健康的白衣圣手;脱去警服、下装备,他是孝顺的儿子、朴实的丈夫、可爱的父亲。

 


100多名肺结核康复罪犯、几百页堆积如山的案卷材料……这是他的工作日常。如果有微信步数统计,他说每天的“起步费”一定会超过20000步。如果有机会重新选择,他说自己依然会选择监狱民警——这个他所热爱的职业。

 

“我是周浦监狱八监区民警晁祥建,今天我当班!”

 



既当“爹”,又当“妈”的监狱民警


晁祥建所在的周浦监狱八监区,承担着上海监狱系统肺结核康复男性罪犯的集中关押、康复治疗、停药分流等职能。目前,关押着139名服刑人员,其中肺结核康复罪犯107人。

 

审阅材料、消毒监区、查抄房间、分发药品、思想教育、监听对话、接待群众……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几乎很难一一列举晁祥建的各项工作内容。一整天的工作,除了近20分钟的用餐时间,晁祥建都安排得明明白白,所有工作几乎是无缝衔接。


“可惜监狱内部不带手机,不然我的微信步数肯定可以称霸朋友圈!”晁祥建调侃称。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了解到,像晁祥建这样的民警,日常工作所要面对的不仅只是服刑人员。


“有表现优异的服刑人员,担心家中老小,我会帮他去联系社工或者居委会,通过解决家庭困难帮助他改造。有病人头疼脑热,我还会带他们去看医生。”


晁祥建形容自己的工作是“又当爹、又当妈”,“既要有父亲的威严,去震慑服刑人员;又要有母亲般的春风化雨,促使他们积极改造。”



“不懂医学的心理咨询师不是好警察”


在晁祥建的眼里,他的工作是复杂而有序的。而在同事的眼里,他的工作是多样而且专精的。有同事调侃晁祥建是“警察里最会看病的,会看病的人里最懂心理的,懂心理的人里最会管理的,会管理的人里最了解“转基因”的。”

 

虽说略带戏谑,但晁祥建全面的能力也可见一斑。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位农学硕士,在从事监狱民警前曾担任过人民教师;在监狱工作期间自学了心理学,获得了国家心理咨询师的资质;同时,受日常工作的“熏陶”,晁祥建还能熟练运用医学知识,协助制定了全国监狱系统中少见的《康复监区卫生防疫规定》等基于医学理论的管理制度。

 


晁祥建“跨专业”的全面能力备受赞誉。而他自己对此却很“低调”。


“其实这是我日常工作的基本要求。比如犯人对自己的病有顾虑,那你必须得有足够专业的医学知识去说服他、引导他。比如监狱的日常管理,你必须要有成体系的思维模式去制定规范。这些都是我该做的。”



“胆大”和“心细”,责任和担当


“说不怕被肺结核传染,那肯定是假的。”晁祥建坦言,刚来周浦监狱报到时,自己也曾担心会被传染。“不过担心也没用,这是你的工作,你得全身心去对待,平常心去面对。”


晁祥建向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介绍称,除了消毒等场合外,在监区走访,以及与犯人谈话时,他几乎都不会佩戴口罩。


“口罩就像一层隔阂,你带着口罩和康复犯对话,他们或许会觉得这是一种区别对待。反而你不戴口罩了,服刑人员更愿意与你坦露心事。”


 

晁祥建工作中的小细节,也是周浦监狱康复监区的惯例。晁祥建的“胆大”也得到了同事的一致点赞。“私下里我们都喜欢叫他晁大,因为他不仅在工作中胆子大,生活中更像一个老大哥”。说起他们眼中的“晁大”,同事们个个滔滔不绝。

 

“晁大从不挑活干,更可贵的事,他什么活都干得好。”“晁大”的搭档徐警官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晁祥建给他最大的印象就是心细。

 

据介绍,监狱民警的日常工作中有一项名为“抄监”的工作,目的是检查服刑人员的日常用品中是否存在夹带违禁品,同时掌握其生活状况。


“我们监区抄监更要格外仔细。”晁祥建说道,“动作幅度一定要小,不然扬起的灰尘,容易让细菌在空气中流通。”



晁警官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每次抄监他必须要做到观察细致。“连一根针都不能放过!”这也是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一次抄监,晁祥建和同事发现监区内少了一根绣花针。“上上下下找这一根针,足足找了7、8个小时!幸好是服刑人员粗心遗漏了,不然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我几乎不和家里人讲工作”


年届不惑之年的“晁大”是周浦监狱八监区的“顶梁柱”,用领导的话来说,晁祥建是不可或缺的“承上启下”的角色。“面对年轻民警,他身体力行,传授业务。对于老同志,他照顾有加。有的老民警身体吃不消通宵的夜班,他经常主动换班。”

 

在单位里“承上启下”的晁祥建,生活中也是“上有老,下有小。”谈起工作和家庭的关系,晁祥建是骄傲也是矛盾的。


“我们这很多民警的家人,并不知道我们的工作细节。”说到这,晁祥建沉默了许久,“家人一直支持我的工作,但我知道他们的内心还是充满担忧的。”


 

东方网·纵相新闻观察到,周浦监狱康复监区的楼层普遍在4-5层,晁祥建的办公室也恰好在4楼。“因为高处空气流通好,一年四季窗都是开着的。”冬天,穿堂而过的西北风,吹得民警瑟瑟发抖。“我常跟家里人开玩笑,传染肺结核的可能性不大,被吹冻倒是有可能的。”

 


打趣的玩笑中带着一丝苦涩。这或许也是无数像晁祥建这样的监狱民警的真实写照。

 

家人的担忧、外界的不解……监狱民警的工作有收获也有苦涩,但在他们自己看来或许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都是我该做的!”“这真没什么!”采访中,这一系列低调而又谦虚的话语几乎成了晁祥建的“口头禅”。

 

“我们的工作并有那么高大上,我们只是一群平凡的人。”我们也愿意相信,无数像晁祥建一样的平凡的监狱民警,正是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付出,为社会的稳定,为民众的安全,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来源:东方网·纵相新闻

编辑:王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