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慈禧,并不总是“跪着”,她也有“站起来”的时候

史家余焉 史家余焉
2024-09-15

1861年,咸丰帝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他唯一的皇子载淳继位,慈禧与皇后慈安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

两任后世之君同治、光绪都是幼童登基,慈禧几次三番垂帘听政,成为晚清政权实际的最高领导者,掌握最高权力四十八年之久。

总体而言,慈禧给人的印象很不好。她主持签订了不少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从国家主权的角度出发,早已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1885年,清军在中法战争中赢得镇南关大捷,成功阻止法军登陆台湾的优势局面下,慈禧却主动求和,签订了不平等的《中法天津条约》。

是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为此,左宗棠不好指摘慈禧,而直指主和的李鸿章: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李鸿章误尽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

其实明眼人都知道,左宗棠这是在指桑骂槐。

甲午海战前,慈禧明知日本的动武倾向,但对内务府挪用北洋水师添置装备的军费为其办万寿大典,不加阻止,甚至默许

甲午战争战败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也都是李鸿章作为首席谈判大臣,但慈禧作为最高掌权者,没有她的拍板,这些丧权辱国的条约也签不下来。

但一码归一码,不能否认,这个不断对列强屈膝下跪的女人,曾经因谏请咸丰抗击列强而险遭杀身之祸;坚定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显示出很不错的政治才干。

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入天津,外敌入侵,国门洞开,懦弱的咸丰帝惊慌失措,唯有恸哭;而慈请却冷静沉着,知道要找能干的奕昕商量对策。

对此,恽毓鼎在《崇陵传信录》有详细的记载:英法联军攻陷天津这日,正逢咸丰帝在圆明园与后妃共宴。酒至一半,得到天津失守的消息。咸丰帝痛哭不止,与诸嫔妃哭成一团,只有慈禧一人走向前来,对痛哭不已的皇帝建议:事危急,环泣何益。恭亲王素明决,乞上召筹应会之策

9月21日,清军在八里桥一役失利,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咸丰决定以北狩为名、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当时还是懿贵妃的慈禧极力谏阻,请求咸丰留在北京,继续抵抗,为此触怒咸丰,差点儿招来杀身之祸。此事让逃到热河的咸丰芥蒂在怀,认为她这是忤逆圣旨、后宫干政,一度想杀掉她
据时任大学士潘祖荫的笔记所载,咸丰曾对肃顺说,他要效仿汉武帝为防止太后专权,杀掉太子刘弗陵生母的“钩弋故事”。

只不过不久后咸丰病危,只好作罢。

不知四十年后逃到西安的慈禧想起这段往事作何感想
1867年,阿古柏在俄国支持下入侵新疆,建立浩罕汗国。

为应对边疆危机,清廷内部爆发“海防”“塞防”之争。

李鸿章认为两者“力难兼顾”,主张放弃“塞防”,将“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

左宗棠认为新疆自古以来物产富饶,在战略上也非常重要,应该趁列强还没有完全介入的时候,及时收复新疆。
若此时即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
左宗棠认为,收复新疆,势在必行,必须用战争换和平,用战争维护国家的统一。

最后,在慈禧的大力支持之下,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拥有募兵,筹饷和指挥全权。
两年时间,新疆全境收复,避免了占中国面积六分之一的大好河山沦丧他国。

这是晚清历史最扬眉吐气的一件大事,也是晚清夕照图中最光彩的一笔。

此事,慈禧有功!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史家余焉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