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欣赏——21世纪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定量分析与挑战
无论是风里,还是在雨里,我都在这里守候着你~
小编作为一名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生,在一年级的学习工作中愈发意识到了熟悉本专业领域研究进展的重要性,因此本次推文选择了两篇综述性文章的重要内容和大家分享,希望对各位读者有所启发~
0
摘要
本文从当代人文地理学的跨学科特点出发,2000 年以来美国科学情报机构156 个SSCI 人文地理学期刊的10 万余篇论文为基础数据,通过文献计量法从期刊的分类、发文总量、高引用率、世界一流学术机构和明星学者的分布、热门期刊和关键词等方面深入分析当前中国人文地理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结果显示:①21 世纪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在国际学术界的迅速崛起已经成为不容争议的事实,中国人文地理学者在国际SSCI 期刊的发文总量、高引用率、世界一流机构和明星学者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世界排名第6)。②当前,中西方人文地理的学科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中国人文地理学有着很强的“发展主义”和“实证主义”属性,发文期刊多以规划与发展、遥感、景观等领域为主;而西方人文地理学的社会学偏向非常明显,社会公平、制度和文化嵌入性是西方学者关注的重点领域,在经济地理、文化地理、政治地理等主流期刊中占主导地位。③最后,文章呼吁中国人文地理学应加强在创新研究、社会网络、区域治理、社会正义等方面的理论创新以及与西方理论学派的对话。
关键词
人文地理学;跨学科;文献计量;社会文化转向;世界一流大学;中国
1
引言
21 世纪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无论是在学术研究领域还是在社会实践中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在国际学术界,中国的人文地理学一直被认为处于边缘地位。主要原因在于以英美为主的人文地理学家长期在国际人文地理学期刊中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英美霸权主义。这种霸权主义不仅仅体现在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的准入性(比如期刊编委的组成),更体现在研究范式和理论创新的引导上。根据国际人文地理学的主流价值观,理论构建和认识论研究才是人文地理学的正统方法论,而以实证主义研究见长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则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歧视和边缘化,这无疑导致了外界对中国人文地理学在国际学术界地位的不公正评价。实际上,中国人文地理学在最近几年里正在某些领域快速崛起(如城市研究、环境研究、城市规划、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等),逐渐形成了以“发展和实践”为特色的中国实践学派。
在当前中国正式启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背景下,以美国科学情报机构21世纪以来人文地理学156 个SSCI 期刊所发表论文为基础数据,通过文献计量法从期刊的分类、发文总量、高引用率、世界一流学术机构和明星学者的分布、热门期刊和关键词等方面,深入分析当前中国人文地理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特征、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可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人文地理学科提供参考依据。当然,通过SSCI 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来考察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国际影响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事实上除了SSCI 期刊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形式的书籍、研究报告、会议等交流途径,但考虑到数据的获得性、可比性以及权威性,本文认为基于SSCI 期刊的文献分析仍然是学科发展研究的重要途径。
文献计量法早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问题的讨论。英国学者Whitehand 早在1985 年就分析了人文地理学几个主要期刊的引用情况,发现人文地理学在20 世纪70 年代的主流研究领域为城市和经济地理学。Gutiérrez 等(2001)通过分析国际人文地理期刊论文的通讯地址信息来考察人文地理学术期刊的国际性,认为当前人文地理的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仍以区域和本地化的隔离发展态势为主。在最近的研究中,地理学者通过期刊文献计量分析证实了在人文地理学领域英美霸权地理的存在,并通过长期观察发现21 世纪英美的霸权地位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不少中国地理学者通过分析《地理学报》上不同时期的文章收录情况来探讨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特征、作者和研究机构合作、主流研究趋势等。此外,一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国际期刊的引文、词频、作者分布和合作状况,从而为获得当前人文地理学的国际前沿研究方向提供有效的信息。冷疏影(2013)通过统计分析国家自然基金中人文地理学科的课题申请情况,指出当前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学科边界开始模糊化,研究领域多样化。毕文凯等(2015)通过分析华人学者在国际SSCI期刊中的编委任职情况,首次注意到中国人文地理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正在逐步改善。总之,文献计量法已经成为了分析人文地理学科发展的重要手段。
2
当代国际人文地理学的跨学科框架体系
图1 当代人文地理学跨学科框架体系
当代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是一个高度交叉的跨学科框架,其相关学科领域多达30 余个(不包括传统人文地理学中的子学科)。
结构图显示人文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应至少包括五大相关领域:传统人文地理学、环境研究、城市研究、发展与规划、经济学,它们的节点度都在5 以上(表1)。传统人文地理学“geography”子类是跟其他学科链接最为广泛的学科,其节点度和中心性也最高(分别为19 和0.029),与其关联的邻近学科领域包括社会学、人口学、教育学、文化学等。与传统人文地理学几乎有同样多交叉链接的“planning & development”子类也是构成人文地理学的重要领域,其节点度和中心性仅次于“geography”,分别为15 和0.026,与其相关的邻近学科领域包括公共管理、金融、商业、政治学、国际关系等。
人文地理学跨学科体系中最为紧密的链接存在于"geography"和"environmental studies","environmental studies"和"urban studies", "urban studies"和"planning & development"之间,它们之间的桥权重(edge weight)分别为17、17、18。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主要是由传统人文地理学、环境研究、城市研究、规划与发展等主要学科相互交织而成的跨学科体系,其中传统人文地理学跟社会学科之间联系最为紧密。同时,该网络结构图也进一步证明了发展和规划研究仍然是当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范畴。
表1 人文地理学各关联学科的网络参数
3
21 世纪中国人文地理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崛起
3.1发文总量分析
21 世纪以来,ISI 科学索引数据库中收录的人文地理学SSCI 期刊数目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SSCI人文地理学期刊文章的来源地区极不均衡,高度集中在西欧和北美地区的少数几个国家(图3)。其中英国和美国独占鳌头,贡献了大约54%的论文总量,这充分表明在21 世纪初英美国家在国际人文地理学中的霸权地位仍未动摇。第二圈层的国家包括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中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15 个国家,其论文占有量达到31%。其余大多数国际和地区在发表人文地理学SSCI 期刊论文的总数大约为14%,也就是说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基本上处于国际人文地理学学术讨论的边缘地带。当前国际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处于极端的两极分化状态,这无疑对于人文地理学向更加包容和国际化的学科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21 世纪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对国际SSCI 期刊中论文的贡献要远高于之前国际学者的主观评论。中国人文地理学不仅不处于边缘位置,而且可作为国际人文地理学中的佼佼者。如图3 所示,如果把台湾、香港和中国大陆地区的论文贡献放在一起计算,中国人文地理学21 世纪以来在国际SSCI 期刊的发文总量达到了4035 篇,占收录论文总量的3.5%,全球排名第6。中国人文地理学者在SSCI 期刊中的发表量甚至超过了一些老牌的人文地理学大国,如德国和法国。当然,中国人文地理学发文量还远远不能跟占据霸权地位的英美国家相比,但至少已经可以与第二圈层的核心国家(包括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平起平坐。
图2 新世纪以来ISI索引数据库收录的人文地理SSCI期刊情况
图3 新世纪以来人文地理SSCI期刊发文总量的全球分布图
3.1 基于h-index 的动态分析
如图4 所示,2000-2013 年,国际人文地理学SSCI 期刊的论文来源仍然是高度集中在少数几个欧美国家,表现出“二八”现象,即80%以上的高引用率文章来源于少数几个国家。但通过年度数据分析,可以观察到英美国家在人文地理学SSCI 期刊中的霸权地位正在逐年减弱,从2000 年65%的占有率下降到2013 年的50%左右。而以中国为首的第二圈层国家,在这段时间内展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高引用率文章占有率从2000 年的17%迅速增长到2013 年的32%。其中,中国增速最快,增幅最大,高引用率文章占有率从2000 年1.8%快速增长到2013年的6%。
图4 2000-2013 年世界主要国家人文地理SSCI期刊高引用率文章占比变化图
此外,本文还对大陆地区、台湾、香港的高引用率文章进行了分别统计。如图5 所示,中国大陆、台湾、香港3 个地区2000-2013 年的高引用率文章比例发生了巨大变化,在21 世纪最初的几年里香港是中国地区高引用率文章占比最多的地区,占到总量的70%左右,而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的高引用率文章才占不到10%。但随着中国大陆地区人文地理学科的快速发展,这种情况在接下来10 年左右的时间里发生了逆转。截至2013 年,中国大陆地区的高引用率文章占比已经达到了70%左右,远超台湾和香港地区的总和,而且占比仍在不断增长。虽然台湾和香港地区的高引用率文章在国际总占比保持相对稳定,甚至略有上升,但因为大陆地区的增长非常迅速,因此其占有率在不断缩小。由此也可见21 世纪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国际学术贡献重心已经从香港和台湾地区逐渐向大陆地区转移。
图5 2000-2013 年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高引用率文章占比年度变化图
3.3 国际一流学术机构和学者统计分析
2000 年以来世界一流学术机构和明星学者的分布高度集中在21 个国家,分布的不均衡性比高引用率文章分布更为显著,其中英美国家的世界一流学术机构和明星学者占绝对优势。在世界一流学术机构排行榜中,美国排名第1,而在明星学者的排名中,英国是美国的2 倍多,超过其他国家的总和,说明英国人文地理学者个人“产出”要远远大于美国及其他国家。而中国无论是在世界一流学术机构的排行榜中还是在明星学者的排名中都位居第6,进一步说明了中国人文地理学在国际学术界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的学术机构进入人文地理高引用率文章全球200 强的机构分别为:香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山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而进入全球200强的中国明星学者分别为:林初升(香港大学)、黎夏(中山大学)、李思铭(香港浸会大学)、詹志勇(香港大学)、黃波(香港中文大学)。由此可见香港仍然是明星人文地理学者的集聚地,大陆在建设世界一流学术机构和培养国际明星学者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表2 全球人文地理top200学术机构和作者分布情况
4
21 世纪中国人文地理学国际化面临的挑战
4.1 期刊与关键词分析
图6 展示了国际人文地理SSCI 期刊论文中有中国通讯地址的文章中排名前20 的期刊情况。结果显示,中国人文地理学者发文最为常见的期刊主要为城市规划与发展、GIS、遥感与景观研究领域的刊物。其中,中国学者在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期刊的文章占比高达40%,已经在该刊物上形成了一定的主导优势。其他受中国人文地理学者欢迎的期刊还包括Habitat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Economic Policy Refor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等,这些期刊有超过10%的论文来自于中国。中国学者发文最多的期刊几乎都是以城市研究、发展问题、GIS 的应用、经济问题等为主题的期刊。而在西方主流地理学期刊中,比如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Political Geography、Geoforum、Social & Cultural Geography 等,中国地理学者的发文比例则非常低,总体只占1%左右。这个数据显示了中国人文地理学仍然被排除在一些西方主流SSCI 期刊之外,尤其是在正统地理学领域(如经济地理,社会地理、文化地理、政治地理等)中国人文地理学的认可度仍然很低。
图6 2000-2015 年中国人文地理学者发文比例最高的20个热门SSCI期刊
为了找到中国人文地理学与国际人文地理学之间关注焦点的差异,进一步统计分析了人文地理学SSCI 期刊高引用率论文的关键词,发现中国人文地理学者在国际期刊发文的关键词排名最前的几大关键词分别为“urbanization”“landscape metrics”“remote sensing”“cities”“land use”等,非常偏向于城市化、发展、遥感等话题的研究(表3)。尽管城市和发展研究也是国际人文地理学主要的研究领域,“China”本身就是国际人文地理期刊讨论的热点词汇,但国际人文地理学的关键词具有明显的多样化和社会文化转向趋势。在国际人文地理期刊论文中,高频率关键词"innovation", "climate-change","network","knowledge","governance""neoliberalism"都不是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热点词汇。可以说中国人文地理在国际期刊中的发文过于偏重发展和GIS 应用研究,而缺少对社会、文化、政治层面的关注。尽管类似的研究在中文文献中经常出现,但很少有学者能够在理论上有所突破而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转向”。
表3 中国与国际人文地理学者在SSCI期刊发文的高频关键词比较
4.2 面临的挑战
以上热门期刊和关键词分析可以揭示中国人文地理学在国际化过程中至少遇到了三大挑战。
(1) 中国人文地理学至今仍缺少与国际主流理论学派的对话,尤其在社会和文化地理学领域,中国人文地理学还有很多研究空白亟待填补。国际人文地理学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文化和社会转向非常明显,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主要集中在社会正义、性别、文化认同、同质化、绅士化、同性恋和极端主义等社会学命题,而这些研究课题极少在中国学者的英文文献中出现,即使有部分学者开始涉猎上述研究领域,其讨论的语境和认识的方法论与西方主流观念存在较大差异。在中国的主流研究范式中,空间更多地被认为是物理的、实体的、被动的容器(containers),而西方学者更多地采用Lefebvre(1991)关于空间的定义,把空间当成是社会和文化再生产(socioeconomic reproduction)的抽象表现。因此,在中国,社会和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大都表现为实证主义,而在西方人文地理的讨论中占主导的思想却是结构主义或后结构主义(Zhu et al, 2014)。
(2) 中国人文地理学在创新、社会网络、知识转移等方面的研究依然较弱,国际人文地理期刊的热点话题"innovation","net-work"和"knowledge"都未成为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热点词汇。中国学者在这些领域虽然已经有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曾刚等,2008; 苗长虹等, 2009; 王缉慈等, 2010),但其研究成果和理论创新很少能够在国际SSCI 期刊上发表。实际上,知识和创新理论在西方人文地理学中具有悠久的历史,从Polanyi 的隐性知识到Maskell的基于知识理论的产业集群研究(knowledge-basedapproaches on cluster),从Granovetter 的弱关系理论到Bathelt 等的“地方巴兹”和“全球通道”模型,以及最新的创意氛围(creative milieus)、创意阶层(creativeclass)和文化生产(cultural production)研究,知识创新理论广泛应用于经济地理学的讨论中(Polanyi,1966; Granovetter, 1973; Maskell, 2001; Florida,2002; Bathelt et al, 2004; Storper et al, 2004;Scott, 2010)。中国学者在研究企业创新时更多地采用知识管理和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和跨国公司的合作关系。
(3) 中国人文地理学缺少与国际人文地理学在城市与区域治理(governance)、新区域主义(new regionalism)、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ism)等领域的对话。中国人文地理学者一直强调政府行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治理当中发挥的显著作用,并认为这种自上而下的体制是西方现有理论没法解释的( 陶希东, 2005; 宁越敏,2008; 张京祥等, 2011)。但同时却很少有中国学者提出能挑战西方现有理论基础的城市和区域治理研究框架。不过最近几年这种现象正在逐渐改善,中国的学者们开始尝试提出中国特色的城市研究理论,认为在中国的语境中“国家—市场—社会”应该是讨论中国社会经济问题的基本框架,而不是之前西方国家提出的二元理论(市场—社会)(Yeunget al, 2003; Zhang et al, 2006; Gu et al, 2015; He etal, 2015; Wu, 2016)。尽管如此,与西方影响深远的区域学派相比较,中国人文地理学在地方治理和政治经济学中的研究和讨论才刚刚开始,亟待新的理论和方法构建。
5
结论与讨论
21 世纪以来,以中国大陆为主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已经在国际学术界快速崛起,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中国人文地理学科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中国近二三十年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实践。然而在国际地理学界,尤其在西方以社会文化转向为标志的正统人文地理学领域,中国人文地理学一直被认为处于边缘地位,并导致一定程度上的不公正评价。本文从人文地理学的跨学科视角出发,以美国科学情报机构的SSCI 索引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选择了156 个SSCI 期刊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文献分析,以更全面地认识中国人文地理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和特色,为促进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国际化提供参考依据。
当代人文地理学是由大量社会学科相互交织而成的一个跨学科框架体系,其核心和关联学科主要包括传统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文化地理、城市地理、政治地理等)、环境研究、城市研究、规划与发展研究、经济学。这种学科框架对当前以英美霸权主义为主导的人文地理学认知提出质疑,认为规划和发展研究依然是当代人文地理的主要研究范畴。
中国人文地理学在21 世纪的崛起已经是一个不容争议的事实,中国人文地理学不但不处于国际学术讨论的边缘地位,而且是主要的核心国家,甚至发文总量上已经超过了西方一些老牌人文地理大国(如德国和法国)。其次,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中国大陆地区。由于大陆人文地理学者在国际人文地理学界的快速崛起,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国际前沿阵地开始从香港和台湾地区向内陆转移,形成了以大陆为主导的新态势。同时,英美国家在国际人文地理学的霸权地位在最近十几年里开始逐渐衰弱,但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人文地理学具有很强的“发展主义”和“实证主义”特征,过于偏重规划和发展、GIS 应用、遥感技术等研究领域,而对社会、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研究课题关注不够。中国人文地理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与当前西方的主流理论学派发生有效的对话。概括起来,中国人文地理学主要存在以下3 个问题和不足:①中国人文地理学在文化地理和社会地理学研究领域还存在着较大空白,其研究范式还停留在以实证主义为基础的发展阶段;②中国人文地理学在创新、社会网络、知识传播研究方面缺少理论创新,其研究成果很少能发表在国际一流SSCI 期刊中;③在地方治理和政治经济学领域,中国人文地理学缺少与国际一流学者和理论家的对话,尽管中国人文地理学者已经注意到中国政治体制的特殊性,但仍未能提出足以挑战西方理论并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框架。总之,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国际化发展仍然处于早期阶段。
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现状很大程度上是由历史和政治环境导致的,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深受苏联模式的影响,而改革开放之后虽然大量引进了西方理论,但由于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学科背景是以偏自然科学为主的认识论和理论为依据,因此,在其国际化过程中必然会与西方偏社会学的认知产生分歧。为进一步提高中国人文地理学在国际学术界的话语权和核心国地位,本文呼吁中国人文地理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积极参与国际人文地理学的学术和人才交流,推动国际项目合作,参与到理论和方法创新的潮流中去。另一方面,需要对中国现有的人文地理教学和科研体系进行改革,使教学和科研制度更加适应当前多元化、交叉化、国际化的跨学科发展趋势,尤其需要加强从社会学视角去思考人类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活动的地理学意义。
在了解了我国人文地理学论文的国际影响和挑战后,从论文写作的角度出发,小编又结合汤茂林老师的论文《中外人文地理学论文写作之差别》整理了论文写作中国内外的写作差异和改进方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图:中文人文地理学论文写作之差别(小编依据汤茂林老师的《中外人文地理学论文写作之差别》整理)
资源仅供学术交流使用,严禁商用!如果侵权,请联系小编微信:LMSPYYCC
素材来源:
(1)何金廖,黄贤金.21世纪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定量分析与挑战[J].地理科学进展,2017,36(01):112-124.
(2)汤茂林.中外人文地理学论文写作之差别[J].人文地理,2018,33(01):152-158.
责任编辑:宋娅娅 党辉 王天宇 雷景森
推文审核:张天舒 孙嘉欣
素材审核:胡森林
总审核:学术无界顾问团
下期预告
基于时空数据的应用分析
往期回顾
佳作欣赏:高聚集游客群安全的影响因素与实现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
点击底部广告,支持学术无界!