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么多宝贝放家里其实是很可怕的!”这对老上海翁婿捐了一“楼”古董

纵相新闻 纵相新闻 2020-02-12


策划 | 高兴

 撰稿 | 王玲 

摄制 | 程靖 汪鹏翀


83岁的范季融是一个说话慢条斯理、做事情不慌不忙、十分低调的人,5月6日,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在上海博物馆采访了这位美籍华裔收藏家。


在两个小时的交谈过程中,他跟我们娓娓讲述,与上海有着不解之缘的翁婿二人钟情收藏的故事,以及他们与上海博物馆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缘分,而他们“暂得快然”、不求占有的收藏理念和博大心胸,无论走多远都心系家乡的故土情怀,也令人感佩不已。



银行家出身的大收藏家


在上海博物馆二楼,有一个叫“暂得楼陶瓷馆”的展厅,这里共展出从晋唐至清末百余件展品,其中以清代官窑瓷器为大宗。


捐赠“暂得楼”陶瓷的是民国时期上海大收藏家、香港知名收藏团体“敏求精舍”创始人兼主席——胡惠春(西方收藏界习惯称呼其为 J. M. Hu)。


“暂得楼”是胡惠春的收藏堂号,这个名称源于王羲之名作《兰亭序》:“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胡惠春女婿范季融向东方网·纵相新闻讲述,这个名称表达的是其对于自己收得的藏品“暂时得意得不得了”的一种愉悦心情。

胡惠春1911年出生在一个银行家的家庭,父亲是被称为“中国十大银行家”之一的胡笔江。这位银行家父亲并没有把儿子培养成为金融人士,而是聘请名师在家教胡惠春四书五经,使其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和艺术熏陶。

中学毕业后,胡惠春顺利进入当时著名的燕京大学,攻读地质学,然而他的兴趣却在文史与艺术。上大学时,胡惠春喜欢上了陶瓷,也开启了他的收藏之路。

二十七岁时,由于父亲不幸遇难,胡惠春放弃了以文史与艺术为主业的想法,子承父业掌管中南银行。但在忙碌的事务之外,他始终没有停下收藏的脚步。


“他一般不收太重要的文物,因为他认为太重要的不应该收在家里,一般这类他拿到手就会捐掉,”范季融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他更喜欢收藏好玩的、漂亮的。”

 

据范季融讲述,胡惠春对文物的鉴赏力很强,色彩鉴定眼光比较独到,而且他的藏品多成双配对,为的就是陈列时的美观。



此外,胡惠春收藏从不与人攀比,你收藏了三十件我收藏了五十件,“他从不跟人比这些,他真的纯粹是喜欢。”


两次共捐赠359件陶瓷珍品


胡惠春和上海博物馆的缘分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


1950年,上海刚刚解放不久,他受聘为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将珍藏的200多件文物捐献给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随后,1952年,上海博物馆创建,胡惠春捐赠的这一大宗珍贵瓷器,对于筹建当时文物基础极为薄弱的上海博物馆,可以说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博物馆为胡惠春老先生部分捐赠陶瓷藏品所出的图册

 

文革时期,胡先生在上海的老宅亦未能躲过抄家一劫,当时上海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曾对其中的文物进行了整理和抢救,作为“代管文物”寄存在博物馆。


到了1989年,上海博物馆开始筹划选址建新馆,出于感激和信任之情,已经定居美国的胡先生捐献了这批“代管文物”。


根据相关记录,胡惠春两次捐赠的陶瓷藏品数量达到359件,“以清代景德镇官窑瓷为大宗,而清官窑器中的单色釉成对佳品更是其收藏的精粹”,用上海博物馆前馆长马承源先生的话说,这其中“有许多是不可再得的国家瑰宝”。



徜徉在“暂得楼”陶瓷馆,你会看到这里的陶瓷藏品大多色彩绚丽,造型别致,且成对的十分多。


上海博物馆研究员陆明华告诉记者,这其中有很多藏品,例如唐黄釉蓝点陶三足炉、北宋钧窑月白釉尊、清雍正景德镇窑墨彩山水图笔筒、清乾隆景德镇窑粉彩百鹿图尊(一对)等都是十分珍贵的。


“胡先生的这些捐赠藏品完善了上博的陶瓷文物体系,”陆明华介绍,“尤其是单色釉藏品,是我们比较缺门的,填补了空缺。”


记者了解到,被誉为盛世年代的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景德镇官窑瓷器烧造的高峰,而这三朝的单色釉瓷器,精雅无比,可说是整个清瓷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

 

胡惠春其余的部分藏品,分别于1985年、2012年于纽约苏富比和香港苏富比举办专场拍卖。其中多件明清御瓷,都创下中国瓷器最高拍卖纪录,轰动一时。

胡惠春旧藏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

曾先后于1992年和2000年上拍

2017年佳士得香港秋拍中再次上拍

并以2.1385亿港元成交


翁婿两代收藏家接力捐赠上博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胡惠春老先生与上博的往来中,始终活跃着一个人的身影,他就是老先生的女婿——范季融。

 

范季融1936年出生于上海一个商贾之家,幼年随父母迁往美国。1959年,范季融与胡惠春之女胡盈莹结为连理。

 

年少离乡,范季融的中文不太好,30多岁从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博士之后,他萌生了学习中文的想法,正好岳父家中有一些关于文物的古籍,他就从这些书入手,一边看一边翻字典,燃起了对文物收藏的兴趣,逐渐开始了收藏生涯。


 

“在收藏这方面,可能我这个女婿比他的儿子跟他还要近一些。”他说。


范季融讲述,其实,岳父一开始是不赞成他涉足收藏的,他曾经用老子《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劝阻自己,“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意为爱得太深、拥有得太多,必会为其所累,“但也没劝住我。”


1989年,范季融代替岳父从美国飞抵上海商谈捐赠事宜,此后便与上博相关工作人员建立了联系。


后在前上海博物馆馆长、青铜器专家马承源的影响下,范季融对青铜器兴趣渐浓,他与夫人在纽约创立的“首阳斋”,珍藏有百余件珍贵的中国古代青铜器,在世界青铜器收藏界如雷贯耳。

 

虽然没有得到直接传授,但是从范季融的身上还是能看到老爷子收藏精神的传承。凡不利于保护、凡万一损毁就无法补救、凡不宜自己长期占有的东西,便送到它应该去的地方,这也成了范季融的收藏理念。


范季融先生

2009年,范季融、胡盈莹夫妇将9件秦公、晋侯青铜器捐赠给国家,这批青铜器后来被国家文物局划拨到上海博物馆,为秦晋两国青铜器和秦国早期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范季融所捐赠的晋伯卣

 

目前范季融已向上博无偿捐赠了几十件青铜器,除此之外,他还曾多次帮助上博从海外回购古代文物。


“如果他看到一个好东西,会给我们打电话,优先让我们收,我们明确说不要,他自己才去买下来。”上海博物馆研究员陆明华告诉记者。

 

这些藏品价值少则几万,多则上亿,为什么不留给自己的子孙,要无偿捐掉呢?对此,范季融先生解释,文物收得久了,就如同自己的孩子,如果后代对收藏没兴趣,传给他们一来是糟蹋了东西,二来也会给子女造成负担。


而随着自己年事渐高,怎么处理它们就成了一件头疼的事,范先生表示:


“一定要给它们找一个好归宿,这样才能安心。”

 

在胡范翁婿看来,捐给祖国的博物馆,知道它们好好地躺在玻璃展柜里,大众走进博物馆,可以看到这些中国古代历史文化长河中流传下来的稀世珍宝,这对于文物来说是物得其所,对于一个收藏家来说,也是莫大的安慰了。


来源:东方网·纵相新闻

编辑:卞英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