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明朝必然灭亡的另一种视角

史家余焉 史家余焉
2024-09-16

万历二十三年(1595)的冬天,蓟州石门寨,刚从朝鲜战场回来的戚家军进入校场,他们得到了蓟镇总兵王保的承诺,今天会在校场他们发饷,条件是领饷的时候不能穿铠甲,不能拿武器。
单纯的戚家军将士没有多想,他们以为总兵大人一言九鼎,拖欠了许久的饷银今天肯定能得到解决。
可没想到的是,迎接他们的竟然是同胞的屠刀。
当他们到校场列队完毕后,王保一声令下,埋伏已久的北军突然万箭齐发,戚家军完全没有防备,顿时血流成河。
一轮屠杀之后,王保进入校场,竟然拿起花名册开始点名,点到一个砍掉一个,直杀得鲜血横流,人头滚滚。
关于蓟州兵变死亡的人数,各方说法不一,有说150人的,也有说600人的,还有说2000人的,甚至朝鲜方面记载死亡人数达3300人。
无论是几百人还是几千人,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万历二十三年,在蓟州石门寨,曾经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的戚家军,因为讨薪问题被镇压,史称蓟州兵变

万历二十年(1592),日本入侵朝鲜,爆发了万历朝鲜战争。根据入朝作战计划,戚家军也在征召之列。
出国之前,援朝经略宋应昌为鼓舞戚家军士气,承诺将原本每年18两的饷银加到43两,相当于北兵的2.5倍。
因此,戚家军备受鼓舞,奋勇杀敌,表现非常出色,甚至在第二次平壤战争中率先冲上城头,立下先登之功
然而,单纯的戚家军不知道,他们表现如此出色,非但不能给自己博得功劳,反而成了北军的眼中钉、肉中刺。
因为他们没有靠山,是一群没妈的孩子
张居正死后遭到清算,戚继光也被牵连,被调离蓟州改任广东总兵,但他的军队被留了下来。
不久之后,戚继光去世,戚家军从朝廷嫡系变成了杂牌军,备受北军将领的歧视、欺辱。
此时,朝鲜前线最高指挥官是李如松,他是北军的领军人物,自然事事偏袒北军,打压戚家军。
第二次平壤战役前,李如松就承诺,率先登城者,赏银万两。
然而战争结束后,李如松却因为戚家军不是自己的嫡系部队,在战报上只字不提戚家军。
而且,在战争过程中,为了防止士兵抢割首级而贻误战机,李如松下令“争割首级者斩”,但在实际执行中却睁只眼闭只眼。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滑稽的场景,戚家军奋勇杀敌,在前面追击倭寇;而北兵行动迟缓,落在后面“争割首级”,最后导致“平壤之役,南人先登力战,而得首级者,皆是北人”的尴尬结果。
对于这种结果,戚家军多有怨言,但却没有发作。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没有后台,要想得到朝廷认可,就必须用更大、更多的军功说话。
因此,尽管遭受了许多不公平的待遇,但戚家军仍然保持着军人的作风,不袭扰百姓,不劫掠平民,他们作战强悍,纪律严明,朝鲜百姓对他们众口一词地称赞,甚至为他们立碑纪念。
戚家军的将士们很努力,他们不敢犯一点错,只能在战场上拼死杀敌,借以改善当前困难的处境。
可是,这一切都是枉然。在最后论功行赏的功劳簿里,不是李如松的部将,就是李如松的兄弟,压根就没有戚家军将士们的事。
赏罚不公,屡被歧视、打压,这些都算了。但让戚家军将士们无法忍受的是,朝廷迟迟不发饷银!
本来许诺了双倍工资的宋应昌卸任回国,赏银没有,连工资都没着落了。继任的经略以财政困难为借口,开始拖欠戚家军的军饷。
直到他们回到国内,饷银依旧没有足额发放。

万历二十三年(1595)冬天,朝廷已经欠饷良久,许多人都饥寒交迫,生活困顿。
忍无可忍之下,他们集合起来向总兵王保讨薪,要求按照当时的承诺发放饷银。
不料,王保认为戚家军这是在要挟朝廷,他不仅不设法补足饷银,还下决心破罐子破摔。
不久后,他派人张贴告示,上面写着:明日校场发饷,不必着甲
听到拖欠许久的军饷终于有了着落,戚家军将士们别提有多高兴。
就在他们纷纷脱下盔甲,涌进校场,列队等待领饷时,王保一声令下,将校场的入口大门一扇扇关闭。
等待他们的是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一群苦哈哈的大头兵,有妻儿,有父母,朝廷一声令下,出国作战,奋勇杀敌,期待着建功立业,光耀门楣。
不曾想,杀敌归来,功劳不给,连命都不留。
所以,我无意去探究这场兵变到底杀了多少人,因为在我看来,杀一个人和杀一百个人、杀一千个人没有任何区别,都只能说明这个朝廷的无可救药
这场史称“蓟州兵变”的内部屠杀,成为了明朝历史上最大的耻辱,它进一步解构了军队对朝廷的忠心,因为战士们知道:
朝廷虽然发不出饷银,但可以肉体消灭领饷的人,那还拼什么命?!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史家余焉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