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红衣大炮,就没有宁远大捷

史家余焉 史家余焉
2024-09-16
说起宁远大捷,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袁崇焕的功劳。这句话说对也不对,说不对也对。我们不否认袁崇焕在宁远大捷中起到的作用,但说宁远大捷是袁崇焕一人之力,就明显高看他了。
实际上,在宁远大捷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一种西洋火器——红衣大炮

宁远之战中,袁崇焕的战术很简单,就是凭城死守,施放火器,坚决不出城同后金军野战。

而在宁远之战前八年,邹储贤就在清河保卫战中用过这个战术,他也是凭城死守,指挥士兵不断施放火器,虽然给予满洲八旗重创,但还是免不了城破身死的结局。

那么,同样的战术,同样的打法,为什么袁崇焕成功了,而邹储贤却失败了呢?主要原因就在于使用的火器不同

邹储贤在清河之战中使用的火器是一些旧式火炮,诸如虎蹲炮、大将军炮、灭虏炮,这些火器射程近、装填费力、威力小、稳定性差。明军虽然动辄枪炮齐放,看似火力凶猛,其实对后金军的杀伤却十分有限。穿戴整齐的后金重装骑兵和步兵在冒着明军的枪林弹雨前进时,屡屡中弹,却毫发无伤。
再加上当时明人制作火炮技术粗疏,经常发生炮管炸裂的事故,火炮报废,炮手被炸死,士兵对使用火炮多有排斥心理。
萨尔浒之战中,明军再次使用这种旧式火炮迎战后金,结果再次遭到惨败。
萨尔浒战败之后,明朝的一些有识之士就认识到了明军火器的落后,他们纷纷行动起来,意欲仿制西洋大炮,希望借此扭转不利形势。这其中的佼佼者便是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

徐光启积极策划从澳门引进并仿制西洋大炮,虽然当中颇多波折,但最终共有四十二门西洋大炮被解送至北京,其中十一门被安置在宁远。

这些西洋大炮,被明人称之为红衣大炮。
对这种新式火器,明人毫不吝啬他们的赞美:似兹火器,真所谓不饷之兵,不秣之马,无敌于天下之神物也
相比以前的旧式火炮,它的射程更远,威力更大,操作更方面,史书这样记载红衣大炮的威力,“每炮所中,糜烂数里”。

正是有了红衣大炮,袁崇焕才在宁远之战中大败后金军。

凭借红衣大炮的加持,明军在战场上开始逐渐扭转颓势,在一年之后又创造了宁锦大捷的胜利。

宁远之战和宁锦之战的两次失利,让皇太极意识到了火器的重要性。他决心制造红衣大炮,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强大炮兵部队

己巳之役期间,皇太极从关内俘虏了一批通晓铸造红衣大炮的铸炮工匠。皇太极十分优待他们,并且要求他们帮助铸造红衣大炮。
1631年,这些铸炮工匠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将四十门红衣大炮交付给皇太极。

有了红衣大炮,皇太极下令成立炮兵营,组建了后金第一支炮兵部队。
皇太极成立炮兵部队,迅速改变了明金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后金将骑兵战术和炮兵战术结合起来,明军以大炮为依恃的优势开始逐渐消失

后金虽然铸成了红衣大炮,并建立了专门的炮兵部队,但大炮数量仍然有限,且大炮制作工艺、炮手操作水平仍有瑕疵。

但不久之后,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先后降清,使后金获得了大量精良的红衣大炮,并且跟随他们投降的还有一大批通晓火炮制造和使用的技术人才,这为后金火炮技术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从孔、耿、尚三人投降开始,火器就不再是明朝和后金之间的武器代差,甚至后金(清)在后来的战争中能够动用红衣大炮已经超过了明军

明军赖以生存的红衣大炮,因为孔有德等人的投降,最后却变成了后金(清)得以吞并大明的利器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史家余焉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