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同学已是教授、院长,他穿上警服走入大墙之内践行医者仁心

纵相新闻 纵相新闻 2020-02-12

     

编者按:


他或许从未站在聚光灯下,但他有自己的光与热。 甘于平凡,不甘于平庸,在平凡的岗位,有着不凡的坚持。


他或许没有彪炳的成绩,但他的闪光点也能成为他人的榜样,或许是坚持不懈的汗水,或许是与人为善的古道热肠,又或只是单纯的正能量。


他,就是我们要寻找的“优秀的普通人”!


爱国情,奋斗者。今天起,东方网·纵相新闻将推出《优秀的普通人》专栏。记录那些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默默付出的普通人。


让我们遇见一个最好的他。


稿 | 记者 王玲 实习生 胡丰逸


他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警察;他是服刑人员心中值得信赖的潘医生,也是科室颇有威望的教导员,是同事们认可的“大家长”、大家口中的“小潘潘”;

 

他当年的同学们如今很多已是教授、院长级别,他却在11年前舍弃了在社会医院取得的成绩,投身监狱人民警察的队伍,穿上一身朴实无华的警服,坚守医者仁心,在远离繁华的大墙之内兢兢业业、无私奉献。

 

“优秀的普通人”系列报道今天的主角就是他——上海市监狱总医院内科医生潘澄。



出色的“救火队长”


7月4日,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来到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上海市监狱总医院,这里乍看上去跟普通医院没有太大不同,但是,这里的病人都是来自上海各监狱和公安看守所的羁押人员,从拘留5天的患病者到毒贩、即将执行死刑的罪犯,形形色色,他们是病人,也是罪犯,除了身体需要治疗,思想也需要矫治。

 

我们采访的当天下午,潘澄先是来到病房,查看一位上呼吸机病人的身体状况,同时与几位病人沟通,消除他们的思想负担,之后又来到门诊,帮年轻医生解决碰到的疑难问题。



潘澄告诉我们,内科是医院最繁忙的科室,100多张病床几乎天天满员。病种很多很杂,有的情况外面医院很难见到,对于医生的知识面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什么都要知道点才行”。

 

而病人也有很多区别于外面医院的特殊性,有的有病拖着不治、不配合甚至抗拒治疗,有的没病装病,为了辨别“伪病”,医生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既不放过真病,也不能让“伪病”逃过。医生既要治病,又要公正执法,监狱医院医生压力很大。

 

除了医疗本职工作,作为科室的业务骨干和教导员,潘澄还有很多其他的任务,例如要参与会诊,指导年轻医生治疗,每周一次医疗总值班,负责老病残、保外就医鉴定,参加赴外省市遣犯的医疗保障工作等等,对此潘澄笑说,“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同时还要针对本科室医生开展思想教育,关心团队成员,8小时以外甚至同事家里闹矛盾了也会找他倾诉,同事们开玩笑称他为“救火队长”,而这个“救火队长”也出色地完成着每一项工作。


从社会医院学科带头人到一名监狱医务民警


如今的潘澄,已经是一名业务精湛的监狱医务民警,但十年之前的他,还是社会医院的副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可以说,他是主动选择从“聚光灯”下,走到远离社会视线的大墙之内。

 

从上海医科大医学专业毕业后,潘澄先后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徐汇区中心医院心内科工作多年,早早拿到了副高职称,被评为学科带头人,也曾出国交流学习,前途可谓一片光明。但是出于对警察这一职业的向往,他毅然放弃了在社会医院的优厚待遇。2008年2月,他加入了监狱医生的队伍,成为了一名新警,在新的天地从零开始耕耘。



潘澄告诉记者,他当年的同学,现在很多已经是博导、教授、院长,采访中记者问他“对于当初的选择,你后悔吗?”看得出他对于物质名利上的获得已十分淡然,“个人选择吧,没什么好后悔的。潘澄表示,只是场所和对象有所不同,医者治病救人,自己的初心始终没变。

 

来到监狱工作这些年,潘澄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的岗位,期间他抢救、治愈了数以千计的病犯,凭着精湛的医术和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赢得了领导、同事和病犯的尊重和好评。

 

2009年以来,他先后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监狱劳教(戒毒)工作先进个人、上海市市级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3次被评为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2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因杰出的工作表现,2016年被评为首届上海监狱系统十大感动人物。


业务精湛的“大家长”、没有架子的“小潘潘”

 

内科护士隆素珍亲眼见证潘澄从一名没定级的新警走到今天,她跟我们分享了很多故事。

 

“2008年他刚进来的时候我们都听说他是副高职称,职称很高,但是他踏踏实实从一名新警做起,特别低调。”隆素珍告诉记者,那时候没电脑,都是手写病历,潘澄工作特别细心,收治病人也很认真。

 

上班来得早,走得晚,晚上值班不把事情做完绝不休息。那时候同事间还流传一个轶事:大家发现车库里总有一辆车每天停在固定的位置,“同事纷纷猜测,这车是不是没主人啊?怎么每天停那都不挪窝的。”隆素珍说,“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他的车,他停的时候大家还没来,他走的时候别人都下班了,大家还以为这车没动过呢。

 


凭着这股子认真投入的劲头,到一年试用期满的时候,潘澄完全熟悉了业务,内科疑难杂症没有他搞不定的。后来他逐渐走上科室负责人的位置,也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尽心尽责,带领大家做好医疗工作,整个团队齐心协力保障羁押人员的健康权,为上海政法系统保驾护航。

 

“我们内科是全院收治病人最多、病情最复杂、任务最繁重的科室,可以说大家承受的压力也最大。”隆素珍说,但是在潘澄等领导的带领之下,内科连续三年荣立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公务员集体三等功。

 

他就像是集体大家庭的家长一样,关心每一个人的思想动态。隆素珍说,“有什么烦恼困难,跟他都可以说。”谁家里闹矛盾了,在科室里跟人闹意见了,或是生病了有困难了,他都会跟进谈话、关心帮扶。所以大家给他起了个特别亲切的昵称“小潘潘”。

 

虽然在大家眼里,他似乎“无所不能”,是同事们的顶梁柱和“小潘潘”,但潘澄告诉记者,他其实也有压力大的时候,他的解压方式就是淘宝,比比价,买点小零食、七七八八的小物件,就是减压了,“我淘宝级别很高的,双11零点我也会蹲点抢购。”他笑说。

 

生活上低调、朴素、甘于平凡,工作上敬业、较真、勇于承担,正是千千万万个像潘澄这样的优秀的普通人,才有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才有了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向这些“不平凡”的普通人致敬!


谁是优秀的普通人?


我们为何要找“优秀的普通人”?


按照人群的正态分布,普通人才是一个社会中的“绝对主力”。普通人优秀不优秀,可能是观察社会文不文明,衡量人民幸不幸福的重要指标。


优秀的普通人,他不为大众所知,但知道他的人,都喜欢他,甚至以他为“身边的榜样”,“追赶的小目标”,“最想成为的那个人”。


70年来,新中国就是靠着千千万万“优秀的普通人”,才走到了今天的新时代。


谁是优秀的普通人?


他可以是奋斗一线的人民警察,也可以是退居幕后的退休教师,他可以是为国家鞠躬尽瘁的科学家,也可以是为家庭默默付出的家庭主妇。


只要符合“爱国、自信、靠谱、平实、努力”,你就是我们寻找的“优秀的普通人”。


如果你有这样的人选,或者你就是这样的人,欢迎将简单的人物介绍,以及联系方式,发送至:


zongxiangnews@qq.com


说不定,下一个东方网·纵相新闻报道的优秀普通人就是——你。



来源:东方网·纵相新闻

编辑:冯茵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